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6-04-08孙振勇李钟宁晁新秀

山东水利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建设

孙振勇,李钟宁,晁新秀

(天桥黄河河务局,山东济南 250032)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孙振勇,李钟宁,晁新秀

(天桥黄河河务局,山东济南 250032)

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对如何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源短缺等问题不断涌现,国家适时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一理念,形象地讲,就是通过建设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海绵体”,使整个城市变得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过程中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作用,在需要用水时又能够将蓄存的水资源加以利用。

1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1.1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绿色设施稀缺,导致水生态循环破坏。随着城市的发展,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等绿色设施不断消失;而城市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则普遍使用沥青、水泥等不透水材料,土地硬化面积不断加大。松软的土壤被硬化路面“蚕食”,雨水无法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使水生态循环受到严重破坏。

2)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市内涝。传统的雨洪管理手段以快排为主,过分依赖于地下管网、泵站的作用,而很多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仍采用雨污合流管道,管道容易造成淤积、堵塞。暴雨天气时,地下管网无法滞纳短期急剧增加的雨水,从而导致城市内涝。

3)雨水资源浪费,无法缓解缺水问题。水资源日益短缺,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传统的雨洪管理手段往往是让大量雨水白白流走,天然降水对干旱缺水问题的缓解非常有限。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被带入受纳水体,使水资源受到污染,更加剧了缺水问题的严峻性。

4)城市发展,影响生物多样性。城市的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态环境变得支离破碎,很多动物、植物、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未来。

5)城市急剧膨胀,“高温化”现象加剧,城市由于人工排热大量增加、良性水循环欠缺、钢筋水泥建造的高蓄热体取代绿色植被等因素,导致城市“高温化”这一现象不断加剧。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1)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利用绿色屋顶、雨水湿地、透水路面、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排放径流雨水,对雨水做到慢排缓释、源头减排与过程控制,从而消减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排放量和产流速度

2)降低管网改造的工程成本。海绵城市建设,是将绿色设施建设与管网建设有机结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结果。从而大大降低新建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成本。

3)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对原有生态体系的保护与修复。通过土壤渗透过滤,绿色植被净化、生物多样性净化等多项净化措施,使雨水水质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净化后的雨水根据净化标准和实际需要,用于景观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从而有效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

4)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通过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降雨造成的水土流失;重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通过补充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湿度,改善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通过补给地下水,提高地下水水位,缓解泉水枯竭和地面下沉的情况。

5)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深度融合,通过生态设施建设,突出绿色设施的功能性、美观性,有助于打造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适宜居住的城市人居环境。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1 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不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新生阶段,相关的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现有法规政策无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引导,建设过程无章可循。

2)统筹协调难度大。海绵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但涉及到规划、设计、园林、水利、国土、市政等多个职能部门,而且涉及到金融机构、建筑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统筹协调难度大。

3)规划设计不够细化。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为前提。但现在海绵城市的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应用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项目规划设计缺乏依据,存在进度慢、不细化的问题,影响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进度。

4)技术力量有所欠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很多城市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储备较薄弱,无法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5)资金缺口较大。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了资金支持,但从试点城市的建设规划来看,计划所需资金远超中央财政补贴。

6)公众参与度低。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局限在政府推动层面,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议

1)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相关法规政策来保驾护航。每个城市应在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

2)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的主体责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将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实绩列入部门效益评价中,明确权属职责,强化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3)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科研创新力度。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国际上被称为低影响开发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案例。海绵城市的推广,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尽快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4)掌握一手数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地应在对第一手水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排水设施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设标准;坚持规划先行,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系统地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增加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来,鼓励技术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采用总承包方式承接相关建设项目,发挥整体效益。进一步完善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明确权利义务,确保合作顺利完成,并取得预期收益。

6)进行宣传与引导。采用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方式,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可利用有奖竞赛、趣味科普展等形式,有效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使海绵城市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并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1]杨春阳,浅析构建“海绵城市”的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27):01.

[2]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3):7-10.

[3]张亚梅,柳长顺,齐实.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2):20-23.

(责任编辑 赵其芬)

TV213.9

B

1009-6159(2016)-11-0043-02

孙振勇(1983—),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建设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绵是植物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