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认同与闽台文学亲缘
2016-04-05陈舒劼
摘 要:闽台文学关系研究是福建人文社科研究的特色之一。在知识资源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以史学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在叙述方式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主要采用整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论述架构,以及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在论述思维方面,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中的比较思维尤为明显,主要涵盖了闽台文学之间同异性的考察、闽台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闽台两地文学在亲缘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等比较主题。作为新世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也应当承担起它当代使命。
关键词:闽台文化、文学关系、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1-0049-06
区域文化及其认同是近十余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文化的要求,对当代社会的政治意识、文化观念、价值认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闽台文化关系是台湾和祖国大陆文化亲缘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表征,闽台间日益繁盛的文化交流,已是密切两岸关系不可或缺的途径。近二十年来,闽台区域文化研究倍受福建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福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其史学研究方向尤为醒目。福建学界直接介入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主题的大型丛书,至少有“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闽台缘研究丛书”、“闽台区域研究论丛”、“榕台关系丛书”、“厦门与台湾丛书”、“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等多种。作为闽台文化亲缘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台文学关系,深度参与了闽台区域文化亲缘的历史生成,对推动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与再生产也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何绵山的《闽台文学论》、夏敏的《闽台民间文学》等著作,是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直接探讨闽台文学亲缘关系的研究成果。当然,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还以其他方式呈现出来,如在经典个案论述中反映出闽台文学关系的黄乃江的《东南坛坫第一家——菽庄吟社研究》,在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的整体视域中叙述闽台文学关系的朱双一与张羽合著的《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等等。这些成果所体现出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值得后继研究的尊重、借鉴与思考。需要说明的是,大陆对于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福建学界,而本文论题“新世纪以来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中的“大陆”,既是对所涉及的福建学界之外的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表示同样的尊重,同时也表明本文的论述对象并不包括“台湾学界对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这一重要内容。
一、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多学科
知识基础与史学底色
“闽台文学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由“闽台”、“文学”、“关系”三要素组成,“闽台”强调研究的区域限制,“文学”表明研究对象的知识内容,而“关系”则意在说明研究内容的侧重所在。“闽台”的区域视角,和“关系”所包含的历史思维、文化思维与比较思维使得“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必将调动众多的专业知识资源,溢出单一的文学学科的知识范围。朱双一在《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的《后记》中说,这本专著参考了台湾学者施懿琳、许俊雅、江宝钗、陈昭瑛、黄美娥以及大陆学者陈庆元、汪毅夫等人的著作,这显然已经跨出了文学研究的边界。在文、史基础理论之外,大陆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至少还借鉴了哲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科和专业的知识养分,从而建构起综合性、开放性、思辨性的理论论述架构,奠定了大陆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知识基座。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入,除了朱双一等学者直接探讨闽台文学亲缘关系的研究成果和台湾学界的相关成果之外,至少还有这些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值得注重:刘登翰的《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台湾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以闽台为中心的考察》(九州出版社2003年);汪毅夫的《闽台缘与闽南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闽台区域社会研究》(鹭江出版社2004年);陈庆元的《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陈支平的《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陈名实的《闽台儒学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黄乃江的《东南坛坫第一家:菽庄吟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等。区域文化史构成了这批著作最醒目的底色,也成为闽台文学关系所置身的理论语境。
