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国际要变被动为主动
2016-04-07郝杰
郝杰
面对国际经济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央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战略。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也到了部分优势企业从本土公司向跨国公司转变的历史新节点。然而,为什么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不少企业还心存疑虑。3月16日,借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召开之际,来自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领导、专家与参加理事会的代表共同分享了“走出去”的具体做法、经验和体会。
“走出去”不是过剩产能输出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要把中国过剩的产能输出去。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我国过剩的高污染产能在海外也没有市场,很多国家也要保护青山绿水和发展服务业。他还说,“一带一路”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从贸易和投资的角度看,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要和“一带一路”的很多国家形成合作共识,具体体现要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和对接发展规划去实现。目前,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双边与多边协议。国际产能合作则是将中国制造业的性价比优势同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技术相结合,同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优质优价”装备,帮助他们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供给创新推动区域强劲增长,扩大中国开放,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动力。因此,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为了对抗TPP,张建平表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一带一路”和TPP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区域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在不同区域进行布局,做好自己的“一带一路”才能给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据张建平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有77个境外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近千家,涉及加工制造、商贸物流、资源利用、技术研发等多种类型。面对中国企业缺乏“走出去”经验、缺乏人才的现实,张建平提醒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很大,谈判成本也很高。产业园区是很好的“走出去”模式,中国企业抱团,共同和东道国谈判,共同搞基建,有能力的企业甚至可以承担谈判和搞基建的工作,后面的企业直接“拎包入住”。
专注本行业才有竞争力
上海光明集团近几年通过在海外不断并购,与发达国家建立合作,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走在了中国制造业前列。其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琳特别提到了海外并购的五项原则,对企业“走出去”很有借鉴意义。
张琳谈到,“走出去”首先要符合公司的战略。虽然其他行业可能很赚钱,但光明在海外的收购并购从不跨行业。只有在本行业才能比别人做得好,才能有竞争力。第二是讲求协同效应,即收购是为了从海外取得先进的技术、营销网络、资源等。“收购一家企业就像生了一个孩子,协同效应就是要把这个‘孩子养大。孩子的差异和后天家长的教育有关。”第三个是价格合理,而并非是一味地便宜,要看其性价比和发展趋势,比如收购标的的赢利能力持续提升,便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可以接受。第四是风险可控。企业“走出去”收购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团队去做商业调查、谈判,但是也需要培养、锻炼自己的谈判团队,因为自己的团队才会更了解和把控自身的诉求。第五是团队优秀。在被收购企业的运营中,实行轻接触模式,主要依靠当地的管理团队来做,所以被并购的团队本身要优秀,可以降低外派人员带来的风险。
抱团取暖,不要恶性竞争
作为曾经中国纺织业的“老大”,上海纺织业也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这个机会在哪里?就在国际化上。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董事长童继生介绍说,上海纺织业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因为中国综合成本增长太快,市场竞争激烈。而全球市场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上海纺织业有条件、也有能力“走出去”。童继生说:“上海要把棉纺放到非洲去,所以在苏丹建立棉花基地,打造非洲棉纺产业链,在上海总部做全球销售。上海不求全产业链都拥有,而是关键环节要自己把控。”
对于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童继生建议,在高端领域要开展广泛合作与并购;在中端方面,要深度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低端方面,要抓紧进行转移。他希望中国企业要抱团取暖,不要恶性竞争。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表示,化纤企业也到了必须“走出去”的时候,但要认真学习国家对外投资政策,认真调研找准商机,分析企业现状明晰优势劣势,要做好规划。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认为,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有些是被动的,有些是主动的。从最早的针织、服装企业被高成本、国际贸易政策“逼出去”,到三年前棉纺企业受棉花政策压力“走出去”,大多是被动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导向,纺织行业已经开始主动布局国际,随着成功经验越来越多,化纤企业“走出去”也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