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跨界 融合 创新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研修体验
2016-04-07喻德华迪庆州民族艺术创作研究所
■喻德华(迪庆州民族艺术创作研究所)
综合 跨界 融合 创新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研修体验
■喻德华(迪庆州民族艺术创作研究所)
2016年6月19日至7月9日,我有幸被云南省文联音乐家协会推荐为去北京参加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第二、第三期少数民族地区(藏族地区)文艺骨干研修班研修学习,在短短的为期20天的研修期里,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充分地从研修主题“综合、跨界、融合、创新”的思路,给予了我们这批学员开阔的文艺视野。
综合,指本期学员构成包含了文艺行当许多专业门类:舞蹈编导,舞蹈演员,音乐理论研究,作曲,杂技,民间文艺,群众文化,曲艺,戏曲,文艺教员。
跨界,指各文艺门类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打破各文艺门类之间传统(不时宜)的禁忌和条条框框。
融合,在创造(无中生有)和创作(有章可循)文艺作品时,以某一类文艺门类(专业)为主题(或主线),为了使该作品更加精彩纷呈,融入其他姊妹文艺门类专业的表现技法、方式等手段而呈现出来,来满足当代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视听的欣赏、鉴赏需求。
创新,在人类构成的社会历史进程里,任何对社会有促进和发展帮助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与时代相适应或者是超时代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文艺事业、文艺作品也同样离不开“创新”二字。
这样,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为本期研修班开设了多样的文艺门类课堂,它们是可以综合、跨界、融合、创新的课程:中国当代文艺观、文艺创作方向、摄影、书法、美术、雕塑、民间工艺、舞蹈、音乐、杂技、编导、文艺市场营销等内容。授课教师都是我国当下在各类文艺行当里做出了突出业绩和贡献的佼佼者以及后起之秀们。
课程《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彭锋授课。他以传统美学的一张彩陶图片延伸讲起了:“中国文化(美学、艺术)西来说”“西方文化东来说”“中西方文化独自发展而巧合相似(审美、价值、评判取向)”“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而发展”,因此,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美学、艺术、欣赏、鉴赏、喜好、审美价值、评判取向等差异肯定有,但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全球人类共同喜欢的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家乡情结(在这里,他以一幅“一棵树”图片的不同和共同点举出例证),认知了传统的美感和艺术先是从最简单的“条”“纹”(彩陶的例证)而来,简称“文”;西方表现的是完整的“形态”,中国崇尚的是“神态”。例如,裸体为什么在中国(传统审美)里看不到?它被认为是色情的,才有了许多要表现“文”而着衣冠形象的美术图画作品;而西方则用人的身体来表现“形”,固定的人的身体它叫“人体艺术”,目的就是要表现出人体“形”的美感,如:《维纳斯》 《掷铁饼者》 《思想者》等等;而中国美学中“神态”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就要有“眼中之竹”:自然的竹子,写实绘画;“胸中之竹”:心灵的竹子,表现绘画;“手中之竹”:文化的竹子,抽象绘画;但无论“形态”还是“神态”,追求艺术作品背后的美学思想美感是共通的。
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今再到未来,人类思想观念步入一个大同的世界是理想的方向,那么,超现实主义也好,当代艺术领域也罢,传承、发展、利用好传统的文化是特别给力和有力的。
课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及其在中国的最新发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李心锋讲座: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实践性、现实性。艺术是什么?有人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创造者和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自我宣泄等等,此类说法也对也不对,值得商榷。如果以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来参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又是由政治因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架构起来的形态,上层建筑指的又是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文艺)等等形态。在这里,艺术也成为社会本质中不可或缺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只是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方式。生产产品就需要劳动,因此说艺术创作就是一种劳动,和物质生产就有共性。它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又是通过思维(自我的)、思想(能够影响他人的受众群广泛的),结合现实实践的方式来实现的。而现实实践中又会萌发出艺术精神、宗教精神、发展精神、创新精神等等意识流思想。可以这样说,艺术的社会地位是上层建筑里的意识形态,是悬浮于更高空间的精神力量。