“区域文化与文学是一种关于文学研究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文学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应该说,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研究空间。这样一种观念的形成,始于上世纪90年代。”①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为例,区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重点在于阐释区域文化对文本美学风格的影响与塑造,用这套丛书主编严家炎的话说,就是“探讨区域文化怎样渗透进了文学,为这种文学打上了多么独特的印记。”②然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同中有异的是,区域文化视野下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尤为注重这种区域文学关系的生成历史考证。换句话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区域文化关系研究中时常被默认为不言自明的自然前提的区域文化本身,其历史生成在区域文化与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却必须首先被详细展示。闽台区域文化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面临着近代以来现代化和殖民化的猛烈冲击,长期处于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之中。两地文学关系的生成与再生产,也自然必须回到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加以探究。因此,建立在诸多学科知识合力基础上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首先必须倚重史料的考证与清理。刘登翰坦言,自己进入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的过程是由台湾文学研究而及台湾文化,又由台湾文化追索到闽台文化关系。在此学术追寻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文化问题,尤其是闽台文化的渊源关系问题,大量地涉及移民历史和移民文化的播迁,其实质是个历史问题。而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不同,任何结论都不是推理而来的,只能建立在大量翔实的史料基础上”。③从研究主题来看,闽台区域史、闽台文化史、福建文学史、台湾文学史、闽台民俗史、闽台方言、闽台宗教等区域文化视野中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知识基础,都能体现出这项研究的史学底色。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其史学色彩不仅包括对前人著述、整理之史料的消化、吸纳与重整,也在于研究者自身致力于史料的寻访与打捞,朱双一所著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就鲜明地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张羽在分析这部著作时指出,《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十分注重对历史细节的挖掘与考究:朱双一从1949年5月至1949年10月期间厦门的《星光日报》和《江声报》上挖掘出不少余光中早期诗文,证据确凿地指出,初入文坛的余光中其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总体上倾向于现实主义,和当时包括厦门文坛在内的大陆文坛的文学主潮相吻合。而这些史料的发现,对重新解读余光中在大陆时期和他到台湾之后思想与创作这两者之间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朱双一还通过对台湾第一家族板桥林家之子林金波与鲁迅特殊因缘的史料发掘,证实了中国现代新文学对于光复初期台湾文坛所产生的显著影响。④除了深挖既有史料,《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一书还凝聚了作者寻访历史当事人、整理第一手史料的艰苦工作。《台湾文学研究的区域文化视角》披露,朱双一“整理出有关姚一苇先生在其大学时代的戏剧活动情况和发表的作品,更是文坛的一段佳话。在一次短期赴台学术研究期间,有心的作者与姚先生主动联系,并根据姚先生本人所提供的线索(当年的笔名等)查找其在厦大的早期创作。之后,又将查找所得寄给了远在海峡对岸的姚一苇先生。老先生在看到自己年轻时作品后感慨万千,去世前20多天,老先生还不辞辛劳地‘翻箱倒柜,寻找尘封的旧稿,寄给作者。姚先生逝世后,其身患绝症的夫人又将姚先生生前所留下的口述自传加以整理,转送给作者。姚一苇夫妇对朱先生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给予很高的赞誉。作者依此多方查证相关报刊杂志,写出了有关姚一苇早期创作的研究论文,填补了姚一苇早期创作研究的空白,其研究成果更为台湾学界所认可。”⑤这部著作对闽台文学亲缘关系的阐释和相关文本的分析,正是建立在这种严谨的史学考据之上。
二、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叙述方式
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区域文化视角与史学底色,共同参与了其论著的结构塑型。不难发现,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许多成果虽然并不径直以“史”冠名,但依然带有明显的文学史色彩。由于文学史理想状态与历史真实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文学史的撰写往往要直面许多价值观念和叙述形式的权衡,如何处理文本美学鉴赏与文学发展规律探寻之间的张力、文学史价值与文学价值间的张力、经典确证与经典重树间的张力、文学创作求个性与文学史叙述求共性之间的张力,时常困扰着文学史的叙述。⑥区域文化视野下的闽台文学关系研究因其重心落于“关系”之上,如何阐释历史进程与时代潮流冲击下的闽台文学关系演变就成为主要问题。闽台文学关系研究必须同时满足来自历时性和共时性两方面的叙述压力,即既要展示线性时间进程中闽台文学的发展与关系的变化,还要阐释出特定历史时段中文化思潮巨变对闽台区域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实现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和互补。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和何绵山的《闽台文学论》,都在其结构方式上体现出历时性与共时性整合的倾向。
