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课堂主题 恰当选择学点

2016-04-07范立娜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鲁迅词语文章

范立娜

“把握内容和能力的‘双主题,选准学点,精读精学”是我们津南区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理念。主题隐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并非显而易见,语文材料的多元化也会导致主题选择的多元化。因此,主题的确定和学点的选择是我们在实验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点,我们就“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精选课时学点”开展了研究。

一、选择学点的主要依据

如何确定语文课堂主题,选择恰当的学点呢?我们主要依据五个方面进行思考:课程特点、学段任务、单元编排、学本特点和学生实际。

小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是:1.识字、写字,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个会写,掌握2000个常用词;2.正确朗读课文,在熟练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3.理解少量重点词句。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习任务是:1.继续落实识字、写字、学词的要求,会认2500个词语,会写1600个词语;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逐步培养对文本做出解释的能力;3.加强段的学习,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理清叙述顺序,了解构段方式;4.加强朗读,在低年级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读,能够一边读一边想,并做简单批注;5.学习浏览和略读,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把握文本;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是:1.继续进行词句学习,根据上下文推断关键词句的多重含义;2.加强篇的学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基本表达方法;3.学习不同文体的特点及阅读方法;4.能根据文本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需要加工有用信息。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文章主题编排的,单元导语中既有内容主题,也包含能力主题。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语的内容主题为“中外童话”,能力主题为“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也有的单元导语中没有明确能力主题,需要根据单元编排特点自主确定。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了古代的大思想家、神话故事、古代建筑和绘画等。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把握教学重点。

确定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还应考虑其文体特点。如寓言常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其特点为:以事说理,以理服人;故事简短,道理深刻。在教学寓言类文本时,教师就要从这些特点出发,突出“事”与“理”,“事”是教学重点,“理”是教学难点。当然,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学生的发展实际等相关因素。

二、对各年级单元学点进行分析

明确了选择依据后,我们对每个年级的学点进行了细致分析,然后在教学中以此为主线,一一落实。下面举几个实例来说明我们的具体做法。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孔子拜师》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是说明性文章。我将单元学点确定在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上。学生可以查字典理解词语,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学生能从多方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实现单元主题的回归。

教学《孔子拜师》时,我抓住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体会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此外,还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等候”和“迎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迎候”有迎接之意,“等候”则强调耐心等待。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比较和品读,能体会到老子的谦和有礼和孔子的尊师重道。

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我抓住“雄伟”这个词语来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文章通过总起句引出后文,依次描写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等,都是围绕“雄伟”这一词语进行的。这些内容的扩充让“雄伟”一词由抽象变为具体可感。此外,在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的“创举”一词时,可以让学生查字典,鼓励学生用举例子的方法说说对“创举”的理解,并造几个句子。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对于《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文章的教学,我确定了统一的学点:探索文路,体会文章结构美。之所以选这个学点,是因为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是写导游词,而导游词最重要的就是要条理清晰。很多学生习作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这三篇文章的结构各具特色,有章有法,非常适合学习借鉴。

《长城》一文是典型的见闻加联想,一二段写所见,三四段写所想。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由眼前景物联想他物的方法,重点让学生明白联想与见闻的关系,并把握作者的情感。

《颐和园》一文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组织文章,其清晰的结构可以说是游记文的范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在移步,又换了哪些景。教师要在黑板上一边勾画路线、一边标出游览点,画出示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走过”等动词连接过渡景物的方法。课文学完后,教师可以再用丛书中有相似语言结构的文章做拓展,并让学生试着练笔,巩固移步换景文章的写作方法。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点分析。“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几篇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而含义深刻,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出如何做人的大道理。每篇文章都有能直接点明主旨的关键词句,教师教学中要重点抓住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联系生活,从而有所感悟,得到启示。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学点一是“我”的情感变化。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发散思维,在朗读中感受“我”对钓鱼的喜爱。这样,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我”放掉大鲈鱼时的苦恼与不舍,理解“道德抉择”的困难。学点二是学习文章以事明理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和关键词,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并进行仿写和比较阅读。

又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学点一是理清课文脉络,即一个场景、两个事件、一段感悟。此文可与《钓鱼的启示》对比来读,让学生找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再思考对这种特点的文章应该如何借鉴。学点二是理解品读重点语句——“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通过赏析,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我”心情的大起大落以及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初识鲁迅”单元在导读中提出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另外,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是单元学习的重要任务。这些内容五年级下学期曾经进行过系统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已基本掌握。

《少年闰土》通过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四件事刻画了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一面》则通过鲁迅先生赠书,表现出他对青年的关心。单元习作是让学生通过一两件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因此,“以事写人”应该是几篇课文的共同学点,并且是学习习作的重点。

对于《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而且要让学生学习文章四件事的详略安排方法,体会作者用意。同样地,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细细品味,也要学习描述四件事的详略安排。前三件事是侄女眼中的鲁迅,第四件事是他人眼中的鲁迅;前两件事发生在亲人之间,后两件事发生在佣人、陌生人之间。这样的安排使得鲁迅先生的形象更鲜活、真实,也更能表现出他的优秀品格。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选准学点,精读精学,把握内容和能力双主题,才能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一天天提高,教师教学也更加轻松高效,师生在大量阅读中都能得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鲁迅词语文章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孔乙己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阿迅一族
词语积累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