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仔猪水肿病的调查与诊治

2016-04-05李保荣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652499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胶冻泸西县水肿病

李保荣 (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652499)



一起仔猪水肿病的调查与诊治

李保荣 (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652499)

对泸西县中枢镇饲养母猪较为集中的阿勒村、阿平村、挨来村、固白村等4个村委会所辖的10个自然村饲养的8666头仔猪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14年春秋两季,共暴发生以病原为大肠杆菌为主的仔猪水肿病161头,发病率约1.9%,死亡53头,致死率32.9%。通过对其它发病猪只采取抗菌、强心、利尿、解毒等对症治疗,同时扩大宣传培训、计划免疫、改善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的流行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在泸西县中枢镇饲养母猪较为集中的阿勒村、阿平村、挨来村、固白村等4个村委会所辖的10个自然村中,一些母猪养殖户饲养的仔猪暴发了以头部水肿、生长障碍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突然,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较高,对中枢镇养猪业构成较大威胁,为此笔者对其进行调查诊断防治,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特点

经调查,2014年春秋两季,泸西县中枢镇4个村的38户饲养母猪1238头,存栏仔猪8666头,发病161头,死亡53头。调查显示,仔猪水肿病可见于10日龄至4月龄的猪,但早期断奶(25~45日龄断奶)后1~3周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该病一旦发生则持续几年很难根除。发病规律是同窝仔猪生长不匀者发病率低,主要是中等体况以上的猪发病;同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者发病率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d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为常见。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d或更长时间,发病率高达5%~30%,致死率达89.3%。

2 临床症状

本病多突然发生,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仔猪就突然死亡。病猪一般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短时略有升高后降至常温;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行走或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在48h内死亡或恢复。

3 病理变化

剖检20例病死仔猪,病死猪一般营养良好,皮肤和黏膜苍白,特征性病变是胃内常充盈食物,水肿部位多数在胃大弯和贲门部的黏膜层和肌层之间,呈胶冻状,严重的厚度达2~3cm,黏膜表层红肿发亮,大肠系膜水肿;呈胶冻样,前额皮下和眼睑胶冻样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并且充血或出血,呈索状肿,切面有大量液体流出;肺水肿,肺间质增宽呈胶冻状。有半数病例心包、胸腔和腹腔有较多的浆液性液体,暴露空气后有的可凝固成胶冻状,少数病例心肌有条状出血、气管内有泡沫状液体,91.1%以上的病例小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86.2%病例肝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坏死斑块。

4 实验室检查

采集病死仔猪肝、脾和淋巴结经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盖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麦康盖琼脂平板上有半透明露珠样的红色菌落;普通琼脂平板上有圆形、隆起,光滑呈乳白色的菌落。取培养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两端钝圆,多呈单散在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5 病例确诊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本病采取综合对症治疗,即抗菌、强心、利尿、解毒。(1)0.1%亚硒酸钠注射液2~3ml 1次肌注(只用1次,不能重复多次用药)。(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VB1注射液2~4ml,25%葡萄糖注射液60~8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1次/d,连用2~3d。(3)2.5%恩诺沙星3~5ml一次肌注,1次/d,连用2~3d。(4)10%安钠咖注射液2~4ml 1次皮下注射,视情况第2天再注射1次。(5)卡那霉素25万IU/ml的2ml,5%磺酸氢钠30ml,25%葡萄糖4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2次/d。(6)1%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10~15ml、维生素C注射液4~6ml混合后静脉注射,同时肌注速尿20~40ml,1次/d,连用2~3d,治愈率在90%以上。(7)断奶仔猪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投药拌料饲喂,具体是每吨饲料添加80%支原净125g,10%多西环素1000g,康舒秘400g饲喂7~14d或者每吨饲料添加80%支原净125g,15%金霉素2000g连续饲喂1个月。

6.2 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培训,普及预防知识 在治疗的同时,对广大养猪户进行宣传培训,主要措施:一是对仔猪早期断奶;二是适当降低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三是推广使用牲血素,对仔猪及时补铁;四是隔离病猪,搞好猪舍卫生,早晚2次/d清理粪、尿,圈舍内不存粪不积尿,定期消毒,安装鸭嘴饮水器等都有助于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6.3 免疫预防 通过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K88、K99基因工程苗在仔猪断奶前、后给仔猪皮下注射1/4~1/3头份,发现不仅仔猪断奶后腹泻降低90.3%以上,而且仔猪水肿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7 讨论与小结

(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观察及实验室检测,近几年来,中枢镇部分村寨发生的仔猪水肿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2)猪水肿病的治疗。水肿病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泸西县中枢镇是缺硒地区,因缺硒会加剧猪水肿病的发生,以致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猪水肿病的治愈率会大大提高;强心药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的作用,可促进水肿液的排出,能减轻心脏的负担;胃肠抗菌消炎药有杀灭大肠杆菌的作用。故采用补硒、抗菌、强心、补液等综合治疗能大大提高猪水肿病的治愈率,但对严重的治愈率不高,故需及早发现病猪,一般只要治疗及时,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改善饲养管理和免疫注射是防治本病的关键。一是猪常常发生缺铁性贫血现象,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猪生长发育,还易感染大肠杆菌,导致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为此应在3~5日龄注射牲血素等补铁补血剂;二是要在断奶前及早开始补料,实践证明从7日龄,用乳猪料诱食,使仔猪断奶前能适应植物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锻炼和加强;三是断奶后一周内不要更换饲料,一周后采取逐渐换成仔猪饲料的方法,可减轻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四是要适当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早期断奶后胃酸分泌减少,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低,尤其不适应蛋白质高的饲料。断奶后3周内仔猪料中蛋白质水平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蛋白不应高于15%。五是要保持猪舍和母猪乳房的清洁与卫生,要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六是要加强防疫,母猪分娩前1个月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苗,仔猪通过哺乳能获得抗体;或者在仔猪14~17日龄时,用猪K88K99大肠杆菌多价疫苗注射,以获得免疫保护。另外,在刚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也能预防该病。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3-0024-02

猜你喜欢

胶冻泸西县水肿病
泸西县饲料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单宁酸和芦丁对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性质的影响
魔芋制品饱腹没营养
泸西县总工会:举办专场招聘会
泸西县总工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
熬胶工艺对鲟鱼鱼皮胶冻品质的影响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粉的研制及功能菌株的存活性研究*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泸西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探讨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