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16-04-07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原子考点氧气

考点一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考点解读

1.能通过设计简单实验探究空气中含有的主要成分。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例题】(临沂选编)右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有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考查,多利用课本所给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药品及装置进行拓展创新,如将药品改为白磷、铜等物质,实验装置也可千变万化。但无论药品及装置如何改变,其实验原理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实验原理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主要是红磷,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原理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致使其体积减小,所减小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此,实验时所用药品必须过量,装置气密性必须密封不漏气,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如果用铜丝等其他药品代替,铜丝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可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其实验原理与红磷类似。如果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其原因可能有:①药品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②装置漏气,待冷却后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如果测得水面上升大于1/5体积,其原因可能有:①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橡皮塞塞得太慢,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逸出;②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夹紧止水夹。

【答案】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二)考点演练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内所放物质应该选用下列中的( )

A.铁片 B.硫粉

C.木炭D.红磷

2.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

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铜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D.5个

4.小亮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考点二 空气的成分及应用

(一)考点解读

1.知道空气的组成。

2.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例题】(临沂)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氮气D.水蒸气

【解析】有关空气中各种成分及应用,其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考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含量的判断;其二,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熟记空气的成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因此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据此分析,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应是氮气和氧气,但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只有氮气。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 )

A.78%B.21%

C.50%D.1%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

A.1∶2B.1∶5

C.1∶4D.21∶79

5.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6.小明用下图的简易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与空气中所含某种气体含量多少对比”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2)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考点三 空气污染及防治

(一)考点解读

1.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了解空气质量日报内容及主要污染物。

【例题】(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解析】有关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常结合PM2.5来考查。掌握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都与空气污染有关。保护大气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据此分析,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的做法不可行,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烟尘,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其他三种做法可行。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一氧化碳

C.烟尘D.二氧化硫

2.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

A.工业粉尘B.汽车尾气

C.风力发电D.煤炭燃烧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情况不能使空气中PM2.5含量增多的是( )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燃放鞭炮

C.火力发电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4.某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Ⅱ良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6.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四 纯净物与混合物

(一)考点解读

1.掌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能对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例题】(宜宾)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此类题主要通过给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而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据此分析,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的两种水,属于纯净物;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氮是液态氮气,属于纯净物;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白糖B.果汁

C.啤酒D.食醋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B.白酒

C.康师傅绿茶D.粗盐

3.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B.止咳糖浆

C.液氧D.碘酒

4.厨房中有许多化学物质,小芳列出了以下几种,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米醋B.加碘食盐

C.凉开水D.料酒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食醋

B.氮气 汽水

C.空气 红磷

D.氦气 氧气

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混合物的是( )

A.葡萄酒 陈醋

B.氮气 柠檬饮料

C.冰红茶 红磷

D.二氧化碳 氧气

考点五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一)考点解读

1.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及特征;了解氧化反应的含义。

【例题】(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解析】此类题除重点考查几种典型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正误的判断外,还常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记住几种典型物质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氧气的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与供给呼吸。氧气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其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发红,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

A.木炭 B.硫

C.红磷D.铁丝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铁丝B.木炭

C.红磷D.蜡烛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中,错误的是( )

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我能供给呼吸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氧气能够抢救危急病人,是利用它能够帮助呼吸

6.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

①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②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③铝+氧气点燃氧化铝

通过比较你会发现: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

,其二,

……请你再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反应(写文字表达式):

(2)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与众不同,这个反应与其他反应的不同之处是

考点六 制取氧气

(一)考点解读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例题】(长沙)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应该从图1中选择

(填字母,下同)组合成发生装置来制取氧气。

(3)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该从图2中选择

装置来收集氧气。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主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装置的迁移应用,此外还常将氧气的性质实验操作与氧气制取相融合进行综合考查。把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其中,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还需要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当导管口产生的气泡均匀连续时再开始收集,集满后应在水槽下盖好玻璃片移出水面;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答案】(1)试管 (2)B、D (3)E

(二)考点演练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2.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3.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会用到一团棉花,这团棉花的作用是

(4)在用足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氧气产生的速率逐渐减慢,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5)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6)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

