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传奇
2016-04-07撰文李桥江摄影叶洲
撰文/李桥江 摄影/叶洲
燕麦传奇
撰文/李桥江摄影/叶洲
燕麦,别称皮燕麦、莜麦、油麦、玉麦、野麦等,塔城、阿勒泰、伊犁、博乐等地则称其“苏勒”。历史上,“苏勒”属于一种专门喂马的饲料粮食,也称“马麦”。
不久前,新疆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梁晓东建议我写写燕麦,经过一番了解,结合自己掌握的燕麦知识,我以为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些燕麦知识。
燕麦记忆
倒退二十年,我根本不知道燕麦与“苏勒”或“马麦”为一物。即便后来了解燕麦为“苏勒”的学名,我依然按照习惯称其“苏勒”。“苏勒”之名之所以顽固地占据我的记忆,与我的童年生活密不可分。
我的父亲在塔城市粮食系统做了一辈子粮油库房管理员。1971年夏天,我们一大家子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入塔尔巴哈台山中的克孜贝提。父亲的工作是负责看管几个战备粮食库房。我印象当中,几座库房好像从未储备过小麦之类的粮食。不过,这段两年多的经历却让我有机会接触了牧民及富庶的山地麦田。
每年秋季,牧民从山上转场下来,路经克孜贝提,总有一些牧民找父亲,希望弄点“苏勒”喂马。当时,粮食定量供应,一般家庭面粉都不够吃,谁有心思给马弄粮食。再者,对于一个粮食保管员而言,每年收公粮、小麦入库之前需要严格化验等级,“苏勒”、雀麦等禾本科野生植物的种子属于小麦当中的杂质,小麦里混杂“苏勒”等杂质超过一定比例,影响小麦的等级。因此,不论当地农民还是粮食保管员,对“苏勒”等杂质向来没有好感。
克孜贝提是农牧结合的山村,村庄南面即为丘陵间开垦的麦田,农民称之为旱田,也就是不用灌溉,靠天吃饭的麦地。
我和山里的小伙伴们经常在麦地边玩耍,由此,认识了“苏勒”。那时候,麦田里,尤其是地头地边“苏勒”特别多。“苏勒”植株往往比小麦高一截,麦穗不如小麦紧凑。微风拂来,高挑、散开的“苏勒”植株及麦穗随风摇曳,犹如麦田边婀娜多姿的舞者,比矮壮结实的小麦漂亮多了。从此,我对“苏勒”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2014年夏天,我专程赶往克孜贝提寻找童年印象中的“苏勒”。麦地边密集、高挑的“苏勒”甚至比我童年记忆当中的“苏勒”还要茂盛。
马麦
北疆哈萨克族、蒙古族等牧民称燕麦“苏勒”或“苏鲁”,是一种主要用于喂马或赛马的马料。对于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许多牧民。2013年,阿勒泰地区的一个牧民讲述的颇有道理。
这个牧民说:历史上,马是牧民骑乘离不开的工具,也是战争利器之一。这种功用决定了马必须体格强健、肌肉发达,集速度和耐力于一体。玉米等粮食作物都可用于喂马,但玉米与“苏勒”相比差异却很大。马吃多了玉米,体型明显发胖、腹部变大。“苏勒”则不同,饲喂适量“苏勒”的马,马的肌肉发达,马腹部不会变大,反之,马的力量和耐力均有明显提高。因此,牧区常用玉米等育肥牛羊,“苏勒”则用于赛马或骑乘用马。
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年新疆作协组织了一次托里县采风活动,作家们在萨孜草原游览,当地人士说附近有一匹夺得地区级赛马头名的好马。听到这等好事,一群女作家顿时炸了锅一般,强烈要求一睹赛马风采。
我对游牧生活有一定了解,给大家泼了点凉水:不要抱太大的期望值,不了解牧区赛马的人看到真正的赛马,往往大跌眼镜。
果不其然,一群叽叽喳喳的作家乘兴而去,失望而归。
作家们心目中的好马,属于电视或电影里那种膘肥体壮、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这类马作为富人的宠物,场面上的确风光气派,吸引眼球。不过,这类马往往中看不中用。它们陪着富人在沙滩上撒欢、草坪上骑乘,完全可以满足主人的需要。但若想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一显身手,堪比难于上青天。
北疆牧区饲养的马可分三类。一类牧民坐骑用马。这类马类似富人的宠物马,往往体型较大,马的精气神十足;一类是牧民放牧或拉车用马,这类马基本不讲究“漂亮”,以实用性为目的;还有一类就是赛马,这类马可谓百里挑一的千里马。赛马往往貌不惊人,体型瘦小。一旦到了赛场上,赛马的耐力和速度将得到完美发挥。
“苏勒”具有转化脂肪、收腹、增强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等功效。“苏勒”的这些特性恰好满足了马的需要。
说了那么多“苏勒”,它就是燕麦。
燕麦真相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之一,属于小杂粮,集中产区为北半球温带地区。燕麦分裸燕麦和皮燕麦两类。裸燕麦成熟后不带壳,俗称油麦,即莜麦,国产的燕麦大部分是这种。皮燕麦成熟后带壳,如进口的澳洲燕麦。
在我国,燕麦(莜麦)是主要的高寒作物之一,为上等杂粮。集中产于坝上等高寒地区,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与小麦大致相同,但适应性甚强,耐寒、耐旱、喜日照。
