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中国水泥市场季节性的再认识

2016-04-06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错峰季节性熟料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中国水泥市场季节性的再认识

年复一年的季节性,是中国水泥市场特性及内在逻辑的常态表现,业内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季节性不仅表现在水泥生产制造上,如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物流仓储、环境代价、产品保质及安全生产等等;更突出的表现为,建筑市场受到气候条件影响,给终端市场水泥需求带来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所以,季节性的作用机制,影响着整个水泥产业链条,而不是想象中的与严冬作斗争那么简单。

然而,季节性的周而复始,兼有着魔鬼与天使的双重面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格局下,即会有天使的阳光灿烂的时刻,也会表现出魔鬼的丑恶狰狞,其二者都会被毫无保留地放大到淋漓尽致,甚至因走到极端而凭添了几分厌恶感。

一个充满竞争性的水泥市场,从来不会推崇、也不会喜欢对季节性影响表现出几分愚钝的企业家,嗅觉敏感的、最富创造力的他们,总是能先于他人闻到季节性市场变化的味道,便果断采取应对行动,从而使得水泥市场呈现出非同以往的一番景象。如果企业家们不能参透中国水泥市场特色符号及其内在逻辑,也就谈不上引领自己的企业,闯过激流暗礁抵达理想的彼岸了。

为此,一年四季饱受季节性折腾的水泥市场中的从业者们,那颗脆弱的心里早就刻下了顺应与抗争的双重烙印,肯定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以上就是版主为什么把这个被水泥业界看成是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作为认识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之一,况且先于其他问题进行解析的理由,你赞同吗?

季节性——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在传统产业系统格局下,季节性与趋势性、周期性和不规则性的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水泥市场不同阶段的特色符号,助涨助跌的季节性在产业快速成长与萧条困局中,任性地画出一道反映市场本质的市场逻辑曲线;在新常态的综合机制作用下,水泥市场季节性又将露出一副什么样的脸谱哪?

产业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导致产业时间序列变动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因素,包括趋势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性因素。这四大因素中的季节性变动,属于常规变动,周期行业的变动往往是周期性和季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稳定成长行业主要体现为季节性变动。从这一点上看来,水泥市场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周而复始的,较比别的行业表现得更充分、更突出一些。

每当水泥产业市场遭遇到趋势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不规则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产业发展萧条低迷时,季节性因素便毫不犹豫地会伸出来一只助推的大手,把原本不景气的产业搅和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立刻呈现出一片混沌的无序状态,其间的变化更加风诡云谲,令人迷蒙不清、难以捉摸,甚至不寒而栗。诚然,经历了风雨之后才会有彩虹出现,某种不同于以往的耳目一新的市场现象,便会出乎人们意料地蹦了出来,引领产业发展环境步入一个新境地。

对照当今产业之现状,每年都不会缺席的水泥市场季节性,如期粉墨登场,产业内一些不解之谜也随着市场的汹涌波涛浮出水面。比如,为什么决策层力推水泥产业去产能的收效,总是与预期相去甚远?为什么提高产业集中度反倒演变成产能规模扩张的冲锋号?为什么行业内抱团联手提价的美好设想,总是一张又一张空头支票?为什么水泥产量超过国际人均消费“双红线”后,老板们仍然抱有继续冲高的心理预期?为什么水泥市场江湖之上,时不时表现出相互厮杀的乱象?为什么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却没有像钢铁业遭遇“裸奔”的悲惨状况?季节性特定因素是否强化了中国水泥市场区域性产品特征?等等。当然,“为什么”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都与中国水泥市场禀赋条件之一的季节性,能扯上若明若暗的牵连关系!

