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醒更让人疯狂

2016-04-07王皎杨方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学大师心理

王皎+杨方

你怕吗?它们都有剧毒

去年十月,钟宇在出差的途中,收到一个女孩的论坛回复,逐一分析了他的作品《心理大师》中的所有人物以及剧情设置,几千字的细致分析,脑洞大开,钟宇惊诧的同时,猜想,她一定是个在心理学上有深度造诣的读者。

那时,他的重磅系列《心理大师》还没有以纸质书的形式和读者见面,他放了一部分在天涯论坛上,想试水看看,能否掀起点波澜,点击率和参与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于是有了上面这个姑娘的故事,钟宇当然不能放过这种“专业”读者,他想尽办法,居然加了这个姑娘的qq,准备好好做一番深度讨论。谁知,女孩对他说:“对不起,老师,我不懂心理学,也不能和你聊了,我要去写作业了。”

写作业?大学生也没有什么太需要按点完成的作业啊,再一问才得知,这是个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钟宇很震惊她的思想没有被禁锢,但同时,书出版后,也不敢寄给她了。如果按照这种“无底线”的方式成长下去,她以后会是一个“很可怕”的人,钟宇觉得。

还有一个姑娘,她喜欢这本书,但是她没有拿着书自拍,她给钟宇发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其中自己养的蛇缠绕在这本书上,她问钟宇:你怕不怕,它们都有剧毒……

什么样的读者,映射着什么样的作者。

钟宇说,他曾经特别着迷于悬疑推理类的作品,如果再涉及刑事,那就更完美了,《薛定谔之猫》系列、《黑案私探社》系列,以及徐峥、莫文蔚主演的《催眠大师》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他说“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曾经有个丘陵人魔的罪犯,连环杀人,他被捕之后呈现出很多不同人格,最后需要心理师的介入分析,来确定他到底是杀人犯还是精神病。”他对这个故事“耿耿于怀”,开始了自己的扩充和改变,作为自己新系列《心理大师》的模本,“我的主角就叫邱凌,他是梯田人魔。”“一系列的女性被杀,清一色骨头被折断,整齐地摆在台阶上,仿佛错落的梯田。这背后藏匿了很多故事。”他决心要给自己和读者挖了一个“大坑”,越刨越深,不见底,你不想回来。

不为重口味而重口味

杀人犯,尸体……即便重口味,钟宇也需要它够唯美,“喷出的血要像花瓣一样。” “你融入他的世界那晚,我被渔夫捕获。锋利的刺刀将我胸腔划开,延伸向世界的尽头。我的内脏散落,有爱你的心,有恨你的肝,还有还有,还有纠缠不清的断肠。”他要这样。

与想象中的写作要有大纲不同,“坑王”钟宇,不会提前设定故事走向的一二三四,他着力做的是人物,每个人在他脑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然后让故事自然流淌,在一个震撼细节写出的前一秒,他甚至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除了记录,就是全身心的代入。让角色的撕心裂肺与自己共通。

做点剧透,故事是双男主的设定,沈非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在故事发展的时刻,已经是所在城市赫赫有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和妻子文戈自大学相识相恋,最后结婚,一直是令人艳羡的金童玉女。另外一个男主邱凌,是重度心理学爱好者,他的专业程度不亚于沈非,他从7岁就认识文戈,并一直深恋着她,可是高考失利,他不得不晚了一年才进入文戈所在的那所大学,就这一年的时间差,文戈已经和沈非在一起了,当他看到沈非的闪闪发光和优秀后,几乎要释怀了。但是,他的爱是霸道却又封闭的,若干年后,他有了妻子,但她对他没有意义,他恨自己的妻子不是文戈,恨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和文戈生的。他的家都有着和沈非家一模一样的格局和设计。而另一边的文戈居然在意外流产之后选择了卧轨自杀……沈非无法接受,他在这件事情上,对自己进行了重度催眠,仿佛文戈一直都在,看起来毫无创伤。邱凌对此无法接受,他要展开和沈非的对局。他似乎拥有更强大的内心世界,他可以轻易骗过测谎仪,但他又是“天生犯罪人”,他是母亲被生父强奸后生下的孩子,他的生父有强烈的嗜血因子,他之后的成长是伴随着暴打进行的,因为身边人要压抑他同样嗜血的可能……

有个读者说,这两个男人我都爱,每个我都想给他生个孩子。

钟宇自己特别倾心其中的一个女配角,她温柔迷人有女人味,但她又是精神科医生,很多时候冒出来的话让人很震惊。面对“梯田人魔”,她的第一反应是开颅看他的脑部结构,甚至随身带着一把解剖刀,她还特别会使用精油,面对罪犯,她用茉莉花精油增强自信,面对病人,她用薰衣草精油令对方镇静、放松,而面对自己暗恋的对象,她用依兰花精油催情。

