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民歌历史传承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构想
———以陕西汉中镇巴民歌为例

2016-04-07陕西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镇巴陕南民族民间

■苏 军(陕西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陕南民歌历史传承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构想
———以陕西汉中镇巴民歌为例

■苏 军(陕西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南接四川省万源市和通江县,被誉为陕西之“南大门”,东与安康市紫阳县、汉阴县相连,西北与西乡县毗邻。主要有汉族、苗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族聚居地。镇巴地处巴山腹地,大巴山主脊横亘东西,境内峰峦叠嶂,竹木葱郁,自然景观众多,辖区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生物矿产资源、土地水能资源和人文旅游生态资源。

陕南镇巴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有汉江船工号子、石匠号子、抬丧号了、锣鼓草等“号子”,还有山歌号子、唢呐号子、通山歌等“山歌”,也有“一般调子”“丝弦小调”“社火小调”等“小调”歌曲。镇巴民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它承载着镇巴一代代的文化记忆,是镇巴人民生活与智慧的结晶,也是这片热土的历史见证,更是镇巴旅游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与有力支撑。

悠久的民歌文化发展历程

镇巴民歌有其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产生、发展、传承的一般规律。其自身流传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艰苦的劳动方式。这里山大沟深、林茂树密,很多劳动方式非常艰苦,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人力,主要河流常有船运,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艰苦单调的劳动中,时常需要精神调节、需要宣泄情感、需要唱歌娱乐。无论是山林沟壑,还是田间地头,一声山歌,忧愁全无;汉子山坡牧羊,对山引吭高歌,声音响彻原野,歌词酣畅淋漓。许多优秀民歌流传地域广阔,词曲相对固定,经过镇巴人民世代传唱,也成为镇巴民歌中的精品。其中与劳动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民歌不计其数,如“背二哥”“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风箱号子”“放羊歌”“薅草歌”“插秧歌”“抬丧号子”等,对民歌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极富特色的民风民俗。在镇巴极富特色的民风民俗中,伴随着很多民间音乐,其中围绕婚丧嫁娶的民歌更是丰富多彩。人们把人生的全部活动总结为5个字:生、劳、病、死、苦,由此而产生的民歌把全部的人生画卷展示得淋漓尽致。

3.独特的语音环境。镇巴的地方语言近似于川北语言,故其民歌的运腔规律也是如此,但其调式结构与川北相去甚远。民歌中四声或五声徵调式较多,依次是羽和商。其调式的交替也是“羽—徵”最为常见。

4.独特的文化交流形态。镇巴依秦望蜀傍楚,历来受秦川文化的熏染、荆楚文化的浸润、巴蜀文化的滋养。因此,陕南镇巴民歌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主,并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艺术特点。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陕南民歌亦是如此。它是镇巴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镇巴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主要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作物大多数是山坡上的旱作植物。那时没有现代通信工具,声音就成了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你一声吆喝,我一声叫喊,一来一回当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节奏与旋律。先民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为了打破山里沉寂苦闷的日子,你唱我随中,相互之间交流感情、谐趣调侃,同时也调节了劳动的疲惫。如拉纤、抬石头、打夯、拉风箱等,常常通过口号来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步调,调节劳动情绪,乃成为流传下来的一种原生态民歌。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及省市的音乐家、作曲家们纷纷到镇巴去采风。良好的民间音乐环境,培育了优秀的音乐人才。镇巴县的音乐工作者创作改编了许多具有浓郁镇巴民歌风味的音乐作品。其中刘光朗作曲并演唱的《巴山林里背二哥》 《巴山顶上修堰塘》1978年在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民族民间唱法调演;1999年在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中,胡远清创作的歌剧《唢呐声声》获优秀音乐作品奖。他们还分别于1999年10月和2002年9月在汉中市举行了以镇巴民歌为音乐创作素材的个人作品音乐会。《镇巴民歌总汇》共收录4000余首100多万字。镇巴民歌不仅记录了镇巴的人文历史变迁、时代生活情景、风土人情礼仪,还负载了社会历史变迁、风俗礼仪、道德规范以及劳动技能等代代传承的功能,成为社会教化传承的主要工具。

民歌艺术传承与旅游文化产业交融互补

随着时代的现代化进程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人口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镇巴原生态民歌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应该充分引起我们对镇巴民歌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因此,如何及时全面抢救、利用、保护和传承镇巴民歌,就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国有56个民族,其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自有其先进的、不可替代、不能摧毁的文化特质,这种潜藏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奠定了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形式上的文化形态,较之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专门学科学术而言,它对物质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其传播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它们的存在方式不是书本和固态形式,主要是依附于某一群体或个体的传承人,因而其表现形态也具有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特征。这既是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其难于保存的原因。

