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外桃源横望山

2016-04-08夏传寿

志苑 2016年1期
关键词:横山丹阳石门

·夏传寿/文



世外桃源横望山

·夏传寿/文

安徽省当涂县大公圩地区有句话叫“横山高,达不到青山腰”,而薛丹博地区也有句话叫“青山高,达不到横山腰”。那么,这两座山到底哪一座更高呢?

据科学测量,青山海拔372米,而横山海拔459米,所以太平古邑境内的第一大山当属横山,它也是马鞍山市第一高峰。只不过青山突兀在平原大地,一山独秀显得高峻;而横山屹立在群山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不大觉察它有这么高。

横山又称横望山,地处苏皖交界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东与江苏南京市接壤,因山体四望皆横而得名。横山古称衡山、番离,自古闻名。千百年来,这里因山色风光秀美、地理位置特殊、历史遗迹众多而被“仙家”选为修炼之所,兵家列为战略要地,文人吟作“世外桃源”。

现如今,横山仍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致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横山自然景色秀美,自古就有绝壁垂松、玉泉临空、丛林夜月、丹灶寒烟、壁立万仞、龙井寒泉、石上棋盘、石门古洞等“横山八景”。如今仍是春有明媚山色、夏有飞瀑清泉、秋有云雾松涛、冬有竹海雪浪,一年四季,美不胜收。驻足山脚,那清澈见底的水库和以青山为背景的水中倒影会让你陶醉;漫步山中,扑面而来的是令人尽情吸吮的自然清香;登上山巅,你可东望旭日初升,西望长江如练,北望古都金陵,南望丹湖烟波,脚下高低起伏的山峦和山下色彩如画的原野,一览无余。

游览横山,你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而到横山游览,首选之地应该是横山石门,它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在横山的一条峡谷深处,有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就像两扇大门,气势恢宏。《太平府志》说:“石形瑰丽,洞穴盘纡,故有石门之称。”由于岁月沧桑,石门右侧已毁;在幸存的左侧石壁上有唐代镌刻有“石门”二字,竖1.2米,横2.1米,笔力遒劲,赫然入目。除此之外,横山还有幽深的“仙人古洞”,精巧的“仙牛脚印”,奇妙的“九龙天池”,神奇的“拖船豁”“石猴”“老君像”……

横山主峰因姿态特别,不同的人就赋予了她别样的美名。横山共有36峰,最高峰海拔459米,周围35座山峰拱立,两座较贴近的山峰分立主峰两侧,较为突出。因主峰如日出山坳,人们生动地称其为“太阳拱”;种田人认为山峰形似斗笠,称呼它是“斗笠顶”;文人们认为它状如毛笔架,美其名曰:“笔架峰”;水乡人认为它像莲花,把它比作出水芙蓉,叫作“芙蓉峰”,也有人将其比作天上宫阙,称其为“太阳宫”“小天阙”等。

明代史学家祖隽在写“丹灶寒烟”景色时是这样描写横山山峰的:“横山六六碧芙蓉,炼药炉开第一峰。宿火已消今日焰,清烟犹护旧时踪。寻龙人去真难觅,跨鹤仙游杳不逢。薄暮峰头闲送日,余霞断霭淡还浓。”

横山中心区方圆40多平方千米,留有关帝庙、神仙洞、丹灶等10多处宗教遗迹,至今仍有澄心寺、西林院、大圣院、长山庵等寺庙,香火缭绕不断。

丹灶遗迹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东侧,系南梁时“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炼丹遗址,“丹灶寒烟”为旧时姑孰八景之一。“神仙洞”位于石门内侧,也是道家遗迹。唐代李白好友周惟长处士、吴筠道长等都在此修炼,传说陶弘景也曾在洞中隐居。“关王殿遗址”位于石门内侧开阔地上方,初建于宋代,曾是当涂境内建筑最早、规模壮观、环境最美、影响最大的一处关帝庙。横山南麓的“大圣院”系横山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始建于西汉,内植唐代以前的古柏,千百年来,庙宇虽几经火焚,古柏却依然无恙,老杆盘崛,生机不泯……

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的“澄心寺”是横山地区从古至今最为著名的寺庙。这里“平湖横于其前”,“群峰环于后”,当年是陶宏景的读书堂故址。宋代开始佛教在这里悄然兴起,明代正式定名为“澄心寺”,清代以后一直香火旺盛。时至今日“衡山澄心院”残碑犹存,白月池依然存在,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鳞次栉比,金壁辉煌,数百尊菩萨塑像栩栩如生,周围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吸引着常年不断的游人与香客。

横山还是兵家战略要地,自古为江南要塞,山脚的丹阳湖是古代长江经太湖至杭州钱塘湾入海的必经之地。陆路,横山则是能扼守金陵的咽喉要道;至今山中还能找到“青阶岘”这样通达南京的重要关隘遗址(三华里左右,留有车轮印痕的石板路)。山下古镇丹阳,秦汉时就是古郡县置所在,战略地位显赫。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楚子重伐吴,克鸠鹚至于衡(横)山。《当涂县志》载:东晋时,苏峻起兵造反,就曾由横山脚下北攻南京。南北朝时,梁武帝曾派兵屯驻丹阳;陈先霸也曾在横山附近的秣陵、丹阳彭岗阻击齐兵。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横山地区更是战事不断。直至抗日战争时,粟裕、彭冲等革命前辈还在横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横山新四军发动的小丹阳战斗、博望战斗、中华门战斗等,威震江南,震慑南京。现如今,横山周围仍流传着许多历代战争的传说故事,山崖间还留有古代将军的战时石刻,山下还遗存太平军战壕遗址。横山石门内侧石壁上有一将军石刻这样写道:“断臂英灵也自雄,至今血食此山中;倚空壁立胆岩石,天与将军勒战功。辛未季春六日陶时亮??钦之题”。

横山更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所。横山因环境优雅、景色秀美而引得不少文人雅士前来作诗词歌赋。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文人要数“山中宰相”陶弘景了。相传南梁陶弘景留恋横山山水景色,到横山隐居,皇帝诏他出山,他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后许多文人慕名而至,或游览横山美景、或寻访仙踪遗迹,留下了许多诗文及摩崖石刻。以横山为题的有宋代杨杰的《横望山》、明代钟嘉生的《登横山》、清代吴骞的《游横山》等;以寺庙为题材的有北宋李之仪的《横山澄心寺》、清代吴时举的《横山古柏歌》等;写人的有唐代李白的《送丹阳周惟长处士》、清代陈醇儒的《横山寻陶隐居者》;写景物的有明代祖隽的《丹灶寒烟》、杨体仁的《横山龙井》、杨观的《石壁垂松》、清代曹绿湮的《石门仙洞》等。

宋代著名词人张孝祥游横山时,情感所至,欣然提笔为横山大圣院专门题写了《大圣院碑记》。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此处更是情有独钟,一生七次游历当涂山水,晚年定居当涂,与横山隐士吴筠、周惟长等交情笃深。李白多次入住横山,把酒吟诗,把横山当作居留之所。他在《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中这样写道:“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也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在李白笔下,横山地区简直成了鸡鸣豕走,繁桑茂麻,与世无争,安闲幽美的“世外桃源”了。

(摄影/梦溪)

猜你喜欢

横山丹阳石门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Air Filtr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le Electrospinning
石门二十四景
孔门十二时辰
情暖横山
李丹阳
汉中石门十三品
西夏时期横山地区若干问题探讨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石门茶产业简介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