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明理
——一节好课标准的最佳诠释——以罗鸣亮《判断2、3、5的倍数特征》教学为例

2016-04-08蔡丽圆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个位例子倍数

蔡丽圆

何为一节好课?在课程教学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一节好课,不仅要有知识的授受,还需有智慧的启迪,同时还承载着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

一、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丰富理解

课始,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之后,罗老师通过一问“你有新的问题产生吗?”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其他数位都不用看呢?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这样引发学生三个层次的思考:

1.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思辨,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两个“为什么”,课堂处于静寂中,罗老师发挥头脑风暴:这样吧,给大家一点时间,先激烈地讨论讨论,说一说困惑,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讨论后,学生的汇报磕磕绊绊,逐步完善:

生1:我认为双数个数的5相加,结果末位是0,单数个数的5相加,结果末位是5,自然数能分成两类,单数和双数,因此,答案末尾必须是0或5。

生2:我们同桌还有一种判断方法。一个奇数×5,结果个位一定是5,一个偶数×5,结果个位一定是0。

学生的回答中,已经把条件与结论颠倒来解决问题,学生并不清楚这样的说理是站不住脚的。因此,罗老师并没有用自己的专业与学生辩驳,只是再次提醒: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判断这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只看个位,而十位、百位、千位都不用看呢?这一提醒起了作用。

生3:我认为,或许因为十位、百位、千位等位数都是由个位进过来的,所以只看个位。(全体学生鼓掌)

师:或许什么意思?

生3:我也不确定啊,只是可能性的猜测。

生4:我补充,除了个位,十位的数去掉个位,末尾是0,百位的末尾也有0,有0的数就是5的倍数,这样只要看个位是不是5的倍数就可以了。(全体学生鼓掌)

师:你们习惯真好!鼓掌是表示听懂啦?听懂的来说说。

生5:我想帮他再说一遍。他的意思是说,不管多大的数,这样除后余下来的数,再加上个位上的5或0,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

生6:我认为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比如说1995,可以分成1000、900、90 和 5,而这些都是可以被5整除的。

在同学们逐步完善的回答中,真正倾听并理解的同学越来越多。为使更多的同学听懂,罗老师提议生6再次讲解。

罗老师:你们又鼓掌?听懂的请举手。(数量明显增多)

最后生6进行板演,学生的思辨在直观中清晰起来。紧接着,罗老师结合课件与计数器,站在数的构成角度详细剖析给全班学生观察。把计数器藏起来的做法,更是精妙绝伦:从千位、百位、十位的确定,到个位的不确定,引领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要点。

2.动手探究,自我建构知识。

师:3的倍数为什么不能只看个位呢?

生1:因为3的个位是不确定的,可能是 0、1、2 等等,所以不能只看个位,得总体来看。

生2:因为十不能被3整除,十往后所有的位数都不能被3整除。有余数的话就必须和个位加起来是3的倍数。

罗老师表扬了生2结合2、5倍数特征的研究策略从十位开始思考的做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并顺势激发学生采用“举例”策略进行研究。

师:你都没发过言,来,这个机会给你啦。

生3:我举个例子,比如12,拆分成10和2,10除以3余1,这个1又和个位的2结合,结果能被3除尽,所以这个数能被3除尽。

经过几分钟的自主探究,这个不太自信的学生手拿例子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知识建构明晰而完整。

3.争论交流、达成共识,顿悟豁然开朗。

生4对生3提出质疑:是所有十位以上的整数都是除以3而余1吗?

生3: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百位是由10个十组成的,因此百位除以3也是余下1,千位除以3也余下1。

生4:那300呢?

生 3:300可以分成 3个100,100除以 3 余下 3 个 1,3个1结合也就成了1个3。

生4露出理解的表情,但罗老师没有就此打住,他及时打开课件,再次对生3进行提问,引导更全面的生生对话交流:10个珠子,3个3个分,余下的1为什么要加2?

生3:把1转到个位上来。

罗老师问另一生:为什么把1转到个位来?

另一生:这个1不是1个十了,是1个一,1个一和2个一又可以凑成3个一。

随后又一生分析了22÷3的过程中“此2非彼2”的原理,全班学生都幡然领悟。

二、知其然,奚以知其然也?以启迪智慧

本节课学生的寻理之路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显性层次: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其他数位都不用看呢?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这两个“为什么”正是课堂上要讲清的道理。

1.经验式说理。

本课一开始,当罗老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时,学生答因为偶数乘5,个位一定得到0;奇数乘5,个位一定得到5,这是一种经验式说理。经验式说理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存在局限性和易错性。

2.举例式说理。

说理时都是从很具体的数字开始,例如课堂中的生6到台上写下1995÷5,并解释说:我把 1995 分成 1000、900、90和5,而这些数都是可以被5整数的。后面生3举12÷3的例子,以及全班同学利用探究单进行研究。这个环节从个别的例子到多个例子,充分提高了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3.一般性的逻辑推理。

在解决3的倍数问题上,老师一下提高到抽象层面:abc这个数要如何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能从本质上答出a+b+c。这在数学上是一种比较严密的说理角度。

另一个是隐性层次: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中最主要的成分始终是思想方法。本课让学生感悟最强烈的数学思想方法除了合情推理,还有猜想与反驳。即如果我知道一个道理,我认为它是正确的,我要努力地去证明它;或者当我怀疑它时,我必须找到一个反例去驳倒它。

三、渗透哲学,提升学力,以润泽生命

课堂上,罗老师带领学生站在哲学的角度,基于理性的思考,指引学生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与推理,去寻找理性的本质。罗老师教会学生的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这是本课设计理念深邃性的体现。

师:今天的数学课和平时的数学课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1:我们平时的数学课是不往里面挖的,直接让我们自己去想。而这节课我知道了为什么3的倍数这样判断,知道了它里面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节课我的收获挺大的。

生2:平时的课是老师直接教我们方法,这次上数学课,我们是寻找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刨根问底,所以我觉得按照挖掘深追的方法来学习的数学课收获很大。

生3:其实我和他们的想法差不多,以前数学课我没彻底明白为什么这样分,特别是3的倍数,现在彻底明白了,收获特别大。

想想,我们是怎样去探究世界的?很多重要的发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相信某个道理,永远不会有更多的发现,而质疑、探究就是我们认识整个世界的方法。在罗老师的引领下,那一个个善于思辨、对答如流的学生,犹如一个个小小哲学家。

猜你喜欢

个位例子倍数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倍数魔法
学习100以内的数三要点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