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的生成
2016-04-06杨银霞
杨银霞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应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预设的,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70-01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容易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推进,这样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已经不那么管用了。即使是一些被认为是经典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常常"卡壳",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生成。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应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
叶谰教授说:课堂教学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课堂学习是学生活动的载体,是他们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本身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经验、背景,知识、思维、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1. 捕捉自主学习中的生成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要培养探究人才,其自主探究能力是基础。所以笔者努力捕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从中摸索出一套促成办法。即每进入新课时,总安排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预习学案"。在预习学案中,笔者专门开辟了一个"生成问题与探究"栏目,这样不但能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我认真研读课文,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如在进入新课《天上的街市》前,笔者从学生上交的"预习学案"中发现了许多闪耀学生智慧的探究问题。于是在进入新课后,笔者首先赞扬了学生认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较高的自主探究水平,并让他们在全班汇报交流。学生们都非常兴奋,纷纷举起了手。笔者有意识地从中挑选几位能抓住文章特色和能突破难点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有学生感到本诗联想与想象方法运用得好,街灯、明星互喻,天上人间辉映,上下美景融为一体;也有学生认为本诗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所失实,所以提出质疑;不过有学生认为神话本身就是传说与想象,无所谓真与假;后来笔者提醒学生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学生才终于明白:作者改用传说的目的是为了借此表达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与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一开始就把握住课文的主题。
2.捕捉合作学习中的生成问题,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凸显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愈发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呢?笔者在学生合作时,深入到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捕捉每一个合作小组生成问题,乘势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笔者在一个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中发现,有学生提出质疑"这一课的内容有嘲讽孔子的意味。"笔者认为这正是能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主题的问题。笔者肯定这位学生问题提得好,并激发大家进行讨论,"是什么问题让'孔子不能决'?这样连孔子都不能决的事情两小儿却在认真辩论,这说明了什么?现在你能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替孔子回答吗?"这样使学生明白,孔子不能决,是因为那时人们还没有能力解释这一地理现象,孔子并没有怕影响自己"智慧渊博"的名声而去凭空想象,忽悠"两小儿",这从另一面反映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两小儿敢于辩日反映了他们热爱科学、勇于认识自然、大胆质疑,探求客观真理的精神。大家还联系地理知识,科学地回答了"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全班学生探求科学,探索大自然的热情,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
3.巧用学生的话
传统教学认为,通过字词就可以将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由说话者传递给听话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误解。而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教学《石灰吟》时,在学生初步体会诗句后,李老师以其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其中的教学资源,他马上追问:"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由此引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走出了更高的层次。
4.善于让学生先开口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分,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以往依据"事先预设"好的"模板"在课堂上进行"复制"的教学状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在阅读文本前,让学生开口先说,就有助于教师从中掌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如我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找出文中令其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做个性化解读:有的说到时间是如此的宝贵,那我应该用"寸金难买寸光阴"来勉励自己。有的谈到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时间是一去不复返,要学作者和时间赛跑。……学生们的情感完全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如果我再按预设方案继续下去,就会遏制水到渠成的情感之流,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陷入僵局。在学生发言之际,我觉察到学生们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地面对。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抛开原有教案,临时增设了―个环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未来,请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由此被引向更高的境界理性地看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