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
2016-04-07吕占斌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
发给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的第六封E-mail
人人都在絮絮叨叨地强调水泥产业界要理性,可是喊得口干舌燥之后回头再放眼望去,真能够理性思考和行事的又有多少哇!作为产业主体的企业,老板们对于这类把耳朵磨出老茧的忠告,早就有些听够了,听腻了,听烦了;背地里肯定会回敬一句:“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价格断崖式下跌,亏损如同自由落体,产能过剩的阵痛难忍,怎么能让人理性得起来呀!
难道新常态就是这样嘛?不知怎么了,企业运营中令人苦恼的麻烦事接连不断,为啥不像过去那些年顺风顺水了,总觉得与市场节奏不合拍,说啥也踩不上点,心烦着哪!不知怎么了,财运不佳,喝凉水都塞牙,为啥本来看准的市场走势却冷不丁来个大翻个,竟冒出来一些出乎意料的麻烦,郁闷着哪!不知怎么了,过去一向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突然间不好使了,为啥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开始空转了,市场链条上的客户关系也不“铁”了,头疼着哪!不知怎么了,企业利润腰斩式下跌且跌跌不休,本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谷的大好机会却沾不上光了,不论大集团还是小企业无不如此,揪心着哪!这就是3000多家大中小型水泥企业老板们都有的同样感受与心态。
这不,急切切跑来切磋的一位集团大老板,人家可是业界的头面人物哇!一见面就惊呼这水泥市场烂透了,邪了门了!利润一下子由沸点跌倒冰点,过去用过的招数都抖落出来了,还是不见起色呀!在他看来,所有这些都是行业自律不强惹的祸,都是市场集中度不高造成的。大集团痛骂中小企业瞎搅和,中小企业指责大集团就是祸首。这不,日前辽宁爆出某大集团在错峰期跨境倾销熟料,嘴仗一直不断!
快言快语的大老板所表达的个人判断,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水泥企业老板的普遍心态和看法。实话实说,我却不敢苟同。罪魁的帽子给谁戴上最合适?我认为,应该归咎于逻辑混乱。说开来,则表现为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市场运行逻辑混乱,产业战略逻辑混乱。由于逻辑混乱才导致了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自律就变成了猴皮筋,进而才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加缪说过“荒谬的东西绝不会带来解放,它只会带来禁锢。”且不言,为什么会造成水泥产能如此严重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速度为啥总是像蜗牛一样爬行呀?我只想反问一句:假设水泥产能不过剩了,是不是就等于说现实的水泥产业就能担当起现代产业的大任了?再假设水泥企业不转型升级,是不是等于说在变革的商业形态中运作就能够游刃有余了?我看未必,连老板们也会觉得底气不足吧!
这位老板的市场理念逻辑,明显存在着传统水泥市场格局的路径依赖,逻辑的焦点仍然停留在传统水泥制造模式中心上,沿袭着传统水泥市场商业形态的惯性。这能怪谁呐,人家几十年一以贯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哇!可问题正出在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双脚站在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全新产业环境中,这个宏大背景决定了水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需要重新确立起新的运营逻辑,构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形态。有言道: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当今水泥产业困局的顽疾之根,恰恰出在水泥企业管理团队对新常态下的市场逻辑误判上,就是上面提到的逻辑混乱——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市场运行逻辑混乱,产业战略逻辑混乱。
新旧逻辑的激烈较量早就在明里暗里展开了,这场看不见的暗里博弈——厮杀于老板们的头脑里及其习以为常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管理团队凭借陈旧的市场逻辑产生的误判,继续沿用旧的市场形态下有效的经济逻辑去应对新市场形态,或者说是一种曾经有效但当下却失效的旧逻辑,已经与市场现实形势风马牛不相及了,与市场扭着劲哪!自然会影响企业团队的决策和执行,屡屡受挫在所难免;这场看得见的明里博弈——角力于沿用原来惯常的企业决策和运营行为,肯定会遭遇到新逻辑的碰撞和冲突,难怪企业微观的策略行为不灵了,具体运作方式失效了,客户交易关系散花了,不知为何企业的脚步总是踏不准市场节律,费九牛二虎之力却离目标相去甚远。
虽然,新旧逻辑说不上水火不相容,但在目标、方向、路径及模式上,肯定很难达成无缝对接,不合拍就会冲突,不匹配就得顶牛,所以出现今天令人闹心的局面也不足怪。
逻辑混乱导致非理性行为泛滥,而理性原则的建立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它又是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理性与不理性,都跳不出逻辑轨迹的圈圈,这就不可回避地发生新逻辑与旧逻辑的博弈,事实也正是如此。
任何产业新逻辑的孕育和出现,都会看到某种异质思维的新面孔,新陈代谢,搅动原本固化的一潭死水。往往异质思维不甘心停留在思想层面上,总是会积极主动地转化成产业运行的逻辑,影响着产业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
逻辑是什么?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企业行为逻辑有三个维度:其一是基于理论,主要是市场理论;产业界在某种市场理论指引下,秉持的经济逻辑(Economic logic),企业意欲寻找一种能够产生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回报率、比当下资本成本更高的利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经济逻辑(Economic logic)一方面导引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形成了一系列经济活动现象;另一方面,它又孕育出一种新的市场机制,营造当下市场不同以往的新景观。其二是基于事实,就是当下市场的现实状况,新问题、新需求、新趋势倒逼人们必须有新思维、新判断和新行动。其三是基于经验,即历史和国际经验,对于水泥产业只能是国际上先进经验了,可从中洞悉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寻找到参照样板和路径。
新逻辑是什么样子呢?这场新旧逻辑的大PK又将怎样展开?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颜值大战”的肉搏开始了——水泥产品质量的建筑性能固然重要,但在与产品环境性能的博弈中,水泥产品“绿色颜值度”的影响力迅速蹿升,已成为了影响市场价格、客户需求及公共评价的重要元素。
市场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及其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绿色GDP评价体系齐头并进,引领水泥企业告别野蛮生产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关注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提升产业“绿色颜值度”,彻底洗刷水泥产业与生俱来的黝黑底色。
