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及净化措施
2016-04-05白挨泉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白挨泉/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新型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及净化措施
白挨泉/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猪疱疹病毒属,猪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可致潜伏感染,尤其潜伏在神经系统。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不少学者认为,其他动物感染本病与接触猪、鼠有关。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空气传播则是伪狂犬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猪发生经典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现象,但没有临床表现呈隐性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是新型伪狂犬病毒感染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小中大猪后全部表现为显性感染,其中中大猪、母猪都会表现为典型的伪狂犬症状而死亡。新型猪伪狂犬病将是今后几年内我国养猪业中危害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对我国养猪生产危害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各猪场防控新型伪狂犬病压力很大,丝毫不能松懈。
一、新型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从2011年11月份首先在天津等地区开始发现生长育肥猪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新型伪狂犬病现象,2012年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表现出同样的伪狂犬病疫情,2013年疫情开始扩散到南方多省以广东、广西等地区且表现明显,2014年福建、山西、云南等地区猪场也出现新型伪狂犬病毒感染现象,部分伪狂犬疫苗免疫合格的猪场也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毒感染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养猪区域基本上都有本病的发生。新型猪伪狂犬病感染的主要表现在很多伪狂犬病阴性场gE抗体检测突然转阳,阳性场比例暴增,猪群突然出现发烧咳嗽,采食量减少。新型猪PRV流行株与经典毒株相比对猪的致病性更强,很多猪场首先发病的是生长育肥猪,随后出现母猪流产、产死胎、产弱仔以及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均有可能出现腹泻、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等,病亡率很高。本实验室对近八年来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数据做了统计,从2008年到2014年猪伪狂犬野毒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2%、2.01%、1.86%、4.73%、14.53%、25.17%、38.46%, 到2015年1~9月份检出抗体阳性率高达45.52%,野毒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上升速度很快。在2011年之前,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临床上很少有猪场发病,很多规模化养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已经净化为猪伪狂犬病阴性场,但2011年后很多猪伪狂犬病阴性猪场突然转阳,到2013年以后猪伪狂犬病阳性猪场数和猪场内阳性率大幅度上升。作为养猪业者以及相关行业人员值得反思,为何我国会出现新型伪狂犬病毒!为何猪场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感染还在持续上升!
导致目前猪伪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新型猪伪狂犬病毒毒株的出现,目前各地分离到的猪PRV流行毒株基因组同源性非常接近,通过PCR检测,新分离的伪狂犬病毒毒株出现基因变异,与Bartha株比较毒力相关基因RR基因第31位至36位出现6个连续碱基(第11位和第12位氨基酸)的缺失,与Bartha株比较免疫原gB基因的第224~232位发生9个碱基GCCCCGGCC的缺失,也就是3个AA缺失;肺脏、扁桃体、肝脏等组织内抗原检出率很高。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新型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毒株和经典野毒株在致病力上有差异,毒力基因的变化导致PRV毒株的毒力明显增强,有攻毒实验表明,用分离到的变异毒株实验室攻毒感染10头180斤育肥猪,滴鼻攻毒5头,5头均表现典型的伪狂犬症状发病死亡,肌注5头,有4头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症状发病死亡。在生产中很多猪伪狂犬病阴性猪群快速转阳,许多免疫PR疫苗合格的阴性猪场在短时间内快速转阳,种猪群转阳率很高。猪群转阳多数首先发生在育肥猪阶段,之后才扩散至母猪群和年龄更小的猪群。转阳猪群临床表现和损失很严重,临床上会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有的猪场母猪群流产率高达10%以上,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在10%~40%,育肥猪的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对养猪企业和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到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二、新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新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主要表现。经典伪狂犬病毒的临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感染猪的年龄,其中,感染猪的年龄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动物的疱疹病毒一样,幼龄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病情最严重,新生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会引起大量死亡,临诊上新生仔猪第1天表现正常,从第2天开始发病,3~5 d 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死亡。同时,发病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尖叫、呕吐、呼吸困难以及腹泻等症状,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者,病情极严重,发病死亡率可达100%。伪狂犬病的另一发病特点是表现为种猪不育症,返情率高达90%,有反复配种数次都屡配不上的。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易于恢复,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 d内完全恢复。