《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全书六章,导论为第一章,主要讨论闽台区域的文化特征,为全书的闽台文学亲缘关系建构区域文化的理论场域。其后的第二到第五章大体上按照时代顺序切分,同时突出所论述时代的闽台文学关系与共性主题。从线性时间的角度看,这四章集中讨论了明郑时期、清代中叶、乙未割台前后、现当代时期的闽台文学关系;从闽台文学共性主题的角度看,这四章分别论述了闽台文学的海洋意识和遗民忠义传统、风土杂咏和儒学教化、主战意识和内渡行为以及变革之风、面对新文化冲击时的反应;从闽台文学关系变迁的角度看,这四章各自突显了闽台文学关系的初步遇合、深层对接、交流互动、双向环流。第六章则再次从宏观性的角度归纳了闽台新文学中的历史、宗教、民俗和语言,呼应了闽台文学置身于闽台文化亲缘的命题。时代、主题、关系三重因素的整合与融汇,构成了《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这部著作的结构骨干,彰显出研究者对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结构方式与叙述形式的雕琢与考究。何绵山的《闽台文学论》同样体现出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整合的倾向,《闽台文学论》由“闽台士人文学”和“闽台民间文学”两大部分组成,而这两部分又各由闽台两地文学发展的线性历史和体裁形式为结构骨干。“闽台士人文学”部分着重回顾了从唐代开始的福建文学发展和代表性作家作品,以及台湾地区在明郑时期、康乾时期、嘉庆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台湾诗歌;“闽台民间文学”部分则由闽台两地各自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及其源流为叙述框架。但从整体上看,全书的结构形式似乎仍有进一步提炼融合的可能,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部著作“应将重要作家及作品纳入作家论或文学发展论中阐述。或因宋代、近代福建作家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作者在书中专门列出专章,分别对宋代福建三大词家柳永、张元干、刘克庄的代表作进行了赏析,对近代福建文学三大家梁章钜、林昌彝、陈衍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进行了评析,在全书结构上有些突兀。应将这两章分别归入‘福建历代作家章、‘福建文学的发展章中进行论述,使全书结构更加流畅。”⑦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整合的论述架构,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具体论述的叙述方式与风格。“史论结合”成为闽台文学关系论述时不可忽略的特色。张羽深入分析了《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史论结合的理论意识与叙述方式,她认为,这部论著“深化了闽台文学的诗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互动认知的方法论,标示出一种史论结合的理论范式”,“作者利用现代性资源和知识谱系的分析成为文化分析的一方面,从不同层面更多呈现闽台文化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作家因对文化理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巨大差异。这种复合式的叙史模式可以描摹出闽台文学的整体的文化气象和变动轨迹。这样的思路无疑将启示我们对闽台文学背后文化的实际关系作出更充分的思考和观察。”这部著作“力求揭示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叙事是怎样走进闽台文学的历史,变换文学的主题,重新规划文学的形式,力图呈现闽台文学的整体结构和复合型的杂呈状态。”⑧虽然表现不同,但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也在营造属于自己的“史论结合”方式。作者强调,自己的这部著作试图“重建文学史的政治维度”,“在写作方法上,本书力求有宏观概括力和锐利的思想冲击力”,是“从文学关系史切入的另类历史叙事,是一部非传统型的文学史,写作的着力点不在为作家作品定位,不以作家作品分析评价为主,不以建构典律为目标,而是抱着回顾与解读的态度,审视两岸文学关系从对立到亲和的发展过程,用‘大叙事与小细节相结合的笔调描述,不追求体系的严谨和完整性”,⑨这也应当视为对“史论结合”式叙述的一种理解和尝试。
三、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论述思维
与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和何绵山的《闽台文学论》相比,夏敏的《闽台民间文学》更愿意强调其论述结构的族群视野和主题概念。全书的六章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内容:闽台民间文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和族群视角下的闽台民间文学比较,前者由“闽人入台与大陆口承文学在台湾的传播”、“两岸政治隔绝导致的民间文学文本变异性传承”、“连接两岸和世界的民间文学类型研究”三章构成,后者由“两岸闽南人民间文学之比较”、“两岸客家人民间文学之比较”、“两岸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之比较”三章构成,而族群视角下的闽台民间文学比较,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方言系统中的民间叙事文学”、“特定族群民间文学与中原汉族民间文学关系”等等次一级的研究主题。在论述思维上,《闽台民间文学》与《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闽台文学论》具有极为相似的比较意识。比较意识在闽台文学关系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整体框架结构和具体论述细节之中,都不难发现研究者们自觉的比较意识。整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叙述框架,和比较思维一道形成了区域文化视野下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论述特色。
区域文化视野下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比较思维,至少包括三个向度上的内容。
第一,闽台文学之间同异性的考察。闽台文学作为闽台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是中原文化传播的结果。“中原文化播入福建,经过本土化以后,以闽南文化的本土形态再度传入台湾,便使闽台社会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文学艺术,乃至某些社会心态和文化性格,都保持着基本的同一性。这是我们确认闽台为同一文化区的根据。”⑩自明郑时期开始,海洋意识、忠义传统、风土杂咏、气节观念等主题就是闽台文学创作的共同焦点,反映出闽台文学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时政关切。而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台文学的相似性就更为明显。“台湾主体人口的民间文学与闽南民间文学,使用同一方言,作品内容和口述方式大同小异,在具有同样血缘、文缘等关系的共同体中传播,天然就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台湾民间文学的主体部分来源于大陆特别是闽南的民间文学,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和闽南两地的民间文学从思想内容、形式结构、语言艺术、创作特点,乃至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和相似之处,是两地民间文学长期以来相互借鉴、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11}当然,闽台文学并非只有相似的面相。