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二)

2016-04-07何有湖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普朗克麦穗大妈

何有湖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地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地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现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自由和平等一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自由与平等所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则更重视自由。当然这与东方文明是大陆农业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商业文明有很大的关系!

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农业是东方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在大陆农业社会,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大自然时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个体的人要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在集体中生活平等就自然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目标!因此家庭、宗族就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保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而这种家庭至上的观念一旦上升为人生哲学就是集体主义。因此崇尚集体主义,蔑视个人主义,重义轻利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崇尚奉献,蔑视索取也随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所言,在中国这个儒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的工具,最终导致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发源于克里特岛。这个岛处在欧洲、亚洲、非洲的中间。据说岛上的居民最初还是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于是岛上的居民逐渐开始以航行为生活方式,用航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甚至掠夺、战争。在这种环境下,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得以产生。这时他们没有什么集体和权威可依赖,每个个体必须依靠自己去创造。在对外的交流和冲突中,克里特人找到了感觉,再加上航行便利的因素,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文化启蒙。虽然西方文明的孕育中间也孕育了一些平等的观念,但这种观念主要是一种机会平等的观念;在西方早期的世俗社会中始终没有权威,当他们发现他们也需要一个权威诞生时,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因此西方社会发现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基督教除了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以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原罪论。原罪论使他们更加坚信人本身是贪婪的,人的欲望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话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就为法治找到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平等与自由——中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

1.下列关于“自由和平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平等和自由是人类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表现为均等与合理地占有物质财富。

B.在法治社会里,平等和自由一起构成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分别出现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C.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平等和自由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东方重视平等,西方则不重视平等。

D.平等和自由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中,其实都是同时存在的,因受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各有侧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法治社会里的平等主要表现为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可以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

B.在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依靠农业,个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因此个人生存更多地依靠集体。

C.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当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时,人们为了生存,便逐渐开始以航行为生。

D.西方文明中也需要权威,但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于是他们便用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来代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家庭、宗族等社会基本单元形式的形成,受处在大陆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因此而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B.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认为中国儒教占统治地位,“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这些都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C.岛屿文化带来航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的形成,于是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

D.崇尚个人自由、虚幻的权威、原罪论,这些都是西方文明中人们希望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因素,也为法治找到了思想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迁宗正寺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

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随事开明,多所裨益。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闲,不许。

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又言:“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

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敝蠹纷然,机弥缝裨赞甚多。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书令读册。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官属勉留之。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模、栋,卒为善士。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称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也。机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云。

(选自《宋史·娄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

B.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

C.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

D.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母忧,指为母亲守丧,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去,官员必须离职守丧。

B.娄机做皇太子的教授,教授是指传道授业的老师,与今天的“大学教授”同义。

C.丐闲,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意思大体相同。

D.中书令与文中的“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给事中”一样,都是古代官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提供工具,还请求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

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并上密封奏章陈述强调各级官员要奉公为国。

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做右正言兼侍讲时,他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各部门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人以供选拔。

D.娄机深受皇帝重视,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都没有允许。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

(2)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江上秋夜

[宋]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8.“井梧翻叶动秋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都写了梧桐,请分析两句表现手法的异同。(5分)

9.宋诗长于借景寓理,请分别概括四句诗的写景内容,并用一句话阐述本诗蕴涵的道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用“_______,_______”表达了“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相辅相成的观点。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曹军的惨败,反衬周瑜的军事才能。

(3)李密在《陈情表》中拿乌鸦反哺作比,用“_______,_______”两句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奉养祖母愿望。

乙 选做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麦芽糖

江 岸

田大妈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割麦子的头把好手,黄泥湾多少号称快手的人,都拜倒在她的镰下。那一年,队里为了抢天夺时,不按工时记工分,按所割麦子的田亩数记工分。田大妈一整天都猫腰在麦田里愣是不露头,一个人割了一亩多地的麦子,让一村人惊讶得合不拢嘴。不知道从哪年起,她的手一点点慢了,脚也跟不上趟了。年龄不饶人啊,她说老就老了,等到她哆嗦的手再也握不住镰刀把了,她就失去了下田割麦的机会,只能帮助忙碌的人们做饭烧茶。

