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县辋灞渠灌区渠道修复改造设计

2016-04-07郝良鹏蓝田县辋灞渠管理站陕西蓝田710500

陕西水利 2016年2期
关键词:斗渠砌石干渠

郝良鹏(蓝田县辋灞渠管理站 陕西 蓝田 710500)

蓝田县辋灞渠灌区渠道修复改造设计

郝良鹏
(蓝田县辋灞渠管理站陕西蓝田710500)

辋灞渠灌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地较为平整,是蓝田县粮经作物的主要产区。灌区现有的衬砌渠道因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长期运行后,渠系“病险段”和“卡脖子”现象严重,急需进行渠道的修复改造,从而保障灌区的正常用水。文中分别针对骨干渠和斗渠的改造设计进行了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辋灞渠灌区;渠道修复改造;断面设计;衬砌

1 灌区水利设施现状

辋灞渠辋灞渠灌区位于蓝田县城以西、灞河右岸的西川地区。属灞河一、二级阶地,由河谷冲积阶地、黄土台塬、黄土丘陵和秦岭山地构成,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灌区南部为秦岭北麓延伸地带,东部为骊山南麓沟壑区,中西部川塬相间,灞河水系镶嵌其中。渠首采用引水低坝,建在蓝田县城关镇蓝西寨村西南的辋河与灞河交汇口以下400m处。引水口断面以上流域面积1321.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0092万m3,保证率50%年径流量36113万m3。灌区总面积1.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45万亩。引水枢纽设计引水流量1.83m3/s。工程于1958年开始修建,1967年建成投入运行。工程等级为Ⅳ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引水枢纽由溢流坝段、冲砂闸门和引水闸门组成。溢流坝为浆砌石外包砼结构,坝段长201m,坝高1.3m。坝后设有消力池,消力池长9.0m。引水枢纽右岸设冲沙闸和进水闸,原设计均为木质闸门,人工启闭。2001年对冲沙闸、进水闸进行更新改造,更换了闸门、增设了启闭机、配备了电气设备、修建有启闭室。冲刷闸段宽10.5m,布设3孔闸门,闸门净宽7.5m,电动启闭机3台。引水闸1孔,净宽3.0m,电动启闭机1台。

2012年8月,溢流坝坝体及其下游工程全部被洪水冲毁,河床显现出完全溃烂的低坝砼块体,消力池已荡然无存。整个枢纽工程已经失去了原有功能。

2013年,对引水枢纽进行重修。自上游橡胶坝消力池取水,修建160m长宽浅式引水渠,在原冲沙闸处新修冲沙闸,修复改造进水闸,饮水枢纽工程得以恢复。

2 灌区灌溉渠系存在的问题

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包括干支渠骨干工程和斗农渠田间工程两部分。

2.1骨干工程

灌区现有骨干工程仅干渠1条,全长18.6km,为混凝土衬砌梯形断面渠道,平均比降为1‰,设计流量1.83m3/s。干渠现状表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渠道衬砌老化,衬砌标准低,衬砌断面不统一,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大。现有的衬砌渠道因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长期运行后,衬砌板灰浆脱落,板块滑塌,过水断面减少;预制砼板渠道,衬砌板厚度小,标号低,受冻胀破坏作用,大多裂缝,鼓胀,坍塌,造成渠道淤积,杂草丛生,过水断面减少,输水损失大。

(2)干渠穿越村庄较多,垃圾堆积严重,渠道输水受阻,灌区下游无水可引,城区污水排入干渠,造成灌区污染。干渠多处穿越村庄,由于干渠断面多为梯形明渠,干渠在穿过村庄时常被村民堆放秸秆或生活垃圾,造成渠道堵塞,影响下游灌区的引水,致使下游干渠杂草丛生,几乎无法运用。县城污水排放穿越干渠时被排放至干渠,造成灌区污染。