绿色发展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为与生产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否则将无法实现市场有效传导,无法改变绿色供给不足,依然只能是“非绿色”的增长。
关照现实,水泥产业的现状足以验证了上述市场理论是一付对症药方,必然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时甩掉污染排放大户的头衔。水泥工业年排放CO2约12.5亿~14亿吨,约占全国总排放量12%,约占全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的25%左右。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20%,NOx、汞排放均位列第三大排放源。单位水泥碳及NOx、SO2、Hg排放比例远高于国外同行水平。
——何时不被称为矿石能源消耗的老虎。水泥耗煤约占国内耗煤总量6.5%,可燃废弃物替代燃煤率还不到0.1%。
——何时不再是环境谤怨事件的多发区。目前,我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水泥污染肯定是逃不掉的被声讨对象。
国际产业经验给我们明确的指向,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的燃煤替代率,是当今工艺技术环境下最能反映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的重要指标。它一是反映了矿石能源消耗量的多少,二是自然矿石资源消耗量的多少,三是废固物处理对生态环保贡献率的多少;前两点体现了产业内部“去黑”的力度,后一点是跨产业外部“添绿”的程度。
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与本国水泥工业耗煤总量的替代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荷兰95%,法国42%,日本31%,美国26%。考虑水泥行业规模因素,把全球水泥工业应用替代燃料比例最高国家的桂冠戴在德国头上,乃名副其实。据VDZ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该比例达到63.4%。之所以如此,这些国家除了拥有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高效及环保意识最高的水泥工业、较早地重视研发推广应用替代燃料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普遍采用了一种系统地评价企业环保水准的方法,即从产品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的环境绩效评价(EPE),有效地管理和改善企业的污染管控和生态保护系统,大力改善了产业观感及企业声誉,不再是社会上利益相关者们死死盯着的靶向目标。
尽管从数字上看,我国工业废渣废物利用的绝对数量逐年提高,相对稳定在22%以上,但与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鲜见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价规范还是空白。
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正在成为市场价值的核心元素,逼迫水泥产业秉持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逻辑,不但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更要提高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创造利润,担当起社会责任。
国家行动里程碑立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到2018年,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与2015年相比,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产业集结号吹响了——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绿色建筑材料定义及特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选用、开采加工、产品制造、产品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物,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可循环再利用,不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置的要求,而且全生命期内与生态环境和谐,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五个特征: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可循环、长寿命的特征;生产工艺和生产使用过程中贯彻清洁文明、净化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特征;具有低排放、无污染、无毒害、与生态和谐的特征;满足绿色建筑和其它应用领域配置要求,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发展进步特征。
为此,全面推行水泥企业清洁生产,二代窑烧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引导错峰生产,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及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等。
企业行动脚步加快了——海螺、华新水泥等几大家领头羊企业率先发力,众多中小企业在去产能的压力下,转型环保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拓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高值化的产业链,为区域内生态环保作贡献。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互联网”的口号叫响了——水泥制造链环在产业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在与渐成气候的网络资讯的博弈中,网络资讯对产品制造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迅速蹿升,已经成为了促进产业裂变、进化的催化剂。
传统规模化生产的市场理论长期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先生产后推销”的固有逻辑,潜意识里“我生产什么就等于市场需要什么”,“销量规模经济”始终贯穿于整个商业模式之中。到头来又怎么样哪?一次又一次的产能过剩,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重创,乃至成了割不掉又蔓延扩散的毒瘤,把整个产业折磨得死去活来。
“最了解产品的人一定不是雇员,而是用户”,凯文·凯利(KK)曾经说过的这句话,点中了传统型水泥商业模式的死穴,别以为制造链环可以呼风唤雨主宰一切,关键还有上下游市场,以及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改变。
乍一看,大规模生产,提高产能,增加产量,没有错哇!
