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2016-04-08冯涛涛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商品混凝土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运输设备施工工艺水泥

冯涛涛(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冯涛涛(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在工程实践中混凝土强度不足一直是困扰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的难题,究其原因,同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工艺、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相关。根据笔者对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的了解,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 原材料影响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目前市面上的水泥种类繁多、组分不一,虽然都遵循标准生产,但很多小水泥厂家生产的水泥质量不稳定,强度极易出现波动,尤其季节变化时更甚,严重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矿物掺合料的品质与取代量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比如粉煤灰的烧失量、矿粉的活性指数。在矿物掺合料品质较差时,控制其取代量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手段。骨料的质量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强的相关性,石子的压碎值、体积稳定性、形态特征、石粉含量、砂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含量、云母含量等偏大均对混凝土强度不利。拌合水一般使用自来水或者地下水,如果使用被污染或者腐化的污水或者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生产混凝土,势必会造成混凝土强度的损失。

2 配合比应用与计量搅拌运输设备的影响

一方面配合比的选用决定着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胶比、砂率和用水量,这四个因素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搅拌设备的完备性(叶片数量、投料顺序)、运输设备的完备性(罐体转动、季节性保温隔热)、搅拌时间、运输时间均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因此,生产配合比的选用需要科学合理,计量搅拌运输设备工艺参数必须有据可循。

3 施工工艺的影响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多种引发强度损失的因素:工人加生水、捣振不均匀、模板漏浆有杂物等。首先必须规范工人施工方法,杜绝工人随意加生水,保持良好的振捣效果,避免拖延怠慢施工;另外,施工前必须检查施工现场,清理杂物、积水,对存在跑漏的模板进行整改。

4 养护与后期维护的影响

作为销售产品的商品混凝土只能算“半成品”,浇筑完成后的养护维护状况同样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方对混凝土养护的认知不足、养护方法不合理都是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通病。应当结合天气气温等外部条件对施工的不同部位进行有区别的合理养护,保证混凝土在养护龄期内强度的稳定增长。

混凝土是内部“复杂”的物质,其强度出现问题,应从各个方面排查、分析原因,无论是商品混凝土的供应者还是需求者,都应当掌握原材料特性、生产参数、施工工艺、养护方法,做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防患未然。

猜你喜欢

运输设备施工工艺水泥
基于传感器感知信息的物流运输设备故障自动识别
单驱动新型燃料水下运输设备设计与分析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金矿提升运输设备机电控制的关键技术探析
运输设备制造业排污许可管理问题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