镇巴民歌也正是以被喻为民歌掌旗人的近八旬老艺人刘光朗为代表,以胡远清老师搜集整理和改编民歌为代表的传播群体,尽管还有一些农民老艺人能演唱镇巴民歌,但是他们也都年事已高;尽管政府开始注重民歌的传承加以保护,但和商业化的流行歌曲比较,民歌并未真正进入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由于镇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文化背景的多元性,造就了陕南民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都是靠农民歌手们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传承,歌手们大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演唱,故他们演唱的随意性大,在同一首歌曲上曲调多变、调式多变。也正是这一原因给广大听众造成了“陕南民歌曲调单一,唱腔简单,总是用一种“哭丧”调进行演唱”的片面认识。另外少数农民歌手的语言难以听清也是其难以传播的原因。正如观赏完2012年镇巴民歌大赛的一位记者所言:“虽说是音乐无国界,但是陕南民歌属于长江文化,受秦岭、巴山等地域限制,很多富有特色的民歌甚至不被我们本省的关中人所熟悉和理解。如果能突破地域限制,唱出人类的共同感受,镇巴民歌就大功告成了。”

因此,将民歌保护和传承与旅游产业文化结合起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已被实践证明是西部地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旅游业需要两大支撑:一是自然景观;二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基本是固态形式,人文景观则包括固态与活态两种形式。固态的如文物、建筑等,其特点是基本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发生大的变化;活态的主要是指色彩斑斓的无形文化遗产如戏剧、民歌、舞蹈、传统工艺、技艺等等民族民间文化,其特点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有的文化形式,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有的文化形式,却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而消亡。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最为活跃、生动和最具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人都认识到,发展特色旅游,就必须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鲜活地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固态景观(文物和自然风光)的有机交融,互为丰富和补充,是打造一流旅游景区的最佳途径。如在世界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们,白天观光神话世界般的自然景色,夜晚欣赏雪域高原的藏羌风情表演。目前常驻九寨沟的表演团体有10多个,每年演出收入达6 000万元人民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文化需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藏羌音乐舞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地处山区带来的交通不便、高附加值产业难以实现,不能靠地域优势来吸引较多的外资投入。但陕南地区却占据着拥有无限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是中国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陕南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陕南地区开发文化旅游业的潜力极大。单纯的自然观光,不是发展旅游业的最好模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汉中各地开发的旅游项目很多是借助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因素,如镇巴的民歌节和两年一届的民歌大赛等,都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些有民族民间文化参与而形成的旅游产业,解决了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帮助农民增收,加快了实现小康生活的步伐;二是培养造就了多方面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快城乡建设,营造和改善了投资环境;四是提高了地方政府和民众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他们具体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对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

旅游文化产业创新构想与建议

生态旅游产业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模式,是21世纪保护环境、创造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朝阳产业。它外向型强、关联度高、增长快、拉动广,对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

镇巴民歌是陕南汉中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民歌演唱引入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场所,把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化遗产名录的镇巴民歌、镇巴渔鼓制作成高档次的音乐光盘和渔鼓筒工艺品,同时结合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品进行商业包装和宣传,如当地的各类品牌茶叶很有名,结合这些品牌,以“品汉中仙豪,赏镇巴民歌”为名片,对增强镇巴民歌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情感交流、娱乐水平等也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以创建“山水园林观光城市”和“一河两岸三带”的整体规划为支柱,以生态旅游文化为载体,推动镇巴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空前发展,实现镇巴民歌在各个领域的传承发展和旅游文化创新构想意义深远。

1.打造生态旅游家园。紧紧围绕“生态、和谐、宜居”三大人文主题,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气候条件,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休闲避暑旅游。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应实地勘察调研,帮助旅游部门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有序抓好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同时加快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旅游全面开发进程。

2.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切实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对剪纸、花鼓戏、孝歌、山歌和竹、木、土、石民间工艺品加工等优秀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人文古迹等民间文化形式,应制订开发保护规划,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为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作用。