“无风不起浪”。任何市场现象都是综合机制作用的结果,水泥产业中的各类主体,如市场主体企业、行政主体政府、行业主体协会及其消费主体等,都会依据自身在市场格局中的地位及利益诉求,且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随时随地做出预判和行动,这样一来,水泥产业特有市场现象便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市场信号相互作用叠加,有的相互制约,机制十分复杂,种种“猫腻”隐藏在水泥产业中深而不露,令局外人很难发现蛛丝马迹。

可见,中国水泥市场特征信号之玄奥、之复杂,可能是世界上同业市场所不可比拟的;有一些市场信号虽是与发达国家水泥市场共有的,但有很多则是中国水泥市场“蝎子尾巴——独(毒)一份”。

不管产业市场的河水会先往那个方向流淌,也无论多少个沟沟汊汊又绕过了九曲十八弯,最终都定会猛然掉头朝着浩瀚的大海奔去,万变归一。基于此,我们深入探寻季节性特色符号,捕捉与季节性密切关联的市场变化,窥见中国水泥产业的细枝末节,更精准地把脉水泥市场的本质、内涵、环境及机制,面对朦胧的市场迷雾,不放弃寻找迷雾中真实图景的努力,目的是及时做出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

为了使业内外人士能更深刻认识水泥市场季节性这一市场特性及内在逻辑,版主采用了站在现实的高地上,将过去与未来进行对比的分析方式,很有点小品中“昨天、今天、明天”的意思,不妨请看下文:

掌管北方水泥在吉林省五个分公司的李兴海总经理曾表示,错峰对于冬季漫长的东北来说,企业冬季生产,需求不足,与旺季相比,效益低8%~12%;冬季煤价高,错峰生产正好绕开高价期;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停产节约能源、减少煤耗电耗、降低碳排放量、延长设备寿命,以及节省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能给企业带来最实在的好处。

单说降低生产成本,业内人士细算了一笔油水蛮多的企业大账,以一户冬季生产700万吨熟料的企业为例:(1)水泥熟料存放大半年,强度平均降低4个兆帕,一方面严重影响水泥熟料质量,另一方面是每个兆帕平均成本3元,每吨掉号损失大约12元,错峰生产企业可直接减少产品质量掉号损失8400万元。(2)每吨熟料的保管费用在7元以上,还可减少保管费用4900万元。(3)冬季熟料烧制过程中,每吨熟料的煤耗成本较比夏季要增加成本4元,电耗成本增加3元,假如这户企业冬天4个月生产六七十万吨,那么冬季生产成本就要净增加500万元以上。(4)企业冬季生产需要占用流动资金21亿元,且资金占用期长达半年,错峰后可以减少财务费用7350万元。

吉林水泥行业权威人士测算,仅仅实行错峰生产这一招,全行业就将节约成本费用达到3亿元以上。那么,既然错峰生产既能节约费用,还能避免了熟料质量下降,为啥以往企业明知是好事而不为之哪?除了陈旧的市场理念作祟之外,现实不完善的水泥市场秩序和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企业视同区域企业为敌,宁愿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也不能丢掉市场份额,那不就等于丢了饭碗又丢人嘛,谁会去当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带头大哥!

好在企业经理们还没忘了算节能减排这笔环保账。李兴海总经理做如下分析,冬季水泥生产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烟尘等排放量增多,加上北方地区冬季统一供暖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两污叠加”致使雾霾天增多,环境不堪重负。据统计,每烧一吨熟料就要排放烟气6500立方米。那么,一个企业冬天至少生产60万吨熟料,向大气排放约39亿立方米的烟气。何况,从每年11月冬季开始到翌年4月,市场需求微乎其微,企业至少储存30万吨熟料,占用大量资金支付巨额利息不说,露天存放导致水泥品质掉号,细算起来损失很大,得不偿失。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用一组数字预测了冬季错峰生产对于宏观及其微观上的现实意义,原文如下:按冬季采暖期平均停窑3个月估算(东北地区可停窑4个月以上),全国将至少减少1.8亿吨水泥熟料的生产和冬储,这将减少煤炭燃烧2800万吨,减少CO2排放1.56亿吨(865kg/t熟料),减少SO2排放5400吨(0.03kg/t熟料),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98万吨(1.11kg/t熟料,考虑尚有50%未上脱硫设施)。企业少动用约380亿熟料生产流动资金,减少财务费用7.2亿元,减少熟料冬储管理成本29亿元,减少冬季煅烧煤耗成本32亿元;为此,对于这项于市场于环保多重受益的大举措,政府乃至全社会应该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那么,历经一年的冬季错峰生产又交出怎么样的一份答卷哪?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率先在7省1区2市试行的水泥错峰生产,成效显著值得点赞,累计减少熟料产量8556万吨,有效压减了熟料产能;减少煤炭消耗1075万吨,减少直接二氧化碳排放633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2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3万吨,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季节性在重新调整水泥市场供给侧总量和结构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样,在水泥产业绿色发展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内涵。利用好水泥市场季节性,有利于推进低碳循环和减量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削减过度供给,消化过剩产能;有利于调整供给结构;有利于纠正生态环境资源的扭曲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

