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材新用
——浅析室内装饰材料运用中的怀旧风
2016-04-07冯显静颜鲜明
冯显静, 颜鲜明
(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 江苏南京 211106;2.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17)
“旧”材新用
——浅析室内装饰材料运用中的怀旧风
冯显静1, 颜鲜明2
(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 江苏南京 211106;2.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17)
城市的大力改建正在使城市历史的印迹越来越少,或许保留下的老房子经过修缮、改造唤起了大家的怀旧情绪,各种稍有历史感的装饰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巧妙创新运用,焕发出别样的时尚和情调。设计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旧时代的材料、新材料的复古设计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等方式达到“旧”材新用,其中透出的情感化设计、弘扬传统文化和3R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诠释了室内空间中的“怀旧风”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更深入地来探讨。
室内空间; 旧材料; 创新; 装饰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各个区域。清一色的幕墙建筑让行人不知身在何地,城市的历史踪迹越来越少。所幸,老城保护的意识使得濒临拆迁、推倒的有点历史价值的老房子被保留了下来,或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或被改建成了创意园、艺术展示中心,或成了城市标志性的娱乐商业中心,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厂、上海新天地、成都的宽窄巷子商业步行街、南京的1865创意园区等,抒发了城市的“怀旧”情怀。
“旧”,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跟“新”相对,过去的、过时的或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怀旧”是指怀念往事和旧日有来往的人,包括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等。怀旧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对“引起回忆的物品”的描述,点出了怀旧情怀的渊源——“真实稳定的情绪感受的形式需要时间:它们来自不断的交互作用。人们喜爱和珍惜什么?人们厌恶和轻视什么?表面的外形和行为的效用所起的作用相对微小。而重要的是交互作用的历史、人与物品的联系,以及由它们引起的回忆[1]。”诺曼还归纳出了设计的3种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反思水平的设计往往与物品引起的个人回忆有关,更偏重于信息、文化、情感等因素的传递。因此,怀旧的设计使人们在回忆中产生快乐舒适的心境,被人们接受并喜爱。如室内空间中粉刷成蓝灰怀旧色调的墙壁、诉说着曾经的故事的各式各样的复古小饰物、小杂货,弥漫出动听迷人的小音符的大喇叭音乐留声机,充满怀旧感觉的红色砖瓦墙、马赛克瓷砖及手感柔和的棉麻布料等。诸如此类的怀旧情调已不仅仅限于追求特殊氛围的餐厅、酒店、艺术工作室这类空间,普通的居室空间、办公空间之中也越来越常见,耳熟能详的Loft风格、古典风格、田园风格及新古典风格都无不透出这种怀旧的氛围。
室内空间的怀旧氛围往往通过室内的“旧”材来体现,稍有历史感的物品及质感也许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旧”材可能是过去曾经流行的,被当下认为是过时弃用的材料,也可能是新材料的“旧”设计,甚至可能是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它们经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体现出一种别样的设计时尚,可谓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
1 旧时代的材料新用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室内的装饰材料也千变万化,从青砖、白墙到铝合金、玻璃,装饰材料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相对于新材料,旧时代所用的装饰材料更容易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扎努西工业设计中心的设计主任罗伯托·佩采塔在谈到一个家居用品大展的设计时,说:“实际上我个人的哲学是,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单靠形式和功能已经不够了。设计也必须注意到情感方面的问题,一件物品的意义,应该比它的简单外形更重要[2]。”可见,情感的因素在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看起来已经过时的材料或者源于传统手工艺的材料所具有的人情味,是新材料无法赋予的。
过去,人们对于室内装饰装修的要求往往趋向于崭新、豪华、耀眼,大理石、花岗岩、微晶石、抛光砖、玻化砖等表面高光泽且大规格尺寸的材料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以显示其高档、大气的风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于空间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对材料的选择依据不只是视觉因素,还融入了情感因素。清水混凝土、陶土砖、铸铁等过去常用的材料因其带来的怀旧情怀,再次被人们用来做装饰,体现出质朴与个性。
