东北油画艺术的地域性特征
2016-04-08许晨晨
文/郝 佳 许晨晨
东北油画艺术的地域性特征
文/郝佳许晨晨
东北文化自古以来以其独特不同于“关内文化”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其自身不仅地大物博,在这片黑土地上成长的一批批艺术家通过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逐渐形成了地域性的油画艺术风貌。东北油画艺术凝结了地域性的文化品格,是东北人性格、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浓缩,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地域文化对本土油画风貌的决定性作用。
东北油画;本土文化;文化品格;地域性特征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它所根植的文化语境显然与中国不同,而在油画真正进入中国之后它很快地便与本土文化语境相连结,逐渐诞生出油画民族化、油画本土化的历史命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油画的艺术风貌会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以及人文风貌的影响,这种地域性的差异直接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和艺术风格。许多艺术家都被植入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性格后,才创作出了符合他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品。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它有着区别于“关内”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东北地区早期的原住居民以女真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为主,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这些民族有的逐渐消亡,有的逐渐与汉族融合,有的顽强不拔地生存了下来。不论如何变迁更替,东北人骨子里深刻的东北情结确实是心中挥之不去的烙印。东北地区形态多元的民族结构、沃野千里的地理环境、天寒地冻的气候特点,塑造了东北人豪迈、粗犷、率真的人文性格,更塑造了东北人强烈的地域认同感,这种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民族心理,使得东北地区的油画家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透露出一些相似的画面语言和艺术特征,那种极具地域风貌的乡土气息,都只能根植于东北油画家们内心最真诚的感受。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也较为迅速,随着鲁迅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一系列高等艺术院校的建立,东北艺术家们率先开始了对具有本土人文风貌的地域性油画的实践与探索。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文艺领域的思想解放进一步推动了东北油画的本土化进程,彼时东北艺术院校的许多油画家便自发地结成艺术群体,其中宋惠民、广廷渤、郭晓光、赵开坤、宫立龙、王洪章、张伟时等艺术家更是东北地域性油画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许多作品都为东北地域性艺术风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例如:毕业于鲁美油画系的广廷渤于1981年创作的《钢水·汗水》在全国美展中获得大奖,整部作品表现了一位东北画家对老工业基地这一东北文化符号的深刻思考与赞颂。同样出身鲁美的宫立龙的油画作品充满了浓郁的黑土地气息。其代表作《快乐乡村人》系列人物造型夸张又不失风趣幽默,笔触豪放泼辣又不失艺术规范,将东北人豪迈、直爽的性格以个人化的画面语言呈现出来。郭晓光的表现性风景写生用粗犷豪迈的笔触和颜料层次的堆叠表现出东北艺术家内心普遍存有的豪爽艺术气质。赵开坤的代表作品《长白老林》《通向长白山的路》等让人感受到艺术家内心颤栗的情怀和饱满的艺术力量,东北寻常山野中的景致经过赵开坤的处理便赋予了它们独特的诗性魅力。王洪章的作品《我的父亲1945 1975 2007》这幅三联画作品便是他对自己父亲一生中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个人感悟,作者通过三种不同的色调衔接将身为革命军人的父亲青年、中年、老年三段生命历程的精神状态进行主观意写,表达出国家意志下个体生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也反映出了革命年代父亲宽广博大的胸怀,这幅作品所描绘的图景犹如一部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生命纪录片,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勾起了那个浪漫年代的片刻回忆。而张伟时的油画《冬捕》系列则重点关注东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冬捕,观看他的作品,与其说是在感受一幅盛大的冬捕景观,倒不如说是在感受这种景致背后所蕴含的东北人豪迈、粗犷、朴实的人文性格……,以上所列的这些艺术家只有他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东北文化的真正核心意涵,也只有他们才能够创作出符合东北地域性特征的艺术作品。
由于地缘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关系,东北油画早期受到俄国油画的影响较为巨大,尤其是以列宾、苏里科夫为代表的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极为明显地反映在东北画家的作品上。这种题材鲜活、直接,重视画面体积感的刻画,使得东北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在造型上追求偏敦实、厚重的形象质感。由于东北人向来偏好鲜艳明亮的大红、大绿,这就直接影响到现在东北人的审美情趣。明亮的色彩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耀眼夺目,对比极其强烈,形成了具有东北当地独特的色彩质感。这种色彩里又包含着东北人性格中的朴实、豪爽、热情、率真和幽默。东北人性格粗犷、豪放,在绘画过程中选取造型上偏向敦实、厚重的形象质感。这也是东北地域油画的另一大特点。将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思想作为载体,探索、思索艺术更本源的问题。这些艺术群体给东北油画带来不同的风格。
东北地域性油画的艺术家们尽管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但贯穿其作品中的始终是表现与写实相容,张力与严谨并存的综合性艺术面貌。他们的作品往往以写实语言为依托,但若真正细细品读他们的画面,却发现他们的写实性绘画竟与客体世界的真实有着相当程度的距离,每一幅作品似乎都在陈述着一种生动而又冷峻的个性语言。同时他们对写生的迷恋非同寻常,当代油画家几乎没有不写生的,常见大笔一挥,习作一堆,然而功夫毕竟不是艺术。但纵观东北油画家们的写生作品却少有恣意妄为的习作气,而是具备了一种空灵疏秀的创意和灵动,他们在写生过程中对对象的把握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能够抓住模特或景色最为感人的刹那瞬间表现在画面上,所追求的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似或神似,而是在看似对称与合理的表象中寻找不对称的艺术法则,并寻求略有稚嫩的偏移,他们始终把内心的真实感受当作表达的原始动力,在他们的作品中对象的本体已经不再是清晰可循的简单路径,而是其内心世界以及心灵深处的感悟。这种对物象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并非常人能及,而是由艺术家本人的学养、功力、情感、气质等因素综合才能形成,它已不再是客观世界的纯粹映像,而是包含了经过艺术家加工后所形成的主观意象。这可能源自于东北艺术家们直率坦荡的性格,他们更愿意用虔诚的态度去面对所描绘的景物。
可以说,东北地区独特的地域人文风貌,塑造了这个地域艺术家们的风骨和气质。在当代艺术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个活跃在黑土地的艺术群体始终保持着架上绘画的创作状态,让我们在艺术思潮不停更新的今天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和纯粹性。以往人们对东北的印象往往都是落后蛮荒、天寒地冻的原始自然状态,正是因为这些本土艺术家们一代代的努力,使得东北油画在国内艺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使得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东北人的艺术精神和文化状态,也让人们对东北文化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最后我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们还可以创作出更多符合本土文化气质的作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生命力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让世界感受到当代东北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1]王洪章.当代实力派艺术名家作品集——王洪章[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
[2]刘福鹏.重构地域性的东北油画[J].艺术研究,2009(3).
[3]吴婷婷.东北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鲁美油画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1(4).
【郝佳许晨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