季节性——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在传统产业系统格局下,它毫无顾忌的怂恿优势区域对弱势区域的游击战蚕食,企业成本高低之争最终酿成市场上从未停息的价格战,以邻为壑,左劈右砍,使得身陷红海中的水泥企业之间的竞争恶俗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市场格局;新常态下的区域市场争夺又爆发出新场面,单一的价格拼杀将逐渐演变为资本渗透或虚拟联盟的企业合作,强化了水泥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

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分工细化,市场现象透露出一个基本规律:市场竞争的实质不是价格高低的竞争,而实质上是市场规模的竞争,价格不过是一种量化衡量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企业都有着先争夺市场份额而后涨价的实例。尤其是一些超大型水泥龙头企业,更是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策略,用价格战、专利战、兼并战等手段排除竞争对手,其间季节性成了当然不能错过的天赐良机,借机拓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掌控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事实证明,包括海螺在内的一些具备区域性垄断能力的大型水泥集团,每每都会使出淡季拼杀价格的狠招数,视市场走势甚至会不惜抛出250元/吨以下吐血价,令同业叫苦连天、难以招架。此时的季节性,恰恰为业界强势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博弈机会,也成了深受季节性局限的劣势地区的企业的噩梦。

广袤的北方地区地处高寒气候带,首先,由于建筑项目施工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建材之主要产品需求的水泥市场的季节性;其次,水泥制造生产本身的成本也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成了暴露于大家眼皮底下的薄弱地带,使得水泥市场周而复始的季节性休眠,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好在水泥市场的另一个特性——区域性产品,在明里暗里给了休眠期市场中的企业一点点温暖。对于水泥市场的区域性产品特性,按下暂且不表,以后将作为专题进行阐释。

水泥季节性的市场差异必然产生三种现象:一是南北方同为旺季生产集中期的大倾销,企业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无疑是为了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南方淡季闲置产能输出向北方休眠期市场倾销产品,企业追求持续开工的产能利用率;三是南北不同区域间水泥成本、价格的比拼,企业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和势力范围。据中国建材联合会周鸿锦对2012年全国水泥行业统计数据分析,吨水泥单位成本最低的广西为250元,吨水泥单位成本最高的黑龙江380元,吨水泥单位成本最高与最低地区之间相差52%。由于各地区水泥企业技术和资本投入的差异,因而水泥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吨水泥实物劳动生产率地区之间高低相差4.3倍,吨水泥实物煤耗地区之间最低与最高相差1.7倍,吨水泥综合电耗最低与最高相差1.3倍,粉磨企业吨水泥综合电耗最低与最高相差2.1倍。

再加之水泥作为低值易受潮变质的产品,又逢南方市场中的两节淡季产能闲置率高,潮湿环境导致企业无法大量储存,基建及房地产项目进度的季节性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季节的需求是不均衡等项因素,一般来说南方地区一季度的市场需求量往往不到四季度的50%,所以,必然大大增加了以上三种现象发生的概率,直白点说,强化了对北方休眠期市场冲击的强度。

