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研究
2016-04-07孙富强
孙富强
摘 要:据新闻网公布数据,每天就有上万个企业诞生,上千件专利注册。处于中国创时代的浪潮中,怎样提高企业的指标排名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物资来支撑和发展企业,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转和稳步发展,在数字控的业绩大比拼时代名列前茅,这是每一个企业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难题。探讨通过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两方面的努力来推进企业的预算改革和控制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34-02
一、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对企业的资金、物资、人力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分配和规划,实现各种资源的最大创造力。企业要通过收集历史信息、资料,总结经验以及对将来态势的合理估计从而开展科学预测。企业在掌握内部资源充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在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的原则下,对业务、活动的进度进行监督和督促,同时科学预测企业将来的现金流动和利润预期预测。在预算管理中,最全面、最系统的就是全面预算,它是对企业某一周期的所有生产运营业务的规划,即囊括资金筹集、投资计划、经营业务等各种活动实践的所需财力、物力等的估算和预测,进而将企业预期利润为目的,根据企业的生产、销售能力为基础,编制相应的计划财务分析表,以控制未来实践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现金周转等。
业绩评价是建立在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基础上的,是企业通过建立评价制度,根据国家标准以及客观因素建立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由内部的对应评价组织或者合作的外部评审机构执行业绩评价任务,形成企业员工或者项目、活动的评价结果。常用的业绩评价工具有平衡计分卡、杜邦分析法、EVA增加值法。在西方国家,基本所有的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系统,在我国引入这种管理思路时间较短,或者很多企业只重其一,对两种的相结合重视度不高,所以这种管理观念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贯彻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管理观念,对于实现企业预期利润和既定目标有着重要价值,因为通过对企业未来活动、业务的开展做好规划,则在实践过程中会在规划的指导和参考下来开展和维持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现有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并能够对市场存在的政策、经营、销售等风险提前做好预测和警示,更好地规避和化解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目前,国内成功实现预算管理和业绩考评的企业和单位主要以中石油、宝钢集团、五矿集团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就是得益于这些企业能够有效开展企业资金、活动的预算管理配合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他们才能在竞争水深火热的环境中独占鳌头,名气渐旺,经济效益可观。
二、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在企业日常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对该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没有良好的企业施行环境
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很多的中小企业对企业开展预算管理以及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和不全面,企业对该体系的精力和财力投入以及控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进行没有足够的支撑,导致该体系没能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表现在:首先,一些企业对预算管理的理解仅仅简单诠释为编制预算计划,而在实践过程中忽略计划的实施与控制,成本得不到控制,预算计划沦为纸上谈兵。其次,业绩评价在企业的地位不高,在很多企业并不是一项日常管理活动,不设专门的评价组织或者即使设置了也收效不高的企业不在少数。最后,二者的联合和配合开展就更加困难了。有些企业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视为独立的管理活动,没有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和关联性,降低了该体系的实施效果,也可能存在岗位、职务设置存在冗余和重复,加大了成本费用的支出,拖累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预算管理机制薄弱环节有待加强,业绩评价手段要科学
企业现有的预算管理机制,仍需不断完善。比如预算计划的实施控制机制不成熟,没有流畅地从编制预算到实行的规范;又比如以部门为预算单位的方法,在控制预算的施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有难度;预算指标的选取和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单一财务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营效果;还有,企业的预算也需要分长短期,而在编制短期的资金、业务规划时,往往容易忽略企业长期的企业效益,承担着后期恶化的风险。在业绩评价活动中,各个企业情况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建立的业绩评价体系就会因人而异,因企业不同,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随意色彩的体系,很容易受企业的性质、管理者的能力、员工的积极性等影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过分强调评价周期内现实的收入,而缺乏对投入、成本指标的考察,很明显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长久以往,势必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活动配合度有待加强
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配合度有待加强,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企业的评价指标系没能完整地体现企业的长远目标,时间上和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偏离;另一方面在于企业的岗位设置和职务分配时,没有将预算控制、实施效果和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两方面活动的分割和分流,都约束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活动的有机结合;要实现二者工作的有机结合,对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管理者技能和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需要全面、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创新思维,企业必须拥有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有能力去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和方法,但目前的企业专业的人才储备不充足。
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思路
(一)将预算管理相关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要实现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互相协作,将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施行效果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这可以督促和鞭策相关员工认真、严谨编制预算,能够提高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来推进计划的进度,对于提高和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通过创新性实践寻找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我国众多企业中,成立较晚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兴企业,正是努力在全面预算和业绩评价体系的探索征途中,合理地投入资金和物力,尝试和运用不同预算手段与业绩评价工具的配合,从而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独特的高效的新型管理体系。
(二)优化、精简企业的预算管理岗位和结构,科学选取评价指标
首先,企业要设置独立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实施效果评价岗位,保证管理工作的全面、公平公正开展。企业的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生产运营、销售等所有活动,预算管理应该是全员、全过程的,企业管理者要充分挖掘和调动所有员工的热情,优化、精简企业相应的预算管理岗位和结构,主动承担和参与到预算管理的任务中;同时为了强化和更好地协调各个预算岗位的职责履行,企业需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计划的施行、控制等负全责。其次,要科学评价预算管理效果,即对预算计划的编制、预算施行效率、预算施行结果等进行评价,建立评价体系。最后,要相应地组织反馈评价结果给企业高层,由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奖惩制度来做出对每一个员工进行相应的奖惩决策。
(三)合理制定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预期目标
合理的预期目标是调动企业积极性和挖掘企业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能达到的同时又有挑战性的预期目标是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总方针,是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良好基础。只有设定了预期目标,才能将其进行划分和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分配到每一个部门、组织甚至企业员工身上,从而完成预算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预算规划的合理性,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来确定预算目标,要做好销售能力和生产产品额度平衡的计划,避免生产过剩,导致存货成本浪费;同时,合理设定现金周转目标,做好预备工作,防范企业未来经营活动风险;设定合理的项目利润目标,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开源节流;另外,在执行预算计划过程中,由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实践完全吻合计划,所以要适时根据实践工作进行调整,让预算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过程监控,实行多样化业绩评价
对企业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监控,不仅包括监控预算规划的执行,应该包括所有企业经营活动,当然也包括对业绩评价活动的监控,要保证预算效果和评价质量,坚决防止和惩治弄虚作假行为。因为各种层级、身份的员工给企业创造的价值和贡献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业绩评价办法的时候要认真考虑该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全面,考虑不同层级的工作岗位的特征,评价周期不能重复,业绩不在评价期内不能累积。同时,各种等级的评优名额比例也要公平分配。当然,评价过程要公开透明,坚决杜绝职务特权操控评价结果。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对预算控制与业绩评价的制度完善和创新,针对实践过程出现的矛盾和缺陷要进行改造,让制度和方法真正为企业的管理创造价值。
四、总结
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是企业开展活动、经营运转的行为规范,是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企业科学开展预算管理,并有效完成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协调合作,形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和谐发展。所以,企业需要结合区域特征和历史条件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条件,重视成本和产出的业绩评价,重视预算实施效果与业绩评价有机结合,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企业的管理、财务控制,提升企业的地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美圣.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研究[J].中国商贸,2014,(23).
[2] 陈德照.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评价研究[J].当代会计,2014,(11).
[3] 李然.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