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AM图书馆用户信息系统接受影响因素研究

2016-04-07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影响因素

王 华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6)



基于TAM图书馆用户信息系统接受影响因素研究

王 华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6)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图书馆信息系统;影响因素

摘 要: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探讨了影响用户使用图书信息系统的结构层面,将影响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因素分为主要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着重分析了组织环境、个体差异、信息系统品质等因素,以期为图书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相关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应该准确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变化,全方位地开展综合性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复杂的信息需求。但现实是图书馆投入巨大成本建设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却没有被用户有效使用,其实际价值没有体现。目前理论界对信息资源的研究较多是从图书馆主体的角度出发,诸如信息保存、信息检索及系统整合等,而从客体即用户角度对系统进行的研究比较匮乏。

1 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Davis在1989年运用理性行为理论(TRA)为基础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研究目的是希望能从使用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因素来解释、判断和预测使用者面对新信息系统时的态度和行为。该模型包括五个主要结构层面:外部变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行为态度以及使用行为意图。Davis以系统设计特征变量为外部变量,作为个体决定是否使用信息系统的初始因素,外部变量直接决定了感知易用性,感知易用性随后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了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同时又共同决定了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态度,这个态度又和感知有用性一同影响了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行为意愿,行为意愿最终决定了实际系统的使用(见图1)[1]。

Davis认为,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使用某一特定系统所付出努力的程度。当使用者认知到此系统越容易使用时,使用系统的态度会越正向。系统越容易使用,使用者对于自我表现会更有信心,进而乐于接受使用该系统;若系统难于操作、过于复杂或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该系统,对使用者会造成心理负担或产生不良负面情绪,进而排斥使用该系统。例如:当信息用户认识到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容易操作,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力学习,则使用该系统的态度越正向。同时感知易用性会受到外部变数的影响。

图1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有用性是指当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情况下使用信息系统时,主观认为使用此系统能够提高其工作绩效或学习表现的可能性。当潜在信息用户对此系统的感知有用性越高时,使用此系统的态度越正向,使用此系统的意愿也越正向。TAM假设当用户认识到系统容易使用,会促进用户以相同的努力完成更多的工作,改善或提高工作学习绩效。潜在使用者主观地认为使用某一特定的信息系统,将会提高其工作绩效或学习表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感知有用性表达出系统用户对工作或学习上的表现期望,例如:信息系统对于学习或工作有帮助,可以缩短工作或学习的时间。当潜在用户直觉到某一系统的有用(帮助)程度越高时,对该系统越会持正面的态度。感知有用性同时受到感知易用性与外部变数的影响。外部变量是指可能影响使用者在使用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的外部因素,例如:系统特性、训练、系统设置过程、个人不同的背景变项、方便性、环境变项等。外部变量会透过认知有用性以及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意图与实际使用[2]。

使用行为态度是指信息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时,认为有利或不利于自己的感受。信息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态度同时受到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影响。当用户感知到系统的有用性越高,则对系统所持的态度会越正向。也就是说,当用户感受到在使用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功能操作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学习,又加上使用该系统将提高学习或工作上的效率,则对该系统会产生正面的评价。使用行为意图是指信息用户未来使用某一信息系统的愿意程度,也就是个人在主观意识下,计划采用某种科技或信息系统的可能性。Davis认为使用行为意图,同时受到感知有用性和使用行为态度的影响。例如:当信息用户认识到使用信息系统的检索功能,有助于提供学习工作效率,则对该系统产生正面评价,同时越愿意使用该系统的检索功能。

2 技术接受模型视角下图书馆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理论模型研究,用户接受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①主要因素。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②外部因素。包括用户的个体特征和信息素养、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品质等。