而受季节性局限休眠的劣势地区的水泥企业,出于生存与竞争的需要,不惧沟满壕平的库存也要搭上血本搞冬季生产,为的是旺季来临时依据外来入侵者的单位产品物流成本定价,千方百计不让窝边草被别人吃掉,那么参与博弈的优势的一方,为了在淡季多占市场份额,宁可走杀价出货倾销的这条路,即便不赚钱起码能摊薄平均成本,算总账还是有利可图,由此一来,在季节性的作用下,多年来演绎出了业界的一条明规则——倾销与反倾销之战。

季节性之手在老天爷的操控下,把北方寒区水泥企业置于了市场的劣势地位,况且还随时随地要防备秃鹫的窥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北方地区建筑市场需求明显小于东南沿海一带,加上生产期短,设备利用率低,成本又高,哪里还有什么能力抵抗外来冲击呀,几乎就是四门洞开、任凭人家钝刀子割肉,而无还手之力,充其量借机会发一番近乎于求人放过一马的慨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也是北方寒区尤其是交通发达的东北地区,为什么没有出现与南方大水泥集团抗衡的企业的原因之一,水浅怎能养出大鱼哪!

你还别说,水泥物流成本较高则是一道不高不矮的市场屏障,尽管东北地区水泥企业在这一点上沾不上什么光,同样地处遥远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施工特性的新疆,冬季也是水泥产销淡季,水泥企业一直沿用冬季储备大量半成品——水泥熟料的运营方式,以便春季建筑施工开始之时能够抢占市场。相对而言,比起东北水泥市场要封闭的多、安静得多,算得上一块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远距离输送商品物流成本太高,挡住了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来竞争者的脚步。难怪吉林省水泥协会会长徐德复对新疆这一区域优势羡慕不已,“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外省的水泥基本上进不来,新疆本地的水泥也很难出得去,这是新疆水泥实现错峰生产最好的天然保障。”言外之意,人们看到了徐德复会长心中最忌惮的是什么了,难怪水泥市场中总是出现东北市场价格起不来,或者是最先高喊出协同联手控价的主张,原本是情理中的无奈之举。

然而,就连新疆水泥市场这块世外桃源,依然没有逃过宏观经济大气候的打压,从新疆建材行办获悉,全疆出现了产能过剩,产销量今年以来大幅下降,呈现近十年来最低价,设备开开停停运转率低,能源单耗不达标,时又被迫不断停产,加重了环境污染。至于原因在哪里,这是后话了。

人们或许寄希望于新常态能医治水泥市场季节性特征带来的“坏”处,能给本来就无序的水泥市场带来些正能量。季节性在新常态下的市场作用机制正在形成,但所谓的“坏处”正在放大,比如季节性使得区域竞争越演越烈。据悉,北方地区水泥需求同比大幅下滑,价格更是跌至历年的最低点,击穿成本的价格屡见不鲜。2015年前三季度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区域水泥产量同比下滑16%、21%和8%,均远超全国4.7%的下降幅度;水泥价格同比下降超过20%,导致利润被挤压殆尽。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尖锐剖析了其中原因:目前,水泥行业市场不稳,价格波动效益下滑的状态,是什么原因?在煤炭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应该利润有所提高,但却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更加供大于求。一些企业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所谓为了竟争,为了占有市场,不惜降价,甚至拼血本也要保住市场而跌价。事实上,在恶性竞争僵局中,从来只有遍体鳞伤的幸存者,没有真正的赢家。

前面留下一个关子:解析新常态下的季节性,不一定非得聚焦到所谓“坏处”上,那么,可圈可点的“好处”又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尽管市场竞争逻辑本身并没有变,变化了的只不过是竞争方式和表现形态。以版主分析,季节性在新常态下的作用机制得以进一步深化,可能不仅仅限于区域市场之间的单一的价格拼杀,会逐渐演变成为资本渗透或虚拟联盟的企业合作,企业出现分化,各路山头被招安,北方高寒地区水泥市场被动挨打的状况,或许不会表现得像过去那样野蛮生猛了,一个适应新常态的产业秩序正在酝酿形成。