新型猪伪狂犬病的毒株的毒力明显增强,临床症状也出现一些新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发病情况与猪的日龄关系表现不明显,不同日龄猪只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以及母猪产仔数减少,哺乳仔猪腹泻非常严重,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出现莫名发热和呼吸道病状,表现高度神经症状,口吐白沫,眼肿,同时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而引起急性死亡,各个阶段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很高。
2.新型猪伪狂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新型伪狂犬病毒株感染猪群后,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都有非常典型的猪伪狂犬病的病变-并且非常严重。扁桃体水肿、化脓、出血、溃疡甚至形成伪膜,肝脏、脾脏形成非常典型的黄白色坏死点或白色坏死结节病变,肺脏弥漫性点状出血,肠道出血,肾出血,脑出血、水肿等特别典型的病理变化。尤其是在临床上发现哺乳仔猪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呈白色条纹状坏死,以前临床没有发生过,也未见资料有报道。
三、新型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Bartha株基因缺失活疫苗能有效地减轻或防止伪狂犬病的临诊症状,从而减少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保证和提高伪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的有效性是控制当前猪伪狂犬病的关键。
1.科学的免疫方案。科学的疫苗免疫方案配合抗体检测验证免疫效果,建议公、母猪加强免疫3~4 次/年,仔猪出生后1~3 d内要滴鼻免疫,而不是肌肉注射(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肉猪10周龄基础免疫,高度污染区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2.生物安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消灭猪场的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等对本病的防制也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饲养管理。保证各个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加强猪场饲养管理,科学预防当前流行的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四、新型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
1.阴性场的长期净化方案。多次的反复抽血检测都为阴性,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可以确定为阴性场,其方案如下:
(1)疫苗免疫:疫苗选择,固定使用同种疫苗,因为不同基因缺失疫苗毒株之间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毒力变异,从而导致持续感染,不能净化。
(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种猪群3~4个月普免一次;子代(仔猪)执行370程序,即:1~3日龄1头份滴鼻、70日龄1头份接种;后备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和产前一个月各接种一次,以后按种猪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引进种猪执行两免(第一次基础免疫和第二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4周)后按种猪和后备种猪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禁止在猪场内饲养其它动物,并在猪场内强化灭鼠措施。
(3)饲养管理:新种猪必须是从伪狂犬病阴性种猪场引进,引进后经血清学检查,野毒阳性猪要坚决淘汰,阴性种猪须隔离饲养60 d后再混群饲养。提高动物机体的自身免疫力,控制好猪PRRS、PCR-2、AR、喘气病和氨气浓度等引起呼吸道损伤的相关因素。
(4)定期血清学检查:后备种公、母猪每季度作一次血清普查,种猪场经产母猪每一年作一次血清普查商品场经产母猪每一年作一次血清学检测,抽查比例为百分之五左右,检查出野毒阳性猪要坚决淘汰,商品子代每半年作一次血清学检测,抽查比例百分之一左右。
2.阳性场的控制与净化方案。对猪群采血做血清中和试验,阳性者隔离,以后淘汰。以3~4周为间隔反复进行,一直到两次试验全部阴性为止。把阴性猪合成较大群,最终建立新的无病猪群。如果全部采取“检测淘汰法”的净化方案,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所以,针对实际情况的可行方案是:种猪群及仔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为10%以下,生产线执行“检测淘汰法”,争取在1年内净化伪狂犬;种猪群及仔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为10%以上的,生产线执行“管理免疫法”,争取1年内野毒阳性率控制在10%以下,第2年完成净化目标。
(1)检测淘汰法。首先按计划完成种猪群及仔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为10%以下生产线的全部种猪包括后备和自留培养做好血清学检查工作,阳性猪全部淘汰,后备和自留培养母猪转入育肥。二检野毒阳性5%以下,说明净化工作取得成效,坚决淘汰阳性猪后,执行《阴性场的长期净化方案》。二检野毒阳性5%以上,说明净化工作没有取得成效,需要全面总结分析净化方案和执行情况,是方案问题则继续讨论和完善。是条件问题比如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则待条件成熟后实施净化方案,是执行问题则追究责任,保证执行效果。
(2)管理免疫法。种猪群及仔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为10%以上的生产线执行管理免疫法,净化期内实行后备母猪100日龄到期普查,阳性转入育肥,经产和商品子代实行6个月一次定期血清学抽查,比例千分之五左右,评估净化效果,全面严格执行《阴性场的长期净化方案》。
后备猪的引进与管理,这是净化工作管理上的关键也是难点,后备猪必须引进经过严格消毒的隔离舍二月以上,由专人饲养(严格隔离),引进后45天内必须加强疫苗免疫,然后执行《阴性场的长期净化方案》中的相关免疫程序。在备隔离舍中对引进的种猪群全群采血检测,PRVgE抗体野毒感染阳性者全部剔除,不留作后备种猪。
总之,目前猪伪狂犬疫苗主要是基因缺失苗,基因缺失苗的免疫也是当前猪场根除、净化伪狂犬病的主要手段。总的来说控制和净化新型猪伪狂犬病,肥育猪必须接种活毒疫苗,制定正确的免疫计划,确保生物安全措施的严密性是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和资料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