(7)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完氧气后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8)检验C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

4.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你的改进措施是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至少写两条):①

,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 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考点解读

1.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知道分子、原子具有的基本性质。

【例题】(宜昌)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解析】此类题多通过生产、生活中现象考查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等,考查的重点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粒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粒子间有间隔。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据此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除离子外,还有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之间都存在间隔,都在不停运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B.水

C.二氧化碳D.铁

2.将一糖块放入水中,会逐渐地“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可再分

C.分子运动的结果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右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蕴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考点二 原子的构成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2.知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泰州)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B.26

C.58D.48

【解析】此类题重点考查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等量关系。把握构成原子间的几种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根据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可判断其核外电子数为22。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2.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钾 19 20 19

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锗、铕、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铕的核电荷数为63。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63B.26

C.126D.89

4.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9

B.核外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5.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是235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6.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考点三 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应用

(一)考点解读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知道相对稳定结构。

【例题】(毕节)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解析】此类题多通过给出粒子结构示意图考查有关粒子的种类、名称、符号及性质等。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如果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则该粒子是原子;如果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则该粒子是阳离子;如果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则该粒子是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时一般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时一般容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据此分析,该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原子,因此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原子的是( )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3.下图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原子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

C.它们属于同种原子

D.它们都是离子

4.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5.下列图示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容易获得电子的是

;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6.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1)x的值为

(2)溴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字母)。

考点四 元素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泰安)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和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地壳中各元素存在含量的多少,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元素的应用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及相关概念。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种类区分而没有数量区分,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果表示几个原子,需在元素符号前加上阿拉伯数字。据此分析,碘元素和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正确答案应选A项。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B.氧

C.铝D.铁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氯clB.氖Na

C.镁MgD.铜Ca

3.绿色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

C.原子D.分子

4.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B.NI

C.ND.Na

5.据报道,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B.质子数

C.电子数D.中子数和质子数

6.下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铁的元素符号为FE

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

(一)考点解读

能学会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一些信息。

【例题】(福州)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解析】此类题常通过给出一个或几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考查利用元素周期表所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也常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元素周期表获取的信息有: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质子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据此分析,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不是26.98g,因此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铱的元素符号是Ir

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2.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几种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3.下图分别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4.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C.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

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

,B表示

6.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考点一 爱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

(一)考点解读

1.知道地球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的短缺和宝贵;知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知道检验硬水的方法。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了解自来水净化的原理;掌握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例题】(临沂)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人类必须爱惜水——节约用水,保护水——防治水体污染。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浇灌为喷灌、滴灌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

,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

的净化程度最高。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及节约用水的方法,水体污染原因及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硬水的检验方法,常用净化水的方法等。把握上述知识要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分布不均匀。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检验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1)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2)自来水厂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答案】(1)② (2)活性炭 蒸馏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2.下列各项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D.①④⑤

3.根据下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来水是纯净物

B.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C.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5.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字母)。

A.吸附B.沉淀

C.过滤D.蒸馏

(2)写出水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考点二 水的组成

(一)考点解读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容易燃烧的化学性质;了解不纯的氢气点燃易发生爆炸及氢气验纯的方法。

【例题】(广东)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解析】此类题主要围绕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现象及结论等方式来考查。把握电解水的装置及现象和结论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为氢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据此分析,A、C、D三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实验室进行的水电解实验主要目的是( )

A.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B.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C.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2.已知电解水的生成物之一是氢气。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单质

B.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检验纯度时,如果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较纯

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要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中的粒子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5.林林在一次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意外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为此该小组的同学帮他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下列可能原因,其中肯定不合理的是( )

A.氧气比氢气相对更易溶于水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D.生成的氧气与电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6.请你根据右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

(2)电解一段时间后,如果正极产生的气体为8mL,则在负极产生的气体应为

mL。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考点三 单质和化合物

(一)考点解读

1.掌握单质、化合物的概念;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2.能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是否是氧化物。