季节性——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在传统产业系统格局下,客观上掩饰了水泥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也助长了企业老板们产能扩张的心理冲动,久而久之酿成了全面严重过剩的困局,期待着水泥企业挥刀自宫、自废武功可能不太现实;新常态下逼出来的冬季错峰生产新招数,意想不到地起到了压缩产能规模的作用,也增添了水泥产业去产能的艰巨性。

“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总是不经意间发生,据说那个颇有名气的蓝色药丸“伟哥”,初来本想是用于心脏病治疗的,后来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神奇的壮阳功效。北方寒区水泥企业正在大张旗鼓推行的冬季错峰生产,可与那蓝色药丸有一比。

在传统的产业系统格局下,长期固化了业界应对季节性的惯例,便是寒季停产检修,如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所言,即便是国家不出台错峰生产政策,企业也要经常停窑,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水泥。这样一来,季节性被视为调节产能压力及市场供求关系的机制,于是乎,一些企业老板也找到了盲目扩大产能规模的依据。客观上,季节性的毯子蒙蔽住了产能过剩的真实面貌,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市场价格尚可,企业能追求到规模效益,又何乐而不为之呀;由此看来,季节性被当成了天然的产能利用率调节器,也成了产能扩张的借口,同时也放大了规模决定一切的误读;季节性的壮阳功效立马显现,轰轰烈烈的扩张蔓延到了全行业,水泥企业便更加有恃无恐,谁不扩张是傻瓜,大不了玉石俱焚又能怎样!根本就顾不过来冷静想一想:不可持续的超速增长后出现大失速该怎么办,水泥产业将向何处去?

该来的一定会来的,水泥产业还是没有躲过今天这样全面过剩的危机,过去能赚钱的产能现在不赚钱了,过去保本微利的产能开始亏损了,区位优势不佳的更是天天“流血”,行业平均毛利率如下坡滑雪的雪橇一样打出溜滑,目前整个水泥行业的效率比较低,受需求疲弱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下降;总之,过剩产能不化解,白纸黑字的自律在区域性冲击与被冲击面前,又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乃至成为自欺欺人的宽慰剂。

环顾新常态下,产能严重过剩与生态环保压力的双刀架到了脖颈上,人们又一次渴望找到解决好总量有效需求和重大要素供给的可持续增长之法,其解决方案离不开——化解巨大的产能过剩矛盾,激活本来被闲置潜能,全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几十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水泥行业治理雾霾的提案,建议促进北方四省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水泥企业,在冬季采暖开始时统一停窑,春季采暖结束后开窑生产,与采暖期形成错峰生产协调机制,大家称之为错峰生产。

吉林省水泥协会信息反映,全省现有58户水泥企业,熟料产能3500万吨,熟料产能利用率只能发挥到54%;水泥产能6000万吨,实际水泥产能利用率48%。可见有足够大的储备系数,与施工期保持同步供应完全没有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害民伤财”的冬季生产。无论是从去产能还是治理污染的视角上看,错峰生产都是一道实实在在的连减法题。

从黑龙江省工信委了解到,目前,全省水泥年产能达6300万吨,而实际需求仅为3400万吨,产能过剩比高达46%。七成以上企业在微利和保本经营边缘挣扎。为了生存只能竞相压价,很多企业只能算赔本赚吆喝。

揭开捂在行业上的那层窗户纸,全国水泥产能过剩率普遍超过35%的“冰山”便暴露无遗。业内人士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全面实行北方冬季错峰生产后,仅华北和东北地区统一停窑4至5个月,就能将水泥产能过剩由目前该区域的51%,立马减少到16%至21%之间,有望达到趋于合理水平,提高行业景气度。