我国是燕麦的原产地之一,内蒙古武川县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古书中早有记载。在《尔雅·释草》中名为“蘥”,《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称“簛”,《唐本草》中谓之“雀麦”。《本草纲目》说:“燕麦多为野生,因燕雀所食,故名。”此外,《救荒本草》和《农政全书》等古籍中裸燕麦,都有记述。
唐代刘梦得有“菟葵燕麦,动摇春风”之句,说明燕麦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且各地皆有分布,特别是华北北部长城内外和青藏高原、内蒙古、东北一带牧区或半牧区栽培较多。华北的长城内外山西朔州和陕南秦巴山区高寒地带,由于气候凉爽,自古就广泛种植燕麦。在《唐书·吐蕃传》中记载了青藏高原一带早已种植着一种稞燕麦(也称莜麦)。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也是燕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自然界当中的植物均有自我繁衍策略。燕麦与小麦同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状态下,二者生境相近,生长周期相似。经过人类长期培育,小麦野性渐渐退化,对水肥等要求较高,自我繁育也有所降低。燕麦却保持了其大部分野性,不仅对水肥、土壤要求不高,自我繁育能力超强。燕麦种子一旦成熟,便迅速脱落,钻进土里进入休眠期,待来年小麦春播开始发芽生长。燕麦生长期间,为了满足自身植株营养和水分需要,其发达的根系,往往与小麦等粮食作物争抢水肥,直接导致小麦减产。这正是小麦种植者将燕麦视为恶性杂草的原因之一。然而,大自然并不完全以小麦种植者的意志行事。新疆北部小麦种植区分布有野生燕麦,因此,尽管小麦种植者讨厌燕麦,但是,北疆大田种植的小麦当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燕麦的影子。
新疆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梁晓东介绍,近年来,我国粮食科研部门开始对燕麦、大麦等杂粮作物加大研究资金投入,高产燕麦品种不断得到推广。十几年前,新疆燕麦种植主要分布于丘陵旱田,平均亩产低于100公斤。2013年,塔城地区农科所大面积燕麦试验田平均亩产超过350公斤。随着燕麦单产不断提高,北疆地区燕麦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
燕麦还有一个特性值得一道。北疆草原地带野生燕麦等历来属于优质牧草。人工种植的青鲜燕麦叶、秸秆多汁柔嫩,保持了野生燕麦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饲料特性。燕麦干草营养价值同样比麦草、谷草、玉米秸高。
一物多能的燕麦
燕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纤维素,是世界公认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最高的谷类作物之一,是社会认知度较高的药食同源作物。燕麦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中国卫生部分别认定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是人类最理想的药食同源物质,全世界对燕麦的研究都十分重视。
作为一种杂粮,燕麦等重新得到我国粮食专家的重视,首要原因是我国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富贵病”的蔓延。
目前我国的国情,现实的沙漠化面积约有十几亿亩,盐碱地土地约14亿亩,沙漠化和盐碱地面积达20亿亩之多,如此大的面积如果都能种植燕麦,是非常可观的大产业,使燕麦产品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主粮。
燕麦对土壤的种类需求不严,可在黏土、草甸土、沙土壤、沙梁地、低洼地、阴地、阴坡地、盐碱地种植。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大量推广种植燕麦,可使我国粮食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能一举改变我国粮食战略基础,不但可满足国内的需求,也可为世界的粮食需求做出重大的贡献。
我国西部地区风化、沙化、盐碱、草原和耕地退化是造成我国农业生态和环境弱化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和降雨量的减少、草原和土地植被的减少、弃耕地的荒漠化,使我国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种植燕麦,宜粮宜草,对农业生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燕麦用水量少于其他作物,减少了水的消耗。一年两季种植燕麦,拉长了农田的植被覆盖,加上燕麦收割留茬,使得冬春季节减少扬尘,有效地保护了肥力土层,因此,种植燕麦是我国促进环境改善和生态建设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