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滇池“昆明调”考察叙事

2016-04-07云南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滇池昆明民众

■夏 璐(云南艺术学院)

环滇池“昆明调”考察叙事

■夏 璐(云南艺术学院)

某一民族的音乐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昆明调”正是滇池流域孕育出来的特有文化之花,是诞生于凡俗世界的“另一种声音的言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了滇池周边人们的文化记忆,是昆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伸、延续,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始终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昆明调”传承至今,无论是从曲调结构还是歌词内容的表达虽然都发生了改变,但其体现人们热爱生活、赞美生命的审美情趣却是永恒的,如今我们所听到的“昆明调”,是在前人艺术经验与后人创新往复积淀中所形成的。所以,对这种优秀传统民间音乐的学术考察与理论归纳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昆明调”的文化内涵属性

“昆明调”内容丰富多彩,是流行于昆明郊区及呈贡、晋宁、安宁等滇池周边广大农村的传统民歌。在传统保留的时代,其多在山野、田间劳作时出现,大规模的对唱活动常集中于各地每年举行的调子会,如传统的“三月三”“玉兰调子会”“观音山调子会”,据相关资料记载,“昆明调”种类繁多,流传较广的有耍山调、猜调、赶马调、草海腔等,多表现乡村民众日常的生活积累,表达了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受命运摆布的心理投射,其音调的符号所指已外化为包括各种仪式、习俗约定俗成的审美心理积淀,而这样的场景常常是都市里的人们所陌生的。以旋律结构多样、调式构成多以商、徵、羽为基本色彩,律动以2/4拍和3/4拍居多,情绪多以欢快的节奏表达,表现出山歌率性的特征,而“昆明调”的歌词多以即兴编词为主,在一个常用的旋律上,以口语化抑扬顿挫的字句表现社会的生活内容:如山歌《不知团圆等哪天》中唱道:“男:去年想妹到今年,日思夜想梦团圆,左思右想不见妹,不知团圆等哪天。女:你说想妹等哪天,其实妹在哥身边,只怕哥哥嘴上说,你哄小妹好几年。”再如:“晋宁有个山歌乡,人人都会唱两腔,歌后就数李文仙,歌王就数许少光。”曲调流畅歌词押韵,采用了民歌表演中典型的一唱一合手法,唱歌双方相互问答,体现出集体创造的生态智慧:悠长的调子让辛苦劳作的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更在自我审美的快感中体验到心灵的智慧和平等相处的尊严。在这些“吟其心”的旋律中,表演者通常把歌词带入熟悉的曲调中进行即兴歌唱,其歌词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男女情爱、生产知识、家乡风光以及时事政治,歌唱紧贴方言,演唱时大量运用虚词,加强了律动的节奏感和乡土情,因其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幽默诙谐,所演绎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取向,体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意义系统”,故而,成为乡村男女老少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活动和知识的源泉。

“昆明调”的时代性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音乐源远流长、风格迥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同时也养育了各方音乐色彩,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情感表达,在各种特有的生活环境中,就形成了姹紫嫣红的音乐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生活大背景下,如何维护和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昆明调”在滇池水系的滋润和孕育之下,伴水而生,依情而起,它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劳动的节律成为音乐的节拍、生活的喜乐变成了歌中的唱词,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昆明调”流传至今,在广大乡村,仍然彰显着它强大的时代生命力,这是先辈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智慧,因此,它植根于滇池周边的民众之中,延续着音乐的文化功能,流淌着祖先温润的记忆。随着历史的发展前行,许多曲调出现了变化、歌词内容赋予了新生活的表达,但作为一种动态的情感符号,其当代表达反而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可以说,当今的“昆明调”,既永载着传统的烙印、更表达了当今村民的心理诉求,彰显出更多的时代的感性光芒。

“昆明调”在环滇民众中的当代意义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如何以传统的和谐文化为依托,这是需要思考的。由于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获得营养,它所具有的人文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其以独有的亲和力和广泛的受众人群,而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从而促进了村民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是时代发展的软实力。