2014年,北方参与冬季错峰停窑企业410家,熟料生产线506条,熟料总产能57 650万吨,涉及从业人员15.3万人。初次冬季错峰周期内,减少熟料产量8556万吨,减少燃煤消耗10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37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23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29万吨,减少熟料库存6105万吨,减少流动资金占用89.63亿元。以河南省为例,水泥企业停窑43天,总共少生产熟料1521.31万吨,化解过剩产能13.87%。

参加吉林研讨会的代表一致认为,首个冬季错峰生产周期,不能局限于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应该延伸至天津、北京、河北、山西等雾霾严重的环京津地区,乃至覆盖整个北方采暖区。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决定北方地区在2015~2016年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错峰生产,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东、河南;今冬实行错峰停窑的区域由10个省市自治区增加到15个,涵盖了中国北方的全部区域,实现整体联动。

不容忽视的有一点,首个冬季错峰生产周期内黑吉辽内蒙等地的水泥企业,为什么对扩大北方冬季错峰生产的覆盖区域范围,竟然如此的敏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扯破嗓子毫不保留地亮明了观点,且这当然与冬季错峰能否继续关系极大,与错峰生产的区域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集中表现为对于国家出台政策的强烈预期。

有业内人士更是直戳要害之处,错峰能否继续或夭折,关键看政府能否明确且尽早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首先是如何抑制实行冬季错峰之外区域的水泥产品长驱直入,致使错峰区域内企业受损。其次是可以先考虑不将水泥窑协同处置PVC电石渣区域纳入“错峰”,合理解决错峰生产与固废处置的矛盾。三是国家应着手建立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长效机制,如建议对实行错峰生产的企业给予减免增值税和错峰停产期间免收土地使用税的政策,减轻企业错峰停产期间的经营压力;对不执行冬季错峰生产的企业,取消减免增值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将冬季错峰生产也列入差别电价的适用范围,对不参加错峰生产的企业加收差别电价,等等。

水泥冬季错峰生产从沸沸扬扬的坐而论道到落地运行,已经超过了一个完整周期,从市场屏障较高的新疆率先推行,到面临市场冲击最大的东北,再到泛华北地区乃至涵盖了整个北方地区,基本可以说是首战小捷。这是一次遵循自然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理性回归,本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可喜可贺。

市场竟是如此的吊诡,当我们为水泥制造产业冬季错峰生产落地开花而击鼓相庆欢呼雀跃之时,心里泛起的一股隐忧久久不能退去——冬季错峰生产秩序形成了,是否在客观上会增加了去产能的艰巨性?那些僵尸企业还能够尽快退出市场吗?,如果真的出现了去产能“隐身”和僵尸企业“诈尸”的局面,水泥产业又该怎样应对哪?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几率极高,还真是有一点让人放心不下。奉劝水泥企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千万别再把市场季节性再一次当做那神力无比的“蓝色药丸”,自以为水泥市场季节性特征可以自动割除产能严重过剩的毒瘤,甚至打起乘市场之乱抢占地盘就能挽救败局的如意算盘,最终定会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季节性——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在传统产业系统格局下,为高污染、低效率的“小弱散”水泥企业撑起了保护伞,露出些许缝隙来容忍间歇性生产的企业命不该绝,久而久之形成了3000家企业遍地开花的竞争格局,指望这类企业自消自灭肯定心有不甘呀!新常态终于敲响了僵尸企业的丧钟,使得季节性之手不再温暖而变得冰冷强硬,开始大力挤压僵尸企业有限的生存空间,碎片化的优势资源将得到整合。

诸神的博弈走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水泥产业以廉价劳动力投资、能源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走到黄昏开启的夜幕中。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水泥行业进入一个产业大裂变、大进化、大升级的新周期,意味着水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即便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也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倒闭,更何况像水泥这样的建筑基础材料产业哪!淘汰出局的一定是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低、营销模式滞后的僵尸企业,而那些为数众多、分布较广的高污染、低效率的“小弱散”水泥企业,大都具有上述特质。尽管它们不甘心脱下黄金战袍,但其未来命运如何可想而知。