悬浮于空间就赋予了艺术无限的创造性和无限想象的可能性,但是,艺术生产一定要与社会性质发展需求相适应,为社会服务,不论它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不论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它的产出一定是与社会的消费,社会的本质需求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明白生产和消费是互补又相生的共同体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思想里,特别强调“现实”(源于生活)与典型(高于生活,艺术的加工、提炼出来的形象)二者的重要性。这二者影响了列宁的艺术思想。列宁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又并非是照相式的模仿;它是属于人民的,要为最大多数的人民服务;在遵循文艺生产所固有的规律的同时,社会主义的文艺是有党性的,要旗帜鲜明的为更多的最多的无产阶级服务”;再到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早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工作者是文化的军队;一部(个)文艺作品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由此,联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它是面向21世纪的艺术实践和艺术问题、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当代文艺工作者应当反复的学习和领会,并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火热的生活中,文艺作品也要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践和服务。
课程《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脉兼谈中国画的创作与欣赏》由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墨生讲座,他开宗明义鲜明地说:中国人肯定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世上的文化也有糟粕,也有非精华之处,但是先进与精华肯定更多一些。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多融的文化。追根溯源,大致由三类形成和衍生: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再如先秦文化始,涌现出来的儒、墨、道、法、佛、纵横家等哲学文化思想的形成和争鸣朝代,基本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思想体系和延续,这些思想对艺术也分别给予了艺术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儒学与艺术,“风、雅、颂是文艺的,赋、比、兴是文学的”,它对艺术提供了“秩序之美,典雅之美,端庄肃穆之美”,儒家对艺术的尺度要求是要“合适的修饰”;而道家对艺术的创造想象是“道法自然,率然之象”,对从艺者气象的追求则是“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质朴、自然、沉静”的美是道家赋予我们今天的审美美学;而“静谧而神秘”是佛学的气象,它审视着我们的思想:“万物、万法”皆空,要求人们要修炼、要放下。“空灵”之美是佛学给予文艺的美学,无声之音、无形之象是佛学给予艺术的境界。
时至今日,文艺工作者应有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责,应有“诚中发外之充实美,伦理仁义之秩序美,君子中庸之中和美”的涵养,就像让人揣摩一幅中国画:“拙、朴、实、巧”既简约留白以少见多,既饱含哲理又底蕴充沛;多一些吉祥之气、阳光之气、温馨之气,摒弃暴戾之气、抑郁之气;以佛学的艺术美学观点去造诣自己的修为;“有相无相的空灵美,庄严悲悯的肃穆美,静谧寂灭的孤寂美”。再者,文艺工作者从艺可借鉴前辈智慧:“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又欺世”(齐白石语)。用锤炼、概括的,以简显繁、以少见多的态度去创造文艺,赋予文艺作品以书法的功力、哲学的高度、诗性的语言。
课程《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巡视员任乌晶讲座。她以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高度讲起:【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55个少数民族人口是1.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我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和1173个民族乡。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有1.9万公里分布在民族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5%以上的面积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1亿多人口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十分密切。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从秦汉时期就已经确立。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割据和局部分裂局面,但分裂都是暂时的,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自己建立的中央政权为中华正统,都把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最高政治目标。