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是“冰冷”也动人

2016-04-06乔禹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貌人物形象言语

摘 要:在“当代篇小说家中的少见奇才”白先勇的笔下,塑造了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人物形象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是一个“冰雪美人”,一个“冷”字贯穿了整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始终,他从尹雪艳的言语之冷、外貌之冷和性格之冷三个方面入手,将尹雪艳“冰冷”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永远的尹雪艳;人物形象;冰冷;言语;外貌;性格

作者简介:乔禹,1992年出生,女,福建省邵武市人,文学学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随着1979年《当代》于创刊号首次刊载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为白先勇小说进军大陆文坛打了头阵,之后,白先勇的作品陆续被介绍和发表。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少见奇才”[1],欧阳子对于白先勇的小说人物有着极高的评价:“读者看白先勇的小说,必定立刻被他的人物吸引住。他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教育程度之高低,个个真切,个个栩栩如生。我们觉得能够听见他们,看见他们。白先勇的小说,几乎全以人物为中心,故事总是跟着人物跑的。身为一个男人,白先勇对一般女人心理,具有深切了解。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2]。尹雪艳的人物形象被视为白先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最为经典的人物之一。

尹雪艳这一形象给读者的印象极其容易概括,那就是“冷艳”。白先勇塑造尹雪艳这一人物形象时,在起名上很有讲究。之所以给主人公命名为“雪艳”,是因为作者要将她塑造成一个“冰雪美人”的形象。白先勇曾经说:“我当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考虑到:她是冰雪美人,叫“雪艳”,好极了……让她姓尹,这个字那么一弯下来,一勾,我觉得很美,合乎我心里的要求。”无论从语言、性格还是外貌上来说,这个“冷”字都贯穿了尹雪艳人物形象。

一、言语之冷

作者在塑造尹雪艳时,几乎让她处于“失语”的状态。整篇小说从头到尾,作为主人公的尹雪艳只说过九句话。这九句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安慰干爹吴经理和宋协理太太,与来尹公馆的其他客人打趣、招待徐壮图:

从对话的场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让尹雪艳“开腔”都是在安慰、招待别人之时。细究尹雪艳说话的内容,不难发现两个特点:第一,说话十分妥帖,每一句话都符合当时场景和说话人的身份,每一句话都让听众感到舒服和得体,正如白先勇在小说开头对尹雪艳描写:“尹雪艳也不多言、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帖。”[3];第二,说话的内容看似殷勤,无论是安慰还是嘘寒问暖,内含的感情几乎都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尹雪艳的说话对象换成任何其他人(比如吴经理换成王经理,宋太太换成李太太),这句话都是通用的,即使说话对象的身份可能有别,但丝毫不会影响说话的效果,这种通用的感情实质上不带有任何感情的表现,就像是外交辞令一般。尹雪艳说话大多数时候是置身事外的,她说的话也无关于自己的利益。这种话语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存在,只有类似于官方话语的冷冰冰的感觉。看似殷勤的话语实际上包含着尹雪艳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作者对于尹雪艳语言的设置让读者能感受到尹雪艳的“冷”。

二、外貌之冷

小说通篇围绕着“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4]而展开。尹雪艳的外貌描写,作者并没有使用精致的描写,而是简约却不粗糙的几句话而带过,我们甚至无法判断出尹雪艳的年龄和长相。对于尹雪艳最细枝末节的描写,不过是“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俏丽甜净的眉眼子”。没有过分细致的描绘,尹雪艳的外貌是要靠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勾画而形成的。这种模糊的描写却在事实上抓住了中国传统审美中最为世俗而通用的标准。虽然没有言及尹雪艳的面容究竟如何,却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读者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塑造出一个“冷美人”的欢场女子形象。

