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四策略

2016-04-06王晓凤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仪器高三化学

王晓凤

【摘 要】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他们进入高校后更好地实施科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学实验题也是高考必考题,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化学实验,如何使学生在实验题上增分,本文对此给出四种策略。

【关键词】高三 化学实验 复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54-02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化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推理描述能力等的重要内容,同是也是学生进入高校后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虽然实行新课改后,中学阶段加重了化学实验的学习和操作,但是实验题在高考中的得分都不理想,这意味着学生在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上还存在着不足。如何有效地复习高三化学实验,是我们高三复习课的难点之一。笔者在多年的高三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究和总结,在化学实验复习上有所突破,所教班级的实验题得分比较高。现把笔者认为做得较好的一些方法共大家分享。

一、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情感态度

在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把学生带进了多彩的化学知识海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在基础年级的化学测试中,并没有做综合性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且现学现考,学生得高分是比较容易,还没有被实验题难住。进入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校的化学周测或月考都是综合性题目,通过一两次的测试后,实验题的弱势才全面暴露,大部分学生发现实验题比其他大题都难了,受到意想不到的打击。这个时候迫切需要突破实验题,需要及时查找原因。一是通过答题卡分析他们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是经常说的查找他们的知识性缺陷和能力技术缺陷。学生的知识性缺陷和能力技术缺陷主要有:对实验仪器不熟悉,实验中涉及到的物质性质没掌握,弄不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等。综合实验题不会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上的实验,只是使用教材上的原理,来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很多学生在分析题意时,抓不到重点,不能准确找出实验原理、不能充分了解操作的目的及实验过程中的突发因素,造成该得的分不得,这是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对实验的情感态度。主要表现为:很多学生面对形式多变的实验题时,不知如何思考,做题毫无头绪,产生畏难情绪,想好好复习实验却又不知如何复习;也有的学生经过几次考试,觉得实验题不努力也会得几分,再努力也多不了几分,就这样吧,没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些实验题上面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去克服。要做一些针对性的复习措施,否则化学科出不了尖子,从而影响高分层的学生。

二、夯实基础,鼓励学生回归教材,从头学起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怎么连这个仪器都不认识?”“怎么把这个仪器的名称写成错别字?”“怎么连这个仪器的使用方法都不会?”等等,确实让老师“心碎”。如何让学生在实验题上增分,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先认识常用仪器

以资料的形式列出中学阶段常用的化学仪器,包括它们的形状、名称、结构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让学生重温一遍,找出还不熟悉的仪器,强化记忆;再列出高中阶段有代表性的几个实验,让他们重点复习;同时开一间实验室,把高中阶段一些重点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摆出来,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去组装仪器或操作一些实验,但教师要掌控好学生在实验室里的秩序,确保他们有所收获,避免流于形式。通过这些做法,学生基本上不再混淆球形冷凝管与直形冷凝管、表面皿与蒸发皿、三脚架与泥三角、长颈漏斗与分液漏斗等,加深对量筒、滴定管、移液管的刻度构造情况的了解,也不会把“坩埚”写成“钳锅”了。增分就得从细微做起。

(二)利用归类法,设计成学案整合相关知识

利用归类法,将各种实验进行整合。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方法中,要把学生容易混淆的几种方法加以区分,如萃取和分液、蒸馏(分馏)与蒸发、过滤与渗析、结晶与重结晶。制取气体时,如何根据反应物状态选择反应仪器,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大试管,如制O2、NH3;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可选用启普发生器,如制 CO2、H2等,其他固体与液体反应可选择分液漏斗与烧瓶(锥形瓶)。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总结。常见的干燥剂如浓硫酸、碱石灰、CaCl2、P2O5可干燥哪些气体。哪些仪器可直接加热,哪些仪器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越细越好,争取每一点知识都不能错过。

三、指导解题思路,提升学生解题技巧

在实验专题复习过程中,不能总是按“典型练习—讲解分析—总结”的方法,让老师卖力地讲,学生用力地记,一节课下来,大家都身心疲惫,让学生认为还不如自己看参考答案的好。所以教师的责任重在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拿下理想的分数。

(一)指导学生审题

新课改后,理综考试的难度不降反升,主要表现在阅读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考点多,流程图复杂,计算量大,特别是新增加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盖斯定律把化学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是学生难啃的“骨头”。要想学生做题又快又好,审题是关键。大部分学生为了节约时间,读题“囫囵吞枣”,看完了不知道题意是什么,或边做题边看题,不会的马上放弃,这样做是不能把握中心问题的,而且造成答非所问或做题不流畅等,耗时费力无所用。如何审题,很多老师要求读三遍题目,三遍似乎多点,但两遍肯定是要的。笔者要求学生第一遍是快速阅读,不要逐字去分析,抓住关键词语和内容,要找出该实验题考的是什么,领会实验的原理、步骤和装置,注意一些提示,如图像和表格,还有反应物、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溶解度、熔沸点,可能存在的副反应;第二遍就是边读题边做题,顺着题意做下去。经过多次训练,学生进步很大。

(二)分析实验装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一些典型的实验,如通过测CO2的量来计算某样品中Na2CO3含量,有两次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鼓入的空气要怎样处理,两次使用干燥管各起什么作用。又如实验室制取乙烯往往伴随有副反应,如何把混合气中的乙烯、CO2和 SO2分别检验出来,因为检验CO2是澄清石灰水,所以就要排除SO2的干扰;如果用氧化剂除SO2有可能氧化乙烯,考虑好这些因素后,就知道选用什么试剂,明白了试剂的顺序怎样放置。

(三)指导答题技巧

实验题中有一些问题需要用文字表达,这也是学生比较不喜欢的题。主要是他们不懂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达,往往写出一大堆文字还条理不清。在训练时可以教学生一些表达方式,如检验某物质,可以这样表述: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某试剂,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再得出结论;又如描述结晶操作: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当有多个实验方案时,要判断哪个方案最好:可以从反应条件容易,操作性强,物质可循环使用节约原料,环保等角度去分析说明;浓硫酸的作用:有水为吸,无水为脱;水检验在先,吸收在后等,让学生拥有这样的答题思维和技巧,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树立榜样,激励学生钻研化学实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可以通过一些评价进行鼓励。(1)做实验题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建立的学习小组进行比赛,把“做题—讲题—总结”全部交给小组,小组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做,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讲题和总结,讲又对又精彩且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的,给予积分,一个月后得分高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他们收获知识,而且也可以为他们在紧张的高三生活中增加一些乐趣,放松心情。(2)组织几次做实验题经验的交流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分享成绩好的同学在实验上的学习和做题方法,也可以使学困生说出他们的困惑,大家一起解决,这样做可以使同学们收获很多。(3)每次测试之后,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张贴优秀的答题卡作示范,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并懂得如何规范答题,同时可以鼓励同学们良性竞争,下一次希望是自己的张贴在上面。

总之,如何有效复习高三化学实验,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复习方法,不管实验题如何变化总离不开基础知识和解题的一般方法。我们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学探究是一种常态活动,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就是我们的责任。

猜你喜欢

仪器高三化学
高三·共鸣篇
事出有因
发明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