福建是中华文化东传入台最重要的跳板,在中原传统的汉文化东移入台的过程中,福建与台湾毕竟存有先后之别。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存在形态与福建相异,更重要的是自甲午战败之后中国陷入家国危亡的困境之中,日、美文化先后倚仗殖民统治或政治强势猛烈地冲击了台湾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也逐步塑造出台湾文学相异于福建文学乃至于大陆文学的形象。国民党政权退入台湾之后,两地进入了关系隔绝与认同对峙的时期。然而,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决定了闽台文学必然经过一段由同而异又由异趋同的亲缘升华历程。“闽台文学交流是整个中国次级区域合作系统,福建在大陆与台湾的文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别的省市无法取代的。两地文学发展因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呈现出不同风貌,这同中有异正好构成闽台两地文学交流的动因和基础。”{12}《闽台民间文学》中如是总结:“两岸的民间文学,毕竟是共性远远大于差异的。”{13}其实共性远远大于差异不仅是闽台民间文学的特性,也是整个闽台文学的特性。
第二,闽台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闽台文学之间同异性的考察,必然涉及到它们与祖国大陆文化之间的关系,虽然接受汉文化的时间有先后,在接受的内容方面也因族群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闽台文学在价值、主题、形式方面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浸润。如闽台文学中显著的“遗民文学”传统与气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指出,闽台遗民文学实际上是中华传统价值观在文学领域的历史复现,“当某种历史精神贯入地缘,成为一种积淀于民性中的深层心理结构或曰‘集体潜意识,就会在该地的历史进程中反复上演相似的一幕”,{14}闽地遗民文学的传统就可以清晰地上溯到宋末,而这种眷恋古土、讲求操守的忠义气节显然在中华文化的源头就可以找到。从民间文学演变的角度看,闽台客家民间文学、闽台少数族群民间文学等都与大陆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福建民间文学整体而言,“在福建民间故事这一口传文学载体中,不仅有古越文化的遗存,而且大量地体现出中原文化的影响。”{15}而在台湾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尽管因族群差异而存在着汉化程度的深浅之别,但“许多与汉族故事情节类似的少数民族故事应该与大陆具有同源性”,{16}只是在表现方式上有所变化而已。
第三,闽台两地文学在亲缘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从台湾文学场域生成的历史进程来看,福建文学对台湾文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汉文化整体东传的过程中,福建至少为台湾文学的形成提供了观念、制度、官吏、教员、机构等系列的要素。“台湾文教制度的建立和台湾文明的培育发生离不开闽台官吏、士绅的同心协力,以及闽台文教人员之间的互动。……福建文士入台从教,对台湾文教体制的创立、治学风气的形成、人文道统的传承、社会文明开化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7}台湾文学逐步成长之后,亦有文士赴闽任教实现“教育反哺”,这是两地文学“亲缘”性的具体体现。《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用四个词概括了闽台两地文学亲缘的生成与发展:遇合、对接、互动、双向环流,形象地展示了闽台文学关系的历史特征和相互影响。黄乃江的《东南坛坫第一家——菽庄吟社研究》在对菽庄吟社的系统解读中呈现出了闽台文学互动互生的历史面相。作者指出,“菽庄吟社是日据时期以内渡大陆的台湾流寓文士为主导、以‘抗日复台为根本宗旨和奋斗志业的台湾爱国流亡文学社团”,“民国期间福建的文学社团,许多都是在菽庄吟社的直接影响下创建起来的”,“菽庄吟社与海峡两岸同时期其它文学社团的交流往来十分频繁,如厦门海天吟社、鹭江吟社、星社等,泉州温陵弢社,福州花好月圆社、托社、观社、还社、说诗社等,台南南社,台中栎社,台北瀛社、桃社、竹社、陋园吟会等”,民国期间,菽庄吟社的核心吟侣均曾先后渡台,对日据下的台湾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18}在闽台文学关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菽庄吟社是个值得重视的典型,也是闽台文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显例。
四、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当代使命
容易发现,上述多种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著作,大都未曾正面展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闽台文学关系的系统讨论。惟一有所涉及的是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在第二章“和平对峙时期两岸文学交流的开启与曲折发展”的第三节“‘谁先偷跑谁就赢”中的第六部分,概述了此一时期“开风气之先的闽台文学交流”。除著作外,以论文形式介入近三十年来闽台文学关系研究的成果也并不丰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闽台”和“文学”为论文篇名搜索条件的检索,只能查询到25篇文献,其中还包括报刊上刊登的非研究性的报导。古远清的《开风气之先的闽台文学交流》着重展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闽台文学关系,概述了八十年代初期闽台文学交流的四个特点以及闽台文学在三个方面存在着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对近三十年来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与当下闽台文学交流的局面相比仍是不太匹配。“开风气之先”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关系解冻初期闽台文学互动的意义,然而三十年过去之后,已经不足以再概括闽台文学的当下关系及其意义了。
新世纪以来,闽台文学交流日趋热络。仅从规模化的文学活动来看,就有“海峡诗会”、“海峡文学节”、“海峡作家论坛”、“文学夏令营”等多种形式,“海峡诗会”从2002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过11届。2011年12月首次举办的“海峡文学节”、2012年5月举办的“海峡两岸作家论坛”等等,则是近三四年新出现的闽台文学交流的新平台。这些活动,都是闽台文学亲缘传统的续接与再现。区域文化视域下的闽台文学亲缘,是当代闽台文化关系中重要的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19}当代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闽台文学交流,已经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对其传统的承继与改造。站在当代的立场上就不难发现,“一方面,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存在;它不是一潭死水,相反,流动不居、变化万端是它的常态。另一方面,传统与创新、创造之间存在更多的血缘联系。人的不朽创造力,是推动传统前行、变化的主要动因。”{20}想象与创造,恰恰是文学的强项,而闽台文学的关系研究,也必须要回应当代文化对于闽台文化交流提出的新问题。
