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04-05

四川蚕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桑树桑叶病虫

赵 毅

(阆中市蚕桑局,四川 阆中 637400)



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赵毅

(阆中市蚕桑局,四川阆中637400)

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虫害和病菌的侵袭,轻则损害桑树生长器官,导致树势衰败,产叶量下降,叶质低下,重则危害桑树整体生长,甚至死亡,使蚕桑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1 桑树病虫害的种类

虽然危害桑树的病虫害有数百种之多,但造成较大危害的只有40~50余种,其中危害较重的有10多种。

1.1桑树虫害种类

危害桑树的害虫,从危害的部位可分为桑芽害虫、咀食性桑叶害虫、吸食性桑叶害虫、枝干害虫和地下害虫等五大类。

1.1.1桑芽害虫。在立春之后,桑树冬芽萌发时为害桑芽,把萌发的嫩芽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春叶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危害最大有桑尺蠖、桑毛虫等害虫。

1.1.2咀食性桑叶害虫。以幼虫在叶背食害叶肉,食成大小不一的孔洞,严重的只剩叶脉,以桑螟、野蚕为代表,为害严重时常将整片桑园嫩叶吃尽,影响桑叶产量和树势。

1.1.3吸食性桑叶害虫。以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以口锉破嫩叶和叶柄的表皮吸食桑叶液汁,使叶面出现许多细小黄色斑点,叶色退绿而变为黄褐,叶质变脆,失去水分而老化。

1.1.4枝干害虫。枝干害虫危害严重的有桑白蚧和桑天牛。桑白蚧又名桑介壳虫,是一种吮吸桑枝汁液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在桑枝干上,以针状口插入皮下吸食汁液,严重时整株枝干附满介壳虫,层层重叠,不见树皮,被害枝发育受阻,妨碍桑芽萌发,影响树势,偶或也有在叶脉或叶柄两侧寄生,则引起叶片提早硬化,影响桑叶产质量。

1.1.5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在苗圃地里为害桑树,危害严重的有小地老虎、蝼蛄等。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等,以幼虫咬食桑苗嫩茎、嫩叶、幼根,常造成桑苗缺苗。蝼蛄俗称土狗子,以成虫、若虫在土壤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幼芽、幼苗、嫩茎、幼根,使幼苗枯萎而死亡。

1.2桑树病害种类

根据病菌浸害部位可分为全株性病害、叶部病害、枝干病害、根部病害等4大类病害。

1.2.1全株性病害。桑树全株性病害主要有黄化型萎缩病、萎缩型萎缩病、花叶型萎缩病。

1.2.2桑芽叶病害。主要有桑疫病、桑赤绣病、桑褐斑病、桑炭疽病、桑叶枯病、桑里白粉病、桑污叶病,其中发病较多的是桑疫病、桑褐斑病。

1.2.3桑枝干病害。主要有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桑膏药病。

1.2.4桑根部病害。主要有桑紫纹羽病、桑根结线虫病。

2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发展规律,做好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结合病虫害与桑园耕作制度、有益生物的生长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地选用各种综合防治措施。要本着安全、环保、无公害的原则,做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取长补短、互相协调,狠抓前期预防,控制中期发展,加强后期补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下,确保桑园桑叶优质高产,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2.1加强植物检疫

开展桑树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要按检疫法规加强对桑苗、桑种子、桑穗条等产品的调运监管,特别是对危险病虫(细菌病、紫纹羽病、芽枯病、细菌性枯萎病、介壳虫等)要严格检疫。一是严格把关,坚决不从疫区调运种苗、穗条;二是外调的苗木、种子必须严格检疫;三是发现有带菌、带病、带虫的苗木种子应就地封存销毁,严防病虫害的蔓延扩大。

2.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桑树的肥培管理中,从桑树、病虫、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中,有目的地改善环境因素,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以达到保护桑树的目的。具体措施是:

2.2.1培育无病虫害的桑苗。苗圃是培育无病虫的桑苗基地,应选用无病菌、少虫的地块作育苗繁殖基地,防止通过种苗传播。

2.2.2选栽或嫁接抗病虫的桑品种。如“湖桑”、“嘉陵20号”、“湘7920”等桑品种。

2.2.3改善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农家肥,以减少桑根结线虫病和萎缩病等的发生及危害。