这样做可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多抢市场份额,利润倍增。当走到一定阶段后,它无法自我连接形成的一个又一个孤岛式市场死角,穿不透那一层又一层固若金汤的信息屏障,只能任其发展到供给侧衰老,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块短板。
何路神仙能助企业走出传统商业模式的噩梦?“+互联网”为水泥企业转变制造方式和运营模式,撞开阻隔在制造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篱笆,开起了直通车,提供了一个大机会和新手段。为此,“水泥产业+互联网”既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又是创新制造方式、运营模式的引擎,驱动水泥产业走出“红海”,祛除供给侧老化的病灶,提高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效率、效能。
尤其处在去产能、去杠杆的阶段,没有新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有效运行,彻底将原有旧模式取而代之,去产能不但去不成还会添新病,转型转不好还会就地转磨磨,升级不上去也会跌个倒栽葱。然而,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不会凭空产生的,需要大数据透析市场,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部件化、自动化的新需求,企业除了“+互联网”还能指望得上谁哪?
循着国际同业先行一步留下的足迹信息,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普惠工具。“+互联网”提高了水泥生产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绿色水泥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提高绿色水泥产品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其间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推进智能制造,重新进行基因再造,完成制造方式的变革;二是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重新定义渠道,改造业务流程,重塑产品价值链;用一句话挑明了,就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水泥产业融合新模式,从制造环节前端向后端的服务延伸,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可以预知,“+互联网”创新企业智能制造与运营模式,绝不会只局限于企业个体的变化,呼啸而来的必将是,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大裂变、大融合和大进化。
对于水泥生产制造企业应用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视角各有不同,有的主张自办,有的倾向外包。依我看来,应该依据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选择而定。那些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的大集团,完全可以依托已有条件直接“触网”,一步到位也无妨;中小型企业基于资源条件所限,可与优势专业企业“外包”,构建价值链“生态圈”型企业。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高附加值”的旗帜飘起来了——水泥原料产品的制造规模固然重要,但在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及外部成本倒逼下的博弈中,水泥产品使用减量化推进产业链高附加值已成大趋势,正在改变企业靠低端产品规模获取利润的方式。
从市场理论的维度上看,那种低端制胜、低成本优势制胜的逻辑过时了,“水泥消费量不该越用越多、更不是产能规模越多越好”,套在头上那二十多年世界第一的光环,一方面难以遮盖给产业造成的创伤,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代价。仅从微观而言,2016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亏损面达40%,利润同比下滑26.6%,跌至近几年的最低点。这是在煤炭价格奇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全行业大面积亏损,老板们心里都清楚这说明了什么。
聊到此,老板们咂咂嘴该琢磨一下,之前《纽约时报》对中国水泥使用量的评价,尤其是局外大伽比尔·盖茨说过的那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一定会悟出更多的道道来。
又是哪一条新逻辑正在摧毁旧逻辑呢?当然是高附加值。这个逻辑又从哪冒出来的呀?强大的绿色环保潮流与新型建筑方式的市场需求,共同孕育诞生的“宝贝”——高附加值。然而,高附加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它依托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离不开科技等知识信息的支撑;二是离不开全产业链发展。试想,水泥产品部件化没有科技支撑怎么成型,没有产业链怎么装配呀?水泥产品绿色化,失去了科技含量与产业链,节能减排就步履维艰呀!当下水泥产业客观现实与国际产业经验,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日前,住建部从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品质、提升供给侧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出发,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鼓励水泥及混凝土企业、建筑企业,转变成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和建筑部件,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而目前的这个数字还不足2%。