当然,田大妈在做罢了饭烧好了茶之后,她也不会躲到阴凉处歇着。她挽着个大竹筐,到收获过的田野里去拾麦穗。

田大妈开始拾麦穗的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家家户户才尝到填饱肚皮的滋味,都比较珍惜粮食,田野里可以说场干地净,基本做到了颗粒归仓。田大妈东张张西望望,眼光似梳子,把一垄垄麦茬都梳理一遍,偶尔才发现一穗半穗麦子。她把自家田地的麦穗拾完之后,忍不住下到别人家的田里,却早被人发现了。那人远远地喊:“那是谁啊,别拾俺家的麦穗啊,俺自己抽空也要拾的呢。”有时忙乎一天,也拾不到半筐麦穗。

田大妈把拾到的麦穗晒得焦干,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麦粒搓下来,用簸箕簸一簸,麦芒麦壳都扬掉了,留下一堆金灿灿的麦子。田大妈抓起一把麦子,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田大妈又抓起一把麦子,又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五九年如果有了这一把把麦子,大毛二毛三毛都不会相继饿死了。

当初,四毛放着庄稼不种,要到城里打工,田大妈死活不同意。庄稼人呢,不种庄稼还叫庄稼人吗?但她到底拗不过四毛,四毛走了,好在还有他媳妇留下来种田。过了几年,他媳妇嫌累,四毛把媳妇也带跑了,留下儿子陪伴奶奶。他们家再也没人种田了,好端端的田地白白送给了别人种。再后来,四毛把田大妈祖孙俩也接到了城里。

老邻旧居有时到城里办事,就去看看田大妈,羡慕田大妈如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幸福生活。田大妈总是苦笑,一个劲儿地摇头。邻居们要走了,她把人家送出老远,最后邻居实在不让她送了,她就倚着路边的树,或者电线杆,手搭凉棚看人家的背影,直到人家连影儿也没有了,才无精打采地回家。

有一次,她和邻居聊天,邻居随意的一句话,却重重地击打在她的心坎上,让她好几天没缓过神来。

田大妈说:“麦子快收了吧?”邻居说:“快了,要不了多久了。”“又该你们忙活了,收了麦子,还要拾麦穗。”

“现在收麦子都是马马虎虎的,哪能收干净?谁还拾麦穗啊?”

农村如今是怎么啦?这么不知道金贵,这么糟践粮食。如果再来个五九年,恐怕人都要饿死了。田大妈想不通。

她决定回黄泥湾拾麦穗去,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合适。往年在老家,只要听见麦黄鸟从房顶上飞过时洒下一路“大哥大哥,麦黄快割”的催促声,田大妈不用跑到田间地头亲眼看看那一波波不停翻滚的金黄色麦浪,她就知道,麦子熟了,该开镰收割了。可是,城里没有麦黄鸟,她只好问儿子四毛,四毛就糊弄她,早呢,还早着呢。

要不是那天看电视,新闻报道里说,今年全县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田大妈还被蒙在鼓里。田大妈知道了,就坐不住了,让四毛开车送她回黄泥湾。

一回到黄泥湾,麦子的香味就填满了田大妈的五脏六腑。她撵走了四毛,谢绝了邻居的好心劝慰,挽着个大竹筐,下到了麦田里。

田大妈几乎不用挪太远,就拾到一把把麦穗,那一根根麦穗总是被丢在特别显眼的位置,她随便一瞅准能看见。这里几根,那里几根,放眼望去,麦田里满是遗落的麦穗。在田大妈眼里,这哪里是麦穗啊?这分明是一个个馒头,一碗碗面条,一条条人命啊。麦穗那么多,田大妈怎么拾也拾不完。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眼泪,遮挡了田大妈的视线,她站起来擦擦眼睛,感觉双眼热辣辣的,越擦眼睛越湿润……

田大妈吃力地拎回了第一筐沉甸甸的麦穗。

邻居跑过来看,笑她:“大妈,你真是有福不会享,儿子是大老板,还在乎你拾这一点点麦穗?”

田大妈什么都没有说,只顾大口大口地喘粗气。

“大妈,这些麦穗都发芽了,你要它有什么用?”

