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2016-04-06柴永年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探究能力问题情境

柴永年

【摘 要】在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建立学生主体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能力 问题情境 学生主体 讨论交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44-02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存储和记忆已经不是学习的重点。当代更加需要的是探究性人才,需要将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和创新性建构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由关注学习结果——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准确度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的主动性转变;课堂由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向学生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法转变;教学手段由多媒体为教师的教服务向多种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服务转变;教学评价由关注成绩向关注学生素质发展转变。这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旧有思想的影响,高中物理在教学过程中仍出现一些问题。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因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是通过笔记记录教学中的重难点,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进行机械的模仿和巩固,学生习惯了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和答案,不善于思考和提问,参与意识和质疑意识淡薄。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开展探究学习时,很多学生表现出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展开新知识的学习。在如何计划并循序渐进地开展层次性的深化学习时,出现学生虽讨论,但知识未深化的现象。

(二)教师因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继而通过关注与教师期待一致的回答来推动教学不断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了提问,而不习惯被提问和质疑,并把这些认为是对教师权威的一种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很多教师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不放心,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要么需要给予学生较长的时间去学习探究,课堂时间不允许,要么完成的知识学习肤浅化,完不成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并不敢真正将新课标教学模式变为常规教学模式。

(三)考试评价制度

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主要集中在学习结果上,通过卷面的测验来评价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这种结果评价导向对教师和学生具有负面性的影响。虽然目前的卷面测验更加灵活,但是在测定学生能力发展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教师从理论上认同,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但是并不认同学习过程等于学习参与过程,不认同学习参与课堂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结果。许多教师仍然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扎实地进行背诵和试题检查,才是保证卷面成绩的最有效的办法。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性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不民主的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创造力是不可能发挥的,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才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进同伴间思想的碰撞,产生富有创新的想法和观点。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教师对物理问题的解答方法代表着“标准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探究权被剥脱,不同的观点被否定。通过机械的记忆和模仿来学习,学生的思维被固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主体课堂的呼声不断高涨,而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师生关系的改变。高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只有在熟悉的、宽松的环境中才敢表达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敢于质疑。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来自于教学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以课堂内容为中心展开的交流互动,师生是平等的关系,课堂是开放融合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学生的思维是开放和充满创造性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是与情境密切相联的,情境创设是否搭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例如,在《能量的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学生结合自由的知识基础逐渐打开思维,说出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内能等。然后教师通过启发:我们还知道能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请大家说出能量转化的例子。在这样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回忆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为新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教师演示实验。实验一:在一个玻璃容器中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能量的转化过程;实验二:用手提身边的一个物体(黑板擦、书本)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能量守恒知识。

(三)建立学生主体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自然也不会在探究过程中产生问题。知识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经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问题才能促进知识的动态形成。在动态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新的疑问,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从复习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入手,然后才系统讲解新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是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包括赛车转弯、过山车、火车转弯时的变化等。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动画,让学生通过慢镜头进行细致观察,展开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强制性的干预和引导,只是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的思维盲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深化。学生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进行组间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深化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建立学生主体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昌.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J].中学物理.2015(3)

[2]杨朝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理论,2006(9)

[3]俞美华.浅谈高中会考物理科命题与探究式教学——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5)

[4]邓淑彦.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蒋建福.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4(17)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探究能力问题情境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