(3)渠道渗漏严重。渠道的很多渠段土质较松散,含砂量较大,渗漏系数大,水量损失较大。

(4)管理不善,灌溉用水无计量,灌区设施破坏严重。灌区多数闸门已毁坏,灌溉时多数从干渠上直接开口取水,采用串、漫灌方式进行灌溉。渠道乱开口的现象严重,造成水量损失。

2.2田间渠道

田间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斗渠衬砌率较低,已衬砌渠道断面不统一,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大。现有的斗渠有许多土渠,已衬砌的渠道有梯形、矩形和U型等断面型式,已衬砌渠道破损严重,特别是梯形和矩形衬砌渠道大部分被人为或冻融破坏。致使渠道堵塞、淤积,过水断面减少,输水损失增大。

(2)斗渠垃圾堆积严重,渠道输水受阻,渠道杂草丛生,几乎无法运用。灌区斗渠及其下级渠道因直接布置于田间,时常被村民堆放秸秆或垃圾,造成渠道堵塞。影响下游灌区的灌溉用水。

(3)田间渠道比降设置不合理,大部分沿地形设置。有的渠段过陡、有的渠段过缓。造成有的渠道冲刷,有的渠道淤积,影响田间灌溉用水。

2.3其他渠系建筑物

因灌区渠道运行多年,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严重等因素,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基本功能几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渠系建筑物老化严重,干渠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因渠系建筑物的损坏造成水量损失,特别是引水坝水毁及闸门不能控制,漏水严重,水量损失大,工程不能正常运行。

干渠建筑物共计49座,其中桥23座、渡槽9座、跌水6座、水闸5座。干渠建筑物存在问题主要是:设施老化、建筑物损毁严重,除大部分生产桥较为完好外,其他建筑物几乎全部损毁,造成水量损失。特别是干渠中的闸门不能控制,漏水严重,丧失了其基本功能。

3 灌区干渠修复改造的主要内容

结合辋灞渠灌区的实际情况,拟定修复改造项目建设规模为:恢复灌溉面积1.45万亩;修复干渠砼衬砌梯形渠道329m,改造浆砌石矩形渠道189m,明渠加盖7080.5m,改造干渠建筑物48座,恢复、改造抽水站1处,衬砌斗渠31.48km。

干渠及其渠系建筑物改造是本次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本次对辋灞渠灌区干渠改造维持原设计渠系布置及纵坡比降,只对渠道损坏段进行衬砌改造,对损毁的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或加固改造。辋灞渠输水干渠1条,长18.6km。现状干渠基本为梯形渠道,由于灌区运行长达40多年,工程老化严重,衬砌损毁段较多,需进行衬砌改造。经统计干渠需砼衬砌改造共1段328m,浆砌石1段189m,明渠加盖12段7080.5m。干渠原衬砌结构型式有几种型式,有的为渠道断面整体衬砌,有的为预制砼板衬砌,本次衬砌改造统一在原渠基础上采用梯形断面衬砌。

3.1干渠衬砌改造

辋灞干渠总长18.6km,基本为梯形断面渠道。工程建设初期采用砼整体衬砌、砼预制板衬砌等几种衬砌型式。由于受当时施工条件限制,设计标准及衬砌质量均较差,运行40多年来破损严重。后来经过几次灌区改造,又出现有浆砌石衬砌、浆砌石与砼衬砌并加盖等多种衬砌型式。本次改造采取保留衬砌完好的渠段、拆除现有破损渠段的衬砌体、对破损渠段重新进行衬砌设计的方案。

本次干渠衬砌修复采用梯形及矩形断面,梯形渠边坡比1∶1,桩号1+002~1+330段,渠底宽2.5m,衬砌高1.1m,渠顶宽5.6m~6.0m。采用C20现浇混凝土10cm厚,渠堤两边绿化措施。