元朝、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是典型的例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延续,极大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在近代反侵略、反分裂的斗争中,各民族密切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各民族福祸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特征更加凸显,各族人民作为中国历史主人的责任感得到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更加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兄弟民族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因此,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这是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尽管近几年在拉萨、乌鲁木齐、北京天安门和昆明相继发生了暴恐事件,但绝不能因此否定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能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能否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能否定60多年来民族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注:内完整摘录了本讲座的课件。讲义里指出了我国是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繁荣发展的重要本质内容。其目的与基层文艺工作者们共同学习,怎么样为民族地区进行文艺创作和工作指明方向)。
任乌晶老师特别讲到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有可能影响现实民族关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尽可能回避。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创作要慎重。在创作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会不会对我国当前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会不会影响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会产生负面影响,那就尽可能回避,或者暂时不要涉及。对于历史上民族之间争战的题材,要注意把握好政策尺度。比如对杨家将、岳飞的描写就属于这一类。这类题材虽然反映的是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现实的民族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政策尺度,处理好作品(如人物等)关系。要站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高度把握好此类题材的创作;不要刻意渲染民族间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应避免表面化和口号化。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努力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你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文艺作品,而不是让观众来听一场好人好事报告会。在文艺作品中要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和贬义的称谓。比如:“满清”“回回”“回子”“倮倮”“蒙古大夫”等。
课末,她对我们这批学员给予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全国性重大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项目介绍。首先建议大家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的学习,避免以自己的错误去误导观众。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要牢固地树立“一体多元”(一体:一个国家;多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的创作理念,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怀着对少数民族深厚的感情投入创作。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感和优秀文化、风俗习惯;以一颗敬畏的心和一个平等的姿态,不要把少数民族当作愚昧落后的对象,设身处地为少数民族群众着想,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员去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切忌猎奇;搞清楚哪些是少数民族反感的、禁忌的。还需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希望有更多的汉族文艺工作者投身于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之中,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拜少数民族同志为师,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能与少数民族作家共同合作当然更好。这样互相帮助、强强联合其实是民族地区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希望能够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介绍:一、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经国务院批准、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重大文化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5年举办一届。