2.2.4适时夏伐及修枝整型。桑树剪伐可切断桑螟、桑蓟马、桑毛虫、桑叶螨等害虫的繁殖生活场所,有力减少病虫滋生。

2.2.5翻耕培土清除病虫越冬场所。冬耕在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的同时,可将地表病虫叶掩埋土中,使土中越冬害虫休眠体、蛹体、幼虫、虫卵暴露地面,经日晒、雨淋、霜冻和天敌捕食,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2.2.6合理采摘秋叶。适时合理采叶不仅能提高桑叶利用率,而且能减少桑里白粉病、污叶病、褐斑病的发生。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桑病虫的天敌和微生物杀灭或抑制桑病虫害的方法。生物防治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是实施绿色农业的主要措施。如利用寄生蜂(桑蟥黑卵蜂、蟥卵蜂)寄生桑害虫卵的生活规律,创造条件繁殖寄生蜂以防治桑树害虫的危害。

2.4物理防治

用人力、器械和各种物理因素(温度、光线、声波、电力、射线等)以保护桑树不受病虫危害,以减轻为害程度的方法,称物理防治。其主要措施有:

2.4.1人工捕捉。对一些不易打落的害虫,如卷叶子的桑螟、桑蟥及树干里的桑天牛,可以采用手工捕捉;对具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的叶甲类成虫,可结合振动落地网捕成虫,以提高工效。用铁丝作钩,取之蛀干害虫,对蛀入木质部较深的桑天牛幼虫效果较好。

2.4.2灯光诱杀。根据桑树害虫的趋光习性,不用化学药剂,而在成虫高峰期用灯光引诱到一处,以利集中进行杀灭。

2.4.3性诱剂诱杀。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桑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2.4.4温热法。用48~52℃温水浸根20~30min,防治桑根结线虫病,用45℃温水浸根30min防治桑紫纹羽病。

2.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农药来预防或直接杀灭桑树病虫害。农药的使用要本着高效、低毒、无污染的原则,规范合理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成本。

2.5.1对症施药、合理确定用药量。用药前应认真查虫诊病,分清主要为害的病虫种类,做到虫病分开,确定用药品种,并根据病虫的为害程度确定施药量和次数。

2.5.2做好农药的交替和混合使用。由于桑树虫害和病菌对农药具有自然抗药性,一个区域长期使用一种农药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应用2~3种有防效而性质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或同剂型同性质的农药混合使用,以减轻病虫的抗药性。但在农药的混合使用时要注意农药的酸碱性,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化学中和反应而失去药效。

2.5.3施药要均匀、周到、适量。施药应根据天时及病虫为害特性,巧施农药,如野蚕、桑毛虫应重点喷洒顶梢,叶螨类应重点喷叶背,一般阴雨天或将要下雨的天气不宜施药,风速过大也应停止施药。

2.5.4注意养蚕期的用药安全。养蚕期要注意选择残毒期短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等,同时应留出稚蚕专用桑园,划片防治,按期用药。

3 阆中主要桑树病虫害的防治

3.1桑树虫害的防治

3.1.1桑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桑尺蠖又称寸寸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桑树背风处枝皮上越冬,并以幼虫食害桑芽和桑叶。防治方法:一是在10月份下旬将稻草束在桑树主干或分叉处诱集越冬幼虫,在次年2月中旬解下束草消灭越冬幼虫;二是在春芽萌动期及时人工捕杀越冬幼虫;三是在冬芽转青至脱苞前的半月左右,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磷乳剂1000倍液药剂喷杀防治。

3.1.2桑象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桑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半枯桩化蛹穴越冬,少数以幼虫或蛹越冬,以成虫为害冬芽和刚萌发的嫩芽。防治方法:一是彻底修除枯桩,桑象虫越冬生存环境唯一是半死的枯桩,在早春桑象虫出穴前彻底修除烧掉,即可控制为害;二是在早春桑象虫出穴盛期用50%杀松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药剂喷杀防治。

3.1.3桑毛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桑毛虫别名桑毒蛾、金毛虫、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一年发生3~4代,2至3龄幼虫在桑树洞、缝隙、树干茎部凹处、落叶上结茧越冬,以幼虫食害桑树芽、叶。防治方法:一是束草诱杀,在桑树支干分叉处捆一把干草,第二年开春前解下束草,烧死越冬幼虫;二是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三是药剂防治,选用50%硫磷5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喷杀。

3.1.4金龟子的发生及防治。金龟子异名东方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有假死、趋光和群集等习性;以成虫咬食桑叶为害,严重的将叶片咬光吃尽。防治方法:一是捕捉成虫,晴天的黄昏在桑树下铺一张大的塑料薄膜,用力震动桑树,金龟子受惊掉在薄膜上,集中装入口袋处理;二是春季适时翻土以消灭幼虫;三是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洒桑树,药杀成虫。

