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稻稻瘟病流行原因及防治技术要点
2016-04-05伏荣桃卢代华龚学书毛建辉
王 剑,伏荣桃,卢代华,陈 诚,罗 曦,龚学书,毛建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省水稻稻瘟病流行原因及防治技术要点
王 剑,伏荣桃,卢代华,陈 诚,罗 曦,龚学书,毛建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四川是稻瘟病发生重灾区,常年都有发生。本文对我省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稻瘟病发生的5个原因,最后提出了4点稻瘟病防控的技术要点。
水稻稻瘟病;影响因子;防控对策
四川是水稻生产大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00 万 hm2,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 6.5% 左右[1]。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种植区均有稻瘟病发生,常年发生面积均在23.3万hm2以上[2]。在病害流行地区,水稻减产可达40%~50%[3],其中以叶瘟和穗茎瘟危害最为严重,穗颈瘟发生严重时,甚至导致颗粒无收[4]。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分农业生产者不清楚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为了控害保产,防治手段简单粗暴,大规模使用不合适药剂,甚至违规药剂,使得环境污染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病菌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现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以供生产上参考。
1 稻瘟病发生的影响因子
1.1 气候影响
天气条件,尤其是温、湿度条件是稻瘟病流行轻重与否的主要因素。四川省水稻主栽区多位于四川盆地内,水稻生育期内温、湿度条件非常适宜稻瘟病菌生长、繁殖和侵染,尤其是水稻破口抽穗期,如遇持续阴雨或多雾日照少天气,穗颈瘟极易暴发流行,造成严重减产[5,6]。近两年,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导致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匀,使得我省稻瘟病的发生流行风险变高[7]。
1.2 水稻主栽品种抗瘟性降低或丧失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自身抗性是影响稻瘟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自2006年四川水稻品种审定实施一票否决制以来,杜绝了大部分高感品种进入生产环节,主栽品种整体抗性水平有一定增强。但是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繁多,且变异快,抗稻瘟病品种一般在种植数年后抗性水平即会下降,甚至丧失[8,9]。四川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稻瘟病菌种群分布广泛而复杂[10],虽然ZB种群为四川省的优势种群,但优势小种常常不同,次要种群也一直在变化之中。分析通过审定的品种,大多数还是感病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跟踪监测,目前生产主栽品种中,叶瘟高感化苗的品种占15%左右,颈瘟高感的品种占60%左右,说明我省水稻主栽品种的整体抗性水平并不高,遇到气候合适的年份爆发流行的风险很高。
1.3 菌源基数累积
田间稻瘟病菌的连年积累,为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菌源基础。随着农业生产轻简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舍弃了传统的精耕细作,致使田边田埂杂草丛生,给稻瘟菌的寄存和传播提供了场所[11]。同时,随着秸秆禁烧、自然还田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稻瘟病菌源基数不断积累,田间菌源量大增,为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可能[7]。
1.4 栽培管理不科学
栽培管理不科学是稻瘟病发生加重的重要原因。部分农业生产者偏施、迟施氮肥、施肥次数少且过于集中,肥料搭配不合理,不施硅肥等种植习惯,造成水稻无效分蘖增多,前期徒长,提早封行,水稻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降低、叶片柔软披垂,通风透光性不佳,抗病力下降,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给稻瘟菌的侵入提供了温床[12]。
1.5 防治失当
目前,我省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仍以农民自防为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农户对水稻穗颈瘟缺乏认识,防治药剂选用不合理,有些药剂甚至不含有防治稻瘟病的成分,大大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错失防治时机,致使稻瘟病肆虐[13]。其次,稻瘟病本身流行性强,可防而不可治,一旦爆发,无法挽回。许多农户对防治稻瘟病抱有侥幸心理,水稻不发病,不表现出症状,就不提前打药预防;稻瘟病一旦爆发,打药防治已为时过晚。也有农户懂得防病的重要性,但没掌握防治关键时期,起不到防病的效果。天气条件也会影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7~8月份如遇持续阴雨天气,又恰逢水稻破口期及齐穗期的防治关键期,致使农户无法及时施药,或施药后遇雨会严重影响防治效果。
2 水稻稻瘟病防控要点
2.1 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种植布局