第一届1980年、第二届2001年、第三届2006年第四届2012年、第五届2016年。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经国务院批准,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重大文化活动。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主办,每4年举办一届。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了第10届。三、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由中国文联、国家民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主办,每3年举办一届。2016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第六届。四、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共同主办,每3年举办一届。2015年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五、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声乐优秀作品展演。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文化部艺术司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3年举办一届。2014年首届中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2015年首届中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
最后她说: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座富矿。希望各位学员继续努力,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故宫的世界 世界的故宫》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讲座,着重讲解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发展和当代改革创新历程。他说:要感谢我们祖宗和前人的智慧。当我们走进紫禁城就走进了一个与天地自然和谐的景观之地,一个真正的博物馆是走进人们生活的,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浓缩场所,参观博物馆感受其文化最重要。(故宫博物院的信息在网络上很翔实。特别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创馆”:通过文化创意,把故宫里许多文物复制成富有时代风格和纪念意义的小文玩,很受参观者的青睐,很有意思,本文不再赘述)。单霁翔院长的讲座对我们这期研修学员最大的启发是汲取历史前人的智慧为我用;目光向下,关注最普通的人群;为未来规划,目光长远再长远!
课程《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文化发展》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讲座。他讲座的主旨是:人类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从“畜人(学会站立、石器时期)”到“农神(农耕时期)”再到“智人(有了文字)”,人类开始有了智慧。“四大发明”“工业革命”“蒸汽机”“文艺复兴”“核物质”“原子能”“航天技术”“数字网络”等等作为每个时代重要的标记符号可以看出,科技的力量在跨步走来,它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弹指间,人类迎来了数字化网络时代,世界变成了一个“方寸之间”的世界。理所当然,人类文化(文艺)也要紧随时代的脚步。单从我国几千年文学延续,演变历史来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散文、现代文学等等可以参悟,它们表现出每个时代都在创新。同理,文艺作品延续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如果没有了创新,文艺也不可能发展,没有了发展文艺就会衰落,衰落后就会边缘化,边缘化后必然就会死亡。同时,文艺创造创作时一定要考虑“受众群”(最为多数人群),因为当代评判文艺作品的话语权在他们的手中,而不在少数的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手中。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最重要的功能是引导、批评、鉴别文艺作品,使其文艺作品更加完善、更加美好。当下,一切的缘由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进程,文艺工作者们一定也要与时俱进,才有可能不被时代抛弃,可以为艺术“杂交、混搭、交叉、融合、跨界”,为文艺产生出延续下去的生命力。
可以这样说,人类创造一切文明成果就是文化。文艺是结构起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形式,是艺术的。艺术又是人性向往的,所追求的最为终极的“美好”。