如上述所言,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推动了水泥产业链发展,为水泥企业高附加值部件化产品规模化提供了条件。一是提高增值率。以发展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一吨水泥可生产3立方米商品混凝土,而单位水泥与商品混凝土价格相差不多,可使吨水泥产生三倍附加值。二是推进减量化与自用率。由于部件化产品的需要,大量水泥原料被企业内部消化使用,不再单纯依靠水泥原料销售规模大小定输赢;这必然刺激企业根据部件化产品市场需要,生产建筑功能强、环保价值高的水泥原料,提高产品部件化的科技含量,强化高附加值优势,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赢得客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端产量规模。水泥产品部件化大趋势,势必在一定意义上会抑制水泥原料消费总量,直接销售水泥原料量会大幅降低,客观上起到了水泥用量的减量化。欧美发达国家水泥企业实行产业链运营,自用率高,促进了供给侧结构优化,也是市场运营有序之锚。
环境外部费用制造者,一直是水泥产业心照不宣的硬伤。从水泥制造到终端项目现场的污染排放,转嫁给消费者支付的一大块额外损失费用,诸如居民健康的损失费、环境舒适价值的损失费、农作物减产损失费和建筑物“短命”而增加维护损失费等等。这块看不见的外部费用直接表现了水泥产业运行的外部不经济性,一个不经济的产业怎么可能长久维持运营哪!怎么办?这自然又回到了本节开头点题的高附加值逻辑上来。
难道水泥原料产品就不能达成高附加值了吗?老板们一定会回敬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当然可以,但很有限。这缘于现有水泥制造工艺技术的局限,难以克服“两磨一烧”过程中的成本及污染短板;还有高附加值原料产品市场的规模的局限,大多属于个别项目“格路”的小众化品种。
总之,水泥产业以产品部件化的全产业链为依托,以科技和知识信息作支撑,高附加值凝结在产品应用功能上,凝结在生态环保效应上,凝结在后续服务的优化上,凝结在产业跨界融合上,凝结在外部费用的内部消化水平上。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跨界突围”的战役打响了——水泥企业内部制造能力资源管理固然重要,但在与产品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再利用化需求的博弈中,重塑跨界核心主业创新价值的战略地位迅速蹿升,水泥产业链跨界发展是必由之路。
对照今日,长久奉行大规模制造逻辑下的低端生产、产销分离,导致市场供需结构错配,终于使产业深陷红海中难以自拔,粗放式产业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遭遇到了顶不开、撞不破的天花板。有分析师坦言,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根源就是企业过于依赖扩大产能规模的发展路径。
触及这个问题,时而会听到老板们这样的反驳,美其名曰:“坚守建筑材料主业”。坚持主业发展,从来没有错,但要看是什么样的主业,关键是否符合市场环境、有利产业发展的主业。
这种理由似乎理直气壮,冠冕堂皇,但需要提醒老板们要先厘清:现代水泥产业的主业是不是等同于旧体制下的原料生产?现代水泥产业主业的真实样貌到底是什么?与传统水泥产业死守原料规模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跨界是不是就等于说放弃水泥产业的核心主业?产业现实状况与国际产业经验都表明,主业的形态和内容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应成束缚产业跨界发展的羁绊。
死守水泥原料制造偏狭主业的结局就摆在眼皮子底下,有目共睹;正犹如一股从山顶滚落下来的泥石流,一下子把原本独具优势的长产业链触角,砸了个稀巴烂,产业呈现七零八落的低端碎片化,企业自己把自己置于孤岛之上,成了孤家寡人;更像一条割不断理还乱的绳索,把产业捆绑在狭小逼仄的原料生产的圈圈内,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说,还以为是世外桃源。
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导致于此,一是基于低端产品+销量规模的简单逻辑,水泥企业主动自残手脚,任性地把上下游都丢给别人,一门心思扩大熟料规模,以为龟缩威虎厅我就是占山为王的座山雕!二是基于现行商业模式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迫于资金应收占款拖欠的无可奈何,索性把这块业务拱手相让,就连业界数一数二的海螺也不敢“破壳”,唯恐现金流阻滞被“小蚂蚁”蚕食掉。三是基于现有理念、设备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机制、人才团队等企业资源,清一色按照水泥原料生产量身定做,延伸产业链重新配置资源难上加难,对跨界发展望而却步。
跨界不会冲击或削弱核心主业,更不是左道旁门,相反是依托水泥制造优势构建现代产业意义上的正牌主业,围绕水泥产业链做好一篇大文章。跨界也不是好高骛远,异想天开,一个本是同族堂兄堂弟的终端建筑产业,开辟水泥产品为施工项目服务的纵深市场;另一个本是邻家小妹的绿色环保产业,围绕着水泥原料循环利用、燃料替代率的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可见,我们双脚跨入的哪个界,不过只有一步之遥或是一墙之隔,且市场关联度极高,一点也不陌生,极易同企业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关系、节能减排相对接,担忧可能发生一步踏空跌落悬崖的危机,本在可控之中。做梦都想着跨界突围,哎,就怕成本吃不消!这是老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此稍作展开。
资料显示,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蕴含丰富的水泥制造可利用资源。截止2014年底,全国大宗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超240亿吨,加上金属矿山废石,累计堆存量近600亿吨。据估算,2015年我国城市垃圾总产量已达到1.6亿吨,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陈洪章教授研究成果表明,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日耗煤量为433.3吨,若配套日处理3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每天可替代60吨煤炭,补充84吨水泥原料,同时产出50吨建筑用木塑模板,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总量10万吨。每吨垃圾处理成本在130元,而每吨建筑用木塑模板可获利200元。