什么,发芽了?田大妈抓起一把麦穗放在眼前仔细一看,果然,每粒麦子都冒出了细嫩的芽儿。田大妈愣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田大妈又挽起大竹筐下田了……

一连好多天,田大妈都在拾麦穗。她拾回来的麦穗,由于在野外雨打露浸,陆续发芽了。她索性每天给麦穗浇水,等麦芽长到三四厘米的时候,她将麦芽一根根剪下来,洗净,切碎。再蒸一锅糯米饭,饭熟后,拌入细碎的麦芽……

那年秋后,整个村庄的孩子都吃到了田大妈亲手做的又香又甜的麦芽糖。

(选自《2014小小说精品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冷静地叙述了告别乡村的田大妈又一次回到熟悉的田间地头拾麦穗的故事。故事简单,却暗含批评。

B.小说第三段回忆田大妈以前拾麦穗遭人驱赶的内容,一方面说明当时粮食紧张,生活贫困,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田大妈家比别人家穷。

C.文中“现在收麦子都是马马虎虎的,哪能收干净?谁还拾麦穗啊?”单独成段,强调了现在乡村人都不珍惜粮食,也引出下文田大妈下乡。

D.小说语言质朴,描写简练而不失生动,特别是对田大妈回乡拾麦穗的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E.田大妈的儿子四毛不种庄稼,到城里打工,后来发家致富,这隐约表现了想改变贫穷的农村人的追求,也有作者对放弃农田行为的批判。

(2)小说中三处写到“老邻旧居”“邻居”等次要人物,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作用。(6分)

(3)小说中的田大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田大妈拾麦穗,每次拾麦穗的起因、心情或表现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悲情的殉道者:马克斯·普朗克

董 理

1858年4月,普朗克出生在德国基尔城的一家书香门第。普朗克从小有音乐天赋,他准备攻读音乐,但数学家米勒的启发引起了普朗克对数理的兴趣。从米勒那儿,普朗克学到了能量守恒定律。然而当普朗克想去大学进修物理学时,米勒却劝他放弃物理学,因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这样说。

普朗克对物理学的执着造就了这位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同时为人类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大门。他曾说:“外部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绝对存在,而探索这种绝对存在所适用的规律,我认为就是最崇高的科学研究任务。”一个青年能置著名数学家之劝于不顾,说明了普朗克当时对科学的热爱。爱因斯坦在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发表演讲说:“在科学的庙堂里住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许多人只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另外还有许多人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除去这两类人,那么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他是一名物理学最虔诚的信徒。

如果说19世纪的物理学大厦出自牛顿等人之手,那么震颤整个以经典物理学为根基的大厦始于普朗克对黑体辐射的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在于长波段和短波段,不同的波段都采取近似值的方式分别用不同的公式表达,并没有人能一起推出符合整个波段的公式。作为一名热力学家,普朗克最大的信念之一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然而当普朗克希望借助传统热力学知识,通过一次一次实验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万金油般的能量守恒定律没能帮助他通向成功。他不得不转而求助于统计学观点。他引入量子,也就是一份份的能量,推出了符合全波段的公式。在当时,科学家都相信能量是连续可变的,怎么可能是一份份的量子呢?这无疑令整座物理学大厦都开始动摇。哪怕是亲自得出这一公式的普朗克,也难以相信这一结论。普朗克迷茫了,作为经典物理学的忠实信徒,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量子假说是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为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奠定了新的基础。尽管普朗克面对自己提出的量子假说时而彷徨时而迷茫,但作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不失崇高的科学品质和精神。普朗克信奉科学,却并非迷信科学,就在提出量子假说之后,他甚至预言了未来将会出现量子力学。在刚刚提出量子假说后,普朗克对他6岁的孩子解释其中的意义时,说道:“今天,我做出了一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一样重要!”然而,受过严格经典物理学训练的普朗克对他所提出的量子假说对经典物理学理论造成的“破坏”,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从而限制了他进一步超越经典物理学理论的界限。

普朗克虽然在量子假说的提出上表现保守,却有独到的科学眼光和前瞻性。1905年6月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当时在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真正理解相对论,而物理学界支持相对论的第一位权威人士就是普朗克。普朗克还给予爱因斯坦其他方面的帮助和爱护。1913年夏,普朗克身赴伯尔尼聘请爱因斯坦到柏林成为科学院院士。没有德高望重的普朗克的支持和宣传,爱因斯坦和他创立的相对论不会那样快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确立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