课程《国家观、民族观和文艺观教育》由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讲座。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髓,更加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解艺术创作与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文艺工作者是心灵的工程师,文艺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文艺是闪耀的火花,它可以星之火,可燎原,亦可以如水,润物无声。文艺作品要有干预生活的能力。以文化人,有思想的艺术是艺术的目的。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是源于生活习性,劳作形态等形式的显现,把它们融入歌舞形式的表现是重要的手法和方式之一。作为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表现和讴歌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一定会被人民所热爱。艺术作品的生成,源于人民的劳作和创作,要缩短文艺作品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就需要“提炼”(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中华民族的本质是富于美感的民族。少数民族的文艺工作者们也要有传承、保护、创新的理念。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创新就是赋予时代气息的手段。要有“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情怀。
课程《漫谈舞蹈服装设计的艺术》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韩春启讲座。文艺作品要表演给观众看,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与着装(服装)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服装设计是舞台美术(文艺作品)里很重要的辅助门类。
一切文艺作品的呈现有两种因素不可或缺,那就是演员和观(听)众。特别是在戏剧行当里,戏剧是生活的浓缩,它靠强烈的情节和情感表达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戏剧服装设计就是表达这种强烈意识的方式之一。如果说在戏剧(或其他文艺门类)中,台词(或音乐、表演能力)是灵魂,那服装就是这灵魂的外衣,它可以清晰的塑造和划分出自然人(观众)和角色(演员塑造的),特定的形象、时间、地点、环境。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表演类的文艺作品里,为演员(角色)设计和穿上合适的服装(衣服),要让观众感受到在此情此景里“人是可以貌相的”。无论是写实的话剧,还是写意的舞(蹈)剧里,演员的服装决定着这个人物最重要的外在形象。那么,服装设计要成功,设计时总的概括起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并且是有用的一些特征:
a.合乎历史(时期)的考据。服装作为角色的一部分,一定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不是凭设计师主观臆断的加以创造,要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剧(文)本所提供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属性以及相关提示十分重要。
b.文艺作品的假定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所谓的假定性,服装受文艺作品要素的制约,与生活服装不同。体现在节目服装上的假定性高于实用性。它指一切艺术幻想所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属性,既被人类审美心理所认可的艺术真实性。如何来判别和理解假定性和真实性?比如,在有些节(剧)目中角色的服装设计,似乎很难分辨生活装还是节(剧)目装,它们的戏服就是生活装直接运用的。在舞台上,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演员穿上所需“假定性”的服装形象,那衣服是生活的还是戏服不重要。为角色选择、符合节(剧)目的要求,所以它是符合艺术真实的。
c.服装设计的依赖性与局限性。文艺作品的服装设计既依赖节目文(剧)本规定,又受到作品风格、舞台空间样式、灯光的处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演员形体条件等都对服装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而受到许多的限制。想打破这些限制,“想象力”是切入设计创造的重要突破口,适当的放大,“放大”是一种夸张手法,但不是唯一的手法;适当的“变形”,又不能无故变形;简言之,“合适”是文艺(艺术)作品的核;
d.当服装设计时,款式、样式(或形状)与色彩需要抉择,应毫不置疑的选择“色彩”,因为舞台是吸引和引领观众目光的区域。
e.如何做到“合适”呢?合适就是你对文(剧)本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对素材的掌控,对形象的敏锐,对色彩的情感和如何把握好尺度的能力。这样,就需要判断,而判断好就需要你的各种修养;就需要你的能力,而能力又需要你的勤学巧练和不断体验;就需要视野,而视野再需要你广阔的、广博的文艺涉猎。
f.如何通过服装设计塑造出成功的“形象”?在注意或具备了上述能力后,首先,当你步入设计时,要与节(剧)目主创班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与演员们形成相互体谅、理解的工作方式;再逐步设计和体现出你对文(剧)本中形象的个性理解,通过工(场)厂、剧院、演出,以“洞若观火”(这也是可以从各方面培养起来)的能力,做出完整的服装形象设计。“形象”应该是他就应该这样“合适”的样子。总结起来,舞蹈(和其他文艺门类)服装设计艺术是为特定的文艺作品服务的。这一切,只有从创作者自己的心中,抱着追求尽善尽美以求自己心安的态度来完成。因为艺术作品的终极目标是能给观(听)众带来各种美的享受就好了。
