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日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意境表达

2016-04-07赵海河

山西建筑 2016年1期

赵海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十院,重庆 400000)



谈中日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意境表达

赵海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十院,重庆400000)

摘要:介绍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建造特点,从历史学、园林美学、园林哲学等角度,对中日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中日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自然因素,对古典园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造园思想

1 中日园林“源”与“流”

园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模式,也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种把握世界的中介和途径,也是一种人类劳动之后休闲和娱乐的场所[1]。中日园林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日本园林跟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在某些形式上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其发展环境的差异,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已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风格的山水园。中国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中记述的灵囿。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这时正是日本的飞鸟时代,中国文化开始经朝鲜传到日本,最初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隋唐时期进入园林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备,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形成了儒、道、释互补共尊,儒家仍居正统地位,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这一时期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来中国国子监学习,开始对汉文化的全面吸收。直到平安后期,取消遣唐使,日本文化开始向和风文化转变,具日本特色的池庭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两宋时期中国园林受封建文化影响发展趋于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日本园林在江户时代达到高潮,大民园林和庶民园林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日本园林的主题之一。

2 中日古典园林的特点

园林艺术与诗歌、戏曲等受语言、思维因素影响大的艺术形式不同,园林艺术是先天条件(地形、植被、气候等)与后天因素(人的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是中日园林不同特色形成的关键。

2.1中国园林的独特个性

1)中国园林的大陆性特征。中国园林的造园思想来自对山水的崇拜。西周时期的园林形式“囿”产生于自然的怀抱,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延续了山水的主体,两宋以后的私家园林大发展,也以山水为主体。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再到寺观园林,造景上都注重筑山理水(见图1)。此外,由陆而路,是中国地理的一个特征,因此为实现园林的审美特征,除了山水的组合外,还注重园路的设计,通过山、水、植被、建筑小品的间隔达到曲径通幽的园林意境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2)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方式上讲是一个从无意识、被动的、功利的审美关系到有意识、主动的、超功利的发展过程[2]。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在园林艺术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艺术理论。这种化无限为有限的空间意识作为时间与空间融合的“流动空间”,通过借景(见图2),框景,隔景,对景等丰富的营造手法,实现了园林实与虚、动与静、开与闭的融合,对中国古典园林突破有限的空间约束达到无限意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国园林的精华所在。3)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蕴涵。“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寓情于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园林相对于日本园林的细节追求更注重的是意境的表达,其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外事造化,中得心源”,即通过对景观的营造,阐释生命的意义,自然因人的参与而赋予了感性和生命。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立意”,这是中国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形式的内在因素。4)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理念上注重“以人为本”,人是整个园林系统的主体,一切园林形式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建筑、山水、花木三者的有机组合,彼此协调,相互补充,中国的造园中建筑作为园林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通过对建筑形式的变化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例如亭子这种最简单的建筑物在园林中随处可见,不仅具有点睛的作用和观景的功能,而且起到协调园林中建筑与景观的作用(见图3)。

图1 留园

图2 借景(拙政园)

2.2日本园林的独特个性

1)日本园林的海洋性特征。日本园林的基本模式来自于对海洋的摹写。这一特点始终贯穿日本园林史的全部过程和全部成果[3]。海景中的小岛、白砂、海水等要素自古以来便为日本的贵族和文人所陶醉,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观海愿望,于是他们将海景中的元素引入园林,营造身临其境的海景园(见图4)。治安三年(1023),藤原道长在土御门殿为妻子祝寿时,对庭院有如下描述:“庭园宽广,洁净如同天桥立的砂子一般[4]”。由此可见海景摹写在庭园景观中的点睛之美。2)日本园林的缩小志向。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玄妙,清幽恬静。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正是用这种极小的空间,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例如为了体现茶道中讲究的“和、寂、清、静”之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大德寺龙光院有一著名茶室“寸松庵”,室门上挂有一匾,上题“蜂房蚁穴”很形象的说明了茶室小巧精致的特征。3)日本园林注重对细节的推敲。对细节的推敲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从一根枝条到一块石头所处的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考量,从园林景观中的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如图5所示)等的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这也使得庭园的设计更富有魅力和耐人寻味。4)以“自然为本”的造园理念。日本园林的造园理念与中国园林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园林艺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人文背景下,最终形成了以海景为摹写对象的自然风景式庭园(见图6),日本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得以继承,形成了“石为主体,我为客体”“应石之求,顺石之势”的独特的造园理念。因此在造园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个石块、树木、青苔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布置景观,彰显衬托它们的美丽。

