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人洞的传说

2016-04-08毛成友

志苑 2016年1期
关键词:鬼子兵仙人洞虞姬

·毛成友/文



仙人洞的传说

·毛成友/文

仙人洞位于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洞长约50米,为巨石交错叠架而成。洞口原有两块形似狮虎的巨石,其中虎石曾被当地居民破开,已难见全貌。洞口狭窄,可单身低头进出。洞内有几处大小不一的石室,共可容纳数十人坐立。出洞口仅容一人爬行而出。最难得的是,洞内有一股清泉,长年不断,流出洞口,远近村民争相饮用,皆云其味甘甜,可以祛病强身。

据世居此地的芮姓老人讲,仙人洞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唐代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即地藏王菩萨,遍访名山,来到此地,入洞修行,教化众生,弘扬佛法。其间,有狮、虎二怪常来干拢修行,被菩萨大声呵斥化为狮、虎二石。菩萨修行两年有余,走出洞口,翻过老虎岩,过仙人桥,绕到后山(今法云寺所在地),见九龙戏珠之风水,便欲坐在龙角石上细赏,岂知刚一坐下,便一声巨响,两块巨石立即断裂,痕迹至今犹存。菩萨起身下山,无意中踢飞两块石头,它们在空中旋转翻滚,落在一个老龟的身上,就形成了栩栩如生的金龟驮告石。菩萨为普渡众生,寻求更大的道场,便南行过江,往九华山去了。

地藏王菩萨南行后,仙人洞仍时常出现灵异之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鬼子兵进入响肠地界,当地村民纷纷藏入仙人洞,幸免于难。鬼子兵竟然也没有向只有几公里路程的岳西县城迈进一步。当地村民传说是地藏王菩萨显灵了。从此,仙人洞名声大振,香火不断,前来烧香、祭拜者络绎不绝。

(题图/法云寺千佛塔摄影/明月)

从安徽省涡阳县楚店集到利辛县城南的邵渡口,有条西淝河的支流,名叫车辙沟,传说是西楚霸王项羽推车留下的。项羽,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因避仇沿洪泽湖乘船西逃,而后沿西淝河北上,曾经潜藏在管楼(今利辛县程家集)码头和邵渡口(利辛城南)码头,靠打工维持生计。相传秦始皇兵吞六国时,项羽逃难到楚店,正赶上连阴雨天气,遍地是水,不少商贾困在楚店。项羽见此情景,答应帮助推盐车去邵渡口。项羽当年膀阔腰圆,虽年少但力大无比。在泥泞路上,他弓着腰推起沉重的独轮盐车行走如飞,一口气推了60余里,车过后,路陷成数尺深,车辙成了排水沟。百姓认为,项羽是玉皇大帝派来用车轮开沟的神仙,便给这条沟取名车辙沟。

那时候,西淝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茂盛,资源丰富,村落集镇较多,环境很适宜人们生活生存。项羽酷爱这块地方,结交弟子后,经常驰骋于西淝河流域,城父到乌江留下很多故事传说。按《史记》《资治通鉴》载,虞姬,吴中虞氏美女(估计也是当地贵族)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常随项羽出征。可见,项羽在车辙沟沿岸携虞姬有过很久的甜蜜爱情生活。西淝河的水质养育了这对青梅竹马,孕育了他们的幸福爱情。在项羽领兵出战时,虞姬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虞姬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虞姬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上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猜你喜欢

鬼子兵仙人洞虞姬
仙人洞村
《庐山仙人洞》粉彩瓷瓶
一部“鬼子兵”反战的心灵档案
——评日籍华人元山里子的“自叙体”
商震随笔二则
论影视剧中的虞姬形象
项羽虞姬
反扫荡血战
游仙人洞
半山有洞曰来仙
从“鬼子兵”到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