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街道意象美学

2016-04-07

山西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街道色彩

李 婧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城市街道意象美学

李婧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简述了街道与道路的区别,对城市街道中能产生意象性的主要元素进行了介绍,并从街道空间、垂直界面、装饰元素、色彩美学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的街道意象美学,从而提升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营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街道景观。

关键词:城市,街道,意象性,空间美学,色彩

1 概述

1.1城市与街道

街道伴随城市而生,是城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线性空间。这一点,它是有区别于道路的。虽然两者都是行人习惯或潜在的移动通道,均为到达目的地而生,但街道一般指“两侧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也就是说,街道与人、建筑和环境空间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走廊。在现代生活中,街道的商业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人们的活动场所,在展现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记忆着城市的发展。

1.2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

所谓可意象性,就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与可读性。城市街道能够产生意象性的主要有:

1)道路的交通特性,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交通线的不同影响力。例如兰州市的南北滨河路、张掖路等,均集中着不同的交通流量,使其具有明显的意象特征(见图1)。

2)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集聚地,它们能给观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兰州市天水南路的终点火车站站前广场,由于此处汇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对此记忆深刻(见图2)。

图1 南滨河路

图2 火车站站前广场

3)街道自身的空间特性产生的意象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可以凭借直觉,或宽或窄来判断具体的街道。如兰州市东岗西路盘旋路口处,相对宽阔的街道能使得其成为识别它的一个重要标志(见图3)。

4)沿街的立面特征,既有建筑的立面,也有植物的界面,都能使街道产生区别于其他的明显差异。如庆阳路和雁园路,两侧建筑类型就有所区别,前者是商业办公建筑,后者主要是居民楼,类型的差异带来的是立面风格的迥异,这对识别街道非常重要(如图4所示)。

图3 盘旋路口

图4 应阳路建筑外立面

5)靠近城市中特色的部分增加了街道的意象特征。中山路由于终点是兰州的形象——中山桥,这种清晰的标志特征物是其他街道所没有的,视觉上的引人注目使中山路更有意象性(见图5)。

图5 中山路与中山桥

2 城市街道意象美学

2.1空间美学

城市的街道空间是由道路、建筑群、绿化、设施、小品等组成的面的围合,这种围合能够使街道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即人行走在街道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街道两侧的封闭界面所带来的整体美感。街道空间的封闭界面能起到边界和界限的作用,对外,界面空间能形成生动活泼、富含活力、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对内,界面空间和其他元素能够组成人们生活的场所。

2.1.1水平界面

街道空间的水平界面是指由道路、广场等为主的底界面和以建筑屋顶所构成的天际线即顶界面组成。底界面是人们活动最为频繁,接触最为密切的一个界面,也是街道空间序列的开始,其作为空间的过渡,不仅能够缓解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巨大反差,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助于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过渡。屋顶素有建筑的“第五立面”之称,连绵起伏的屋顶构成了街道空间的顶界面,成为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特色的积极因素。

2.1.2垂直界面

垂直界面主要是由临街建筑的边界以及树木、设施等组成,其中建筑的边界是街道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在街道空间中无论是活动行走还是停留,一般情况下都是与垂直界面相对的,因而垂直界面是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主要观赏面;由于其临街的特殊位置,建筑边界在围合建筑空间的同时又形成城市街道的垂直界面,既是建筑空间的外壁,又是城市街道空间的内壁;既属于某个经济实体私有,又是城市居民的“集体所有”;既表明了建筑的功能性质,又体现着城市的文化意象。由此可知,由临街建筑的边界所形成的垂直界面具有诸多的双重身份和属性,它是建筑与街道空间的中介,在建筑加入到街道环境之中的同时,街道空间也渗透到建筑之中。

2.2装饰元素

一般来说,具有装饰性的街道比视觉单调的街道更具有意象特征。建筑物沿街道两侧排列,彼此在形体之间也存在着映照与回应,而装饰就是其连接的中介,它的存在使得街道具有协调统一性,更富有趣味性。街道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沿街建筑的外立面上,它以不同的材质、色彩、造型体现建筑的形象与风格,同时又是城市精神和文脉的集中表现。

从视距与空间感知的角度来讲,人们对街道最初的感受是建筑的造型。即观察者与建筑之间距离过远(视点距离在300 m~600 m之间),无法观察到建筑的个体色彩和质感特征,对象整体形象和面貌较弱,这时候建筑的造型能够直接对观察者形成冲击,而建筑的造型一般体现在其比例和尺度上。

2.3色彩美学

色彩也是城市街道装饰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够带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印象。城市街道色彩是指城市的街道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包括建筑、绿地、道路铺装、指示牌、广告牌、河流等城市的内在人文景观和外在的自然景观。无论是水平界面还是垂直界面,其都能延伸到人们的活动空间,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2.3.1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街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可意象的部分。建筑色彩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个性和表现力。单体建筑色彩设计主要包括墙体、地面、入口、门窗、屋顶、细部等几部分,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这几个部分之间的色彩关系。

2.3.2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植物绿化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协调和相互映衬。通常来说,建筑与周围的植物绿化能够形成图底关系,以绿化作为前景色即“底”,而建筑作为对象,即“图”,这种图底关系的形成更有利于人们对美的感受;同时,由于植物绿化,能使街道中两个无关联的元素在视觉上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街道的连续性;除此之外,植物本身造型柔和,它与建筑等这类僵硬的元素相结合,能够起到柔化的作用。

2.3.3植物自身的配置美学

城市街道植物在配置中,注重主从关系,首先要选择主调树种,形成街道的风景主体;其次在小空间营造中,要重视统一与对比的关系,即选择造型独特、形体高大的植物作为主景,而低矮灌木作为背景,使得整体构图关系不显重复。值得注意的是,植物的配置必须要考虑季相关系,植物的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而在造景中要恰当配置不同的植物和花卉,以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进而带给人们变化的、多样的视觉感受。

3 结语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不同的居民生活观念、不同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街道的整体形象建设时应该充分体现城市的这种个性,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征,使建设风格与城市个性和谐交融,进而提升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以求营造出具有高度可识别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日]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边颖.建筑外立面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温文瑞.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色彩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5]侯双庆.城市街道景观美学的研究与分析[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6]黄超.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7]姚晓军.城市街道的视觉特征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On aesthetics of urban streetscapes

Li J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reets and roads,introduces the main elements for the streetscapes,and researches the urban streetscape from the street space,vertical interface,decoration element,and color aesthetics,so as to enhance the image of urban streets and create the streetscapes 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city,street,image,space aesthetics,colors

作者简介:李婧(1988-),女,在读硕士

收稿日期:2015-10-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1-0010-03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城市街道色彩
热闹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神奇的色彩(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风居住的街道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