【例题】(扬州)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B.CuSO4

C.MnO2D.HNO3

【解析】此类题主要通过给出物质考查物质种类(单质、化合物或氧化物)的判断,常与纯净物与混合物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化合物就是氧化物。据此分析,A项中物质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不含氧元素,因此不属于氧化物;B、D两项中虽含氧元素,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都不属于氧化物;C项中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属于氧化物。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SO2B.KMnO4

C.C6H12O6D.O2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河水B.蒸馏水

C.硬水D.自来水

3.下列四种物质中,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是( )

A.食盐水

B.空气

C.黄铜(铜锌合金)

D.液态氧

4.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单质B.稀有气体

C.化合物D.氧化物

5.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

A.单质B.混合物

C.纯净物D.化合物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考点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考点解读

1.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掌握单质及简单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了解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例题】(白银)LiCo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

C.+3D.+4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确定其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及书写常见化学式两种,无论哪种考查方式,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确定化学式中某种元素化合价的方法: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利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规律计算出该元素的化合价。据此分析,根据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2=0,x=+3。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的是( )

A.氨(NH3)

B.二氧化氮(NO2)

C.硝酸钠(NaNO3)

D.五氧化二氮(N2O5)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镁 MgO2

B.氧化铝 AL2O3

C.碳酸钠 NaCO3

D.二氧化硫 S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产物之一是锰酸钾。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B.+6

C.+5D.+4

4.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 )

A.1B.2

C.3D.4

5.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LiCoOB.LiCoO2

C.LiCoO3D.LiCoO4

6.请你从给定的K、Zn、O、C、S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式。

(1)单质:

(2)金属氧化物:

(3)含有原子团的一种化合物:

考点五 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一)考点解读

1.知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知道化学式组成中各位置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泰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H+4:2个铵根离子

B.H2O: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

C.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Cu+2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各类化学用语书写及正误判断。准确理解各类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元素化合价符号及化学式等。除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外,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字前边的+、-表示正、负);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后边的+、-表示电性);化学式中前边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右下角数字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据此分析,“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是1个氢分子,因此B项意义不正确。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B.2S——2个硫元素

C.2H2O——2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2.有关符号3S+6O2-4中数字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

B.“+6”表示S元素的化合价为+6

C.“2-”表示O元素的化合价为-2

D.“4”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3.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碳单质——C ②五氧化二磷——O5P2③氯化铁——FeCl2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2个铁离子——2Fe3+

A.①②④B.①⑤

C.②③⑤D.②③④

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5.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银: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3)2个铝离子:

(4)高锰酸钾:

(5)+5价的氮元素:

(6)由Ca2+和H2PO-4构成的磷酸二氢钙:

6.“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填写元素符号)。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

(填写物质化学式)。

(3)符号“CO2-3”表示

(填写粒子名称)。

考点六 化学式的意义及计算

(一)考点解读

1.知道化学式的组成及表示的意义。

2.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题】(重庆)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

B.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C.1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解析】此类题常通过创设情境给出物质的化学式,考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把握化学式的意义及基本计算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化学式除表示一种物质和1个分子外,还能表示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及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及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分析,西达本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计48个原子;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2,不是1∶2∶1。

【答案】D

(二)考点演练

1.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8H32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C.亚油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9∶16

2.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C.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3.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4.“黄金有价玉无价”,某种玉石的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关于NaAlSi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10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6

D.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56∶96

5.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2)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考点解读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例题】(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项说法正确;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B项说法正确;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g-4g)∶(24g-4g)=7∶5,故C项说法正确;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g-8g)∶(32g-4g)=2∶7,故D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D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

2.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高温2Fe2O3+8SO2,则X为( )

A.FeS2B.Fe2S3

C.FeSO4D.FeS

3.现将12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2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7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B.2∶1

C.4∶1D.5∶1

4.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B.Cl2

C.O2D.N2

5.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51 96 0 0

反应后质量/g x 0 88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5

B.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C.R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4∶1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6.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图1 图2(1)图1装置中,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和铁粉完全混合,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

(填“=”“>”或“<”)m2。

(2)图2装置中,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

(填“=”“>”或“<”)m2,其原因为

(3)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一)考点解读

1.能正确书写或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并能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题】(广州)从2H2+O2点燃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解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不变,故A、D两项信息正确;由该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B项信息错误;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项信息正确。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CO+CuO△Cu+CO2