一战开始,德国学者们发表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的罪恶战争辩解,普朗克赫然在列。一战结束,德国败降,普朗克等众多学者公开为《告文明世界宣言》道歉。不满十年,纳粹法西斯席卷德国,德国学者集体失忆,忘却前朝旧事再次紧跟“元首”。当爱因斯坦挺身反击纳粹时,许多科学家居然微词他“过激”。或许是普朗克盲目的爱国情怀,致使他作为德国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却没有发出正确的声音。正如德国物理学家埃瓦德所言:“普朗克是个悲情角色……”

即使如此,普朗克为人类科学所做的贡献却不容置疑。1958年4月25日,在庆祝普朗克诞生100周年纪念会上,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说:“以前许多领域都给人们以一种非常混乱的感觉,但在普朗克一生的工作领域里,却表现出来一种单纯和莹澈的光明。”

(选自《科学家》2014年第10期)

相关链接:普朗克经历了德国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面对希特勒的排犹政策,曾为他的同事向希特勒求情,希特勒勃然大怒。后来,普朗克个人遭到厄运,长子和两个女儿死于战争,次子被纳粹处死。他的住宅被炸毁,丰富的藏书和成果也毁于一炬。(《量子物理学精神之父:马克斯·普朗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马克斯·普朗克从小对音乐有天赋,由于受著名数学家米勒的启发,从此走上了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B.马克斯·普朗克对物理学的兴趣与研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更没有挑战智力的意图,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

C.本文多处直接引用其他科学家对马克斯·普朗克的评价语,目的是从侧面表现马克斯·普朗克的性格特点,显得更有说服力。

D.尽管作者认为马克斯·普朗克是一个“悲情角色”,但丝毫不影响马克斯·普朗克作为一个伟大物理学家的影响与地位。

E.本文采用对比手法,主要选取了马克斯·普朗克的科学成就、思想性格等方面的事迹,全面地表现了一个物理学家的一生。

(2)马克斯·普朗克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3)为什么说马克斯·普朗克是一个“悲情的殉道者”?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4)“在普朗克一生的工作领域里,却表现出来一种单纯和莹澈的光明”有哪些表现?请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刚刚结婚生子的她如同打开了话匣子,_______地聊起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与养儿体验。

②一些广告公司竟然把小广告钉在人行道的树上。被处罚时,他们还_______地狡辩说,这样方便行人看。

③张兰站在台上_______,她用朴实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几年来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A.娓娓而谈 滔滔不绝 振振有词

B.滔滔不绝 振振有词 娓娓而谈

C.滔滔不绝 娓娓而谈 振振有词

D.振振有词 娓娓而谈 滔滔不绝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2015年,一项利用人体上皮细胞成功制造某种干细胞的重大科研成果将他第一次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中。在此之前,他并不被为人所熟知。

B.根据2015年相关调查显示,俄罗斯互联网用户超过德国和英国,达700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互联网国家。

C.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后期制作成为许多电影大片制作中的重头戏,能否“点石成金”常常是该电影赢得票房的关键。

D.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手机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更多投入,继续收取漫游费,其合理性在今天需要打上问号。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崇明岛三面为长江环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如何能流进千家万户、仟佰田亩,使人和地、青苗芦苇螃蟹均能得而享之?对崇明农人而言,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①再与东海交互相接

②西部的崇西水闸即为一岛之水口

③如母亲的双手怀抱东西狭长的沙洲汇合于东滩

④大江浩渺西来

⑤于岛的西端分出南北两支

⑥引汹涌江水滋润农田家园

A.①②④⑤⑥③

B.④⑤③①②⑥

C.②③⑤①⑥④

D.④①③⑤②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武术文化遗产与武术传承人密切相关。我国传统武术自古有师徒代代相传的习俗,由于社会习武环境的变化, ① ,所以常出现“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情况,大量优秀传统武术项目也正在流失, ② 。用法律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遗产, ③ ,成为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当务之急。

17.下图是山东大学的校徽。请写出校徽内圈的构思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尘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解析】A项,“合理地占有物质财富”错,原文是“合理地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B项,“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错,张冠李戴,应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C项,“西方则不重视平等”错,原文是“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则更重视自由”,“更重视自由”并不等于“不重视平等”。

