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支持附校建设的教育新样态
2016-04-06王海燕
王海燕
编者按:2014年6月,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市高校办附中附小项目”,搭建起高校与中小学共建共享的教育平台,这是首都基础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年多来,23所高校、39所中小学参与到项目之中,探索多方面的合作共建,呈现出中小学优质建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新样态。本期,我们邀请项目组的几位专家介绍首都高校支持中小学教育的进展情况、高校支持附校的建设模式,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找准问题,精准发力,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的工作目标,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实践探索。2014年6月,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市高校办附中附小项目”,搭建起高校与中小学共建共享的教育平台。一年多来,23所高校、39所中小学参与到项目之中,探索多方面的合作共建,呈现出中小学优质建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新样态。
高校支持附校建设的教育新样态
1.高校“联姻”中小学,提升新型附校社会关注度
2014年9月伊始,不少参与项目的高校开始了与相对接的中小学校的走访、调研和协商,从中小学校的更名到正式挂牌,从了解发展基础到规划合作方案,高校专业支持团队逐步从基础教育的旁观者、“陌生人”转变为合作者、“自己人”,因为共同拥有一个大学的“名字”而彼此认同、接纳、合作。
陆续启动的高校附属中学、小学的挂牌仪式引发了周边社区群众、新闻媒体的关注,也让一批大学附属学校的诞生成为一个热点。正如某学校校长曾提到的一个现象:学校刚一改名,就有新生家长表示不准备转学了,很愿意让孩子在大学的附属学校学习。对中小学校的干部、教师、学生、家长而言,学校称谓的改变,一下子唤醒了他们对学校的学术氛围、优质资源的信心和希望,也焕发了新的热情、干劲与认同感。
事实上,无论是已经更名的还是尚未更名但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高校力量的注入——大学教师的进入、大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新型教育活动的展开,一些高校陆续与附属学校建立了高校支持学校发展理事会或专家指导委员会。这些举措都让新型附校在周边社区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2.高校开放场馆设施,直接扩充了中小学的教育资源
在项目推进中,几乎所有高校都向支持的中小学校开放了自己的硬件设施、设备,以解决中小学校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诸如场地不足、图书资料缺乏、数据库单一等资源缺乏问题。而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学科实验室等学习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感受知识海洋的宽广精深,走进高校艺术馆、体育馆,参加高校艺术节、文化节活动,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学习体验得以拓展,也让学校开展多种教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
3.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丰富了中小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的项目启动之时,适逢北京市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实践、拓宽三级课程整合力度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学校课程规划和实施能力,正是很多学校的现实难题。高校专业资源的介入,恰恰可以帮助学校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破解难题。为此,不少高校都通过为附属学校提供专家讲学、研究生志愿者承担中小学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特色选修课等方式,直接为附属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开设提供师资保障。多语种选修课程、艺术和体育类选修课程、理科实验类课程、学科专业专题拓展类课程等都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支持内容,直接丰富了中小学生课程生活,缓解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困难。
4.助力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优质发展,是高校支持附校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据调查发现,不少高校都面向附属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开展了不同主题、不同层面的教师培训,以及校本教研的指导和引领活动。同时,有些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参与到高校教师的一些对外交流、专项学习之中,有机会利用高校图书资料、数据库等学术资源加强学习和研究。这些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反思。
5.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改善学校育人氛围
新型附属学校的建设举措,带动了许多中小学教师、学生对于所属高校品牌的主动了解和自觉认同,诸如学校的建筑色彩、校徽标识等,都激发起附属学校师生对于自身学校文化、校园建设等的重新思考和审视。一些附校由此启动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也通过校园环境专项建设改善了办学條件。
6.加强多级统筹研究,建立项目有序推进机制
大学支持附属学校建设项目启动伊始,北京市教委一方面通过专项经费为参与项目的高校提供开展支持活动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也同步启动了“北京市高校支持中小学优质建设”专项研究,加强对全市各参与高校具体实施状况的现状调研、过程分享和阶段性交流,确保项目推进的方向性、建设性和研究性。同时首批参与项目所涉及的四个区域——海淀、丰台、朝阳、昌平等教委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也相继以专项研究机制加强管理和指导,以此支持所在区域的学校优质建设。此外,各参与项目的高校都确定了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相关项目负责人和机构具体落实推进的管理机制来保障项目运行。总体上看,尽管在区域间、校际间存在差异性,但已初步建立起市-区两级政策指导、高校-附校伙伴协同、项目-团队行动创新等统筹引领与深化机制,成为高校办附中、附小项目稳妥推进的有力保障。
项目持续推进的建议与思考
一年多的项目实施,直接带动了一批新建附校的学校发展,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优质建设成为一个现实举措。但是必须看到,由于项目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切实增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统筹发展,在资源共享中实现双赢、多赢,进而推动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还有待更长时间的探索和完善。应该说,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新型附属学校的建立,不失为一种新型教育样态的形成,是促进中小学焕发出教育创新能力、自主创生逐渐“成长、长大”的难得机遇,也是大学延伸自身教育品牌、扩大社会服务空间和领域、缓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后顾之忧”的发展契机。为此,依托项目的合作推进,切实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共生的新生态,应该成为基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1.进一步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力度,探索多维保障机制
尽管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推进已经借助专项研究显现出市级统筹推动项目的专业指导作用,但是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等刚性要求上给予保障和推动,如通过一些政策倾斜,激活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又如,进一步赋权专题实验,强化契约精神,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再如,建立成本补偿与适度奖励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的专项咨询评估机制。
2.鼓励区域层面通过专项激励机制搭建平台、拓展资源,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面对各区学校布局的学区化、片区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借助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建设项目来带动和引导学校的优质建设,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办学助力和发展契机。因此,从区域层面明确认识、加大投入,在政策、经费和人事编制、质量评价、高校教师子女入附校等方面给予参与项目高校及其附属学校一定的探索性政策保障,将推动项目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基于区域统筹,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适当扩大项目学校自主管理权限,建立区域内的“高支附”工作协调机制,也有助于推动项目发展的区域创新。目前有些区域已经通过投入专项经费、加强项目交流展示等策略,让项目本身直接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学校建设的重要构成。
3.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与优势,搭建高校之间、高校与中小学及各区教委之间有效沟通机制
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直接决定着项目运行的内容与方式;高校内部加大教师评价改革,鼓励教师投入到社会服务中。一年来,市级组建的研究项目团队组已经开始着手通过专题研讨、信息分享、现场调研对话等方式,增进高校项目团队的合作交流,专门的项目微信群、每月简报已經成为项目沟通与推动的一个常态化策略。而建立高校资源库,开源共享平台,也应成为一个建设目标。
4.依托专业资源,进一步提升项目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调动附属中小学校质量提升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项目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及领导力直接影响着项目合作的深度和效果。因此,健全新建附中、附小间的交流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必然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效能、释放高校新建附校的生命力和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