B.H2CO3=CO2↑+H2O

C.CH4+2O2点燃CO2+2H2O

D.C+H2O(气)高温CO+H2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点燃MgO2

B.CaCO3+2HCl=CaCl2+H2O+CO2↑

C.2CO+O2=2CO2

D.CO+Fe2O3高温2Fe+CO2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C3H8+□O2点燃□CO2+□H2O。

(2)□Al+□CuSO4 □Al2(SO4)3+□Cu。

(3)□Na2O2+□H2O □NaOH+□O2↑。

(4)□Fe2O3+□CO高温□Fe+□CO2。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军事上常燃烧红磷作烟幕弹: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4)写出一个符合上图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三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考点解读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例题】(河南)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要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用钠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根据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钛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钠的质量。

【答案】设理论上需要用钠的质量为x。

4Na+TiCl4高温4NaCl+Ti

4×23 48

x 2.4kg

4×2348=x2.4kg x=4.6kg

答:略。

(二)考点演练

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4∶32∶40 B.48∶32∶64

C.2∶1∶2D.48∶32∶80

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

A.4∶9B.8∶1

C.10∶11D.13∶44

3.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试计算: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5.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10.7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6.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一 二 三 四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

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 碳的单质

(一)考点解读

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知道碳的化学性质。

3.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例题】(佛山)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3)CuO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解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4)酒精灯火焰加上网罩后火焰更集中,从而提高了火焰的温度。

【答案】(1)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还原 (4)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二)考点演练

1.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单质

B.元素组成不同

C.硬度相同

D.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COB.CO2

C.O2D.CuO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O2与O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CO和CO2

B.氧气与液氧

C.水和过氧化氢

D.红磷与白磷

4.碳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

(1)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

(3)市场上出售的椰壳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极强的

性,可以用于除去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5.材料一:2014年5月27日,中国中航工业航材院相关人士向《环球时报》透露,他们成功利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烯合金”,宣布具有特殊性能的系列材料问世,这一成果或许将对航空航天器带来革命性变革。

材料二: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在室温下可以单独稳定存在,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

(1)石墨烯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石墨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出烯合金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

A.密度较小B.硬度比铝大

C.可溶于水D.能导电

(3)将适量的烯合金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烯合金的表面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泡,请写出这种气体的化学式:

6.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试管A中,除C、CuO外,可能还有

(写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

也可以还原氧化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考点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一)考点解读

1.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例题】(益阳)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A.①与③B.①与④

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解析】(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④来收集二氧化碳。(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答案】(1)B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密度比空气的小

(二)考点演练

1.检验集气瓶里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A.倒入石灰水振荡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

C.闻气体的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置漏气

B.加入的是稀盐酸

C.加入的是稀硫酸

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可能用到的装置是( )

5.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图中的

(填序号)等组装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③可用于制取

(填化学式)气体,该气体可用

收集。

考点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考点解读

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例题】(毕节)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解析】(1)将二氧化碳通入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以用于灭火。

【答案】(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2+H2O=H2CO3 (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灭火

(二)考点演练

1.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

B.在炉子上放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

2.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3.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4.根据下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帆: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贝: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帆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贝的结论为

【评价与反思】小帆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贝同样的结论。请你设计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6.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小贝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

(3)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则M溶液是

;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右图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能得出它的化学性质为

(5)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一)考点解读

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

2.认识防火、灭火、防爆的措施。

【例题】(北京)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解析】(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立即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答案】(1)4P+5O2△2P2O5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二)考点演练

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2.将少量大豆油倒入燃烧匙中点燃,小心地将燃烧匙的底部放在冰面上(冰水不接触燃烧匙内的大豆油),可以观察到火焰很快熄灭。该实验说明,达到灭火目的的方法之一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D.降低着火点

3.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2、CO2B.CO、O2

C.H2、COD.CO、N2

6.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上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填字母)。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考点二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一)考点解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例题】(呼和浩特)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

B.获得氢气的成本

C.制备氢气的原料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

【解析】(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导致酸雨。(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是因为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不方便,获得氢气的成本高等。

【答案】(1)石油 二氧化硫 (2)A、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石油B.煤

C.天然气D.酒精

2.下列燃料燃烧时,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A.氢气B.柴草

C.酒精D.汽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纯净物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石油储量丰富,取之不尽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4.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它是( )

A.N2OB.NO2

C.NOD.N2O5

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

C.H2、CH4、COD.CH4、CO、CO2

6.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上图)。

(1)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什么?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什么?

