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6-04-05高凤华谢友莲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兽医局276300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畜牧兽医站
高凤华 徐 赓 谢友莲(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兽医局 276300)聂 伟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畜牧兽医站)
调查报告
沂南县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高凤华 徐 赓 谢友莲(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兽医局 276300)聂 伟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畜牧兽医站)
近年来,当地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数上升比较明显,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5年5月份在全县开展了一次畜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布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情况
1.1 调查目的 了解本县布病的流行地域、牲畜种类、感染强度、人间发病、疫苗免疫、消毒灭源、疫情排查、综合防控等情况,全面掌握全县当前布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各级政府布病防治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2 调查对象 各乡镇的规模化养牛/羊殖场、每个乡镇随机选取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选取至少5个散养户。1.3 调查方式 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等方式。
2 调查结果
2.1 养殖情况 共调查17乡镇,34个村,牲畜6870头
(只),其中奶牛5111头、肉牛260头、羊1500只、检测样品260份。规模化奶牛场、规模化羊场、散养户都是自繁,而专门的肉牛育肥场、肉羊育肥场,大部门的牲畜都是购买,主要购自当地牲畜以及山东嘉祥县。有2户羊发生过牲畜流产,流产牲畜5头(只),占调查牲畜的0.03%。75%牲畜进行了免疫,主要是奶牛场。
2.2 从业人员情况 共调查养殖人员195名,其中171男性,女性24人,年龄在25~74岁之间,大部分为35~55岁。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29人,占被调查人数15%,初中文化68人,占被调查人数35%,小学文化59人,占被调查人数30%,不识字39人,占被调查人数20%。
2.3 对布病的认识情况 听说过布病者156人,占调查人数的80%,没听说过39人,占被调查人数20%。听说过布病者人中,不知道布病传染源的占10%,知道布病传染源的占90%。10%的人不知道引进牲畜需要检疫。牲畜发生流产后60%的自已处理,请兽医处理的不足30%。80%以上的流产物被丢弃,埋掉只占极少数,几乎95%的流产物污染场地没有进行消毒。牛羊患布病后90%以上继续饲养,及时淘汰、扑杀处理的不到10%。布病防治知识,100%受访者想了解治疗方法,了解传播途径的占32%,了解预防措施的占30%,了解布病症状的占45%。布病知识获得途径,9%的人通过看广播电视,81%的听其他人说的。最喜欢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有现场宣传、宣传片、宣传画、报纸、广播、电视等,其中近60%人选择现场宣传,广播、电视占有25%,宣传片、宣传画、报纸占12%。
2.4 检测情况 共采集羊血样120份,肉牛血样80份,由于调查的奶牛场部分免疫过布病疫苗,因此只对未免疫的奶牛采样,共采血样60份,均未检出阳性个体。
3 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畜间布病感染率比较低,在采集的260份血样中,均未发现阳性样品。(2)农牧民对布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自我防护能力差。被调查者中,虽然大部分人听说过布病,但听说过布病的人中,多数不了解布病的传播途径,不了解相关防治知识。目前,由于大部分农村农民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公共卫生条件差,农民普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基本技能,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3)检疫环节,外地引进牲畜相当部分没有经过严格检疫,检疫过牲畜大多也是流于形式。监测环节,近年来监测力度虽然加强,但受人力、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监测数量、范围有限,难以全面及时掌握整体疫情情况;消毒环节,养殖人员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大部分不能经常性对圈舍和接羔场所进行消毒。(4)发现疫情不能及时报告,疫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由于基层防疫人员数量少,防疫任务重,加之牲畜饲养分散,数量庞大,流动频繁,病畜难以及时发现和确诊。另外,由于养殖人员对布病不了解,疫情观念淡薄,出现牲畜流产及病畜不报告。另外,人间发生布病患者相当数量不能及时就诊和确诊,畜间出现流产病畜发生疫情不能及时上报。(5)大量病畜没有处理,疫源广泛存在。由于缺乏资金,流产肉牛、羊基本没有处理,继续混群饲养,这是造成布病在人间的快速传播的主要因素。(6)牲畜无序流动严重,造成布病疫情蔓延。各地牲畜常年流动频繁,尤其是从外地,特别是有疫情的地区购入,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4 防治建议
4.1 加强布病宣传,做到群防群控 通过新闻媒介、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布防知识的宣传,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及《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山东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做好散养、频繁调运的场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真正具备自我防范布病的自觉性及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政府及养殖人员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只有广大群众都认识到布病的危害,得到广泛的动员,并自觉参与布病防治,布病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4.2 落实防控责任 要建立严格的防控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业务单位责任,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奖惩措施。
4.3 加大经费投入 应多方争取资金,保证布病免疫、检疫、监测、患者治疗、病畜扑杀、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及正常工作的资金需求,尤其对检出布病阳性个体的处置资金,各级政府应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农医发[2016]35号)文规定实施,建立扑杀补助动态调整机制,扑杀标准奶牛为6000元/头,肉牛3000元/头,羊500元/头,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补助比例分别为40%、60%、80%,各地应根据畜禽大小、品种等因素细化补助标准,以保证扑杀工作顺利进行,要打一场布病防治攻坚战,经过几年持续努力,消除布病对全县人、畜安全的危害。
4.4 加强监测力度 对养殖户、防疫人员、畜产品收购、加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奶牛、肉牛、羊等重点畜种,进行重点监测。要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数量,全面掌握布病感染情况,了解疫情动态,为布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要建立防疫档案,对牲畜流通随时掌握和监控;加强检疫督查,对牲畜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加大检疫督查力度,严禁未经检疫牲畜及产品进入市场和流通,对各种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及时淘汰病畜,布病阳性奶牛及时扑杀,检测阳性肉牛、羊全部扑杀,养殖户流产牛羊及时淘汰,严格按防治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
4.5 养殖场户要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严格管理人员、车辆、饲料、用具、物品等流动和出入,防止布鲁氏菌的传播;建立科学的消毒制度,做好日常的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加强个人防护,接羔(犊)时,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圈舍、接羔点及时消毒。
4.6 养殖场要严把引进动物关 严禁从布鲁氏菌病阳性的地区、场户调运动物,对调入动物要隔离观察30d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定期开展检疫和疫情监测,阳性群体建议每年普检2次,及时净化阳性个体,防止布病传播。对接触动物疫病病原的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并对从业人员每年一次布鲁氏菌病的体检。
4.7 密切部门协作 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其防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执行难度高,须多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尤其是卫生与畜牧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建立疫情及时通报制度,建立信息传输网络,及时通报布病疫情情况。
S858.26
A
1007-1733(2016)11-0049-02
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