就以混凝土为例:混凝土原本主要是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开始盛行。如今,这种材料已经不只是建筑结构的材料,还因为其特有的装饰性,成为室内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室内混凝土的装饰往往被应用于普通的公寓大楼、公共停车场及一些普通的公共建筑场所,在人们眼中是一种原始、简陋的装饰效果。而现在,混凝土则被誉为一种粗犷、富含工业气息的材料的代表,经过最新上色和表面修饰的处理,成为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室内装饰中一道别有风味的风景线。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大量运用了清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新型材料,涌现出了许多精美的建筑作品和以运用混凝土为名的建筑大师。如日本著名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饰面的建筑已经成为他个人风格的标志,作品遍及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及住宅等,体现了其建筑化的自然及真材实料的建筑理念,掀起了清水混凝土的热潮。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被誉为建筑界的传奇,通过装饰混凝土的材料运用,空间的变换多端就如儿童手中的橡皮泥,室内的墙面、顶面也不只是规整的垂直面、水平面,就如魔幻世界、童话世界一般。装饰混凝土在建筑装饰上的运用给建筑的室内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保留自然纯朴的混凝土质感的基础上,在色彩和造型上有了更多的变化。混凝土的技术的改进改善了原本的性能,不需要涂抹水泥砂浆或粘贴饰面材料,即可以保证其功用,且成本较低。另外,新型的混凝土产品主要通过预制生产、现场安装,克服了室内空间有限的施工作业条件,与室内装饰装修的整体性、模块化技术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在现代室内空间中,铸铁材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铁艺家具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运用于室内空间中,到后来的装饰艺术运动中,自然的植物造型、齿轮或流线型线条、辐射状的太阳光造型被铸铁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铁艺给人一种怀旧、复古的味道,具有欧陆情怀的欧式古典风格、地中海风格空间中经常看到铁艺的影子,如铁艺餐桌、铁艺床、铁艺花架、铁艺楼梯等。另外,“黑板墙面”也作为装饰被运用到室内空间中。过去,没有白板、白板笔,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均是黑色油漆刷制而成的黑板和粉笔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如今,为了营造这种怀旧的氛围,墙面的局部或者整个墙面都被制作成了“黑板墙”,配合粉笔绘制的各种涂鸦,让人仿佛回到了童年。
现代空间中属于旧时代的材料还有很多,如让人回到哥特式建筑时代的彩色玻璃、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搪瓷材料等,这些怀旧材料经过设计师的重新创造、重新利用,焕发出新的活力。
2 新材料的“旧”设计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不可能倒退,新材料、新技术对于室内装饰来说也是无法逆转的。早在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莫里斯,试图通过回溯到中世纪手工艺的传统来改变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虽然对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依然不能扭转技术前进的脚步。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莫里斯田园牧歌式的复古设计使很多人迷醉,手工艺传统制作的产品具有的亲切感是当时的工业新产品无法复制的,再加上工业革命初期的技术还不完善,产品的精致度还远远达不到手工业产品的水平。但经过百年的发展,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给设计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在经历了多年的现代主义风格垄断以后,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单调、无人情味的风格感到厌倦,开始有人追求更加富于人情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传统表现的形式,这大概就是所谓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3]。后现代的复古设计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不排斥技术,而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来营造出“旧”的味道。
就拿装饰材料中的瓷砖来说吧。近几年,仿古陶瓷砖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备受青睐。相对于玻化砖、微晶石等特别光洁的瓷砖,表面亚光且有肌理感的仿古砖则显得柔和、低调,除了具有防滑、耐磨的功能特性以外,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自然、宁静的美感,同时有着古典的独特韵味,有些岁月的沧桑,也有些历史的厚重,营造出怀旧的氛围。相对于旧时代的陶土砖,仿古砖除了外型上给人“旧设计”的感觉,还具有致密度高、强度高等新材料具备的性能,便于现代人使用。仿古陶瓷砖往往在古典装饰设计风格中得到运用,同时也出现在崇尚自然风的地中海风格、田园风格和崇尚原始味道的Loft后现代设计风格中,色调有红色、灰色、浅蓝色、米色、棕色等,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现代建筑中,金属常被运用于建筑结构、连接构件(如钉子、铰链等)、建筑设施(如栏杆扶手)等,也因其特殊的工业美感被运用在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中。金属是一种耐用的材料,具有防虫、坚固且易于回收的特性,但时间长了,会被腐蚀而失去光泽,有些还会生锈,锈迹斑斑的表面也给人一种怀旧之感。为了营造这种复古的氛围,有些空间通过涂刷仿铁锈漆的方式来模拟铁锈的视觉效果,如一些铁锈表面效果的雕塑、造型墙的饰面等。在Loft风格的空间中,往往通过保留表面未经修复的裸露的旧管道,甚至故意将管道做成近似颓废的“旧”造型,来营造一种工业、自然的氛围,冷冷的、略粗糙的金属材料与室内精致的家具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空间也显得特别有活力。
人们的怀旧情怀使得“旧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新的竹木等材料,也经过特殊的做旧处理,如掉漆、磨痕、手工涂刷不均匀的油漆效果、结构外漏等,使本来全新的材料具有斑驳的岁月感,看起来更亲切。这一类设计在Loft空间中经常被采用,旧设计与新设计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对比,空间也体现出一种格外的活力。