当下,水泥产业正倍受供给老化的煎烤,跨界发展为过剩产能找到了新市场,产业开辟出了新分支板块。通过协同处理固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以及服务绿色建筑终端市场的需求,能够以最小的市场出清带来的成本和代价,把原本供给老化、供给过剩的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开启产业增长新周期。这才是跨界发展最具价值的重要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优先市场创新”的旋律奏响了——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在与区域产品、物流制约、市场运营的市场特性的博弈中,创新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的迫切性迅速蹿升,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成长的动力源。
侧身大市场,谁都巴不得有那么一天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实现绿色化大突破,可产业现实状况和国际产业经验提醒我们,尽管水泥制造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智能化技术,流程再造技术,水泥使用的减量化技术,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等,但欲突破水泥行业共性的、关键性的“两磨一烧”技术难关,打通横亘在绿色之路上的“瓶颈”,还有待时日。
这并不等于说水泥产业发展山穷水尽、无所作为了,更不能抱着“重制造轻市场、重硬件轻软件”的旧逻辑跑到黑!谁都知道,永远不应停下“两磨一烧”技术攻关的脚步,然而,滞后的商业模式,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仍然面目依旧,原地踏步哪!我们新型干法技术水平不输给国际同行,时不时还会成为骄傲一把的资本,但在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创新上,“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还是一块撂荒待垦的处女地。
产业上下早该认这个账,新法技术工艺的广泛普及与承袭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商业模式之间的扭曲与脱节,是造成当前水泥产业供给侧老化症——产能过剩、全行业陷落的重要原因,也是水泥产业大而不强的“肥胖”症结所在。
事实上,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任何先进的技术工艺可能成为单体企业、局部市场的竞争手段,但却很难转化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优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产业,在坚持减排节能核心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着眼于提升全产业链价值,重视在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企业组织形式上有所作为。哪怕是某种单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譬如水泥使用减量化技术,替代燃、原料与协同处置技术,低碳长寿命水泥产品技术,碳捕获及储存技术的产业化,统统作为市场运营中的一组结构件,巧妙地嵌入新商业模式之中,随之变革企业的组织模式。
举例来说,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贯穿于废物产生、分选、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和处置、污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安全等规范化流程和标准,融入水泥产业链运行中。水泥原料在产业链的最终用途上,美国有大约75%的水泥被企业用来制作预拌混凝土,近15%用来生产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混凝土,而德国在这两项的比例约为55%和30%。
国际同业的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并不意味着产业空心化。不能简单地把商业模式同营销方式划等号,企业组织形式也不等同于兼并重组。一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不单单是拥有某项技术或产品,还必须有与其相配套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拥有统治力和话语权。
强调优先市场创新逻辑,其含义是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能给水泥制造链环注入新动力,首先是用高附加值摆脱成本定价依赖,“+互联网”打破旧有的渠道模式,供应链激活业务结构效率,在组织、营销、管理三大节点上寻找突破口,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和价值点,从串联流程颠覆成并联生态圈,最后通过产业联盟等组织形式打造共创共赢平台,跨界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依据波特竞争力理论,产业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的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笑曲线”的高端,是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因。企业将依靠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所释放的结构效率,完成对原有单一性发展渠道的转型升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坑爹游戏”该快些收场了——水泥市场占有份额固然重要,但在与现实的产能严重过剩、高负债、低效率的博弈中,野蛮成长的后遗症带来的震荡和风险迅速蹿升,谁能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先者。
沃伦·巴菲特曾发出惊世之语:“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你总是会有想尽快清空的冲动。”近些年来,水泥产业江湖之上,老板们揣着“我扩张,我英雄,有买单兜底的,不捞白不捞”的逻辑,过去曾经厌恶至极的高杠杆、高负债,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整个产业玩起了“坑爹游戏”,其热度近乎疯狂。
问起是否考虑过如何收场,反正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银行有钱,先拿到手跑马占荒再说,至于说怎么还,那怕啥呀,不是有连片土地的厂区、矗立的厂房和设备烂摊子在那儿吗!丝毫不掩饰“坑爹”的动机和企图!
