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溪县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控初探

2016-04-05杨华文四川省蓬溪县土肥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6期
关键词:蓬溪县秧田本田

□杨华文/四川省蓬溪县土肥站

蓬溪县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控初探

□杨华文/四川省蓬溪县土肥站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稻水象甲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我国目前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雌虫,并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殖。成虫体长2.6~3.8mm,体宽1.5mm,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的中区无鳞片,呈暗褐色斑,形成广口瓶状暗斑。喙端部和腹面触角沟两侧、头和前胸背板基部,眼四周前、中、后足基节基部,腹部三四节的腹面及腹部的末端被覆黄色圆形鳞片。喙和前胸背板约等长,两侧边近于直,仅前端略收缩。鞘翅明显具肩,肩斜。腿节棒形不具齿。胫节细长弯曲,中足胫节两侧各有一排长的游泳毛。卵为圆柱型,呈略透明白色,略弯,长径0.8mm,短径0.2mm,肉眼难辨。幼虫共4龄,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形。至老熟时体长为8~10mm,共有9节腹节,第2~7腹节背面各具1对钩状气门。蛹白色,至羽化时蛹变为浅黄色,大小、形态和成虫相似。老熟幼虫在寄主根系上做土茧,然后在土茧中化蛹,茧粘附在根上,卵形,长约5mm,土灰色。

1.2 生物学特性

1.2.1 趋光性

稻水象甲成虫对白炽灯、日光灯等有较强的趋向性,但较鳞翅目昆虫弱,当气温20℃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迁飞,上灯高峰在日落前1 h;一代成虫趋光性不受气温影响且表现明显,上灯高峰在晚10点左右。

1.2.2 迁飞性

稻水象甲每年短距离迁飞2次。一代成虫羽化经短期取食后,开始第1次迁飞,目的地是稻田周边地带,为越冬做准备;至翌年春季复苏后,取食附近杂草,以丰满飞翔肌,当日均气温达到20℃左右时开始第2次迁飞,目的地是秧田或稻田,为取食和繁殖做准备。

1.2.3 取食性

春季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复苏,就近取食,在被害叶片上形成长5~30mm、宽约0.9mm的白斑,取食斑两端整齐,呈圆弧形。据资料介绍,稻水象甲取食范围包括7科60多种植物,但在本地调查仅发现取食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越冬成虫迁入稻田前,主要取食俗称丝茅草的莎草科杂草,迁入稻田开始取食稻叶,不再取食其他植物;另据调查,越冬成虫因产卵繁殖的原因,不会迁入旱育秧田危害。幼虫孵化后1~3 d,从叶鞘滑入水中取食土面以下6 cm、株心周围5 cm内的稻根。一般早插田块危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稻田危害较轻。

1.2.4 产卵习性

成虫多在有水条件下的午间产卵,并将大部分卵产于露出土面且浸泡水中的稻根上,或产于水面下的叶鞘内,与叶脉平行,每头稻水象甲成虫可产卵50~100粒。

2 发生规律

2.1 周年生活史

稻水象甲在蓬溪县每年发生1代。笔者按照其在蓬溪县的生物学特性将周年发生划分为6个时期。一是解除越冬期(3月中旬~4月中旬)。当春季气温达到10℃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复苏,就近取食莎草科、禾本科等杂草,丰满飞翔肌,为迁入秧田做准备。二是迁入危害期(4月上旬~6月上旬初)。当气温达到20℃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迁飞,初期主要迁入已经揭膜的润湿秧田,4月下旬开始,水稻大量移栽本田,主要迁入本田产卵。三是卵期(5月中旬~6月上旬末)。越冬成虫约在5月中旬开始陆续产卵,6月上旬初结束,产卵高峰在5月下旬,产卵历时近1个月,卵孵化期7~10 d。四是幼虫期(5月下旬~6月中旬末)。初孵1代幼虫取食叶肉1~3 d后落入水中蛀入根内,造成水稻空根或断根,这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6月5日~15日为幼虫高峰期,也是幼虫危害盛期。五是蛹期(6月上旬末~7月上旬)。老熟幼虫附着于根际,结成卵形土茧后化蛹,蛹历期7~14 d,6月下旬为蛹高峰期。六是羽化迁出期(6月下旬~7月中旬)。一代成虫羽化后从泥土中爬出,取食水稻下部幼嫩分蘖,到7月下旬开始大量迁向越冬场所,主要为稻田附近的林带、山坡的枯枝叶、疏松土层、稻茬土中,少数滞留稻田取食稻叶。

