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汾阳市为例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协调

2016-04-07

山西建筑 2016年29期
关键词:汾阳市孝义汾阳

雷 高 燕

(山西久一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以汾阳市为例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协调

雷 高 燕

(山西久一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结合汾阳市域城乡发展的现状,从空间、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阐述了汾阳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协调发展策略,旨在寻求出合理、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实现汾阳市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基础设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城市的发展在带动整个社会经济飞速前进的同时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改善过程中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汾阳市自1996年撤县设市至今,已经历过20个发展年头。20年里,汾阳市的城市建设同样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民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曾一度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导致目前汾阳市与周边城市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域范围内的城乡二元化形势严峻等诸多城市问题也不断显现,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剧。因此,如何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寻求合理、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则成为当今汾阳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汾阳市地处山西省中部腹地,晋中盆地西缘,平川面积广阔,生态环境优良,对外交通便利,与孝义、介休共同承担太原都市圈发展次核的区域职能。同时还作为“孝汾平介灵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心城市之一,且汾阳与孝义、介休、平遥三个县、市地处紧邻的地域空间内,因此,汾阳市与其他四个县、市的协调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汾阳市若想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其首要任务必须先实现与上述三个县、市的统筹协调。而实际上,虽然汾阳、孝义、介休、平遥在地域上紧紧相邻,但由于各自属于不同的行政管辖主体,多年来,四个县、市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始终各自为政,未能打破行政界线,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及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由于时空距离与资源禀赋差距不大,四个县、市的现状产业结构也大致雷同,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汾阳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煤焦产业占市域规模以上企业的60%以上,但众所周知,汾阳市的煤炭资源储量与孝义、介休及吕梁腹地其他县市相比,毫无竞争优势。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尚未意识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未与周边县、市错位发展,市域产业特色不突出,也正是由于这种缺乏区域协调的发展形成了当前这种与周边县、市趋同的产业结构,且目前这种产业现状已给汾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不但没有形成各县、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反而导致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进而大大降低了自身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因此,无论从增强自身的区域竞争力的角度,还是从增强汾介孝城镇群竞争力进而促进太原都市圈协调发展的角度,汾阳市都必须寻求与周边县、市实现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此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自身的区域地位,增强区域竞争力。

具体而言,汾阳市应着重从城乡空间、城乡产业及城乡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率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 区域城乡空间协调

汾阳市作为“孝汾平介灵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之一,未来汾阳市的城市发展必须站在太原都市圈的角度,严格按照《太原都市圈城镇密集区规划(2011—2030)》确定的城镇分布“环形”格局,以太原盆地交通基础设施走廊为纽带,强化与孝义、平遥在空间上的对接与融合。汾阳市的城市用地空间终点向南拓展,依托现已初具雏形的阳城商贸物流区及已经建成通车的汾孝大道,推动城市用地向此区域集中布局,实现与孝义在城市用地空间的协调对接。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服从于整个地区发展的需要,要统筹安排区域建设空间,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同时,城市规划也要打破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增强区域合作意识,不仅要从自身条件和发展要求出发,还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整体现状,安排好生态环境空间和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等。于2014年批复实施的新版《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在中心城区南侧与孝义市相邻的区域内规划了阳城商贸物流经济开发区,且开发区的主要南北向交通干道均实现与孝义市现状的迎宾路、大众路、永安路、北外环等主要城市道路无缝对接,进而使得汾阳市与孝义市在城乡空间上实现完美融合。

2 区域城乡产业协调

汾阳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如下:

一方面是由于对自身的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忽视了自己真正特色产业的发展,或者说重视了绝对优势,却忽视了比较优势。加之在GDP和财政收入的压力下,汾阳市也一度将煤焦产业确定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超过60%以上与煤炭相关,且多以洗煤、炼焦等初级加工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产业虽然稍具规模,也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区域竞争力并不理想,并未摆脱“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发展境地,对当地的资源环境也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实际上,从经济贡献角度看,全市以煤焦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也并未取得与之地位相称的理想成绩,该类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30%。由于煤焦产业的比重较大,势必导致其他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投资力度的不足,进而导致市域产业结构配比失衡,特色不突出,区域竞争力减弱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市域产业发展缺乏区域互动与协调,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域产业布局与太原都市圈、汾平介孝灵城镇群等周边县市缺乏足够的互动参与及相互协调,导致各县市之间的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产业发展依然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甚至出现与周边县市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不突出等现实问题。汾阳市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同样没有摆脱固步自封的状态,缺乏与孝义、介休、平遥等县市的沟通交通与互动协调,最终导致自身产业结构特色不突出,区域竞争力不断弱化。

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汾阳市必须重新梳理自身资源特色及发展条件,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严控以煤焦为主的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园区的建设,避免与孝义、介休等出现同质化竞争。而应借助平遥这一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影响力及已经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区域旅游网络,同时凭借自身区域性交通枢纽这一优越条件及汾酒这一品牌的知名度,积极构建以商贸、物流、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并不断加强这些特色产业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强化上述产业的区域竞争力,真正实现在太原都市圈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3 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协调

实际上,城乡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是实现城乡空间及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其中又以交通设施的协调为甚。汾阳市若想与孝义、介休、平遥等县、市尽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则必须迅速构建快速、便捷、顺畅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首先在铁路方面,要在孝汾平介灵区域范围内形成“口”字形城际铁路线网布局,起点自太原都市圈南部新城站,经清徐、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介休、平遥、祁县、太谷、晋中再接至南部新城站,构成一个环形城际铁路网络,沟通联系汾阳、孝义、介休、平遥、祁县、文水、晋中、太原等太原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的主要城市;公路方面,规划新建一条城际高速公路,起点自青银高速与汾平高速汾阳互通,终点至大运高速介休互通,沿线设孝义互通,方便汾阳、孝义、介休三市的公路交通联系,同时也更加强化了汾阳与太原都市圈城镇密集区其他县市的交通联系;与此同时,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区域共享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必须加速构建区域公共交通网络,可以依托现有与改扩建的公路及城市道路网络,在汾介孝三市之间建设两条“L”形的主要公交走廊,其中东侧公交走廊沿迎宾路、新安路、时代大道、信发路和振兴街构成;西侧公交走廊:由汾孝大道、府前街、迎宾路构成。

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层面则主要侧重于电力、燃气等相对区域协调性较强的共享网络建设,汾阳、孝义、平遥三县、市必须各自主动打破行政界限,在电力供应、燃气供应及部分点状设施如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联合布置与管理。如汾阳与孝义、汾阳与平遥接壤的区域范围内的乡村供电电源、供气气源则均可就近接自孝义或平遥的变电站、燃气门站等,避免因行政分割导致的长距离管网敷设。同时汾介孝三市要结合各自的城镇发展,统筹考虑重大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及重要市政公用设施走廊的布局,确保合理高效,避免重复浪费。

On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under new urbanization taking Fe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Lei Gaoyan

(ShanxiJiuyiArchitecturalPlanningandDesignCo.,Ltd,Taiyuan030006,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Fenyang City,from the space,industry,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aspects,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so as to achieve for the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regional coordinative model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countries in Fenyang.

urbanization,infrastructure,urban and rural industry,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1009-6825(2016)29-0024-02

2016-08-08

雷高燕(1974- ),女,工程师

TU982.29

A

猜你喜欢

汾阳市孝义汾阳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山西:汾阳市总创新形式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孝义与仇杀
孝义:积极防治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
汾阳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报告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 领导深入汾阳市指导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厉害了,大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