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阴县山丘区非传统水资源管理探讨

2016-04-08张运明

山东水利 2016年9期
关键词:山丘区蒙阴县雨洪

张运明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蒙阴276200)

蒙阴县山丘区非传统水资源管理探讨

张运明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蒙阴276200)

针对当前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山丘区;非传统水资源;水生态环境

1 山丘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在流域上游的山丘区,非传统水资源主要包括雨水、再生水(中水)、矿井水以及具有一定热能的地热水。各种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经开发利用的非传统水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的常规水资源,如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开发天然雨水可以减少城市雨洪危害、拓宽城镇水源;地热水具有水温不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可开发地下水源蕴含的地热资源,供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利用;再生水(中水)是指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可作为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生态用水。但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需要一定的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实现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较为复杂。

2 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误区

2.1忽视雨洪的资源属性

针对降雨形成的雨洪资源,虽然处在流域上游的山丘地区,经综合治理,水源水质条件也不错,但常常存在谈“洪”色变的恐惧心理,把汛期丰沛的雨水资源作为灾害,只想将其排走,保证城镇汛期安全,而忽视雨水本身的资源性和宝贵性。在雨水集蓄和雨洪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是山丘区水利建设的短板。如蒙阴县岸堤水库现状最高蓄水位175.0 m,实施增容工程后兴利水位恢复到原设计176.0 m,增加兴利库容5 969万m3,多年平均供水量增加3 644万m3。

2.2地下水资源开发易被社会接受

由于基层工、农业用水特别是居民生活用水,长期依赖开发地下水,致使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囿于山丘区资源禀赋及开发条件的限制,汛期水资源较为丰沛而非汛期水资源匮乏,同时,出于对水源开发难易的考虑,社会上存在着开发地下水不仅水量有保证而且水质较为稳定的意识。据统计,近3年,蒙阴县地下水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38%,长此以往,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目前,虽然在地热资源开发方面,各地刚刚起步,但由于地热水埋藏深度极深,且含有超标重金属,若粗放式开发利用,一方面造成地热资源枯竭;另一方面地热水若做不到有“采”有“回”,不仅易造成地下结构及水质变化或失控,同样易造成地热污染和水环境恶化。

2.3尾水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针对水资源的用途管理,普遍存在注重取水管理而忽视用水和污水管理的问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末端管理管控,既便是经技术处理达标后的污废水或中水,也未列入自身工作的重要内容或议程。上级虽然出台了区域产生不达标污废水必须减扣区域用水总量指标的政策,鼓励企业循环重复利用水资源,并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政策,但县里没有出台强硬的配套政策,为此造成社会用水浪费严重。再加上大力发展山丘区农业,以经果林种植为主,农药使用多,农田尾水中残留大量的农药,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大部分直接排放到容泄区,未加二次利用,不仅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使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其中的农药残留会污染周围环境。汛期雨水过大而无尾水处理措施会带走田间大量的无机盐、氮等营养成分。

3 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实施生态建设,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以雨洪资源利用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资源缺水地区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中小型灌区建设,推进资源调配建设项目实施;合理开发地下热能绿色资源,鼓励发展中水回用项目。

2)发展生态经济,打造节水型社会。结合社会用水现状,对生活、生产用水进行严格管控,规范农业、工业用水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和用水企业,开展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和取水、用水、退水管理,实施水价改革和阶梯式水价管理。

3)构建生态文化,构筑人水和谐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人为因素影响巨大,水文化建设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应当先行,要突出抓好水空间优化和水资源节约保护;要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社会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调整规范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水文化和水文明内涵,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责任编辑迟明春)

TV213.4

B

1009-6159(2016)-09-0049-02

2016-02-22

张运明(1979—),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山丘区蒙阴县雨洪
含羞草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山丘区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与投资控制分析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城市山丘区防汛安置点规划模型探析
山丘区水环境容量计算及限制排污总量分析
——以临海市“五水共治”规划为例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