图3 拙政园

图4 日本庭院

图5 洗手钵

图6 日本庭园

3 中日园林异同的根源

3.1自然因素

英国历史学家H.T.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将地理环境视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参与者,是劳动过程的要素之一。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讲,园林风格的成因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必然的联系,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幅员辽阔,山高水长,湖广,既有纵深的内陆,也有绵长的海岸线,可利用的园林题材多,因此形成了中国园林内容丰富,气宇恢宏的特色;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地势狭长崎岖,可利用的真山真水,大山大水相对较少,这是日本园林模山范水题材较少且尺度较小的原因,另外由于四面环海,使得日本园林更巧妙地模拟了海景。从气候上讲,中国气候多样,北方寒冷,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于是形成了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需要注意更多的是通风采光,因而园林建筑小巧玲珑;日本总体上属于温暖性海洋气候,温度较高,雨水丰沛,气候湿润,园林建筑更注重内外贯通,少用实墙,更多的采用推拉门和推拉窗。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而茂盛,为园林营造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3.2文化背景

园林风格的形成除受自然环境影响外,还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实质上是以农业文化为主题,包含一定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综合体[5],中国古典园林生长在这样一个丰厚文化地缘的环境中,并受到了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文人画匠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从园林生成之时的囿,到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再到隋唐两宋山水诗山水画与园林融为一体的写意山水园,继而到明清集大成的园林,无论是“对自然的摹写崇拜”还是“比德”“澄怀”,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日本园林发展相对较晚,前期一直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没有自己的发展模式,随着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进入,日本园林从单纯的模仿取法自然上升到象征和抽象自然的高度,禅宗思想和武士文化的兴盛对日本园林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造园思想受禅宗的影响深刻,禅宗崇尚“瞬间见永恒,刹那可终古”的超越一切时空因果的“顿悟”。进而表现在造园上,为后来日本园林独特的个性特色奠定了思想基础。

4 结语

园林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生活享乐需要而发展起来的[6]。封建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日趋没落。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园林的文化潮流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园林文化。日本园林早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文化开放政策的实行,日本的造园在传承着古典的园林文化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形成了如今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园林系统。如果说中国园林是日本园林的来龙,那么日本园林则是中国园林的去脉。园林现代化启蒙完成之时,也就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国园林体系确立之日[7]。中国园林在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之后,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中国园林在新的时代必定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到新的园林体系中,继续为世界园林体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79.

[3]滕军,黄玉梅,张瑜,等.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8.

[4]田中正大.日本的庭园[M].东京:鹿岛出版社,1967:26.

[5]张勇,范建红.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154.

[6]张家骥.中国造园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44.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98.

·测量·

Discussion on gardening ideologies and
conception express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ncient gardern

Zhao Haihe
(China Building Southwest Design Academy Corporation Design 10th Institute,Chongqing 400000,China)

Abstract:With an introduction of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history,garden aesthetics,and garden philosophy,the paper comparatively studies the gardening ideologies and conception expressing method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and explore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natural factor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which has certain meaning for further studying ancient garden system.

Key words:Chinese garden,Japanese garden,gardening ideologies

作者简介:赵海河(1985-),男,助理建筑师

收稿日期:2015-10-2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1-0217-02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