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2016-04-08杜雅欣
杜雅欣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苍溪 628400)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杜雅欣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苍溪 628400)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我诊断、自我约束制度,是管理与控制链条中重要环节,是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文章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1 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理、发展,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同步的。特别是近些年,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其效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1.1企业内部审计定位还不准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组织形式逐渐实现了系统化和协同化,这迫切要求企业建立恰当和科学的内部审计机制,以规范内部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对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和服务积极作用的认识不足,对如何更好地改善企业管理,缺乏统一的组织定位。多数仍然将内部审计只定位在财务审计工作上,将内部审计定位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对企业运营管理上的重要监督作用。
1.2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失控和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部审计监督弱化引起的,一些企业领导对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建立不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无所谓。还有一部分企业存在“重管理、轻监督”的错误价值观,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企业经济活动接受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再开展内部审计属于“多此一举”,部分企业领导干部甚至把接受内部审计监督当成一种负担,错误地以为建立和加强了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会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找麻烦,不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基础建设。
1.3现行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少数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关心,指导不够,企业的审计工作虽由公司主要领导分管,总会计师或纪委书记协管,但在日常工作中对审计工作实际关注、指导较少,审计工作往往被边缘化。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在治理形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人治的模式,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在传统公司治理形式下,或多或少带有了一些“人性”的色彩。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从属于企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者,由于人员构成产生于企业内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人员配置、工作职责、人员升迁等一般都是由本单位领导层决定,这种“无权利者监督有权力者、下级监督上级”的工作模式,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
1.4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熟悉并掌握财务、会计、统计、审计、法律、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但受传统的“企业警察”、“法定负担”、“耳目眼线”认识的误导,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在人员配备上难免就会有失偏颇。一些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将一些根本就不懂财务的企业富余人员调配到内部审计机构,且内部审计专职人员少、加上审计技术水平落后、审计方法单一,无法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5内部审计工作创新不够,工作质量不高
由于对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缺乏科学的解析,当前,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形式大于内容”阶段,审计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审计范围过于狭窄,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表现在:①内部审计大多还停留在事后的查错纠弊,没有通过有效的事前介入进行监督;②内部审计系统规划之后,思路狭窄,没有用常态审计来代替传统突击审计,使得内部审计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2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2.1强化内部审计意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进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将成为公司管理者及时、客观了解掌握公司发展状况、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渠道。要将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到战略管理层面,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科学配备内部审计资源,强化内部审计管理力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地位。
2.2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做好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所处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监督力度越大,内部审计成效就越明显。首先应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其次,尝试外包模式,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作为内部审计发展进程的一个新动向,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策略,有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托机构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履行委托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
2.3建立完善审计相关制度,坐实审计问责追责
规范与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是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增强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责,逐步完善审计结果处理处罚程序、审计整改责任制度等内部审计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促进内部审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要严格执行审计决定,认真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和屡查屡犯的情况加大问责力度,彰显审计的严肃性。
2.4创新内部审计模式,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和内部审计范围,审计监督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财务收支与业务控制并重转变,不仅对企业财务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还要关注资金效益、管理漏洞、制度健全等事项,不断延伸内部审计力度,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模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
2.5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①企业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审计队伍建设,真正做到“招兵买马”与“厉兵秣马”并重,严把入口关,把政策法纪观念强、作风正派、财经业务熟、文化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配到企业内部审计重要工作岗位;②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精通财务、审计、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高精尖”内部审计队伍;③建立健全激励制约机制,如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岗位职责责任制、工作业绩考评等,从而更好地调动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 内部审计的拓展与运用
3.1建立长效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有效监控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把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使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增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突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公司经营运行和管理控制全过程实施独立有效的监控。
3.2实施“互化式”全过程跟踪审计
所谓“互化式”就是把由本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内化式”审计模式与聘请外单位人员进行审计的“外化式”审计模式相结合,亭子口公司通过聘请社会审计事务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补充力量,开展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对项目实施“互化式”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形成监管合力,对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不断推进审计全覆盖。
3.3创新审计模式,关口前移,开展动态跟踪审计
随着机组全面投产,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尾工阶段,为加快推进变更项目审核和结算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亭子口公司委托审计事务所进行动态跟踪审核,通过引入动态审核机制,真正把监督关口前移,提高了参建单位的重视程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为确保项目结算可靠和工程造价可控在控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免疫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防线,充分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是我们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公司内部审计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层次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组织内部应积极为内部审计的开展创造环境和条件,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1]王洋玲.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J].辽宁经济,2007(3).
[2]曹洁.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系统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3]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
F239.45
A
1672-5387(2016)11-0059-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11.022
2016-07-28
杜雅欣(1988-),女,助理工程师,从事纪检监察、审计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