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恋爱时急着见自己的情人 关于博物的乐趣
2016-04-07
从在家中养多肉植物到拿着相机到处拍鸟,都市中的人们对自然世界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热情和兴趣。这些行为有一个专有名词:博物学。简而言之,博物学就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学问。中国曾经是一个有着悠久博物学传统的国度,“博物”是古代文人士绅阶层一个重要的生活情趣。但时代的变化、文化的断层导致现在的人们甚至不知“博物”一词为何意。博物学家刘华杰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复兴博物学,他希望人们都能实践一种“博物学生存”的生活方式。“博物”的乐趣何在?他说,你若懂了、体验了什么是艳遇,什么是邂逅,就知道我们为何要博物了。
人物PORTRAIT = P
刘华杰 = L
P:与艺术、哲学相比,博物学具有怎样的独特性?
L:哲学、(传统)美学、艺术理论长期以来讨论的主要是人工物的审美问题。环境美学、自然美学突破了这一点,它强调自然世界与人工艺术品一样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大自然本身就是最精致的艺术品,它的作者是大自然本身—有些人可能称“上帝”。通过博物活动,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不同层次、无穷无尽的美。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本身在变幻着,它有无穷多侧面,与每个人类个体相遇时,确实能展现多样性。
博物实践非常在乎审美,在自然物中不断发现美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博物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般的花朵、风光中看到一般的美,这个可能不需要特别的训练,但是能够在普通人看不上眼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中发现美,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博物学家特别能够挖掘美,用“挖掘”一词也是想表达,此过程需要工夫、眼光。举个例子,一伙人到某处观光、拍摄,回来后展示照片,结果差异巨大。虽然用同样的器材,并且在同样的环境下拍摄,但有的人看到并凝固了大自然的特殊的美,而有的人几乎看不到特殊之处,所展示的美也很平常。
P: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博物学的意义是什么?
L:博物学留下了一个重要通道,借此通道我们可以感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可以与大自然对话,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应当与其他物种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常提到“诗意地栖居”,但想一想,现实中普通百姓能够随随便便“诗意地栖居”吗?启动个体的博物学,(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新世界中,原来所见的对象仿佛变了样,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P:在博物学实践中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L:我为了看杓兰属植物,专程从北京飞到云南香格里拉,要住在山上。为了看一种植物一年当中不同时候的样子,我要经常过去瞧,2015年仅张家口地区我就去了5次。博物到了一定的阶段,似乎都会达到这样的痴迷程度。至于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动物、植物、地质现象,那心情和感受难以形容。打个比方说,就像恋爱时要急着见情人,而最终见到了!邂逅、艳遇这样的词恰好是为博物而准备的。你若懂了、体验了什么是艳遇,什么是邂逅,就知道我们为何要博物了。博物学带来的兴奋、快感是一种不好描述的惊奇感,在那一时刻可能有自然神学般的体验,我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大自然,有时会激动得呆若木鸡,它是某种预期(之内的体验)又是某种超出预期的突然到来。
P:以你的观察,现在的人们在博物学上有哪些欠缺?造成这种欠缺的原因有哪些?
L:现在我们严重缺少博物学文化氛围,博物学是被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集体忽视的一种东西,涉及人生态度、生存空间、致知方式,等等。中国古代博物学挺发达,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到现在博物学则完全没有地位,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博物学是什么东西。电视台、出版社和科普作家频繁把 natural history(编者注:即博物学)称为自然史,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们生活在现代性的社会中,都太讲究力量(power),而博物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表现不出力量。现在什么东西最有力量?权力、金钱、高科技。针对整个社会的这种力量导向,相应的教育也是力量型的。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上急需实用人才,各级教育立即砍掉无实用价值的学科,博物学是首先被灭掉的一个学科。
P:中国古代士绅阶层是有博物的情趣的,但现在的人们甚至不知博物学为何意,造成这种文化断层的原因是什么?
L: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有相当的博物学修养,这可从他们的作品明显看出来。中国古代长期是农业文明占主导,农业社会天然与博物联系在一起,而工业社会则天然远离博物。(而且,)那时官民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地方,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性。古代社会的人们有相当强的家园感、地方意识,人们很在乎一人或一家在本地的声誉。他们的世界就那么大,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全球观念。如果一块田是你的,你能胡来吗?如果一口井是村里人共享的,村里人能往里扔牛粪、倒脏水?(现在)开发商来了,则完全不顾及当地人的感受,他们看中的不是传统和地方而是能换成钱的资源,开发商几乎从来不生活在当地而是(生活在)遥远的城市甚至外国。
P:你曾说过,人和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情,没有一个小孩子是对自然无动于衷的,反而是教育让人远离了自然。我们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L:主流教育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不是倡导天人共生,仍然是无限颂扬人类的伟大。教育愈加让人们与自然世界隔膜起来,而不是亲密起来。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讲,教育是反自然的。许多教育引导人们尽快忘记大自然,忘记我们生活在土地之上。这会怎样?后果很严重。缺乏博物情怀的人,可能不大会欣赏自然之美,不大可能敬畏大自然。我们本来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活在自然母亲之中,但是体制上、教育上让人们以为我们完全外在于自然,自然是异己,是需要战斗、克服的东西,而不是需要合作、保护的母体。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愈演愈烈,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在出现恶劣局面后人们不反思,变得极为麻木,这就与博物情怀的欠缺有直接关系了。人们只在严重雾霾时想着蓝天白云,而没有在平时的每一天中在乎我们的天空;当河流被污染得没法饮用、涮洗时,人们才感受到水这东西还挺重要。博物实践提供重要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情感,这个很重要。
P:你对一个想要开始实践“博物学生存”的人有怎样的建议?
L:找个契机,亲自感受一下大自然。比如策划一次植物旅行,到野外观一次鸟。知识可能重要,也可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情感,然后是价值观。要慢下来,不断学习观察和欣赏,特别是要享受过程,不能太在乎结果。细想想,结果真的可能不重要。人生的结果是什么?非常明确,都一样,是死亡。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