防控稻瘟病发生流行,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抗(耐)病品种至关重要。水稻生产中,要选择优质、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害流行的几率。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采用多品种混合种植,或者轮换种植,减缓稻瘟病菌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降低稻瘟病流行风险。
2.2 强化栽培管理
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能有效预防稻瘟病的流行为害。一是做好种子消毒,预防稻瘟病发生。二是清整田埂,清除病稻草,减少菌源。三是通过健身栽培,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四是科学的肥水管理。要多施基肥,及早追肥。避免偏施和迟施氮肥,注意磷、钾肥的施用。避免长期深水或冷水灌田,雨后及时排水,做到水稻生长前期浅水勤灌,中期适时晒田,后期干湿壮籽( 即干干湿湿) ,提高植株抗病性。
2.3 加强监测预报
做好稻瘟病的监测预报工作,可以为科学有效地防治稻瘟病争取有利时间。首先,是做好水稻田间生长情况的及时巡查。对于高肥田及稻瘟病常发田,要及时观察田间叶瘟发病情况,孕穗期稻株是否贪青徒长,及时做好稻瘟病预防工作。其次,全省各级植保部门应全面掌握本地主栽品种的布局,结合气象因子和大田普查工作,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防控提供有力依据,预防稻瘟病大面积流行。
2.4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适时用药和合理用药。我省稻瘟病为害主要分为: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其中以穗颈瘟为害最为严重。对于苗瘟和叶瘟,一般在3叶期到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而对于穗瘟应采取主动预防的策略,水稻孕穗末期到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对于常发区或苗叶瘟发生田,这两个时期各施药 1 次的效果最好[13]。药剂选择上,应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例如春雷霉素、1000亿/g芽孢枯草芽孢杆菌和化学农药三环唑等[14],避免使用已在我省产生或潜在产生抗药性的药剂,如稻瘟灵等[15,16]。同时在施药中,建议不同药剂交替使用,以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做好田间抗药性的监测工作。
[1]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种业60年成就与展望[N].四川农村日报“金种子”专刊.2009-09-23.
[2]叶慧丽,张鸿,刘彬,等.四川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的地理分布及与寄主品种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22- 225.
[3]朱秀秀,谭小平,尹丽.2015年湖南省稻瘟病重发原因和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6(4):52-55.
[4] 郑红霞.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8.
[5] 陆明红,刘万才,朱凤,等.2014 年稻瘟病重发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6):35-39.
[6]刘天华,白姣姣,吕东平.农业气象因素影响稻瘟病发生分子机制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1):1-7.
[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全国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2016,3:10-11.
[8]李小娟,郭新华,肖友伦,等.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J].杂交水稻,2009,24(6):59-61.
[9]朱献丰.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2,14(3):51-55.
[10]肖丹凤,张佩胜,王玲,等.中国稻瘟病菌种群分布及优势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J].2013,27(3):312-320.
[11]侯广亮.胜利农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6,5:9-10.
[12]郭成燕,杨正坤,郑雪梅,等.会东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6,4:31-33.
[13]庄倩梅.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48-151.
[14]宋成艳,王桂玲,周雪松,等.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对寒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 农药, 2013, 52(2): 132-135.
[15]彭丽年,彭化贤,卢代华.四川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北京:2003:253-255.
[16]席亚东,刘波微,彭化贤.四川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1):77-80.
2016-10-13
四川省水稻创新团队-病虫害绿色防控岗位;科技厅支撑技术项目(2014NZ0008)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王剑(1986-),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研究。E-mial:515265045@qq.com。