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理研究进展
2016-04-05冷建春指导成都中医药大学009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四川成都60075四川省中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007
李 兰,冷建春(指导)(.成都中医药大学009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四川 成都 60075;.四川省中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007)
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理研究进展
李 兰1,冷建春(指导)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中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来,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是心功能减退时调节心内与心外代偿与适应的基本机制,但其长期慢性激活会加重心肌损伤并使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前者形成恶性循环,故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平衡是治疗心衰的重点。
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输出量减少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选择性收缩,但其过度激活的消极影响成为使心衰恶化的重要因素。抑制该系统的兴奋性对于延缓心衰的进展十分重要。研究发现清热药野菊花能抑制实验动物的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1-2]。吴华芹等[3]认为阴虚贯穿心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养心阴是治本的重要环节。研究证明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有效[4-5]。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兴奋性。心输出量减少可激活RAAS。血管紧张素增加可引起血管收缩,还可促进心肌和非心肌细胞肥大和增殖[6]。孙红霞等[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北五味子木脂素中的活性成分之一五味子乙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调整其他体液活性物质的变化。心肌受损可引起心肌组织中多种体液活性物质的变化,其中心房钠尿肽(ANP)对于心衰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6]。李显庆[8]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苦参碱能降低心衰大鼠ANP的含量。
2 改善心室重构
心室在长期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的代谢、功能和结构而发生的慢性代偿适应性反应叫做心室重构。随着心室重构的不断进展,心功能由代偿进展为失代偿。梅艳飞等[9]论述了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Ⅱ A在对抗心肌肥厚中的应用。综合大量医家观点,认为血瘀存在于心衰病情发展的始终[10-11]。研究表明,由丹参组成的多个复方制剂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对抗心室重构[12-13]。
3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包括调整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肌舒缩功能。临床研究证实,参附注射液对CHF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14-16]。王楚盈等[17]通过动物实验也证实了附子、人参配伍通过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及黑附片的提取物人参总皂苷、水溶性乌头类生物碱。人参大补元气,附子补火助阳,二者配伍,共奏回阳救逆之效[18]。药理研究表明,人参总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具有增强心功能的作用。乌头碱具有明显提高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作用[19]。潘光明等[20]收集13位名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名老中医大都认同心衰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益气温阳法是其重要的治法。
4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缺血缺氧、心肌肥大等引起的能量生成、转化及利用障碍,均可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也是心衰的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黄芪等补气药改善心衰、调节脂质和糖代谢有较好的效果[21]。同时,补气药富含的多糖可能成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底物。且其中所含成分还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中酶的变化和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22-23]。
5 小 结
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实中药可以通过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脏泵血及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及清除自由基,抑制免疫炎症系统异常激活等途径发挥作用[24]。但是,目前对中药治疗CHF的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向较为局限,且相关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基本为小样本。因此,应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行具有前瞻性、规范性、客观性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使中药治疗CHF更加规范。
[1] 吴琦,陈长勋,顾伟梁,等.野菊花对实验性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药材,2010,33(7): 1112-1115.
[2] 陈长勋,高建平,吴琦,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中医药有效防治方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7-14.
[3] 吴华芹,胡元会.浅谈养阴法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 1477-1478.
[4] 王芳.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 69-70.
[5] 曹玉军,何昌生,杨国华.生脉散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 :2003-2005.
[6] 李桂源.病理生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30-332.
[7] 孙红霞,陈建光.北五味子乙素抗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5): 203-206.
[8] 李显庆.苦参碱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11) :40-43.
[9] 梅艳飞,张丹参.丹参酮Ⅱ A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应用研究进展[J].神经药理学报,2014,4(5):55-64.
[10] 郑偕扣,孙兰军.孙兰军教授针对难治性心力衰竭从血瘀证论治的治疗观[J].四川中医,2012,30(2) :2-4.
[11] 华新宇,杨庆堂.从“血不利则为水”谈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和证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 2074-2076.
[12] 张志霞,王军.中药复方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5,28(2): 76-80.
[13] 柯峰,左可可,顾宁.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 234-236.
[14] 严治涛,罗文利,黄金梅,等.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 636-640.
[15] 杜浩,戴小华.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643-3646.
[16] 张稳,范建明,唐莹.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0): 3252-3254.
[17] 王楚盈,李玉梅,刘畅,等.附子人参有效组分配伍对阿霉素致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5,26(1): 39-43.
[18]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309-310,509.
[19] 颜正华.中药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59-860.
[20] 潘光明,邹旭,盛小刚.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 :978-980.
[21] 马琰岩,张萌,马淑骅,等.补气中药治疗心衰新机制的研究—调节心肌能量代谢[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 3210-321.
[22] 张晶,王洪新,宋莹,等.黄芪甲苷抑制大鼠心肌肥厚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观察[J].中成药,2012,34(5) 924-928.
[23] 于妍,王硕仁,聂波,等.黄芪注射液在逆转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4): 979-984.
[24] 安佰海,李洁,韩晶,等.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8): 182-185.
R256.294.161
A
1004-2814(2016)01-0093-02
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