与其相反,那些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高、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高、资源整合能力强、具有创新型营销模式的大型企业,必将在新常态下市场竞争的洗礼后,浴火重生,显现出勃勃生机。

优胜劣汰,生生灭灭,皆显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一个健康而有序的市场,怎么能容忍多如牛毛的同质化的水泥企业恣意泛滥呀,随着这些僵尸企业的寿终正寝,当然也不乏表面上看来强大但核心竞争力弱的企业会轰然倒塌。总之,市场会把更多的优势稀缺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企业中,进而推动产业滚滚向前。

隐约记得兰斯顿·休斯曾说过一句令人心头一颤但又不乏深邃的话:墓场是最便宜的夜宿之地。为什么“小散弱”的僵尸水泥企业会遭此厄运,一定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哪?这不是咀咒,而是市场铁律使然。

其实,在前面的某些段落中,已经提到了僵尸企业的命运堪忧,现在有必要做一点简单的企业微观运营分析。通常水泥企业财务报表上体现的利润,不过是简单的成本核算科目下的利润,这里仅仅包括原材料、燃料、人工、财务费用等项当期发生的成本,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多少年来技术创新、技术含量、技术投入等摊进成本中去。假设水泥企业按照全口径把技术进步作为投入提取回报,假若将无形资产和管理效果也计入成本的话,进而提取新的科技研发费用额,试想利润还会有多少了呀,后续发展能力又会有多大呀!可见,那种业界曾为之骄傲的“行业利润率高于其他制造业”的说法,本钱并不大,底气也显不足。再者说,“小散弱”的僵尸水泥企业根本就不具备把技术进步全口径列入投入、将无形资产和管理效果计入成本的能力,这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早已丧失了发展原动力,又有什么后劲可言,甩掉包袱也不足为惜。

辽宁水泥协会会长王友春不无焦虑地表示,现阶段全省熟料产能已达到了6500万吨,水泥产能大大超过了1亿吨,产能过剩可能会达到60%,整个辽宁水泥又怎能摆脱全行业亏损的现状!

话说回来,市场季节性又网开一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小散弱”僵尸水泥企业喘息的机会,致使与其毗邻的大企业采取价格冲击策略,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嘴里咬到了一块肉,身上也得被撕掉一大块皮。尤其是新常态下推动的冬季错峰生产,从某种意义上似乎又给了“小散弱”僵尸水泥企业一丝丝光亮,但愿水泥产业内不要掀起一场喂食僵尸企业或借尸还魂的拙劣游戏。

担忧又从何谈起哪?以吉林省水泥行业提供数据为例,一是因为冬季错峰生产,正逢僵尸企业的冬眠期,进入它们通常来说最喜欢的运营节奏;二是因为相对减少了企业存货,缓解了现金流的压力,2015年全省熟料库存同比下降560万吨,一下子减少流动资金14亿元,节约财务费用4900万元;三是因为节约了冬季储运费用和质量损失,2015年水泥行业冬季错峰期内,直接减少倒运费用3800多万元,减少熟料强度损失约为6400多万元;四是因为冬季错峰生产避开了高耗能时段,利用东北地区冬夏温差达50多度,大约可节约煤炭12万吨,降低燃料成本5800万元;五是因为规避开冬季生产安全风险大的阶段,相对可控特殊性不可预测的支出额。以上几项总计,吉林省水泥行业实行冬季错峰生产,起码能减少各项支出2亿元以上。难怪吉林省水泥业界权威人士坦陈,在水泥需求大幅度下滑的窘境下,如果没有冬季错峰生产,仅熟料库存成本这一块巨石,也能够把“小散弱”僵尸水泥企业彻底压垮。

可是,新常态并不总是温情脉脉的,挣扎在市场泥沼中的水泥产业,迫切需要一场既轰轰烈烈又脚踏实地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来催生下一个产业增长周期,那么,谁是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优秀大型集团企业与落后的“小散弱”僵尸企业相比较,你一定知道应该在谁的选项括号中打上“?”。