“昆明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从传统保留的年代一直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沉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如今,现代文明不断超越,如大量新型传媒手段的出现,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提供了土壤,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被各种音乐媒体包围着,面对这样一种冲击,“昆明调”却并没因此而消退,仍以其万众参与的独特魅力紧跟时代的步伐,这种在村落社会生活中显示出蓬勃生命力的文化现象,必然有其社会的和心理的逻辑渊源,值得探讨。通过田野考察与对话,在笔者看来,“昆明调”之于乡村民众的当代生活,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能够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因为文化的存在才使人们具有了一种共同的观念和追求,也只有文化才使人们具有了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昆明调”作为一种音乐符号,它是生活在昆明周边人们在滇池这个共同的文化环境基础上,构成的民族共同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它对这一族群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当农时节令,滇池周边的民众就会举行各种调子会,这为“昆明调”的生存提供了丰沃的文化土壤。这些旋律不仅表现了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的积累和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它继承、传递了先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基调,旋律中表达的内涵符合了民众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作为一种音响标识,它的价值是可以被超越的。故而在长期的积累中,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和民俗心理就模塑着人们的精神趋向,每当调子响起时,悠扬的旋律所唤起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是相通的,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构成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某种文化是由社区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又区别于其他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昆明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地方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

“昆明调”作为一种发源于滇池周边以汉族山歌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形式,它与其他地方的汉族山歌又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滇池周边不仅有汉族,还分布着其他少数民族,例如彝族、回族、苗族等,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昆明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养分,许多调子不仅保留了汉族调子原有的风格,还加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曲牌“拈鱼”的结构,其主要运用了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其次,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三面环山,南濒滇池,四季如春,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与高山、湖水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渴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理投射。人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家乡的风光通过诙谐、幽默的情感表达在旋律里,它反映出民众共同的心理构成和审美情趣,有着十分浓厚的地域性。

3.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在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里,每一个民族所创造出的音乐文化,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事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生活才有了绚丽多姿的景象。“昆明调”作为云南民歌的一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曲调风格,承载了环滇民众的文化记忆,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云南民歌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促进乡村和谐社会环境重要的手段。

在晋宁采风时,有位当地阿姨特地告诉我:她们村有一支歌舞队,平时吃完晚饭,大伙儿会聚集到广场上,把各式民间乐舞通过广场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遇到有政府组织的活动,歌舞队就会代表村里前往参加。这样的形式不仅锻炼了身体、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使人获得了精神的享受。在她们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统的音乐得到了传承。因此,这些群体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不仅为广大民众带来了快乐,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图景和文化风貌,是和谐社会的必然内容。

4.促进自我认同的文化标志

“昆明调”承载了人们的美好记忆,是人们相互情感交流的桥梁。遗憾的是:作为口头流传的优秀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昆明调”正面临着消失的挑战。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仍有一批热爱传统音乐的民间艺人,他们仍然守卫着民间艺术的阵地,活态地传承着祖辈的声音。如在晋宁采风的过程中,我就有幸采访到“昆明调”传承人许少光以及李凤仙和她丈夫的许多感人事迹。通过他们,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本土文化责任感。如李凤仙夫妇成立了文化公司,吸纳了很多像他们一样有着本土文化责任感的民间艺人,他们还通过各种途径,自费制作了民歌演唱光盘、编写了乡土教材,努力对本土音乐进行传播,同时,他们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把歌声带到乡村、带到集市进行展演。而许少光则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到当地小学开展民族的传承推广,他们还分别招收学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歌手,使民歌的鲜活生命激情在乡村继续发挥“为此文化所化之人”的社会功能。在他们看来,他们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人格获得了尊重,自身的价值得以彰显。因此,尽管许多时候必须自掏腰包,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热心于这项活动的推广,反映出朴素的文化态度。

结 语

北京大学的王岳川先生指出:艺术化的生活是未来人类生活更高层次的走向。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历史发展的社会画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民间音乐的传承对当代民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任何时代的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传统的继承。然而,民间音乐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我们必须遵循着前人留下的文化轨迹,以此感受历史的体温,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恒静的、富有诗意的。

[1]百度词条.

[2]李恒林.晋宁民间山歌.2014.

[3]吕锋.论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A].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4).

[4]孟子,滕文公上.

猜你喜欢

滇池昆明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