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水利工程催生水利文化之浅见
2016-04-07赵立富于晴晴
赵立富,张 延,于晴晴
(莒县水利局,山东 莒县 276500)
莒县水利工程催生水利文化之浅见
赵立富,张延,于晴晴
(莒县水利局,山东 莒县 276500)
通过简述水利文化的发展,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承水利文化历史遗存、人文胜迹,建设富含水利文化内涵的水利精品工程,是新时代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利工程;水文化;文化水利;人水和谐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的本源,更是文明的初始;水之梦,萦绕着全人类的梦境。水!与人类息息相关,共生共存。大禹治水,是中国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是中国水利文化的开端。战国末期,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的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2008 年09月09日,郑国渠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它成就了人水和谐的局面,所以经久不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京杭大运河是历史上最长的运河,长约1 700 km,连五水,跨八省,越十载,绵千里,开天之作,举世之最。是今天至可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工程屡现世纪之作。如葛洲坝水电站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乃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 “更立西江古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变为了现实。
水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印痕和追忆空间,重视水利文化已经成为水利工作的特点与趋势。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莒县大中型水库的开工建设,广大干部群众以身边突出的人和事为主题,以诗词和歌赋等为体裁,创作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水利文化。
建于1965年的丰收渠,长五29 km,灌溉1.58万hm2,是莒中平原农业命脉。老渠几经剥蚀,渐趋退化,县委、县政府于1995年春决定将此渠全面衬砌。正如石志云:时之规模大、任务重,乃县史之鲜见。今昔之比,灌溉缩短旬日,年节水3 500万m3,起胜天之功。
近年来,莒县水利局力求把水利工程建成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环境美化工程,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赋予古人“天人合一”的治水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无不体现了工程建设是载体,文化建设是灵魂。郭家泥沟村河道整治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触景生情,欣然作诗一首“清溪一曲抱村流,风动蔷薇柳岸幽。南映桃红东挽黛,垂髫黄发乐悠悠。”
沭河橡胶坝工程孕育了沭河公园,借山水胜景,揽天地入怀,扬莒县文化,绘沭河景观,公园建设秉承水系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突出人性化设计,讲究造型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布局与自然生态相适应,充分挖掘人文、历史资源,打造特色自然、人文景观。采用“珍珠项链式结构”沿线布置了城市绿洲、沭水拖蓝、古今夕照、世纪飞虹、文化圣域、阡陌人间、莒人广场、健身乐园、大河之舞、长波望月、泓天一水等主要景观功能区,形成景观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双螺旋。沭河公园风景区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水利风景区”。
2015年初《中国水利报·社会版》以整版的篇幅连载《水之韵——山东省莒县水利文化建设纪实》长篇报告文学,同时配发了编者按。在编者按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水利”一词,无疑,这是站在大文化的视野上,把莒县“水利文化”的实践发展统领到了“文化水利”的顶层高度,将莒县的水利文化建设成就,作为一个行业文化发展的范本,向全国推广,从而具有了文化水利的启示意义。
由此,莒县水利局成为了人们瞩目的一个焦点,全国水利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更是中国五千年水利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节点!莒县水利局在这个历史性的节点上,找到了文化思想的依托与时代精神的契合,那就是发掘水利文化内蕴,提炼水利文化品质,梳理水利文化理念,建构水利文化体系。
当一项事业形成文化,它便有了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根基。于是,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以水利文化为支撑、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廉政文化为保障的“文化水利”应运而生。莒县水利文化建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党建文化。坚持以机关党建文化引领现代水利发展、作为“四个文化”建设的先导,有效地发挥了机关党建文化核心理念的带动作用。
2)挖掘水利文化。在传承古人治水理念、治水精神和治水实践的基础上,立足莒县水利发展的实际,积极丰富和拓展现代水利文化的内涵,总结提炼出了莒县水利文化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利文化,坚持兼收并蓄的原则,融合古代“天人合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现代“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
3)弘扬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启迪心智、提升精神境界,并赋予其时代特征和水利特色,通过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莒县水利人遵循的行为规范。围绕筑牢提升水利发展境界的文化根基,坚持在传承中体现时代特征,对传统美德和古代先贤有关水的论述,进行解读和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水利特色。
4)打造廉政文化。依托当代廉政文化,通过萃取古代公廉文化的精华,构建起了教育引领、制度保障、监督制衡“三位一体”的水利特色廉政文化。面对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良好形势,坚持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保障干部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从根本上筑牢了“工程堤防”和“廉政堤防”。
回顾莒地水利建设的光辉历程,感受五千年积淀的深厚水利文化,令人心潮激越;体验当今创新的文化水利,胸臆豪迈。
(责任编辑崔春梅)
TV
B
1009-6159(2016)-04-0041-02
2015-08-19
赵立富(1963—),男,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