比较优势从来都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中具有什么样的要素禀赋条件,关键是最好的交易成本、低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激活创新能力与营商禀赋。所以,我们在市场中常常看到,企业老总们对市场价格渴望简直都到了发狂的程度,上下十几元的价格波动,不过是像水塘里翻起来的小小涟漪,都能撩拨起业内人士争相斗法的情绪,相互撕咬的搅作一团。

而在早被恶俗化了的竞争中,“小散弱”水泥企业本来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有力气担起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的重担,少数日子过得去的企业充其量扮演个敲一敲边鼓的角色。可是,未来水泥市场肯定不需要如此众多的、占用相当一部分优势资源而效率低下的“小散弱”僵尸企业,一场裸奔后被挤出市场,完全符合“格雷欣法则”,良币驱除劣币,顺理成章,天经地义!那挑起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大梁的重任,毫无疑问要落在了优秀大型集团企业的肩上,它们自然也是市场竞争的胜出者。

季节性——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在传统产业系统格局下,遮掩了水泥产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外部环境成本的黑尾巴藏起来了,加之水泥企业多数地处偏僻,久而久之形成了水泥产业功过相抵、得过且过的糊涂局面,寄托于水泥企业自己的刀去削自己的把,难于上青天哇!新常态举起了生态环境治理新标准的柳叶刀,向雾霾宣战,大声呼唤现代绿色水泥产业早日到来。

冬季错峰生产是水泥市场季节性送给人们降低“双霾叠加”压力的礼物。冬季雾霾敏感期熬过去了,水泥生产总量减少后的污染排放总量也随之下降了,这是不是等于说水泥企业节能减排的压力可以松一口气了,是不是说明水泥企业全年生态环保就可以过关了,是不是意味着漫长的绿色生态产业之路可以歇歇脚了,当然不是!奉劝水泥企业们万万不可利用市场季节性,再鼓捣出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幺蛾子来,那样有悖于冬季错峰生产的初衷。

好在严苛的环保新标准已经是利剑高悬,还有取消低标号水泥的歼灭战即将打响,这些新政策机制都会对顺利推进冬季错峰生产起到保障作用;如果再加上守规矩的行业自律,不至于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挥舞大板斧把错峰停产区域市场搅得天昏地暗,错峰停产区域的企业悬着的心也许会安静许多。当然,江湖之上,没有构建起长效机制的水泥产业冬季错峰生产,还能演绎出什么情节悬疑的故事桥段来,谁也说不准。

产业全面沦陷的凛冬已至,瑟瑟发抖的老板们振臂喊出了错峰常态化与增加新内涵的口号,譬如说减霾错峰、限碳错峰、春节淡季错峰、高温雨季错峰等等,并呼吁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可见,季节性不再是人见人厌的东西了,而摇身一变成了一块香饽饽。

当然,良性循环的冬季错峰生产长效机制,任何形式的“篱笆”及其各种补贴性的“输血”,不过是暂时的、过渡性的,最终要靠水泥市场自身发育去解决。以版主之见,解决之道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区域集中度(并非全行业集中度数值)的提高,资本联结发挥作用;二是现代水泥大物流的运营,延伸了水泥区域产品的服务半径;三是跨界产业链运营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对区域内企业形成虹吸或挤压效应。

毫无疑问,大周期拐点与全球经济结构重塑背景下,肇始于市场需求下降的产业低迷,水泥产业陷入大跃进过后的萧条中,或许,水泥企业为应对困境已经弄得疲惫不堪、焦头烂额,来不及顾及新常态下季节性逻辑带来的微妙变化,但不管你想不想或怎样去想,季节性这盘菜客观地摆在市场宴席之上,就看你怎样品尝个中滋味了。

猜你喜欢

错峰季节性熟料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水泥熟料优选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实践探讨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2020 年1-10 月我国熟料进出口数据分析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水泥熟料量增长迅猛
让你赏樱不赏人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