社会上“坑爹”的爹,人家是血缘意义上的亲爹,有DNA作证,可是水泥产业野蛮成长的这个“爹”是谁呀?如按照基因图谱追踪下去,这个爹首先是银行,产能过剩出清、资不抵债破产,“坑爹”等于坑银行,恭恭敬敬地送上一堆坏账;再看银行又是谁的呀,当然是国有的,“坑爹”那不是坑国家吗,可国家又是全民所有的,追来追去,“坑爹”就是坑咱老百姓。
不合理的规制不仅有违克服市场的某种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初衷,甚至进一步助长了粗放的生产方式,也把供给侧老化推向了极端。面对此情此景,企业老板们心里也一肚子不服气呀!谁让国家出台那么多鼓励“坑爹”的产业政策,又有银行放贷做靠山,鼓励产能扩张大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在,我想蛮干也干不起来,即便有那个心,兜里边没有几个铜板,想“坑爹”还不知“爹”在哪儿,不是吗?
反思这些年来不适当的产业激励政策,确实鼓励了“坑爹”,怂恿扩张,这绝不只是水泥产业独有的现象,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从房地产行业到光伏产品,哪一项不是如此的结局。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造就了企业家们最为敏感的商业嗅觉,又怎能舍掉“坑爹游戏”中碰到唇边的那碗羹哪?
其实,精明的老板们比谁都清楚,“坑爹游戏”不过是一场规模扩张大旗下的套利把戏,把疯狂扩张当增长,肆无忌惮地套政府、套银行、套补贴、最终也套牢了自己。
终于,去产能、去杠杆的大戏已经开唱了,“坑爹游戏”也到了鸣锣收场的时候了。这次会怎么样?人们仍然依据旧逻辑心生奢望,最好是国家政策兜底,那咱就赚了!次之是推给债权人买单,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最糟糕的是企业自己吞食苦果,反正是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坑爹游戏”还会复制上几次的路径吗?权威人士给出的答案倒有些刺耳,当前的去产能、去杠杆,绝不能是每个企业去掉10%,而是一个破产淘汰出清的过程。只有这样,泡沫破灭才能使探索新技术的成本更低,新订单完成起来更有效率,从而推动新一轮产业的繁荣。
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产业扶持政策不可一概而论,比如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产业项目,当属于大力扶持之列。何出此言哪?与水泥产能相比,首先是它的环保公益性;其次是它能消化利用原有过剩产能包袱;再次是可持续性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到2014年底,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的线仅有20条,加上在建项目,总消纳能力仅仅400多万吨。这种早已在国际上操作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啥发展的速度不如水泥产能扩张那么迅猛,根子在于产业政策补贴力度小,单靠企业自身运营维持难以为继。
经济学家米塞斯说,观念决定历史。旧逻辑定义之下的水泥企业的运营惯例、程序和规则,仍在原有组织中如幽灵一般阴魂不散;新商业逻辑的萌芽也开始在大变革中拱破产业现实的冻土层,渴望着阳光和雨露。此刻正走到一个歧路丛生的地段,迫切需要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们站出来,领衔主演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故事,因为在你们的手上,托着未来水泥产业的分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