3.挖掘地域文化,积淀地域特色。放眼红军文化、民歌文化、民间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立足镇巴,着眼巴蜀,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体制,推介文化名人,打造文化精品,加快文学艺术和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打造、包装和推介,以文化为载体,潜心运作,文经互动,以文招商,以文兴商,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经济,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打造红军之乡、苗民之乡、民歌之乡等旅游品牌。加快引资开发白天河风景旅游区、建设黑虎梁森林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镇巴分馆和柳林沟生态植物园、苗族风情寨。在每个旅游景点,应循环播放镇巴民歌和陕南民间音乐,以美妙的歌声和情感向游客展示陕南人民的风土和人情。在游客较多的旅游景点,可以利用固定的场地表演方式来展示镇巴民歌的艺术魅力,如可以利用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服饰来营造艺术氛围,吸引八方游客。此外,旅游宣传册、纪念品和门票上面的内容也是传承镇巴民歌和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生态旅游文化的完美体现。

4.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旅游环境治理。以创建省级以上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为契机,提升旅游形象。以“秦岭森林文化”为主线,发掘当地民风民俗、文化遗存、史籍典故,赋予景点景观人文特色,精心编排一批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民间舞蹈、陕南民歌等展演节目,开发文化产品,提升旅游品位。开发富有秦岭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根雕、盆景,竹、藤、木、草等民间手工艺术品,为地方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文化发展与传承陕南民歌的有效途径

文化是旅游的精髓,旅游是文化的呈现,旅游和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只有体现特色才能拓宽市场;文化只有适应市场才能促进特色。陕南民歌的传统特色是唱腔民歌化、语言地方化、内容生活化。但是品位的艺术化还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使旅游文化和陕南民歌良性发展和传承创新。

1.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引导下打破封闭式的个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民族文化资源共享的发展契机,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要针对陕南文化发展实际,制订陕南民歌发展规划。其次,要组织力量,改编和加工陕南民歌曲集,适当吸收各地热爱陕南民歌的爱好者和有演唱(奏)天赋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以师带徒,培养新人,保障民歌演唱和传承艺术的后继有人。

2.全面普查和整理陕南民歌曲调,抢救民间老艺人的表演“绝活”,尽早对镇巴民歌艺人的传统经典唱腔进行录音和录像,保存其珍贵的艺术资料和艺术档案,出版音像制品和唱片,并进行宣传、打造和包装,推向艺术市场,同时出版文字、曲谱和宣传资料,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和学唱陕南民歌。

3.大力宣传,精心打造,统一包装,创造品牌。要大力发展民间演唱艺术团体和传唱艺人,努力创作和精选一批优美的民歌曲调在旅游景点和“农家乐”传唱,把来自民间、扎根民间的陕南民歌曲调普及到民间,使其与民俗民风相伴相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当代传媒的作用,精选一批好词好曲制成电视文艺片,加快陕南镇巴民歌的推广和普及。

4.提高民间歌唱艺人们的经济待遇和演出额外补助津贴,使他们生活无忧虑,衣食有保障,演出有激情,同时协助解决好其农忙与演出的时间冲突,安排好他们农忙时的收种问题,解除后顾之忧。

5.精心打造,大力宣传,统一包装,创造品牌。在演出服装与道具上狠下功夫,多动脑筋,使陕南民歌演唱者的着装既有古老的秦韵遗风,又有现代的秦人风采和陕南水乡特色。其次,陕南是茶叶的主要产地,把陕南民歌和茶叶文化节、旅游文化节融合起来,以农产品经济带动民歌和旅游文化的繁荣,既提高了茶叶和旅游的知名度,也弘扬了陕南民歌的传播,可谓互利共赢,名利双收。

6.地方艺术团体和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和建立一支民歌研究和创作团队,鼓励和提倡他们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点和精神的优秀曲目及旅游歌曲,以丰富广大观众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研究陕南民歌的历史、题材、体裁和种类,研究陕南民歌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梳理其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关系、与旅游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旅游事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样了解陕南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传承和艺术特点对于旅游生态环境的发展,提高陕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品位,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经济与民族文化的繁荣,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教育更多的人民群众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主义思想价值。

[1]陈欣怡.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起点、路径和模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 (01) .

[2]黄 炜.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 (06) .

[3]陈红.唱的山歌落满怀——2012年镇巴县民歌大赛启示录[J].国际教育周刊,2012(3).

[4]黄公亮.汉中民歌选集[M].中国文化出版社,北京:2007.

[5]百度百科.镇巴民歌[EB/OL].baike.baidu.com/view/314062.htm.

[6]黄 浩.陕南民歌发展现状与资源开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1) .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的陕南民歌与戏曲传承发展研究》,立项号:2016Z130;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南民间文化艺术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JK1229

猜你喜欢

镇巴陕南民族民间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Chinese fashion gaining foothold overseas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Applications of VR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党建地图·陕南
例谈抽象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陕南地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