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视阈下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对俄传播研究

2016-04-06权晶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蒙古影视俄罗斯

权晶

摘 要:艺术与文化是永恒的交流使者,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现代审美视阈下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传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文化;俄罗斯;影视;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中俄建交至今已经66个年头,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内蒙古自治区与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在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两地人民友谊深厚,有着进一步合作交流的良好基础。艺术与文化是永恒的交流使者,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现代审美视阈下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传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一、审美视阈下内蒙古草原文化概述

在人类的演变历史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的进化和演变,对现代社会人类的共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多民族的不同文化形态例如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以及长江文化等等使得中国文化更加璀璨。草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上世纪的对草原文化的考古发现,在21世纪的审美视阈下,对草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重新的定义和评价。

审美视阈下,草原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性和观赏性,内蒙古草原文化可以简要的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例如内蒙古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民族服饰、居住建筑。大至内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形式等,小至一个套马杆,构成内蒙古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之为草原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则主要包含了内蒙古少数民族的草原精神,游牧民族作为草原的儿女,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崇尚英雄。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艺术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最佳载体,在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人民通过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来了解和欣赏内蒙古草原文化,从而形成一种交流机制。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的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

1.视听艺术传播

现代审美视阈下,视听艺术迅速成为了人们获取文化并且产生热情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深化,视听媒体也逐步成为主流的信息文化传播载体,透过网络,俄国网民甚至可以直接观看草原影视剧、收听草原歌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草原文化主题在内蒙古视听艺术中所占的成分日益增加,视听艺术对草原文化的传播主要侧重于草原文化的精神层面——对草原文化的精神特质的传达。最为常见的视听载体为影视剧以及草原歌曲。草原文化影视剧的主要内容不仅包含了大量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画面和传统生产方式,同时还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历史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内容等。草原歌曲则多采用民族乐器,其作品中既做到了传统元素的保留以及对蒙古族民歌的多样化发展的阐述,同时又体现出了草原歌曲的现代化形式。

2.文化交流活动传播

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罗斯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2014年内蒙古与俄罗斯双方共同启动了“俄罗斯·中国内蒙古文化周”计划,并于同年十月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启动仪式,活动期间,举行了以文艺演出、综合展览、座谈交流等形式,举办文化、艺术、教育、媒体、卫生等领域的近50项活动。“文化周”展出的艺术物品、文艺演出实际上就是对传统草原文化以及现代草原文化的一种微观缩影,俄罗斯居民能够在活动参加过程中,既能够从展出艺术物品中了解到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历史,又能够从现代文艺汇演、影视剧的观看中了解到现代内蒙古草原生活。

3.旅游合作传播

旅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经过综合的产业整合,已经初具规模,整体趋势向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深厚的邦交友谊促进了内蒙古地区与俄国的旅游合作,与此同时,旅游合作又促进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播。

内蒙古地区的草原资源尤其丰厚,以内蒙古为例,大窑石器制造场、鄂尔多斯“新人”化石、红山玉龙、阴山岩画、成吉思汗陵等众多举世闻名的文化遗存就是内蒙古地区的活招牌,而草原上的民俗风情就是内蒙古的活历史。正如我们莫高窟成就了敦煌的美名、布达拉宫成为西藏的象征,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促进了这些地方旅游业与投资业的大大振兴,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内蒙古与俄罗斯的旅游合作中,不仅大量的融入了大量的草原传统风俗,同时还融入了俄侨文化,起到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文化交流的作用,也成为内蒙古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新形式。

结束语: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可以更加便捷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化流失的加剧。许多文化在高速传播中极其容易失掉自我,被再次塑造,继而形成贬值,民族价值观也容易受到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草原文化对俄罗斯的传播是草原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旅,但在传播交流的同时,还应该保持文化本身的主体性,避免文化的单向输出。

参考文献:

[1]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J].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宝力格主编.草原文化概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1.

[3]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内蒙古影视俄罗斯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影视风起
爱在内蒙古
影视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