课程《雕塑的灵魂》进行了现场教学,地点在中国雕塑院。由中国雕塑院副院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郅敏授课。他首先让我们这批学员观赏了雕塑院里近百件雕塑作品,和雕塑作品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让这些冰冷的物质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吸引和打动我们。中国雕塑院的雕塑作品(我们看到的)以人物形象为主:它们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特写、有的浓缩、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诙谐、有的哲理、有的警示······每件作品都各自叙述着自己有趣的故事。郅敏老师告诉我们,在视觉艺术门类中,观赏雕塑作品最需身临其境(因为它是立体的),零度接触。这里的许多作品曾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很多国家巡展过。
雕塑是什么?我在反问自己。它是人类参与探讨世道的,原本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思想灵魂的躯壳式的一类物质,但通过雕塑艺术家运用巧夺天工的技艺,赋予它鲜活的艺术生命的载体,就是占据某一点空间的那块物质。它从美妙的大千世界撷取、结合、综合其他艺术门类,构成打动人心的物质结构。尽管我们人类做不到宇宙构造起大自然的“大象无形”,但雕塑作品完全可以“以小见大”。它给予我的感触是艺术创造、创作其实又是面向未来的命题。
课程《丝路上未知的中国故事》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员叶舒宪讲解。他主要给我们浅解了人类民族学中的华夏民族图腾学知识方面的基础线条和玉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多米诺效应(先有玉后有镌刻艺术,玉与佛家文化结合,就有了各种宗教信仰)。以及因为有了玉而产生的信仰文化和历史故事(信仰文化比如:a.于阗佛国;b.敦煌莫高窟;c.武威天梯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e.洛阳龙门石窟等。历史故事:a.西汉,张骞访于阗通西域;b.汉武帝命名神山、神马;c.《史记·大宛列传》;d.汉使穷河源,采来了玉;e.神马从天来,马是运玉来的功臣;f.西周,周穆王昆仑山采玉,昆仑山被誉为群玉之山;g.汉五代,动干戈为玉马;h.唐代,化干戈为玉帛)等知识点。我觉得本节课程为我们这期研修学员拓展了全新的文化视野,填补了原来的知识盲点。叶舒宪老师总结说,丝路之事,不能以我们当今的经济价值观去考量,而是一条“朝圣之路”,把它看作是文化的交融体更重要。是啊!回望历史烟尘,丝帛早休,佛不再来,神马望高铁,徒有兴叹。唯有玉石,运途依然!
课程《如何欣赏交响乐》由中国爱乐乐团党委书记,常务副团长刘军讲座。他概要地讲解了交响乐的章法和交响乐团乐器组别及基本架构。交响乐一词源自古希腊语“辛芳妮”(音译:一起响之意)。它是音乐门类中最高境界的音乐形式,也是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最美音律。刘军老师着重以几首交响乐作品:德沃夏克的d小调《新大陆》第二乐章,和占豪、陈钢的《梁祝》,吕其明的《红旗颂》为范例,让我们聆听和欣赏,感受交响乐的魅力,本文不再赘述。
从《仓央嘉措》谈起,是一节实地体验课程。由中央民族歌舞团现任团长,著名的舞蹈艺术家丁伟授课。他首先带领我们大家参观了集专业歌舞、戏剧、音乐的综合演出,拥有先进、专业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可满足各种公关活动、新闻发布会、电视制作、会议培训等活动需要的中央民族剧院。
民族剧院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主剧场有上下两层观众厅,900多座位。舞台台口高8.5米、宽16.5米,表演区24米,舞台表演区有3块升降台,两侧各15米长车台,舞台后区16米,舞台吊杆69根,乐池可升降。小剧场可容纳400人。有一间会议室可容纳40人,贵宾室2间,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排练厅7个,化妆间8个。民族剧院秉承“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用户至上”的管理经营理念。
接下来,丁伟老师再带着我们走进了由他担任总编导的舞剧《仓央嘉措》的世界。他结合《仓央嘉措》主要视频段落深情地讲述:中央民族歌舞团自1952年成立以来,60多年过去了,至今排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舞剧。排本剧对我们全体演职人员来说,本身就是一次修行。我们大家静下来,安静地去排这部剧。一经推出,受到了观众们最广泛、最高度、最真诚的赞扬。有评论说,“本剧形成了难得一见的符合人物性格和舞蹈冲击力的作品”,“是中国民族舞剧艺术的重大收获”,“可谓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动人情怀”等等溢美之词不胜枚举。丁伟老师说,我们是紧紧抓住了一个爱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一个情怀,抓住编导及排练思路:“请下神坛,表达故乡的爱,亲人的爱,情意的爱”。的确,通过观看《仓央嘉措》视频片段和丁伟老师的娓娓道来,也充分感受到了这部舞剧的动人之处、动情之处。他把散发着具有浓郁藏族民间歌舞气质的“打阿嘎”“郎玛舞”“锅庄舞”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当代舞蹈编导技法和舞蹈体裁单、双、三和群舞的形式,与剧情的展开、发展,几位主角(少年的仓央嘉措,年轻的仓央嘉措,母亲,心上的恋人,看不见的桎捁形象)之间的情感、矛盾冲突,与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丝丝入扣,构成和表达出一帧帧动人心弦的画面。
《仓央嘉措》丁伟老师的导演寄语这样说: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对这部戏的相遇真的是久别重逢,不知什么时候就注意到了仓央嘉措的诗,也因此注意到了这个人。当世人都在喧嚣着奔忙时,他安静地在那里注视着;当世人都在为身外之物你死我活时,他依然安静地在那里注视着。不畏惧他人的眼色、不畏惧权势的左右,更不畏惧命运的摆布。只是为活出真我,只是为那一瞬间的相遇,只是为了内心里永远的爱。因此,与这部戏的相遇就在这里,与他的相遇也犹如久别重逢,祈望和期待都是久别重逢。希望这个久别重逢是安静而温润的,心平气和的,哪怕只有瞬间。