2.A

【解析】“市民”后缺少了一个限定语,“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

3.B

【解析】“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无中有生,原文是“最终导致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B

【解析】首先断定标志词“曰”后要断,排除D项;其次,“机”指娄机,“复索元价机”不符前后文意思,排除A项;B项与C项的不同在于“域”字处,结合句意“域发地遇石”不符前后语境,因为“域”不会发出“发”这个动作。

5.B

【解析】教授,学官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今天讲的“教授”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或职务名称。

6.A

【解析】“请求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是在娄机“迁宗正寺主簿”时,不是在“治理铜城堤岸时”。

7.(1)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以”“横生”“殄”“至公”“行以至公”每处1分)

(2)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居乡”“以”“语下”“惮”“服”每处1分)

【参考译文】娄机字彦发,是浙江嘉兴人,乾道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盐官县尉。(不久)母亲去世,娄机为母亲守丧,服丧期满,被调任含山县主簿。州府委派他治理铜城堤岸八十四处,当时在这里服役的民工有三千多人,娄机建房屋给他们居住,工具材料一概由官方供给。(措施实行后)百姓都非常乐意工作,二十天宣告完工。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娄机说:“假如挖得金子,那将归谁?”升为宗正寺主簿,请求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

当时太子出宫跟老师学习,朝廷选择学官(老师),让娄机兼任资善堂小学教授。娄机每天对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又将历代侍奉双亲、修养身心、治理国家、爱护百姓的事,手抄献上,太子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每天早晚观看自省。遇事翻看了就明白,多有帮助。京城大火,娄机奉诏上密封奏章,强调说朝廷官员专事奉承,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国家政策有所裨益;地方官员不称职,以致苛刻而使百姓财用困乏;将帅专事结党,却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娄机时年七十岁,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

升为右正言兼侍讲,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从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中各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一二人,(并由)皇上召问选拔,享受优厚待遇以行危急之事。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娄机说:“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又说:“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便请求查核权势大臣、内侍太监等人没有收入官的家产,专门作养兵费用。

升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时正是战争刚刚停止,信使开始往来,战争所造成创伤最严重,破败坏损到处都是的时候,娄机提出了很多弥合创伤有助国政的政策。嘉定二年八月,朝廷颁布册立皇太子的诏命,娄机代理中书令宣读册命。娄机多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皇太子派属官极力挽留他。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娄机进士登第之初,父亲娄寿告诫他说:“能够做官虽然是值得祝贺的事,但做官真正是不容易啊!”娄机抚育弟弟娄模、娄栋,他们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他夸赞人才,不遗漏任何一点点特长,访问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及其可以任用的事实记录排列出来,以供选拔,他所举荐的,也不想让人知道。娄机精通书法,书信大多被人收藏。

(二)古代诗歌阅读

8.相同:从听觉角度写景。(1分)不同:道潜的诗通过写井边的梧桐叶翻动,侧面烘托表现风大;(2分)李清照的词借景抒情,借细雨打梧桐之景,抒发内心的忧愁。(2分)

9.概括:①江面阴雨;②秋风渐大(梧桐叶翻飞);③秋风停下;④天晴月出。(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风雨过后,必是晴天”“光明总在一番奋斗之后”)(联系诗意,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11.(1)AD(选A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选B、E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综合、评价鉴赏的能力。B项,“田大妈家比别人家穷”属无中生有。C项,“都不珍惜粮食”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对粮食没有那么珍惜了。E项,“作者对放弃农田行为的批判”属无中生有。

(2)第一处写原来乡村的老邻旧居到城里办事,用邻居的羡慕之语,反衬田大妈对昔日乡村生活的怀念。

第二处写“有一次,她和邻居聊天”,这是城里的邻居,正是这番对话促使田大妈产生了回乡拾麦穗的想法,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三处写田大妈下乡拾麦穗时乡村的邻居,用邻居的言语说明农村不珍惜粮食的现状,烘托出田大妈这个人物形象。

(3)①勤快利索。她年轻时是割麦好手,年老了帮忙做饭烧茶,拾麦穗,从不歇着。②珍惜粮食。生活苦时下地拾麦穗,生活好了,仍不忘去拾麦穗。③心灵手巧。拾回的麦穗发芽了,无法食用,她竟然能将其做成麦芽糖。

