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的建筑设计双螺旋式教学★

2016-04-06郭亚成

山西建筑 2016年28期
关键词:双螺旋建筑设计心理

郭亚成 成 帅*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基于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的建筑设计双螺旋式教学★

郭亚成 成 帅*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针对当前建筑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训练模式,并构建了双螺旋交替行进教学模式,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建筑设计,双螺旋式教学,教学质量

在2013和2014年的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多教育界同仁感到在数字化软件日臻完善的背景下,虽然优秀学生作业的图面视觉冲击力较强,但普遍在方案设计深度方面表达欠佳;另外,部分用人单位感到新进毕业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与心理抗压能力难以应对当前市场竞争的工作需求。建筑学专业办学至今,招生数量整体上虽为上升趋势,但量上而质下的现象时有出现且不容回避。因此,建筑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建筑设计教学方面,应有意影响和塑造学生积极的设计心态与行为。

1 由“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到双螺旋教学模式

1.1 “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的训练模式

“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是由耶克斯和多德森针对运动员如何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研究而创立的,其基本研究观点认为: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时,在中等焦虑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最为有效。因此要想在竞技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心理焦虑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该使运动员的焦虑水平控制在适中的水平范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多是由于失败的预感和怕失败的心理干扰引起的,这和一个人对失败后果的理解与排斥有密切关联,在一些大型竞技比赛中的此类现象则表现的尤为明显。

1.2 当前建筑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信息反馈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在各年级学生之间,低年级学生缺乏主动与高年级学长沟通学习的意识,被动待哺的固化思维意识较为严重。教师和学生都是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缺少必要的灵活性与选择性,这样也形成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强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很差的局面。

1.3 双螺旋交替行进教学模式的提出

针对上述当前建筑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激发师生双向教与学的成效是将“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引入建筑设计课堂教学的初衷。现有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发展与实践检验,有其合理有效的一面,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数字媒介发展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变化等因素,仅仅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一定制约其进一步拔高的瓶颈现象。对此,在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既应保持传统教学模式这条主线,又应开辟与该主线能形成相辅相成对应与调节关系的另一主线,使两条主线交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双主线教学螺旋式行进上升的模式。一方面,通过优化植入外界理论,以期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另一方面,通过双螺旋教学模式对于摸索适中的“度”和实现提高的“质”可以有效进行掌控与调节。

2 双螺旋教学模式的建构

2.1 慢题设计与快题设计的交替

以往教学内容中的“慢题”居多,旨在使学生在相对较长周期(平均为6周~8周时间)里能够“心平气和”地完成一次作业练习。而“快题”则是严格强调在快速设计的时间限定里(常为3 h~6 h或1周内)能否手法娴熟地展示个人专业基本素养,包括竞技状态下设计能力的发挥与表达。“慢题”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一个建筑方案的形成过程,但学生在长期惯性地进行这种设计训练时,往往难以适应实际项目工作中的相对短周期出成果、研究生入学的快速设计考试以及用人单位快题笔试等在具有相当紧张感与压力条件下的设计行为。

针对此种情况,应积极倡导学期内慢题与快题交替进行的教学过程,避免单一慢题节奏使学生丧失紧迫感,或是高频快题节奏又易使其疲于应付的现象出现。通过慢题与快题交替螺旋式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既能缓和地仔细推敲构思方案,又能胜任短周期里竞技化和强度大的快题训练。

2.2 横向交流与纵向互补的交替

学生往往能自然地在同年级内横向进行专业内外的联系交流,而在年级之间纵向的交流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若干“不自然”的顾虑或是纠结等情况。然而,横向交流面对同样的作业任务有着更多且更为明确的共同语言可以进行专业技艺的切磋,但仅限于同龄人之间的“畅聊”是不够的,更需要跨年级的纵向交流,用以达到承上启下式的互补互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已形成的横向交流主线予以肯定的同时,应有意挖掘并激发纵向梯队的专业能量,促进年级之间专业交流的平台建设,使高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复习和查漏补缺的“温故”渗入低年级学生快速有效夯实基础的“知新”。尤其是针对多数低年级学生缺乏主动与高年级学生沟通学习的意识,教师应在年级之间发挥一定搭桥和平台作用,积极引导纵向间互动,从而达到多轮互动讲评来提高学生设计水准之效。

2.3 听讲记录与讲解探讨的交替

以往建筑设计课堂里教师讲解大多属于“唱独角戏”的方式,而学生则多是观众角色,期间伴随课堂笔记的记录。这种处于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紧迫感难以形成,专注程度和消化效果会有或多或少的折扣。按照“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教师应有意让学生个人面向学生群体进行一定的讲解与探讨,这对于参与讲解探讨的学生个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而且该生在准备阶段对讲解内容会有较深的自我解读。

对于学生个人的讲解探讨,授课教师首先应规定时间,然后在学生讲完后要有补充与示范,使学生能对于自己讲解不当和不周之处及时进行修正与完善。在课堂教学里,授课教师使学生在被动听讲记录式与主动讲解探讨式这种有节奏的交替行进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平缓与绷紧的情绪切换,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著名建筑项目及优秀学生作品案例等的理解吸收和提炼转换。

2.4 主讲固定与主讲轮换的交替

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而言,建筑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讲教师较为固定,加上主讲教师在教授内容及套路上的轻车熟路,则会出现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上僵化等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班级在上交同一类设计作业后,或准备阶段性同一作业任务时,由其中一位教师选取各班有代表性的设计作业或对即将进行的下一作业任务要点进行合班式讲解,这样既能使学生见识到不同班级专业课主讲教师的授课风采,也可增进教师之间授课经验的学习。另外,在学期教学计划中适当的时间节点,可以邀请设计院等用人单位的资深建筑师以外聘教师等身份来到课堂进行某类主题讲座,使原先的主讲教师在带有类似竞技氛围逐一上场接受认可的环境里来自发提升自身的授课竞争力。

3 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分析

建筑设计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且较具实践性的课程,其内容日益更新,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墨守成规。我们通过将基于“倒U型心理唤醒理论”的双螺旋教学模式应用于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0级~2014级四个年级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无论从学生对于基本原理的掌握,还是到草图、模型、课程设计作业最终正图和快速设计作业水平来看,明显好于以往同阶段的教学成果。同时我们通过设置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来看,学生大多对现行的双螺旋式教学模式表示支持,虽然起初部分同学不够适应,但经历过几个环节的实践,感受到该模式更为“有劲”,也更能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因此,结合当前教学实践的收益、建议及意见的反馈,建筑设计课堂教学应进一步完善双螺旋教学模式的建构,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 汪海鸥,于欣波.基于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8):99-100.

[2] 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14(2):127-128.

[3] 宋晔皓,张 悦,朱 宁.对于快速设计教学的当前思考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3(7):116-117.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ouble helix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verted V type psychological arousal★

Guo Yacheng Cheng Shuai*

(CollegeofArchitecture,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Qingdao266033,China)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inverted U type psychological arousal theo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double helix alternation, and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verted U type psychological arousal theory,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teaching mode of double helix, quality of teching

1009-6825(2016)28-0229-02

2016-07-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508286);青岛理工大学名校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课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衔接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MX4-081)

郭亚成(1980- ),男,讲师

成 帅(1980- ),男,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双螺旋建筑设计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蝴蝶鱼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