舞剧《仓央嘉措》最成功之处和给我的体会是:它只运用了简约而不简单的舞台设计风格,但却用丰富的舞蹈肢体语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吸引和引领着观众的目光及思绪,投入到一个人短暂的人生中所遇到的爱,哪怕就只有瞬间,也能拨动起我们每个人那份埋藏在心底的恒久而延绵的爱的这样一个主题,把它提炼和尽情放大。在这里,特别想对在基层从事文艺工作的同行们说,若有条件和机遇,一定要看一看、品一品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原创民族舞剧《仓央嘉措》。
案例分析《红楼梦》古典舞剧是先让我们完整观摩学习,后续讲解的一个课堂。授课的是中国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从1957年起,她先后扮演了舞剧《张羽与琼莲》《鱼美人》 《红旗》 《白毛女》 《小刀会》《文成公主》 《红楼梦》 《牡丹亭》 《繁漪》等主角,是一位令人尊敬又永葆舞蹈表演青春的老师。我们本期学员观摩学习的重温经典古典舞剧《红楼梦》,就是以她当年担当主角饰演林黛玉,于1981年首演,历年演出场次已达700余场,再于今年6月26日以77岁的年龄,再次主演林黛玉的版本。演出时,每个场景表演结束,现场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惊叹声,演出很成功。
几天后,她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同样,她还是那么热情洋溢,充满活力。她给我们讲到,舞蹈是必须用全身心的投入,用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艺术门类,更是人类最早的、无声的语言,不可多得的语言。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以她自己的经历、体验讲述),处在豆蔻年华的年轻时期,身形条件技能各方面都很好,但还真正懂不了,悟不了舞蹈的真正意义。30岁后才会用修养的方式去表演,这样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林黛玉”之角色,年轻时只想到了她对“贾宝玉”爱和一种病态的美,以及扮演者自身的“炫技”。而后才逐渐体会到要赋予林黛玉一种甜美的“绛珠仙子”的气质,她的身段一定是带着草的仙气,随风而摆的韵律美,要具有“仙气”“贵气”“才气”“人气”,只有这样,才能让“林黛玉”更加打动人。
这一堂课,陈爱莲老师还结合课堂现场的示范表演,让我们捋顺了对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古典舞不是古代舞,它是集中华大地各类舞种之大成者(也可以说是各类民族民间舞的精华)。许多古典舞元素来源于民族民间的生活形态,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民族的文化生活,不必妄自菲薄,但切忌妄自尊大。
课程《行走在家园——从“文成公主”的创作谈起》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文成公主》导演严文龙讲述。他讲课的重心在《文成公主》的创作体验和经历。他说,本剧呈现了一段美丽生命的人生历程。对于实景演出剧目来说,《文成公主》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的资金投入来源为国家支持和民营企业介入方式。在拉萨,它已经是一张歌舞文化的名片,本文不再展开。他的几句话耐人寻味和思考:“文艺作品要长久地生存下去,首先一定要利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艺术效益)”;“中国文艺的真正繁荣,不局限在国家级的层面,而在于千千万万个最基层的老百姓当中”;“大众与小众也要科学的规划和引导”。
课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和民族文化》由中央统战部七局副局长金志国讲解。由于金志国老师讲解的此课程是中央对民族的政策性、方向性极强,本文不能妄加评述。但他对民族文化社会功能做了准确的阐述,笔记如下:中华文化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是各民族的精神依托;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要有继承、发扬、开放的胸怀;民族文化用文艺的方式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之间沟通得很好的形式;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既是独特的,又能相通的。
课程《新的创作语境输出本民族文化》由北京万玛舞蹈剧团创始人、西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万玛尖措讲课。他讲道:艺术创作时,不仅仅要考虑作品的质量,同时就需要培养相应的市场(观众群、受众群),特别是非体制内的文艺表演团队更要重视此环节。当下,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打破了原来文艺作品依赖剧院舞台的单一性。推介作品,特别是民族风格类的,因为目前还属少众类,所以以“转化语境”的方式去做尤为重要。创作文艺作品,“态度”是很关键的步骤,对作品的思想,对观众的负责,说起来很容易简单的样子,要长远地做下去,就更加需要付出百倍认真的态度。一个成功的文艺作品同时也可延伸出其他文创作品(通过创意产出文创产品,也是“跨界”的一种形式)。市场是多方位的,而不是狭义的生意经,应该从供求关系上充分认知,比如官方需求、剧院需求、学院需求、网络需求等等都是市场。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本根、本源的涵养越扎实、越厚实,透进你的作品,它显现出来的质量及生命力就具备了强有力的说服力。
《开心麻花的市场推广之路案例分析》也是一堂集观看该公司音乐剧《爷们儿·叁》和到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课节。由该公司的总经理刘洪涛和《爷们儿·叁》的两位年轻的导演分别讲解和交流。刘洪涛经理介绍说:开心麻花喜剧及概念创立于2003年。当时,观众的一句话坚定了开心麻花团队的信心,“你们的剧说人话”。后来又有了贺岁的概念,到2006年已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影响力。开心麻花源自“要吃麻花先给您”的一句北京的俚语。一部成型、成功的作品要经过许多次的修改和提炼,边演出边修改,经受市场的考验。如目前正在上演的《爷们儿·叁》音乐剧,已是第三版了。为了让剧情与观众拉近距离,并且让观众快乐地开心,开心麻花创作团队就需时常到百姓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发现一些“实时新语”(如:电我、酷毙了、帅呆了、爆棚、萌萌哒、微了吗、刷屏、么么哒、喜大普奔等等类似这样的新语),把它们巧妙地揉进适合的台词中,作为“包袱”(亮点、笑点)很容易引起现场观众们的共鸣。总之,开心麻花创作团队是一个与时俱进又勤奋的团队,由艺术决策小组把控,形成了创意、大纲、初稿、读剧等创作规则和始终保持喜剧,快乐的正能量的创作风格。
