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藏族对印度因明学的继承发展及特点研究

2016-04-06杨加布才让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

摘 要:本文由发生学的相关角度,对藏族怎样继承以及弘扬印度古代之中的因明学,并在继承的有关基础之上如何使其渐渐的本土化,怎样形成拥有鲜明特质与特点的藏传因明学,进而变成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有关方面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因明学;继承发展;特点研究

作者简介:杨加布才让(1987-),男,藏族,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人,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13级逻辑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因明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因明学最开始是从印度传出来的,发展到公元八世纪因为佛教进行藏译致使其逐渐传到了藏区。有关藏传佛教方面不但有着关于印度因明学的大量古籍,之后又经过藏族有关学者的注释阐发,并且著书立说,逐步演变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藏传因明学,使因明学步入了新的高度,可以说是佛教有关因明逻辑学在发展过程中的顶峰。

一、印度因明学的由来

因明学是随着佛教一起传到吐蕃的,依照有关史料之中的详细记载,在公元八世纪末期,吐蕃方面的赞普赤松德赞依然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因明学方面的第一部相关藏译本,实际上就是由寂护以及确杰囊瓦对于陈那《因轮论》所进行的有关翻译。那个时候在吐蕃相关的历史当中,曾经发生过一次很有影响力的抉择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了佛苯之争以及顿渐之辨,这场辩论最后的失败者是苯教以及汉传顿门派。然后就是由赞普赤松德赞的相关主持之下,使得群臣和胜方所有的学者们全部都聚在一起,同时召开了有关大力支持寂护等相关印传佛教方面的盟誓法会,在相关的过程当中还把盟誓法会之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全部都刻在石头上为其立碑,把石碑放在了桑耶寺的门旁,并且还严格要求后世所有的赞普以及臣民都一定要切实遵行。经过这次辩论之后不但让佛教彻底在吐蕃站稳了脚跟,而且也切实体现了因明学所具有的诤辨优势。这种情况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因明学有关吐蕃方面的发展以及扎根。在经过这次辩论之后,吐蕃大大提高了有关佛经方面的翻译力度,除此之外,也对诸多因明学有关著作进行了翻译。

二、因明学有关藏族地区的发展以及本土化

宗喀巴有三个很著名的徒弟,其中贾曹杰在因明学方面比较擅长,并且著述非常丰富。这些论著都有《正理滴论善说心要》、《现良品备忘录》、《观察关系论释》等一共十三部有关释析方面的专著;另外两个徒弟其中克珠杰在有关因明学方面曾著《七部量论庄严除意暗论》,还有《释量论广释正理海》。而最后一个徒弟根敦珠巴在有关因明学方面曾著《量理庄严论》,还有《释量论释》。在这些相关的论著当中,全部都大力主张由他们的师傅宗喀巴大师总结并提出的:对于因明学来说,其实际上是内明方面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相关观点。然后还把内明方面的教理统统融入到因明学的有关体系之中,这就致使藏传因明学方面的辩论推理相关方法逐渐和佛教方面的内明哲学结合到一起。由于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后来藏族学者在关于因明学方面的相关著作当中,体现出了极高的哲学以及逻辑方面的思想。切实表现了藏族人民有关思想智慧方面的高度。在宗喀巴去世之后,其后世传承弟子开始大力推崇格鲁派这一派系,并促使其变成了藏区范围内最大的宗派,相关的寺院非常多,乃至延伸进了内外蒙古等相关地区。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拥有上千座有关的辨经院,缓慢却稳健的将藏传因明学一步步推到顶峰,变成了世界逻辑学相关领域之中的瑰宝。

三、藏传因明学方面的主要特点

就藏传因明学所具有的特点来说,首先我们从汉传因明学以及藏传因明学等方面的继承上来看,前者的重点是继承以及研习由陈那所著的《因明正理门论》以及商羯罗难陀的一本著作《因明入正理论》,其重点关注逻辑推理所具有的形式反而轻视了认识论;后者藏译了很多印度方面的相关因明学论著,在对诸多译著进行研习的有关过程当中渐渐的偏向于陈那所著的《集量论》以及法称有关的因明学方面的著作。并且特别重视法称学说,其相关的研习由《正理滴论》一直到《量决定论》,之后又到《释量论》,最终逐渐形成了有关的逻辑推理形式以及佛教内明哲学之间互相融合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因明学相关体系。对于这个体系来说,其能够分成两大相关门类,也就是“智理论”以及“因理论”;这里面“智理论”更加推崇佛学方面的认识论,而“因理论”更加推崇逻辑推理方面的有关正似问题,进而使得对于因明学方面的研习抓准要点,在学修上更加简单高效。除此之外,藏传因明学特别重视法称因明学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法称因明学当时在印度方面替代了陈那的相关因明学思想,这应该说是印度有关因明学方面的集大成者,因此历代相关的藏族学者几乎都在研习法称方面的《因明七论》,并产生了非常多的注疏。同时还将《释量论》奉为五部大论之首逐渐研习传承。而后期所著的《摄类学》以及各大寺院方面的因明学相关教科书全部都是把《释量论》作为根本依据所撰。

四、结语

对于印度因明学来说,其在传入藏区之后,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深刻研习以及翻译,具有很大的创新以及发展,并渐渐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藏传因明学相关体系,其是藏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当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对于藏传因明学的深入研究以及挖掘,不但有着非常高的学术上的价值,同时还能非常正确的了解到因明学实际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东明.1978年来我国藏传佛教研究文献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贡保扎西.藏传因明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