3 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
近几年,环境保护的议题越来越被全世界重视,“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如何最有效地合理使用资源成为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3R”(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理念,旨在呼吁人们通过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废旧资源,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垃圾的产出,同时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国外有很多举措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一般有专门的机构来运作。如“美国有很多废旧物品丢弃站,通常承担着再加工的服务、运输和安装工作”[4]。专业人士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同时避免了废旧材料可能会带来的健康隐患等不良因素。除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再利用的废旧材料因其唤起人们的回忆,非常具有人情味,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个性的时尚感。
相对于其他只能填埋、丢弃的材料,木材可以被更好地回收利用、循环使用,经过修饰和处理,即被保留下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从建筑的结构材料,到建筑非承重的墙面、室内的隔断及家具,木质材料围绕在人们的生活空间,大家对木质材料都有一份特有的亲切感。在居室空间中,一些旧的竹木家具在造型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但其良好的品质和特有的时代气息让人们又舍不得丢掉,经过巧妙的改造,这些旧的物品在现代空间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使室内具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就像陈酿的红酒一样。比如,一个造型考究的樟木箱子被改造成了一个有着储藏功能的茶几,既体现了使用者特有的一种品味,又保留了儿时的回忆,樟木特有的香味和防虫的功能还能发挥功用,可谓一举三得。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隔扇、槛窗等建筑构件一般也是木制的,上面通常雕饰以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动植物、人物、几何形及吉祥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浓厚的生活情趣。虽然这些建筑构件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是多余的,但它们可以作为室内的装饰造型,来继续发挥它的功用,如隔断、墙面的假花窗等,除了烘托室内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保存了旧时的记忆和情怀。另外,一些老建筑的木雕小品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改造,成为现代家具或室内造型的小配件,也显得特别的精致和时尚。对于一些破坏较严重的家具或造型,可以利用拆除后的废料,经过设计再创造,应用于室内的装饰造型中,形成特别的装饰效果。废旧陶瓷片在室内空间里也被广泛运用。陶瓷贯穿了中国的工艺美术史,是几千年来大众生活最常见的器物和建筑装饰材料。陶瓷因其质地坚硬、耐用,除了部分具有文物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藏品外,还有许多碎片分布于各地。如著名的出产青花瓷的江西景德镇,就存在很多青花瓷的碎片,有些甚至是产于元代的青花,虽然不完整了,但其仍然色泽典雅、图案清秀,温润如玉。它们即使是碎片,也无不透出明代文人所追求的“逸气”和“粗朴”的趣味。青花瓷透出浓厚的文人士族文化,宗白华先生曾称“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日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5]可见青花瓷给人带来何种优雅的意境。设计师创造性地将瓷器的碎片通过瓷拼画的形式贴在在我们的墙面和地面,在保留瓷器印迹的同时营造了怀旧的氛围。又如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陶砖瓦,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旧城改造后,部分以建筑及装饰材料再利用的形式被保留下来。中国的建筑及装饰业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他们热衷于对废旧材料的创新再利用,同时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继承。如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王澍的作品《瓦园》,即是用66 000块来自旧房拆毁的青瓦建造而成,引起了国际建筑界对中国的更多关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人的情感需求、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还是从环境资源的保护,“旧”材新用都值得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特别是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来研究。
[1] (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英)贝维斯·希利尔,凯特·麦金太尔.世纪风格[M].林鹤,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 (美)托马斯·威廉.室内设计资源书[M].宋逸伦,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5]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冯显静(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颜鲜明 (1970~ ),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TU238.2
A
[定稿日期]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