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课本知识,促进德育课程教学

2016-04-05李惠坚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德育

摘要:本文探讨职业学校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注重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需求,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德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112-02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李惠坚(1986-),男,惠州市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广东 惠州/516211)

从新一轮德育课改可知国家对中职教学的重视。但实际上德育课程在很多中职生眼里是可有可无的,他们都把学习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德育课程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无关紧要。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使其变得鲜活、灵动、突出实用性,让学生体会到中职德育课程的特殊魅力。

要对课本知识拓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有十分的功力,才能有一分的收获。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知识非常熟悉、灵活运用,还要能随时应对学生的疑问,控制好课堂节奏,收放自如。这除了要备好课,更多的则有赖于平时的沉淀与积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引导学生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课本文字知识,传统教学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识记即可。但这样使得教学容易沦于平铺直叙,甚至是照本宣科。为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不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内容,并把每一个句号换成问号,也就是每个观点都要先问个为什么,看看自己能不能回答,如果不能,又存在哪些疑问。

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经济全球化”一课,教材在讲述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时,列出了第一点: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让学生作一般性的阅读,那学生可能就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点,记住就行了。但如果教师让学生把该句句号换成问号,那就变成了: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先弄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跨国公司?之后教师即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跨国公司是怎么经营的?为什么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有哪些跨国公司……这样,既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主动把知识拓展了出去,使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更要追求新的知识,甚至能提出问题。教学不再“一言堂”,而是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且指导学生为自己的见解寻求更多的理论和事实的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巧设疑问句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

德育课程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让理论知识灵动起来,注意联系实际案例讲解。如在学习价值规律这一重点内容时,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买得起车但养不起车,什么原因导致石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上涨?(2)“蒜你狠”什么意思?为什么社会会出现这种现象?前者是国际热门话题,后者是正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被大家所关注的一个民生热点。但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学生对它们都不陌生,而且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其他的类似现象:如“豆你玩”“辣翻天”“玉米疯”等时事,这种情况下学生分析起来也较为容易,而且也有兴致得多。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会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生动有趣。

三、联系专业特点,面向就业

专业不同的中职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上都会不同,教学上必须结合实际,有所侧重地进行。如在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时,笔者根据所任教班级专业特点,有所选择地对一些内容进行详细的展开讲解,财会专业侧重《税法》,学前教育专业侧重《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教师法》,市场营销专业侧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等。这样不仅能跟学生目前的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而且在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实用性,自然就很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专业特点,联系就业岗位需求,学生会积极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就很高。

拓展课本知识,促进德育课程教学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的信息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渴望展示自我的欲望也比较强烈,简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为此,教师们应注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进来。如在讲“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时,笔者先简要说明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部分资料,然后布置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寻找补充资料,进一步证明我们必须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找到的资料丰富多彩,有报刊、杂志的相关报道、新闻视频、记录片、电影电视片段等,还有的是自己照的一些反映环境污染的相片,极大地充实了课堂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课本知识的拓展,在课堂上由教师来主导,课外却是离不开其它方面的配合。首先,班级应该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课外知识。其次,学校必须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等,让学生有随时获取相关资源的渠道。最后则是社会的支持,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基础知识中的诉讼程序,希望到法庭旁听,需要相关单位的帮助;或者教师想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各界人士的配合,等等。

总而言之,中职生的德育课程是很重要的课程,而且教师教学时除了课本上的只是之外,还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也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延伸到我们的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并且吸引学生,被学生所热爱。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