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量确认应由谁来执行

2016-04-07刘忠奎王亮张羽鹏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上海计量测试 2016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职能管理体系

刘忠奎 王亮 张羽鹏 /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计量确认应由谁来执行

刘忠奎 王亮 张羽鹏 /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0 引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标准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1]开展测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但是标准只提供了关于测量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一些准则,而对于具体实践中如何做、由谁做的问题并没有明确阐述,导致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标准的理解可能有差异。例如,对于测量管理体系核心工作之一的计量确认应由谁来做的问题就存在争论。文献[2]提出计量确认应该由测量设备的使用者负责实施,而文献[3]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测量设备的操作者不具备相关的计量专业技能,应由计量专业人员对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事实上以上两种说法都有其局限性,同时也不够准确。笔者认为,测量设备计量确认中的计量验证工作应该由负责测量过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这两项测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1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部门以及计量部门的差别

在GB/T 19022-2003中,计量职能的定义为: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计量确认作为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很显然应该由计量职能来完成。那么计量职能是指什么?是指一个部门吗?是指企事业单位的计量部门吗?GB/T 19022-2003中的5.1规定,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5.1中描述的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这说明计量职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部门承担,不同的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现状,将计量职能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部门。因此计量职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计量职能部门,也不应理解为计量部门(通常意义的计量部门指承担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部门,这个部门一般也承担部分计量管理工作)。

除了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管理体系还包括管理职责(计量职能分配、顾客要求的识别与确认、质量目标确定、管理评审等)、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外部资源等所有资源的管理)、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和改进(内部审核、顾客满意度监视、不合格控制和处置、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管理)等过程。企业在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之初,策划和编写体系文件时就应对企业计量职能作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职能分配。计量职能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仅靠一个计量部门是无法实现全部计量职能的。

即便对于测量过程的设计和控制,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计量部门也不覆盖这一过程。例如一个以制造为主的组织,在生产过程控制中检测活动的设计一般由工艺部门承担,检测操作一般由工序操作工人执行,最终检验活动的设计由检验部门或者检验与工艺部门协作完成,最终检验操作一般由检验工人进行。如果是一个以研发试验为主要活动的组织,试验设备测试系统的设计、试验过程中的测量过程设计和控制一般由试验部门的测试技术人员承担。不管是哪种组织,其中负责测量设备选择、确定测量程序、规定测量在何种环境下执行、完成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预估的人员可以定义为测量技术人员,或者称为测量过程的设计者。这些测量技术人员不一定都属于计量部门,但是应该属于测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应该是计量职能的承担者,他们所在的部门广义上可以称为计量职能部门。

2 计量确认中的各项子活动不是必须由一个部门的人完成

根据GB/T 19022-200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通常包括:校准和计量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其中核心工作是校准和计量验证。校准是指通过测量设备与标准测量设备进行比较,确定被校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活动;计量验证是指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如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与顾客规定的计量要求(由顾客的测量要求转换成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进行直接比较的活动。计量验证是计量确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计量确认与传统检定/校准的主要区别。

校准工作一般由取得相关资质证书的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完成。那么计量验证工作应由谁完成呢?GB/T 19022-2003的附录A.4 “验证和计量确认”节中明确提出,无论由使用者或由计量职能部门进行验证,验证过程的结果可纳入验证文件,附在任何校准、测试证书或报告中,作为对计量确认体系审核线索的一部分。由此可见,验证活动可以由计量职能部门完成,也可以由使用者完成。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计量确认的各项子活动不是必须捆绑进行,可以分步骤由不同职能的人甚至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完成。因此说文献[2]以及文献[3]中的观点都有其局限性,不够准确。

既然存在不同的选项,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量确认各项子活动的责任人。GB/T 19022-2003中6.1规定,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并形成文件。一般来说,在组织设计测量管理体系时应建立一张职能分配表,将各项计量职能按照标准的要素进行详细分解,并分配至组织的各部门。组织在职能分配时主要考虑的就是现有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情况。如果一个单位计量部门的人力资源丰富,可以参与甚至主导组织内测量过程的设计和控制,那么就可以由计量部门的人员负责计量验证活动;如果计量部门现有人员数量少,而组织的测量过程种类多、数量大,计量部门的人员无法对所有测量过程有很深入的了解,那么可以将计量验证工作分配给具备能力的部门,或者说在短期内经过培训可以具备相关能力的部门,例如可将计量验证职能分配给测量设备使用部门的测量技术人员或者组织内专门技术部门中负责测量过程设计和控制的测量技术人员。

3 计量确认活动中的计量验证应由测量过程设计者执行

计量验证工作由谁完成才是一种最佳选择呢?GB/T 19022-2003附录A中指出,这种MEMC(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CMR(顾客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常常被称为验证(见GB/T 19000-2000)。虽然计量确认体系坚定地依靠这种验证,但也必须包括对整个测量过程的详细考虑和评审,以确保使用这种设备进行测量并决定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这一活动的质量。这说明计量验证工作要求执行人员不仅熟悉计量知识,还需要对测量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最了解测量过程的人应该是测量过程的设计者,故计量验证工作应由测量过程的设计者执行。测量过程的设计者应该为测量结果的质量负责,这是一个自然逻辑。测量过程的设计者在设计测量过程时必然要考虑顾客的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选择、测量设备的溯源、操作者的能力等所有影响测量结果准确的因素;还需要开展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预估、测量系统的分析和验证、文件化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因此,测量过程的设计者应该是顾客的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测量过程的设计三方面的集成者,其具备了上述能力就应该是完成计量验证工作的最佳人选。

在我国传统的计量管理体系框架下,企业计量检定员通常不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测量过程,不了解检验要求,只能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判定测量设备是否合格,而企业现有的工艺技术人员和试验测试人员也不了解计量,很多人认为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就可以直接使用,这种情况下计量确认以及测量过程控制工作的质量就很难保证。测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计量要求与生产或试验流程的融合,强调测量过程控制和计量确认,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文献[2]中提出的应由测量设备的使用者进行计量确认,实际上是强调了计量确认应由对工艺过程和测量过程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的测量设备使用者来完成,但是测量设备使用者是否就是测量过程的设计者?该文没有明确说明,这导致文献[3]作者对其进行了反驳。文献[3]作者强调,计量确认操作具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并经授权的人员是不能进行计量确认的。测量设备的操作者主要是按照作业指导书正确操作测量设备即可,他们可能不具备计量专业知识,因此不应由其进行计量确认。两篇文章一个强调计量确认人员应该了解工艺过程和测量过程,另一个强调计量确认人员应具备计量专业知识,恰好每篇文章都描述了计量确认人员的一个侧面要求,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够全面,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对计量确认人员的要求就全面了。

4 结语

当前,计量管理从测量设备的管理向测量数据的管理发展,从狭义的计量管理发展到广义的计量管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通过保证测量数据的质量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获得准确测量数据的前提是正确的测量过程设计,而完成好计量确认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客户的计量要求和熟悉测量过程及其对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要求,因此计量确认中的计量验证应由测量过程的设计者执行,这将有助于将测量过程控制和计量确认紧密结合。而不论测量过程的设计者属于哪个部门,只要通过培训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组织授权就可以开展计量验证工作。

[1]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杨波,王十庆,孟倩,等.应由谁对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J].中国计量,2006(3):30-31.

[3]石永发.应由计量专业人员对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J].中国计量,2011(3):39-41.

猜你喜欢

设计者职能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0德国iF设计奖
职能与功能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