3.1.5蓝尾叶甲的发生及防治。蓝尾叶甲又称桑黄迷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以成虫群集树梢上、中部取危害桑叶,并排粪污染下部桑叶,虫口密度大时,可将全株桑叶食光。防治方法:一是利用成虫假死习性,清晨振动桑树使成虫受惊掉在铺好的薄膜上,集中装入口袋杀灭处理。二是药剂防治,选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磷乳剂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3.1.6桑螟的发生及防治。桑螟又名青虫、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一年发生5~6代,以5代为主,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蛀孔、隙缝、拳叉、草把、根际表土等处结薄茧越冬;以幼虫咬食桑叶叶肉剩下表皮,同时吐丝排粪污染桑叶、传播病源。防治方法:一是束草诱杀,冬季前(10-11月)采集枯叶及时处理或在树干上束草诱杀越冬幼虫,在次年2月解下束草烧毁越冬幼虫;二是填补树穴,冬修时用石灰、粘土拌成糊状填穴补孔,阻止桑螟幼虫出穴;三是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或白炽灯诱杀成虫;四是药剂防治,在各代幼虫未卷叶之前选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乳剂2000倍液喷洒嫩叶背面,药杀幼虫。

3.2桑树病害的防治

3.2.1桑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褐斑病为害桑树叶片,以嫰叶发生较多。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均可见针尖大小的水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颜色加深,病斑轮廓明显,圆形或不规则形,周缘暗褐色或茶褐色,中间淡茶褐色或灰色,病斑周围叶色稍退绿变黄,一般直径为5mm左右,当天气多雨多湿时,病斑部吸水膨胀,病斑腐烂穿孔,如一叶出现多块病斑,且相互连接成大病斑,病叶即变黄脱落。防治方法:一是桑树落叶前摘除病叶,落叶后清除落地残叶,以减少越冬病原;二是加强肥培管理,开沟排水,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桑树抗病能力;三是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托布津可湿粉剂稀释1000~1500倍液,并加万分之五的洗衣粉作展着剂喷洒叶面,隔2周再喷一次,防治效果较好。

3.2.2桑里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桑里白粉病俗称白粉病、白背病等,是桑树叶部常见的真菌病害。病害症状多发生在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叶片上,由下部叶片向上发展,新稍顶端嫩叶一般不受侵害,病害初期叶背岀现许多白色分散霉斑,逐渐布满叶背,后期霉斑中央密生细小黄色颗粒渐次变褐,终成黑色,即闭囊果。本病与污叶病并发时在叶背上形成黑白相间的霉斑,在霉斑相应的叶片正面也岀现变色斑块。防治方法:一是加强肥培管理,施足夏、秋肥,配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桑树抗病能力;二是合理采摘秋叶,自上而下分段采摘,防止桑叶老化,并使桑园通风透光,减轻发病;三是药物防治,在3月上、中旬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以杀死越冬子囊孢子;夏秋季发病初期喷洒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荃托布津1000倍液,隔10~15d重喷一次,有显著的预防和减轻为害的效果。

3.2.3桑萎缩型萎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桑萎缩型萎缩病是桑萎缩病的一种。病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梢有缩小、叶面皱缩、叶色梢黄、节间稍密,病情发展后缩皱更大,叶质硬脆,枝条细短,节间密、叶序乱,上部腋芽小而早发,侧枝多不生桑果,发病严重时,病叶变小,叶色黄化。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检疫,对病区的接穗、苗木应切实做好检疫工作,禁止外运以免扩散;二是选栽抗病品种,如“湖桑”、“湘7920”等品种;三是发现桑园内有少数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四是接穗用55℃温汤处理10min有防病效果;五是冬季修剪枝条可消灭叶蝉(传毒昆虫)的越冬卵;六是用土霉素液或100单位硫尿口嘧喷洒病株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2.4断梢病(桑拟干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断梢病是一种春梢病害,于5月中旬在新梢基部出现黑褐色斑点,后发展成块斑,其病斑处长有许多白桑椹(为小粒型菌核病椹)和1~2片早落性黄叶,剖开白桑椹着生处皮层与木质交界面颜色褐变,纤维组织坏死,韧性差、脆性大,当病梢遇风或振动时,便从病斑处折断倒挂于树枝上,故称断梢病。防治办法:一是及时摘除青桑椹防效可达90%,但摘白桑椹无效果;二是及时清除发病桑树上的病枝(断枝)并烧毁;三是在桑树盛花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显著。

赵毅(1963-),男,大专,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桑树桑叶病虫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叶茶成“致富茶”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奶奶家的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