2.2 传播途径

稻水象甲主要传播途径有2种。一是自然扩散,主要包括成虫迁飞和水流传播。据资料介绍稻水象甲成虫迁飞一般不超过2 km,借助气流、风力最多在10 km左右,而传播范围更广的是水流传播。蓬溪县于2013年在文井、新星、罗戈、新胜、槐花、荷叶共6个乡镇发生稻水象甲危害,面积333.33 hm2,其中,文井、新星与马桑溪流域上游的西充接壤,罗戈、新胜、槐花与牛家河流域上游的盐亭、射洪接壤。2014年,马桑溪流域下游增加赤城、新会2个乡镇;牛家河流域增加明月、常乐2个乡镇。另据调查,凡流域中水流较平缓的地带,稻水象甲发生偏重。由此可见,水流平缓地带有利于稻水象甲上岸繁殖。二是人为传播。成虫随稻种、稻秧、稻谷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农具、交通工具传播。近年,随着水稻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扩大,稻种、稻谷以及稻草、稻壳作为包装材料远距离运输、销售等,成为稻水象甲远距离人为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农户私自串换秧苗,使用稻草作为畜牧饲料等行为也导致较近距离的人为传播。

3 监测防控

3.1 监测措施

一是越冬成虫出土监测。应在3月上旬开始,选择上年受害稻田附近的越冬场所进行,可通过网捕诱集的方式进行监测。笔者等人采用30目棉纱网(或蚊帐布)覆盖越冬场所的方法,每个点2m2,设3个重复,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二是灯诱监测。应在3月下旬开始监测越冬成虫,6月中旬开始监测一代成虫,利用该虫的趋光性,了解成虫迁飞时间、数量和高峰期。三是田间越冬成虫调查。应在秧田揭膜后直至越冬成虫结束前定期调查(5~7 d/次),记录单位面积成虫数量,掌握成虫进入秧田及本田的进度,推算发生程度,预测成虫高峰期。四是产卵情况调查。采集秧田或本田30~50头成虫,通过挤压腹部检查其是否有成熟卵粒,当发现具有成熟卵粒的成虫,说明成虫即将产卵,以此推算产卵期,预测一代幼虫防治关键时期。五是一代幼虫调查。应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连根拔起一定数量的稻株,察看根部幼虫数量,推算发生密度、进度和程度。六是一代土茧调查。应在6月中旬开始,连根拔起一定数量的稻株,淘净泥土,记录附于稻根的土茧数量,剥查化蛹进度。七是一代成虫调查。应在6月下旬开始,调查叶片危害情况,记录单位面积成虫数量,了解迁出稻田时间及越冬场所分布等,为来年防治提供依据。

3.2 防控策略

3.2.1 严格检疫

一是发生区内秧苗禁止调入未发生区。二是稻种、稻谷、稻草及周边禾本科牧草严格检疫后方可调出。三是发生区稻草等不得作为货物运输的包装物或铺垫物。四是发生区作业农机具未经检疫处置不得进入非疫区作业。

3.2.2 农业防治

一是推广旱育秧,减少秧苗期为害,旱育秧苗床应选择距离水田相对较远的地方。二是推广适时晚插,便于秧田期集中防治。三是推广浅水管理,减少落卵量。

3.2.3 物理诱杀

采用杀虫灯进行诱杀,光源可选用黑光灯、日光灯、频振灯、LED灯等。

3.2.4 生物防治

一是天敌捕食,利用稻田养鱼、养蛙、养鸭,同时利用稻田蜘蛛、螳螂、蜻蜓、蟾蜍等捕食性天敌,控制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二是真菌寄生,利用白僵菌、绿僵菌、Hirsutella jonesii等真菌寄生稻水象甲。

3.2.5 化学防治

3.2.5.1 关键环节

一是秧田集中防治。在水稻移栽前2~4 d叶面喷药,集中杀灭秧田成虫,降低本田防治压力。二是本田越冬成虫防治。在本田越冬成虫高峰期叶面喷药1~2次,杀灭成虫,降低产卵数量。三是幼虫防治。在一代幼虫孵化初期撒施颗粒剂或毒土,杀灭幼虫,减少为害,降低产量损失。四是一代成虫防治。在一代成虫高峰期叶面喷药1~2次。

3.2.5.2 药剂选择

应选择高效、低毒、对生态友好,持效期长、兼顾胃毒、触杀、内吸的杀虫剂的化学农药。成虫防治应选择叶面喷雾,幼虫防治应主要施用撒施剂。笔者选用“毒死蜱+吡虫啉”“四氯虫酰胺+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配方叶面喷雾防治成虫,选用二嗪磷、毒死蜱等撒施剂拌土撒施防治幼虫,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效。家禽和鱼类等对撒施剂较敏感,养鸭、养鱼的稻田不推荐施用。

3.2.5.3 防治技巧

在具体实施防治时,部分环节可结合水稻常规病虫防治进行。常年秧田集中防治与带药移栽预防稻瘟病时期一致,本田越冬成虫防治与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较吻合,一代成虫防治与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较吻合,当两者时间差异较小时,可合理调整施药时间,一次性施药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劳动力。

猜你喜欢

蓬溪县秧田本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四川省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
广汽本田型格INTEGRA
感怀
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体系构建
本田在华高管集体升迁
寻衅滋事 本田新Civic VS.马自达3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