课程《藏族舞蹈创作》由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苏自红讲课。她以民族舞蹈创作如何保持民族特质和独立品格为主题开讲。总结如下:舞蹈作品的创作也要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要擅长从观察到的生活中发现“可舞”的动机,无论大小题材都要有情怀,失去了情怀就失去了舞蹈的魂,只有真诚的情怀才能打动人心。舞蹈艺术是这样的:当人们用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情绪的沸点或者最深情处时,用肢体(舞蹈)表演出来,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共鸣感。何为民族舞蹈?就是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对于民族舞蹈的创作,动态和动律是民族舞蹈的“神采”。编创者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不能用主观臆断方式进行创作。这样,才有可能在民族舞蹈作品里体现出民族特质、民族风格、独立品格。
《民族音乐的市场化和推广》由蒙古族杭盖乐队吉他手、主唱歌手之一义拉拉塔讲解,他是一位不擅言谈但用歌声能打动人心的歌者。他说他是受父亲以及“马头琴”(注:马头琴的雏形为“勺琴”)、“蒙古长调”的影响走上了音乐之路。对民族音乐市场化推广的经验之谈简明扼要:先考虑如何让人喜欢你的音乐?而后把住根脉,将其外表撕开丢掉,找到最适合改编的方法和形式,对音乐保持一颗好奇心,新鲜感去歌唱。
在课堂现场,我们用一阵阵的掌声要求,聆听了他清唱的一曲曲蒙古族民歌。他的歌声富有磁性而深情,真的能让你感受那辽阔的蒙古草原和毡房上升起的一缕缕青烟,感受“故乡在这里,草原在这里,牛羊在这里,溪流在这里,我也在这里”的美妙意境!
课程《杂技艺术的创新融合》由中国杂技团编导、导演、创作总监何晓彬讲课。何晓彬老师是一位思维活跃、激情飞扬、迸发着才气的青年才俊。他讲课的主题是编导概念课:a.三点一线斗心眼;b.创造意外想不到;c.追求强烈陌生感;他以靶心圆画图开始了本课节。何为三点一线?三点:背后的作者(编创者),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听)众;一线:创作的目标(靶心,打动观众);斗心眼:给观众创造意外,创造想不到;让观众时时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在作品里做到亮点频现);作为创作者一定要明白你的作品最终目的是演给观(听)众的。给观(听)众带来各种愉悦的、美的感受,掌声响起来,才能称其为成功的作品。而作者自己又要明白,文艺作品永远都会留有遗憾,那么,自身就要保持有一种勇气,这勇气就是追求完美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提升作品,使其日趋完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现实任务与自己的创作思路发生冲突,这时更要学会巧妙地坚持下去,用自己作品的力量最终去说服他人。还有一个前提,作为创作者必须重视起来,你自己一定要抱有一份高尚的情怀、高尚的思想,更高的修为,始终保持有使命感(民族文化、社会责任等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有一定本质,不会差到哪里去。好的作品应该是艺术和技艺的完美统一!(这时,何晓彬老师用视频让我们鉴赏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俏花旦》):这是一个集杂技抖空竹、戏曲演员形象、舞蹈肢体语汇、音乐、杂技的惊、奇、险、力、柔于一身,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技艺的,有创新意识,形成了原创意识、作品意识,并且是高、精、尖的,艺术与技艺得到高度融合,完美统一的一部作品。它获得了第26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比赛最高奖“金小丑”奖;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作品奖;《巧花旦》这部作品,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传统杂技的传统印象)。
关于什么是创作?何晓彬老师再次讲道:创作就是无中生有,自圆其说,否则,就是胡说八道。自圆其说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创造创作的能力,需要培养,培养审美的眼睛,展开神奇的想象力。
是啊!培养审美的眼睛,展开神奇的想象力,对一个创作者来说,“脑洞大开”是必须修炼的功课。最后,万变不离其宗,追求自己作品的独特构思,技巧精湛,细节巧妙,思想动人,表演好看的过程,是创作出一部好作品的“靶心”。
最后一节课程是本期研修班的主题座谈会《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座谈并进行主题讲话。座谈会首先由几位本期研修班的学员代表发言,他们对本学期的学习收获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各自都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把“综合、跨界、融合、创新”的思想,适合的运用到未来的文艺工作当中去。接着,赵实书记再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希望我们成为创造和实现“中国梦”的追寻者。
回顾和体验本期研修学习经历,给我最强烈的意识提醒就是要适应新时期、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必须要成为一名“综合复合”型的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