只是在写作,甚至自己读书研究了这么多和心理相关的问题之后,钟宇却觉得“在科学面前,我们非常渺小,下个世纪你会不会发现心理学就是一门伪科学,就是上世纪最大的笑话?”如果不扯那么远,钟宇说,那就希望大家看完书能掉眼泪吧,“读读酣畅淋漓的故事,如果没有走神,没有在阅读时去翻朋友圈,我就满意了。”

我是“心机boy”

钟宇说,自己读书的速度特别快,“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一本没图的童话书,三四十分钟看完,那会儿学校附近常有租书的书店,金庸、古龙、福尔摩斯我都看,有时一天可以看完九本。”

广泛的大阅读量,持续了很久,他看心理学、物理学、历史、甚至连刑法、刑事诉讼法这样的专业法条他都看,“什么罪行判多少年,我都能告诉你。”

可供阅读的知识浩瀚无穷,但是个人的思想不能总在摇摆。仅就阅读而言,钟宇说“金庸大师的书,看上几本也就行了,套路类似。东野圭吾的书看过三本之后,我也就看不下去了。要有自己的偏好,不要过分受他人影响,维持我自己创作的野生状态。不要企图和谁像,要有一个比较放空的状态,能忘掉的模式我就选择性地忘掉。”

当然,有选择性的忘掉,也有选择性的记起,钟宇给记者讲到他的初恋,“有一次五一劳动节,我送她到火车站,在火车下面互相挥手,一瞬间觉得谁也离不开谁,然后我就冲进了火车去了她家。青春有这样的画面真好。”随后他也进行了转折,生活总是得逐渐活明白,“前年,又和初恋见过一次,突然遗憾地觉得她也很普通,很多细节映射出了内在的问题。人有时就是挺讨厌,总要把脑海中鲜活的遗世珍宝拿出来,让它们原形毕露。”

记者倒把这当成对现在生活的一种“显摆”,他也哈哈承认:“媳妇把家里张罗得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我们俩最初是网友,我特别‘心机的把她的身高都问了,因为我自己不够高吗。儿子现在四岁,活泼可爱,我是典型的外胚胎人群,特别有动能,每天的工作都是高强度地从早到晚。我也非常高产,但我每周也都会有一天完全陪着孩子,手机绝对扔到一边,早晨先带他吃个‘垃圾食品,然后看个动画电影,陪他睡午觉,下午体育锻炼各种跑跳。”

他觉得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东西会把人“吃”掉,因此自己必须做出选择,琐碎的,奶爸的事情,也是意义非凡的,是对抗吞没感的。

“我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过得比大部分人都苦。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特别怕下雨,怕鞋子里进水。可能很多人都想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还是想要过我这个人生,我想看看,经过酸甜苦辣,钟宇最终能走得多高多远?他现在的生活舒服并且有姿有彩。”

的确,马斯洛就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钟宇开玩笑地说,“有时和朋友们聊天,我会直白地笑他们,还在生理需求中苦苦挣扎,我已经突破自我实现,想要尝试触摸神的羽毛了。”

自己的书

《心理大师》

以心理医生、刑警、法医、精神科医生、心理学教授,甚至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和一位在入狱期间表现出了严重精神分裂症的连环杀人嫌犯之间的心理对决为主线,为读者展开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心理暗战大戏。深度催眠、潜意识反击、被复制的空间,无限恐惧症、嗜异症、精神分裂症,这部小说“几乎囊括了所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我们所能“想象到或想象不到”的心理师的世界。

书房主人

钟宇:悬疑推理类畅销书作家,徐峥、莫文蔚主演《催眠大师》电影小说作者之一。

新书速递

《路西法效应》

这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撰写的书籍。上世纪1971年,他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看法。实验中,原本单纯的大学生们由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状态,在短短的几天里,变得残暴不仁或者心理崩溃。2007年,津巴多教授撰书详述此段实验。从天使到恶魔,原来只是转瞬之间。

《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翻开后目录就能够将人吸引。比如第一个问题:哪些车祸会让人必须住院三天。答案便是非常专业的专家开始一本正经给你回答这个有点扯的问题。不过,里面的216个问题,有很多都有点小小重口,所以,阅读前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才行。

《当尼采哭泣》

欧文·亚隆最为巅峰的作品,假借尼采与布雷尔两位19世纪的大师,将他们设置成为病人和医生,并遵照史实进行虚构。个人认为该书是最为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

《沉默的羔羊》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该书的电影或者电视,但真正最为酣畅淋漓的,应该还是这本小说。小说一共有四本,分别是《汉尼拔崛起》、《红龙》、《沉默的羔羊》以及《汉尼拔》。字里行间,阅读过程让人始终惊心。

《重口味心理学》

国内畅销的心理学书籍,作者最初是在天涯发帖,大姑娘的网名挺逗——大脸长在小胸上。到书面世后,惊喜发现,作者的文笔也特逗,将一本枯燥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写得可读性很强,并不时会心一笑。

猜你喜欢

心理学大师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师剪我也剪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