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后期处理”课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探析

2016-04-06梁晓晓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作室项目教学教学模式

【摘 要】探索在“影视后期处理”课程中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阐述工作室的建立、实施的关键因素、实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工作室 影视后期处理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2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适应“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育。“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发挥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符合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将其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育中。本文以“影视后期处理”课程为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探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指以工作室为实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项目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实际工作过程为要求,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使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技术的训练与考核。

(一)工作室的设置。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场地的限制。要想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多功能性,在最初,学校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及资金的投入,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是工作室教学的基础,包括场地的布置、设备的采购、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尤其是要着重培养教师团队,只有既能做教学与科研,又懂管理与生产的复合型队伍,才能把工作室办得更活。

(二)工作室的管理模式。工作室的自主性强,灵活性高,要使其能更切实地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有相匹配的管理模式。首先,工作室的负责人要对教学工作有总体规划和安排,对工作室成员的任务要具体明晰,同时能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带领学生完成各类理论和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工作室的教学要以小班教学为宜,可采用课内运行和课外运行两种模式。课内运行主要是通过走访企业,制定出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设定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模拟进行;课外运行的难度较高,因而可以选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承担,主要是对外承接真实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难以跟上社会的快速变化。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到企业里近距离接触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人员参与工作室的教学,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教学,企业人员配合完成项目,以使作品达到企业的要求。只有通过传统知识的渗透,以及工作室的产学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这是工作室教学模式得以落实的关键。下面从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项目化。工作室的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工作室的成员岗位多样,要能体现合理分工、互相协作。根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这一特点,整个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比较合适。项目式的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生先练习,之后教师再来教。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教学内容所选取的项目,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兼顾行业发展的需要,再者还要具有典型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总之,工作室教学模式要依托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工作室里边学习、边实践的优势。

(二)学习情境职业化。在计算机领域中,工作室作为一种典型工作模式十分常见。比如“广告设计工作室”、“影视制作工作室”等。相对来说,计算机专业工作室的学习情境与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十分相似,因此,采用工作室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这里说的学习情境职业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环境的职业化。以影视制作工作室为例,可以制作一个滚动屏幕,播放一些视频短片,类似外面商场的广告短片,让学生在里面学习的时候,就如身处公司或工场。二是工作室中的岗位要职业化。可以模仿企业,对工作室进行分组,每个组一个组名,并让学生扮演设计总监、文案、摄影师等角色。三是工作室管理要职业化。依据各种岗位,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服务标准等。让学生以公司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预演职业化角色,训练工作态度,学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真正达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修。

(三)学习成果社会化。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因此,首先让学生了解客户的需求,制作出与人们衣食住行相关的、贴合大众需要的作品,而不是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闭门造车”式、“自我欣赏”式,甚至是“幼儿园小朋友涂鸦”式的作品。其次,多向学生展示较成熟的作品,比如在影视制作工作室,可以播放一些景点或城市的宣传片,运动会宣传片,重要活动短片等,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对影片审美意识。同时在平时的实践中,让学生从模仿优秀作品开始,一点点地巩固知识,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再者,对学习的成果进行社会评价,主要是客户的评价和前辈的评价。通过评价,把握产品今后改进的方向。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通过对多媒体制作公司的调研,根据岗位的工作标准,结合现有条件,对工作过程的具体实施。现以制作贵港市马草江公园宣传片为例,介绍如何在课程中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

(一)项目策划阶段。首先,由教师扮演马草江公园的工作人员,对各工作室提出本项目的要求,并提供一些图片、视频、文字和声音素材。其次,各工作室针对要求与马草江公园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细节。再次,各工作室根据现有的条件,列出工作方案,并把方案反馈给马草江公园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后,列出工作单。最后,各工作室对本工作室人员进行分工,岗位有素材采集员、文案、视频剪辑员、视频合成员、录音师等。

(二)素材采集阶段。以工作室为单位,对马草江公园工作人员提供的素材进行分析讨论,了解欠缺的素材,以及获取的途径。素材采集员通过网络、微信等各种方式,搜集与马草江公园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素材资源不够充分,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马草江公园进行拍摄。文案负责撰写马草江公园的解说词,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相关介绍,比如马草江地理位置、总体布局、公园特色、公园亮点等,然后再对文字进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员主要配合素材采集员和文案,共同完成素材的采集工作。

(三)视频剪辑阶段。首先,视频剪辑员将现有素材进行粗剪,按照文案提供的解说词进行拼接,制作成一个没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然后,工作组成员对粗剪视频进行讨论,看是否需要增加素材资源,如果需要,素材采集员要抓紧时间搜集素材。或者看解说词是否需要增减,如果需要,文案立刻进行修改。接着,在粗剪得到本工作室成员认可后,就正式进入精剪阶段。精剪部分,主要先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增加一些特效,制作片头片尾,添加一些标题等。这样,视频剪辑的工作就完成了。

(四)配音合成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根据视频的主题,寻找适合的背景音乐、转场音乐、特殊声音。部分声音还需要录制,比如解说词,可以找本工作室解说能力较好的成员录制解说词,录制完之后还要进行降噪等处理工作。这部分的工作主要由录音师来完成。接下来,在各种音乐及解说词都完成了之后,视频合成员就根据需要给视频完成配音的工作,包括声音的音量控制、转场处理、字幕添加等。最后,对整段视频进行从头到尾播放,处理各种细节,包括特效的调整、转场的修改、声音效果的处理等。至此,一个短片的配音合成工作就完成了。

(五)项目测试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测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把初步制作成果播放给马草江公园工作人员看,与其沟通哪些细节需要补充或调整,之后完善项目。最后编写项目使用手册,完成光盘的刻录,提交给马草江公园工作人员使用。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扮演的角色不是固定死的,比如文案,并不是完成了文字撰写就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了。学生扮演某个角色,首先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特长,他能胜任这份工作。在他完成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其他岗位的工作,要学会配合,通过不断地配合,学生的能力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四、“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注意事项

第一,影视制作工作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涉及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Premiere、After Effects、Audition等。因此在课内运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的项目,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同时,要教学生懂得把握各个软件之间的关系,学会充分调用各种软件为项目服务。

第二,在课外运行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在分工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其优点更突出。但是不能让学生一直在同一个岗位,要适当地进行调整,以免学生的技能出现明显短板。

第三,教师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要发挥出引领和协调的作用。尤其是对待刚接触课外运行阶段的学生,学生可能会不愿意接受分工的安排,或者虽然接受但是无法胜任,这个时候的学生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教师要带领学生一步步地体验项目实现过程,及时帮学生解决技术难题,并适时排解学生的情绪。

第四,工作室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近距离与社会需求接触,其最根本的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因此,不管在课内运行还是课外运行阶段,都要有整体的把控,不能只顾着培养学优生,而忽略了暂时落后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冯明兵.对高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3)

[2]邹厚民.高职动漫游戏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6)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二级立项项目“基于‘工作室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梁晓晓(1982— ),女,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工作室项目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