考点三 资源综合利用及新能源开发

(一)考点解读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例题】(金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燃烧的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热值的两倍;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氢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解水的方法,但消耗电量太多,成本高,不经济,不能大规模地制取氢气;第二种方法,也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材料二:太阳能具有总量巨大、安全经济、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化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光电化学作用、光敏化学作用及光分解反应。目前该技术领域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材料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上图是某海岛上一村民建在房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它属于家用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为2千瓦,该电站发的电,满足自家使用后,多余的并入电网。

(1)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属于

变化。

(2)对于氢能源和太阳能的开发,你认为以下课题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是

(填字母)。

A.寻找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的方法,节约制氢成本

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从自身出发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具体做法:

【解析】(1)水和氢气不是同一种物质,因此,水分解为氢气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氢气的含量微乎其微,故没有研究价值;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可将地球上最多的物质——水分解为氢气,是一种可行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方案;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是可行的。故选B、C。(3)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有:纸用双面,人走灯灭等。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根据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的做法或措施有:禁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燃料等;根据水污染,保护环境的做法或措施有: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等;根据土壤污染,保护环境的做法或措施有:使用可降解地膜等。

【答案】(1)化学 (2)B、C (3)纸用双面(合理即可)

(二)考点演练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D.石油

2.最理想的能源是( )

A.氢气B.煤

C.石油D.天然气

3.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4.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A.石油B.天然气

C.氢气D.太阳能

5.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光分解催化剂太阳能2H2↑+O2↑

D.燃料电池可以将H2、O2中的能量完全转化为电能

6.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制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催化剂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性质

物质 颜色、

气味 熔点/

℃ 沸点/℃ 25℃水中

溶解度/

g·L-1 标况下密

度/g·L-1

NH3 无色、刺激

性 -77.7 -33 456 0.6942

H2 无色、无味 -259.2 -253 0.0015 0.0899

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

,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考点演练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考点一 1.B 2.B 3.D 4.D 5.B 6.D

考点二 1.D 2.D 3.C 4.D

5.(1)①②③ ④ ⑤ (2)物理 化学

6.黑色 固态 较小 比水的小 能在空气中燃烧

考点三 1.B 2.C 3.C 4.B 5.B

6.(1)污染瓶内药品 (2)偏大 (3)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考点四 1.A 2.B 3.B

4.(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5.(1)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2)打破试管底部 (3)酒精外逸,引起失火

第二单元

考点一 1.D 2.C 3.C

4.(1)氧气耗尽 (2)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合理即可)

考点二 1.A 2.C 3.C 4.A 5.D

6.(1)二氧化碳(或CO2)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考点三 1.A 2.C 3.D 4.A 5.B 6.A

考点四 1.A 2.A 3.C 4.C 5.C 6.A

考点五 1.B 2.A 3.D 4.B 5.A

6.(1)从反应类型上看,都是化合反应 从反应条件上看,都是点燃(合理即可)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反应②的生成物是有毒物质,其他反应均生成无毒物质(合理即可)

考点六 1.A 2.C

3.(1)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2)A (3)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微移酒精灯,使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较多的部位 (5)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6)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正 (7)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8)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可证明氧气已满

4.(1)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氧气不纯 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合理即可)

第三单元

考点一 1.D 2.C 3.D 4.B 5.B 6.A

考点二 1.B 2.D 3.A 4.A 5.B 6.B

考点三 1.B 2.C 3.B 4.C

5.C B、D A A

6.(1)35 (2)B

考点四 1.C 2.C 3.B 4.A 5.B 6.A

考点五 1.A 2.D 3.A 4.C

5.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6.(1)金属 (2)38 87.62 (3)Sr2+

