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2016-04-05朱明恩王桂英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朱明恩 王桂英/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朱明恩 王桂英/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一、病原
(一)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加有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pH为7.2~7.4。在血清平板上培养24 h,可长成淡灰白色、闪光的露珠样小菌落。在血液平板上无溶血现象。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常以其荚膜抗原区分血清型。荚膜抗原分6个类型,以大写的英文字母A、B、C、D、E、F表示。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属D型,少数属A型;D型菌的某些菌株能产生一种耐热的外毒素,分子量约为150 000,毒力较强,对Vero细胞有毒性,可致豚鼠皮肤坏死或小鼠死亡,用此毒素接种猪可复制典型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从而修正了波氏杆菌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菌的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素的本菌与波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本菌起主导作用。
(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需氧型革兰阴性菌,在各种普通培养基上均易生长,极易发生菌相变异,并伴随抗原变异。根据其菌落特征、形态特性和抗原性,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为3个菌相(I相、Ⅱ相、Ⅲ相)。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为I相菌。
I相菌病原性较强,具有红细胞凝集特性和表面K抗原,有荚膜和密集周生的菌毛,少见鞭毛,呈球形或球杆状,染色均匀;I相菌可感染新生仔猪,并在鼻腔中增殖、存留长达1年之久。产生I相菌需在波-让氏培养基中加入绵羊血或裂解红血球液及优质混合蛋白胨,并在无凝集水的琼脂表面上于潮湿空气中培养。Ⅱ相菌和Ⅲ相菌无荚膜和菌毛,毒力较弱。
二、发病机理
猪感染后,病原菌在鼻黏膜上增殖, 引发鼻腔和邻近组织炎症,分泌类皮肤坏死毒素引起局部软骨坏死、萎缩,同时诱发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鼻甲骨发育不良,出现萎鼻、生长缓慢等症状。
三、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一般随年龄的生长而下降,常见于2~5月龄猪。品种不同,易感性有差异,如长白猪特别易感,而国内土种猪则少发。该病春秋两季较多,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猪、带菌猪尤其是患病母猪是其主要传染源,鼠、昆虫等也可传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属慢性传播,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应激、环境、营养等因素是其诱因。
四、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
不同月龄的猪发病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l周龄仔猪多见肺炎,急性死亡;1月龄内多见鼻炎、鼻萎缩、生长缓慢等症状;1月龄以上鼻炎、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和牛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3个月龄以上感染猪无明显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时首先表现打喷嚏和吸气困难,有鼾声,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的鼻孔流血,在吃食时,常用力甩头,以甩掉鼻腔分泌物,或用鼻端拱地或在硬地上摩擦。除鼻炎症状外,常见病猪表现眼结膜发炎、流泪形成“黑斑眼”。8~l0周后,病猪出现鼻甲骨骨萎缩,致使颜面部变形,如鼻腔缩短或鼻腔歪向受损严重的一侧,鼻盘正后部的皮肤形成较深的皱褶。患猪体温多正常,有的病猪可同时出现肺炎。病猪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停滞,终成僵猪,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剖检可见,病变多局限于鼻腔及邻近组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鼻甲骨萎缩,尤其是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鼻甲骨卷曲变化小而钝直,甚至消失,鼻中隔部分或完全弯曲,使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腔黏膜常附有粘脓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五、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检查可用微量凝集反应,也可用荧光抗体技术、多重PCR方法进行诊断。
六、综合防治
(一)检疫、隔离
首先,引进猪时做好,淘汰阳性猪。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除应激因素,定期消毒。
(二)免疫
常发病区可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妊娠母猪于产前25~40 d颈部皮下注射2 ml,仔猪于4~8周龄各注射0.5 ml,种公猪每头注射2 ml,每年2次。
(三)药物预防
按20~30 mg/kg体重在仔猪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饲喂10~15 d;母猪分娩前15 d,按100~125 g/或400 g/t饲料中加入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等,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四)治疗
1.西药疗法。
(1) 敏感药物:①可吸收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②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③大环内酯类:泰乐菌素、红霉素、北里霉素等。④β-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先锋4号、先锋6号。⑤洁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⑥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双氟沙星等。
(2)用药方法:预防性投药是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母猪料和小猪料添加泰乐菌素110 mg/kg、磺胺嘧啶110 mg/kg,中大猪添加量可适当减少;乳猪从2日龄开始,肌肉注射1次增效磺胺,按每kg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 mg+甲氧苄氨嘧啶2.5 mg,每周用药一次,连续注射3周。
猪发生萎鼻后,用敏感抗菌剂(磺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恩诺沙星注射液等)注射和喷鼻,3~5 d一个疗程。
消毒:停药后用瑞星泡腾片或瑞星速溶粉作7~10 d饮水消毒。
2.中药疗法。用中药粉剂吹鼻法。方剂是牙皂100 g,白芷30 g,细辛30 g,冰片2 g,雄黄4 g,薄荷15 g,以上药混合均匀研为细末备用。用时病猪两前肢提起保定,用细竹管一端装上药粉,吹入病猪两侧鼻腔内,每侧1~2 g,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 d,治愈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