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应多样化
2016-04-07黎雪娟
黎雪娟
据中央教科院调查,恢复高考以来的上千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同时,中科院另一个以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为什么学校里所谓的“高材生”,到了社会上就“泯然众人矣”;相反的,很多曾经是老师眼中的“调皮生”“差生”,却成为社会上各行业的精英?以上两项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无独有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一事成为社会热议,但很多人认为屠呦呦“不够淡薄名利”“个性执拗”。对此,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谈及中国的创新环境时表示“中国缺少创新……社会文化没有包容精神,不鼓励试错、不包容有个性”。确实,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是“成绩好”,对于情商、意志、品德、创造力等方面的关注偏少,关于这些方面的教育评价也常常“忽略不计”。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们习惯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应试上,思维受到局限和僵化,束缚了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教育评价机制忽略了这一关键要素,按照统一要求去评价不同个性的学生,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个性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且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招生有高度的自主权,院校可以自行设立录取标准,自行建立衡量学生学业资格的细则。如很多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就以“多样性”(即要求申请者向招生官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作为录取申请者的重要依据。新西兰则实行高考制度“全国教育成绩证书(ncea)”,该考试体系课程很多,评价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除了需要考试获得成绩的课程,有些课程还需要授课教师或校外的专业人士评定成绩。不仅如此,学生还可跳出ncea考试体系,选择其他认证标准,杜绝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也能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取消单一的分数考评机制,改变单一的笔试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考查,实行多方面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就能从源头上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唯分数论。而一旦我们能从源头上改变教育评价方式,扭转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向,就能把学生从过去分数的重压下解救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释放他们本身特有的优质天赋或优良特质。
值得肯定的是,国内已有一部分学校和教育人士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了改革教育评价的努力。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就非常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还把“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作为本校的办学思想。他们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唯分数论,而是主张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挖掘潜力。比如,被称为绘画才子的王雨熙,虽然理科成绩异常糟糕,但是在人大附中他没有因此而受到丝毫压抑,反而充分发展了绘画特长。人大附中所开设的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四个领域的选修课多达150门,另外还有法语、德语等10门第二外语选修课,以及英语物理、英语戏剧等18门外教学科,这些都是充分挖掘和发展不同学生学习潜力的最好说明。虽然人大附中开设的这些课程有很多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不把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与学生的发展划等号,主张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正因如此,人大附中的学生在近年来频获佳绩:有上千名学生在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得大奖;校足球队、国际象棋队、围棋队等多次获得世界级中学生大赛冠军;交响乐团获得国际青年音乐节第一名;舞蹈团、合唱团、武术队等连续8年受国家委派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交流演出……从人大附中的办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只有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评价机制,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品德、创造力等方面能力,而不是一心只想着“传授知识”,才能真正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