(4)①第一次是做罢了饭烧好了茶之后去拾麦穗,表现了田大妈即使年老握不动镰刀了,也不愿意歇着的心情,表现了田大妈热爱劳动的质朴本色。(2分)②第二次是分田到户时拾麦穗,起因主要是粮食不够,心情是面对干净的麦田,渴望多捡点麦穗,表现了那个年代生产力低下,百姓生活贫穷,对粮食格外珍惜。(2分)③第三次是田大妈从城里返回村里拾麦穗,起因是听说村里收麦子很马虎,也没人拾麦穗。田大妈感到痛惜,不断地捡,尽管有的已经发芽,她把发芽的麦子做成麦芽糖,表现了田大妈珍爱粮食。(2分)

④前两次拾麦穗与第三次拾麦穗形成对比,作者通过田大妈的三次拾麦穗,不仅赞美了田大妈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更是对当下生活富裕了,而一些传统美德却丢失了的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评。(2分)

12.(1)CB(选C得3分,选B得2分,选D得1分,选A、E不得分)

【解析】D项,认为马克斯·普朗克是一个“悲情角色”的是德国物理学家埃瓦德。A项,米勒是反对普朗克研究物理学的。E项,“对比手法”错,本文没有使用该手法。

(2)①推导出黑体辐射研究中符合全波段的公式;②提出量子假说,为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奠定基础;③帮助和爱护爱因斯坦,促使相对论在现代物理学中地位的确定。

(3)①一生信奉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超越。②德高望重,却因盲目爱国而对战争没有发出正确的声音。③二战中,遭受很多不幸与厄运。

(4)“单纯和莹澈的光明”的具体表现:①对物理学有着纯粹的热爱与执着,是物理学最虔诚的信徒;②具有崇高的科学品质和精神,信奉科学,却不迷信科学,能认识到自己研究成果的意义;③具有独到的科学眼光和前瞻性,是个伯乐,帮助爱因斯坦并支持相对论。

启示:①科学想要进步,唯有不断革新,颠覆旧信仰,创造新真理。②科学发展需要有真正热爱科学的人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B

【解析】娓娓而谈:形容说话谈论不倦或动听。滔滔不绝:形容连续不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14.D

【解析】A项,“被”与“为……所”语义重复,应把“被”去掉。B项,应把“根据”去掉。C项,一面与两面不搭配,应在“赢得”前加“能否”。

15.B

【解析】首先,根据原句中的标点符号,可推断前四空与后两空分别为两个意思。再看“如何能流进千家万户、仟佰田亩”可以断定②⑥两句一定放在最后两空,排除A、C两项。最后根据第①③⑤三句的空间关系(“分出”——“如母亲的双手”——“再与东海交互相接”),其排列顺序应是⑤③①。因此,选B。

16.示例:①传统武术后继乏人 ②引发传统武术文化的断层危机 ③吸引年轻人加入

【解析】首先要注意中心句“武术文化遗产与武术传承人密切相关”,这是整个文段要讲的内容。第①处需结合“所以常出现‘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情况”,从因果关系的“因”的角度(人的因素)思考;第②处要从文化的角度说明所产生的结果;第③处是做法,也要从“传承人”的角度思考,注意要用动宾短语。

17.示例:该图内圈的图案由“山峰”“灯塔”“水波”“1901”构成。整个图案寓意:山东大学像一座灯塔,引领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并勇攀科学高峰。

六、作文

18.【立意提示】这则材料讲的是鸟与巢,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要摒弃禁锢自己的老思想,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冲破原有的生活圈子,冲出一条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开创一片新天地。②要不懈追求,不要安于现状。当鸟雀安于现状的时候,只能是艰难度日,当它被迫寻求安身之地时,却打开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③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逆境和挫折是磨砺人的最好的利器。当鸟儿赖以生存的老树被连根拔起,走投无路的时候,它反而开辟了另一片天地。④生活最终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人要靠自己奋斗。鸟儿依赖老树,其结果是老树被连根拔起,而当它历尽艰辛飞行数百公里后,却发现了一片绿洲。所以,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无往而不胜。

猜你喜欢

普朗克麦穗大妈
彩虹色的雨
普朗克的荷包蛋
大妈
量子理论的奠基者——普朗克
普朗克的荷包蛋
心肠不错
普朗克开启新时代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祖国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