无论是“蝉翼纱的素白旗袍”,还是“雪白的肌肤”,都与“白色”息息相关,瓦伦丁曾在《色彩的美》中指出,对于色彩,人会产生“下意识联想”[5],白色令人不自觉地与冰雪相联系,出于对“冰”、“雪”、“霜”的触觉体验,白色自然而然与“冷”联系起来。而白色的另一层含义是肃穆,与死亡相联系,在我国的传统中,黑白两种颜色多用于葬礼,“素白旗袍”、“一身银白”将尹雪艳与死亡暗暗联系,同时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多次提到“八字硬”、“重煞”以及与尹雪艳有瓜葛的男子遭遇的飞来横祸,也是对白色死亡寓意的暗示,这使得读者在心理上感到尹雪艳的“冷”,让人不由得敬而远之。这样,一个无论在读者心理活动中还是在读者的印象里都是“冰雪美人”的尹雪艳的形象便被勾勒了出来。

尹雪艳的神态甚少变化,每每有对于她的表情神态描写,左不过是“笑吟吟”与“庄重”,微笑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地挂在她脸上,而庄重让读者感到无形中的距离感。表情变化往往能够折射出人内心状态的变化,而尹雪艳从来不失分寸,“嘴角挂着一流吟吟浅笑”的尹雪艳站在人堆子里时,总像是冷艳逼人的冰雪化成的精灵一般;尹雪艳与王贵生在国际饭店十四层的摩天厅共进华美的宵夜,王贵生说他愿用金条搭成天梯为尹雪艳去摘弯弯的月牙儿,尹雪艳也是“吟吟地笑着不出声”;她像“通身银白的女祭司”,像“双手合抱的观世音”;在参加徐壮图的葬礼时,她“凝神敛容”,如一阵风般来去。喜怒不形于色的尹雪艳并不像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的人,而更像是带有某种象征意味的神明,让人难以接近,细究这种距离感也会让读者的内心感到一阵寒意。

三、性格之冷

作者在小说的开篇谈到,尹雪艳是迷人的,而究竟哪里迷人,实在是讲不清、数不尽。事实上,尹雪艳的迷人来自于她语言与行为上的“熨帖”与“得体”。看似是一种令人舒服的状态,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性格之冷的体现,这种“冷”源自于对一切缺乏感情。纱厂老板王贵生不惜重金追求尹雪艳,甚至宣称自己可以为她摘月亮,为了能“用钻石玛瑙穿串成一根链子”,把尹雪艳“牵”回家去,他不择手段地赚钱,最终犯了重罪、下狱枪毙,而尹雪艳对此的反应,不过是“在百乐门停了一宵”;洪处长抛弃妻子,答应了尹雪艳的众多条件,终于使得尹雪艳成为了“洪夫人”,然而在洪处长破产之后,尹雪艳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离开洪处长,作者说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只是带着苏州娘姨和名厨离开了,这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反讽;徐壮图与尹雪艳交情并不深,在徐壮图过世之后,尹雪艳去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却在追悼会后约好了晚上牌局的牌搭子。尹雪艳看似有情,看似处处留情,事实上却是最为冰冷无情的。诚如前文所提到的,尽管作者在笔下将她塑造成一个美女,脸上有着笑吟吟的神情,能够说出让人舒服的话语,然而事实上,这都是尹雪艳“冷”与“无情”的表现。小说在强调“尹雪艳总也不老”,诗中有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的唯一秘方在于“无情”,可见尹雪艳总是无情的,她的性格里几乎是没有温度的。

这位“冷美人”在白先勇的笔下被塑造的活灵活现,虽然无论从言语、外貌还是性格都让读者感到冰冷,但任是冰冷也动人,尹雪艳的人物形象以其突出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夏志清.白先勇论,台北人[M].台北: 晨钟出版社,1971,231.

[2]欧阳子.序一,白先勇文集(第1卷),寂寞的十七岁[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3.

[3]白先勇.台北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18.

[4]白先勇.台北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18.

[5]程正民.文艺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4-55.

猜你喜欢

外貌人物形象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