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控
2016-04-05付小东河北省遵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付小东/河北省遵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控
付小东/河北省遵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死亡率较高为特征。各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生本病,但对仔猪的危害比较严重,如果10日龄以内的猪感染,其死亡率可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然而成年猪感染后基本没有死亡率,感染后影响猪的生长并降低饲料利用率。1946年美国就有该病的报道,我国大陆的最早报道是在1956年,目前,该病在世界养猪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是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主要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对高温和光照比较敏感,对大多数消毒剂比较敏感,可被去氧胆酸钠、福尔马林、氢氧化钠等灭活,病毒在pH4~9的环境中比较稳定,如果是低温条件下,即是pH3时也较稳定,这可能是该病在冬春季节流行严重的原因之一。目前为止,世界各地从病料中分离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毒株均属于一个血清型。
(二)流行病学
本病只有猪感染,其他动物经口服该病毒后均不发病,但德国有犬自然感染发病的个别报道。本病感染猪的症状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轻,大部分可以自然康复,但可长期带毒。如果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混感后比较严重。本病的发生形式主要有暴发性和地方流行性两种,暴发性流行多见于新疫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地方流行性多见于老疫区,有时呈间歇性流行,经过感染的母猪一般不会重复感染,但猪场的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可以发生感染。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春季寒冷的季节多发,且较严重。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尤其是相对密闭的、湿度大、饲养密度大、猪群较集中等容易造成发生和流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通过粪便、乳汁、鼻液、呕吐物或呼出气污染环境极其用具等进行传播。据报道,带毒的犬、猫和鸟类也可能传播此病。
(三)发病机理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经鼻腔或口腔感染后,定居在小肠的上皮细胞核内,破坏和改变上皮细胞的功能,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病猪会出现失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腹泻和脱水以及引起全身电解质代谢紊乱现象,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脏、肾脏的功能衰竭。
(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仔猪发病突然,先是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性水样腹泻。粪便可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大多数病例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发病猪明显出现脱水症候,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骨骼显露,行走不稳等。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病后的7d内死亡,哺乳母猪发病或泌乳量减少,仔猪的病情更加严重,死亡率增加。存活后的仔猪发育不良。
中大猪、母猪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几天的食欲不振或废绝,个别猪可出现呕吐、喷射状的腹泻,但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出现死亡。但有些反复感染的哺乳母猪临床症状较严重,也有一些母猪虽然接触发病猪而无临床症状。
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脱水明显,哺乳仔猪胃内充满消化不良的乳凝块,有的胃粘膜有充血、出血现象。小肠内含有白色或黄绿色液体,混有泡沫和小乳块,肠壁较薄无弹性,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空肠绒毛显著变短。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与其他疾病(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等)的鉴别诊断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应用实验室检查手段。目前,可同过病毒分离和鉴定、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血清学诊断、RT-PCR快速诊断法等进行确诊。
(六)防控措施
1.注意引种,避免病原的引入。
将不同阶段的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清理粪尿,不同圈舍的用具和人员避免交换和接触;严格执行常规消毒和预防接种计划,提供营养均衡高质量的饲料,提高猪群的综合抗病能力。
2.疫苗接种。国内生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在妊娠母猪于产仔前和其所生仔猪及其他猪群注射使用,可获得一定保护率。
3.加强饲养管理。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在冬春季节或流行时,提高假定健康猪群的温度,尤其北方,冬季猪舍的温度普遍较低,将温度提高各阶段猪适宜的温度,并做好通风,同时饲料中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药物或添加剂,提高肠粘膜的抗病能力,使猪只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有助于朱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效果。
本病没有特效治疗药。当发生本病时,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可使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