第四单元

考点一 1.C 2.D 3.A 4.A 5.D

6.(1)D (2)饮用、洗衣服(合理即可) (3)使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考点二 1.D 2.C 3.D 4.A 5.C

6.(1)- + (2)16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考点三 1.A 2.B 3.B 4.A 5.B 6.B

考点四 1.B 2.D 3.B 4.C 5.B

6.(1)K(或Zn或O2或C或S) (2)K2O(或ZnO) (3)K2CO3(或ZnCO3或ZnSO4或K2SO4)

考点五 1.B 2.C 3.B 4.B

5.(1)Ag (2)4SO2 (3)2Al3+ (4)KMnO4(5)N+5 (6)Ca(H2PO4)2

6.(1)Cl (2)N2 (3)碳酸根离子

考点六 1.C 2.D 3.D 4.D

5.(1)7∶8 (2)78.3%

第五单元

考点一 1.D 2.A 3.C 4.A 5.B

6.(1)= (2)> 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3)①②⑤⑥

考点二 1.C 2.B 3.B

4.(1)1,5,3,4 (2)2,3,1,3 (3)2,2,4,1(4)1,3,2,3(不要忘记把短线改为等号哦)

5.(1)2H2O通电2H2↑+O2↑ (2)4P+5O2点燃2P2O5 (3)2KMnO4△K2MnO4+MnO2+O2↑ (4)MgH2+2H2O=Mg(OH)2+2H2↑

6.(1)2∶1∶2 (2)化合反应 (3)可能 (4)2H2+O2点燃2H2O

考点三 1.D 2.C

3.80%(提示:一定量的Cu粉和Zn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由于铜不与盐酸反应,所以过滤得到的固体是铜,加热后固体变成氧化铜,因为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所以与铜结合的氧的质量就等于锌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就等于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80×100%=80%。)

4.设生产120t尿素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

44 60

x 120t

4460=x120t x=88t

答:略。

5.O2的质量为:15.5g-10.7g=4.8g

设10.7g固体物质中含KCl的质量为x。

2KClO3MnO2△2KCl+3O2↑

149 96

x 4.8g

14996= x4.8g x=7.45g

MnO2的质量为:10.7g-7.45g=3.25g

答:略。

6.(1)4.4(提示:当石灰石质量为15g时,就因50g稀盐酸量不足而石灰石没完全反应,所以,石灰石增加到20g时,50g稀盐酸依然量不足,所以此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仍然为4.4g。)

(2)三、四(提示:第三次实验50g稀盐酸量不足石灰石没完全反应,第四次实验石灰石增加到20g时,50g稀盐酸依然量不足而石灰石没有完全反应。)

(3)设1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52g

10044=x3.52g x=8g

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g10g×100%=80%

答:略。

第六单元

考点一 1.A 2.A 3.D

4.(1)12.01 (2)单质 (3)吸附

5.(1)单质 C+O2点燃CO2 (2)A、B、D (3)H2

6.(1)O2 CO CO+CuO△Cu+CO2将试管中的空气抽出而充入氮气 (2)N2

考点二 1.D 2.C 3.C 4.D 5.C

6.(1)锥形瓶 长颈漏斗 (2)①②④⑤ CaCO3+2HCl=CaCl2+H2O+CO2↑ (3)O2(合理即可)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与选择的气体对应)

考点三 1.D 2.C 3.C 4.A

5.【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解释与结论】CO2+H2O=H2CO3 呼吸作用有CO2产生 【评价与反思】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6.(1)长颈漏斗 (2)C+CO2高温2CO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3)澄清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第七单元

考点一 1.C 2.C 3.C 4.A 5.B

6.(1)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3)A、C

考点二 1.D 2.A 3.D 4.C 5.D

6.(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2)C+H2O高温CO+H2 (3)便于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

考点三 1.D 2.A 3.C 4.D 5.D

6.(1)化合 (2)①液化 ②有刺激性气味

猜你喜欢

原子考点氧气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集合考点例祈
GREEN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