当代闽台文学如何表述自己的传统?当代闽台文学如何参与区域文化交流的特色性塑造?当代闽台文学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区域性的张力?当代闽台文学如何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认同焦虑?当代闽台文学如何推动两岸认同的进一步融汇?仅是区域文化、文学叙事与认同表述这三者之间,就可能存在着许多充满变数的问题。有研究者注意到,“既要注意区域概念的相对稳定性与合理性,同时更应注意其走向本质主义的固化与危险。因为现代人的主体性流动,区域文学成为一种变动不居、不断重构、多元共生的复杂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区域文学的相对稳定性恰恰是流动的主体性对抗与对话、互动与互斗的产物。”{21}文学对此“对抗”、“对话”、“互动”与“互斗”的表述,潜藏着广袤的阐释空间。毫无疑问,有大量富于时代气息的问题需要同时在当代闽台文学的文本细读和当代闽台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去寻找解释,而这也应是闽台文学关系研究所应承担起的当代使命。
① 凌宇:《关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② 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1期。
③⑩ 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第15页。
④⑧ 张羽:《闽台文化亲缘的文学确证——读朱双一新著〈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⑤ 程晓飞:《台湾文学研究的区域文化视角——试评朱双一新著〈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⑥ 王彬彬:《文学史编撰的理念与方法》,《应知天命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58-171页。
⑦ 欧阳少鸣:《对闽台文学的全面概括和深度开掘——何绵山著〈闽台文学论〉评介》,《闽台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⑨ 古远清:《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第3、2页。
{11}{13}{16} 夏敏:《闽台民间文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0页;第19页;第190-191页。
{12} 古远清:《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14} 朱双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15} 何绵山:《闽文化续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17} 陈舒劼:《明末至晚清时期闽台文学的亲缘关系》,《福建论坛》2013年第1期。
{18} 黄乃江:《东南坛坫第一家——菽庄吟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第510、416、9、433页。
{19}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译序”第2页。
{20} 李怡、颜同林、周维东:《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15页。
{21} 熊飞宇:《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水平——全国第四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黄洁玲)
Reg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Literary Affinit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Research into and Observation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Fujian-Taiwan Literary Relationship since the New Century
Chen Shujie
Abstract: The study of a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Fujian. In terms of resources of knowledge, the study of Fujian-Taiwan literary relationship, based on historical studies, is a combin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in terms of narrative manners, it mainly resorts to the integration of a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narrative frame, combined with a discussion of history. In discussing thought, the study of Fujian-Taiwan relationship, apparently comparative, mainly investigates such comparative themes as the nature of sameness or differenc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in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ujian-Taiwan literature to the mainl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 interactive impact of the Fujian-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generation of its affinity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study of Fujian-Taiwan literature ought to undertake its mission.
Keywords: Fujian-Taiwan culture, literary relationship, cultural 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