矩形渠桩号16+421.4~16+800.4段,渠底宽2.0m,渠高1.7m,总长379m(190m以完成)。采用M7.5浆砌石断面挡土墙型式,底宽1.1m,基础高0.3m,挡土墙高1.7m,顶宽0.3m外边坡比1∶3.4,渠底浇筑0.10cm厚C20砼,渠顶预制C25钢筋砼板,每块板宽0.8m,长度2.6m,厚0.15m。

明渠加盖总长7080.5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型式,每块长度3.5m,宽度0.8m,厚度0.15m。两端为C30砼梁,桩号2+783~5+520梁长5.1m,梁宽0.3m梁厚0.4m;桩号5+520~15+867梁长4.4m,梁宽0.3m梁厚0.35m;桩号15+867~16+802梁长4.1m,梁宽0.3m梁厚0.35m。梁两端为C25砼支柱,支柱为矩型放大基础,底座为0.6m×0.6m×0.3m支柱高0.6m;支柱之间用C20砼充填,其断面尺寸为高0.6m,厚0.3m。盖板上铺盖0.6m厚种植土,共计6km。

3.2干渠的防渗设计

干渠总长度为18.6km,设计损毁段衬砌梯形渠道改造328m,采用C15F50W4混凝土梯形断面衬砌,衬砌厚度10cm。沿渠底纵向及每4m设一道矩形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夹填沥青砂板条。渠道衬砌土方回填压实度为0.97。矩形浆砌石渠道189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M10水泥砂浆勾平缝,渠底10cm 厚C20砼浇筑。每4m设伸缩缝1处,缝内夹填沥青砂板条。

3.3斗门改造

对损坏的斗门拆除重建,本次涉及斗门29座。斗门的尺寸根据U型渠道的型号选用定型产品。本次设计斗门尺寸选用40cm×40cm和60cm×60cm的平面铸铁闸门,闸台高1.5m,宽0.4m,厚0.25m,闸台板厚0.15m。设置于渠堤内侧,与渠道衬砌口齐平。采用C20钢筋砼浇筑。闸门前上下游1.5m、靠斗门一侧的干渠设置渐变段。闸门后设置C15砼矩形涵洞,涵洞高1.0m,顶部为预制C20钢筋砼盖板,盖板厚8cm。涵洞出口设置渐变段,与U型斗渠连接。

4 斗渠节水改造设计

本次改造斗渠共计29条,大部分为土渠改造,有少部分拆除原有损毁渠道进行重建。

4.1渠道纵段面设计

本次渠系布置基本上按原渠道设计布置,灌溉面积、设计流量均未增减,为减少挖、填方量,渠道纵断面采用原纵断面设计,即设计比降l/100~1/1200。

4.2横断面及衬砌设计

现状渠道断面形式为U形砼衬砌渠道,本次设计充分利用U形渠道水力条件好、省工、省料和便于机械施工的优点,斗渠设计断面选用U形,结合现状断面,采用D40现浇砼结构。根据渠道设计流量、比降,由公式对各条斗渠渠道过水流量进行校核,均满足设计要求。

D40U形渠:采用C15W4F50砼衬砌,渠宽0.51m,深0.5m,最大水深0.4m,超高0.1m,倾角14°,衬砌厚度5cm。

渠道纵向不设伸缩缝,横向伸缩缝间距4m,缝内填聚氯乙烯胶泥。

渠顶宽度参考《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并结合灌区实际,左、右渠顶设计宽度均为0.6m,边坡1∶1。局部渠段受地形条件限制渠顶宽度不能达到0.5m的,渠顶宽度不小于0.3m。

5 结语

对辋灞渠灌区渠道采用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等进行综合改造,将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有效提高灌溉保证率。并且,通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将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唐红云)

TV91

B

猜你喜欢

斗渠砌石干渠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基于灌溉渠水质保护的都江堰灌区斗渠廊道LID生态措施研究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大石牛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施工控制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某县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渠道工程典型设计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