2.1 主要因素

模型认为用户是否使用信息系统,其核心要素在于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信息系统是支持信息用户学习的工具,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所要投入的附加工作量以及这些工作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信息系统易用性的主要标志。然而不同的信息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们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如果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特征一知半解,不了解其使用方法,那么会导致系统应用程度低,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员提供的帮助会对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感知易用性产生良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次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现有研究表明,有些用户拒绝使用信息系统,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使用该系统的难度大,不易操作。因此,图书馆可以设计不同的培训方式,提高其系统的易用性。例如:开展在线或离线服务,包括开设信息检索方面的课程、为学科用户推荐恰当的资源、网站界面提供检索实例等。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界面特征也会影响到用户的易用性感知。系统界面是系统和用户的桥梁,设计优秀的界面,可以使用户很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减少用户识别界面特殊信息过程。信息显示方面,注重导航结构的清晰完整和链接的准确性。导航的作用在于帮助或增加独特地标的数量,使用户更容易遵循信息的逻辑流动,从而进行更有效的信息检索。同时各种用户信息反馈和提示信息发布要做到及时和准确,让界面更具有亲和力,减少由于界面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3]。

组织环境对于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组织环境可以从系统的三个方面分析:系统的相关性、系统可访问性以及系统可见性。相关性是指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间的匹配程度,其概念与用户对系统有用性的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系统显示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越匹配,用户将倾向于认为信息系统的有用性强。系统可访问性是信息用户定位系统的可阅读性和可理解性。可访问性低会直接导致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如果用户很难访问图书馆信息系统,或者缺乏必要的软件而无法访问系统,用户则会认为该系统的可用性差。系统的可见性源于系统可观察性,系统可观察性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Moore认为如果新技术越容易被潜在用户发现,那么就越有可能被其接受和使用[4]。虽然系统的可见性不会增加图书馆信息系统对用户的实际价值,但能帮助用户感知功能的有用性,从而增加他们对系统的使用意向。

2.2 外部因素

影响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外部因素可归纳为:用户的个体特征、计算机自我效能以及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品质。用户总是倾向于接受自己熟悉的事物,不同个体的外部特征和经验背景,导致其所理解的技术形式也会不同,所以同一技术所传达的信息被不同个体接受,使用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研究表明,对于女性、老年人和使用经验较少者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度要低。但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加,性别和年龄对使用意向和行为的影响会逐渐下降[5]。性别的差异也影响到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Minton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工作导向性和成就需求的动机,所以更容易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在70年代基于个人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提出解释人类行为的社会认知理论,而其中影响个体行为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自信有能力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是对于自己有能力克服障碍并执行某种行为的自我评估。计算机自我效能是在特定情况下,个人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Igbaria认为大多数对信息技术抗拒的用户,并不是真正缺乏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而是个人深信自己缺乏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这便是所谓的计算机自我效能缺乏症。Ramayah等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自我效能对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效能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书馆信息系统品质是外部因素中的关键变量。DeLone & Mclean在其提出的修正信息系统成功模式中,提炼出六个指标衡量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使用情况、用户满意度以及系统效益。DeLone & Mclean认为,信息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用户的使用行为态度和使用行为意图产生影响, 用户满

意度与使用行为意图两个变量间又会相互影响,进而影响用户最终的使用行为[6]。严安和严亚兰[7]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效力,并间接影响到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

系统质量同样是一个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有效因素。鉴于此,为确保系统资源的品质,图书馆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系统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类型及数量、检索系统的易用度、数据的可获取性、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指标,以便为信息资源的采购、建设、管理及维护等提供参考,优化资源结构。

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用户满意度,更好地保留及扩充信息资源的使用群体。图书馆还应加强网络建设,提高设备等级、易用性和容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89(3):319-339.

[2] 杨雅婷.以理性行为理论和科技接受模型来探讨消费者创新科技智慧型手机的购买意愿行为之研究[D].嘉义:南华大学,2009.

[3] 杨雅芬,李广建.基于TAM3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2(3): 15-21.

[4] 韩金凤,谈大军.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数字图书馆接受研究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3): 32-37.

[5] 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6):170-176.

[6] DeLone,W.H. and McLean, E.r.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3(4):9-30.

[7] 严安,严亚兰.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 (3):43-50.

(编校:马怀云)

作者简介:王 华(1976—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15 - 12 - 09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1588 ( 2016 ) 01 - 0110 - 03

猜你喜欢

技术接受模型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